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0: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控制盒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2.功能测试治具是一种用来测试半成品/成品或生产环节中的某一个工序,以此来判断被测对象是否达到了初始设计者目的的机械辅助设备,功能测试治具应用于模拟、数字、存储器、rf和电源电路,针对每一形式需要相对应的功能测试治具;对于电路板,工作人员需要从输入和输出反馈中了解电路板的情况,需要人机交互界面,但是小型的功能测试治具需要从外部连接计算机等交互设备,工件还需人工固定,工作人员操作测试治具不方便;小型测试治具输入按钮较少,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电路板,无法全部测试功能。
3.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以解决人机交互界面分离,工件需要人工固定,工作人员操作不方便以及测试治具输入按钮较少,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电路板,无法全部测试功能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
6.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包括移动机构、测试机构、支撑机构;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板、固定板、测试按钮、计算机;支撑机构包括上盒体、中壳体、下盒体;上盒体、中壳体、下盒体依次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盒体顶端设置的顶板中央,测试板四角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穿过固定板;测试按钮固定连接在测试板前方下盒体上,下盒体前方侧面固定连接计算机;
7.移动机构包括气缸、活塞垫、光杠、光杠套、冲压板以及物料板;气缸固定连接在上盒体中央,气缸活塞穿过上盒体与活塞垫固定连接,冲压板与活塞垫固定连接;冲压板下方固定连接物料板;光杠位于中壳体内侧,一端与上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盒体顶板固定连接;冲压板两端设置有轴套孔,轴套孔内固定连接光杠套,冲压板通过光杠套与光杠滑动连接。
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计算机固定连接在下盒体侧面,测试按钮固定连接在测试板前方下盒体上,测试按钮和计算机都布置在下盒体上,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测试治具上测试工件,测试治具和人机交互界面不分离,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测试按钮较多,测试治具可以测试功能较多的电路板;解决了人机交互界面分离以及测试治具输入按钮较少,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电路板,无法全部测试功能的问题;
9.测试治具工作时,气缸动作,气缸活塞带动冲压板向下运动,物料板固定连接在冲压板上;物料板接触工件,将工件固定在测试板上,工作人员可通过下盒体上的测试按钮测试工件功能;解决了工件需要人工固定,工作人员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10.进一步,还包括定位轴套;定位轴套一端穿过下盒体,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板四
角;定位销与定位轴套滑动连接。
1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定位销与定位轴套滑动连接,更换测试板比较方便。
12.进一步,计算机包括显示屏、控制按钮、电子显示表;显示屏固定连接下下盒体前侧面,电子显示表、控制按钮、依次布置在显示屏一侧下盒体上。
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显示屏固定连接下下盒体前侧面,交互界面与测试治具不分离,工作人员可以边测试边观察测试结果,反馈比较及时;显示屏一侧设置的电子显示表、控制按钮,可以显示测试参数以及进行测试工作。
14.进一步,下盒体还包括侧板、底板、后板;顶板与两侧侧板固定连接,两侧侧板上设置有提把、卡扣;底板通过卡扣与侧板固定连接,后板与底板铰接,后板与侧板固定连接。
1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两侧侧板上设置有提把,需要移动测试治具时,工作人员可借助提把移动;底板通过卡扣与侧板固定连接,解开卡扣即可打开底板,后板与底板铰接,将后板与侧板分开后即可打开后板,拆装维护下盒体内部部件比较方便。
16.进一步,中壳体包括夹板;夹板设置在中壳体左右两侧,夹板为l形夹板;夹板倒置,一端与下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盒体固定连接。
1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夹板为l形夹板,夹板倒置,左右不受限制,可以为工作人员上下料提供操作空间,上下料方便。
18.进一步,冲压板为t形冲压板,冲压板中央设置有连接孔。
1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t形冲压板与物料板适配,两端连接的光杠套将冲压板滑动连接在光杠上,气缸活塞带动冲压板向下运动时,光杠可使冲压板平稳的向下运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图1俯视图;
23.图3示出了图1左视图;
24.图4示出了图1后视图;
25.图5示出了图3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6示出了图1轴测图;
27.图7示出了图6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图1中冲压板结构示意图;
29.图9示出了图1中夹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盒体1、中壳体2、下盒体3、气缸4、气缸活塞5、活塞垫6、冲压板7、物料板8、测试板9、固定板10、测试按钮11、光杠套12、光杠13、夹板14、显示屏15、电子显示表16、控制按钮17、提把18、卡扣19、侧板20、后板21、定位销22、定位轴套23。
33.一种控制盒测试治具,实施例如图1~9如下所示,
3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
35.如图1~3以及图6所示:包括移动机构、测试机构、支撑机构;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板9、固定板10、测试按钮11、计算机;支撑机构包括上盒体1、中壳体2、下盒体3;上盒体1、中壳体2、下盒体3依次固定连接;固定板10固定连接在下盒体3顶端设置的顶板中央,测试板9四角设置有定位销22,定位销22穿过固定板10;测试按钮11固定连接在测试板9前方下盒体3上,下盒体3侧面固定连接计算机;
36.移动机构包括气缸4、活塞垫6、光杠13、光杠套12、冲压板7以及物料板8;气缸4固定连接在上盒体1中央,气缸活塞5穿过上盒体1与活塞垫6固定连接,冲压板7与活塞垫6固定连接;冲压板7下方固定连接物料板8;光杠13位于中壳体2内侧,一端与上盒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盒体3顶板固定连接;冲压板7两端设置有轴套孔,轴套孔内固定连接光杠套12,冲压板7通过光杠套12与光杠13滑动连接。
3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计算机固定连接在下盒体3侧面,测试按钮11固定连接在测试板9前方下盒体3上,测试按钮11和计算机都布置在下盒体3上,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测试治具上测试工件,测试治具和人机交互界面不分离,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测试按钮11较多,测试治具可以测试功能较多的电路板;解决了人机交互界面分离以及测试治具输入按钮较少,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电路板,无法全部测试功能的问题;
38.测试治具工作时,气缸4动作,气缸活塞5带动冲压板7向下运动,物料板8固定连接在冲压板7上;物料板8接触工件,将工件固定在测试板9上,工作人员可通过下盒体3上的测试按钮11测试工件功能;解决了工件需要人工固定,工作人员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39.如图5以及图7所示:还包括定位轴套23;定位轴套23一端穿过下盒体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板四角;定位销22与定位轴套23滑动连接。
4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定位销22与定位轴套23滑动连接,更换测试板9比较方便。
41.如图1所示:计算机包括显示屏15、控制按钮17、电子显示表16;显示屏15固定连接下下盒体3前侧面,电子显示表16、控制按钮17、依次布置在显示屏15一侧下盒体3上。
4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显示屏15固定连接下下盒体3前侧面,交互界面与测试治具不分离,工作人员可以边测试边观察测试结果,反馈比较及时;显示屏15一侧设置的电子显示表16、控制按钮17,可以显示测试参数以及进行测试工作。
43.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下盒体3还包括侧板20、底板、后板21;顶板与两侧侧板20固定连接,侧边两侧侧板20上设置有提把18、卡扣19;底板通过卡扣19与侧板20固定连接,后板21与底板铰接,后板21与侧板20固定连接。
4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两侧侧板20上设置有提把18,需要移动测试治具时,工作人员可借助提把18移动;底板通过卡扣19与侧板20固定连接,解开卡扣19即可打开底板,后板21与底板铰接,将后板21与侧板20分开后即可打开后板21,拆装维护下盒体3内部部件比较方便。
45.如图1以及图9所示:中壳体2包括夹板14;夹板14设置在中壳体2左右两侧,夹板14为l形夹板14;夹板14倒置,一端与下盒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盒体1固定连接。
4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夹板14为l形夹板14,夹板14倒置,左右不受限制,可以为工作人员上下料提供操作空间,上下料方便。
47.如图8所示:冲压板7为t形冲压板7,冲压板7中央设置有连接孔。
4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t形冲压板7与物料板8适配,两端连接的光杠套12将冲压板7滑动连接在光杠13上,气缸活塞5带动冲压板7向下运动时,光杠13可使冲压板7平稳的向下运动。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