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开门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3:57: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门锁改装电子锁的结构,特别是一种电子开门器。


背景技术:

2.电子锁/智能锁具有使用方便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大门上。但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而然,大门锁只有一把,直接使用电子锁或将原有机械式门锁更换下来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对于室内的门锁,大多数用户采用单一的机械式门锁,因其具有成本优势。当然,如果推广目前的用户将室内的机械式门锁更换为电子锁也是难题,一方面是费用开支大,另一方面需要拆卸原有门锁,重新安装可能对原有门体造成二次损害等。为此,急切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在不改动原有门体及其上机械门锁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外置装置实现原有机械门锁电动开启的结构技术。
3.目前的室内机械门锁主要包括:锁体、门外面板、门外执手、门内面板、门内执手、门内上锁旋钮和侧面板,锁体设置在门体内,锁体内还设有斜舌、方舌、锁芯和传动件,锁芯外端伸出门外面板外、内端与方舌传动连接,门外面板设置在门体的门外侧,门外执手设置在门外面板上、并与斜舌传动连接,斜舌和方舌从锁体侧边伸出门体侧面外,侧面板设置在锁体的侧面、并与门体侧面连接,门内面板设置在门体的内侧;门内执手设置在门内面板上、并通过传动件与斜舌和方舌传动连接,以控制斜舌或同时控制斜舌和方舌缩进开锁;门内上锁旋钮通过传动件与方舌或同时与方舌和斜舌传动连接,以控制方舌上锁和开锁,或同时控制斜舌和方舌缩进开锁。其中,斜舌在任何时候均可以由门内执手和门外执手驱动,方舌缩进称为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将机械式门锁提升为电控驱动的电子开门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电子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用于与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配合以控制机械式门锁开锁和上锁的驱动件、为驱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的主控电路,主控电路上设有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驱动件、动力装置和控制电路设置在外壳上,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识别正常身份后通过主控电路控制动力装置开锁。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8.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电子钥匙,所述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在电子钥匙靠近时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识别;所述外壳用于与机械式门锁的门内侧配合。电子钥匙不局限于实体的电子钥匙,其还可以移动终端内的特定app,该app通过远程获得授权后可以与主控电路建立通信连接并被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所识别,或允许移动终端与主控电路进行如蓝牙等方式的无线连接。实现电子钥匙靠近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时自动
开锁。另外,鉴于上述识别方式,外壳可以只安装在门内侧,尤其适合室内门锁使用。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电路上还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有开锁开关和上锁开关,所述外壳对应控制电路设有控制面板。针对外壳仅设置在室内门锁的门内侧的情况下,用户通过触碰开锁开关和上锁开关即可实现开锁和上锁,比通过传动的拧动上锁旋钮的操作更为方便。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为转盘,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外壳包括面壳,转盘转动设置在面壳上、并与电机传动连接;转盘表面设有与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传动配合的耦合部,或者,转盘表面设有与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传动配合的耦合部和手动旋钮,手动旋钮伸出面壳外。有些机械式门锁上锁后,通过门内执手即可同时驱动斜舌和方舌缩进,所以,转盘仅设置耦合部即可,一旦电子开门器停机不能工作时,可以直接通过门内执手克服转盘及其相连的作用力即可开锁。但有些机械式门锁上锁后,门内执手不能开锁,必须通过上锁旋钮开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转盘上加装手动旋钮,一旦电子开门器停机不能工作时,可以通过操作手动旋钮克服转盘及其相连的作用力即可带动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开锁。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原动伞齿轮轮,所述转盘对应所述耦合部外围设有从动伞齿面,从动伞齿面与原动伞齿轮轮啮合。通过两级齿轮传动,其反向锁定作用力弱,避免对原有锁体中与上锁旋钮存在联动关系的运动零件存在较大的阻力。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壳外侧设有电池仓和用于遮盖电池仓的面盖,面壳内同心设置有定位柱和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位于定位柱外围;所述转盘背对所述耦合部的一侧设有环形凸筋和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环形凸筋与环形定位槽配合,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后与螺钉连接,螺钉的顶帽限制转盘脱落。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还包括底壳,底壳与面壳底部连接,底壳对应所述耦合部设有让位孔,底壳上还设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连接孔;耦合部为凹腔,凹腔与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插接。一般机械式门锁的门内面板上也有连接螺钉,通过将该螺钉卸下,在门内侧面板上放上底壳,再将螺钉穿过底壳上的连接孔与原有孔位连接,即实现底壳的固定及门内面壳的再次固定。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壳的底部还设有避让所述机械式门锁的门内面板的凹面,所述连接孔及所述让位孔设置在凹面上。凹面可以与门内面板形成定位嵌入式配合,整体感更强。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卡扣和螺丝连接,螺丝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件、动力装置和主控电路均设置在面壳上。螺丝属于辅助固定,所以仅设置一个,这样可以简化装配时间。
1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电路上还设有蓝牙通信模块、遥感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所述电子钥匙与所述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之间通过蓝牙通信模块、遥感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在1米范围内进行无线信号进行识别。即用户携带电子钥匙靠近门体时,判断用户需要开门,开门器控制机械式门锁即开锁,使用更方便。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此款电子开门器用于加装在机械式门锁的外部、并与机械式门锁的上锁旋钮配合,使得机械式门锁实现电动开关,而且,身份识别采用电子识别,操作更方便;
19.(2)此款电子开门器的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身份识别,因此,只需选装在门内侧即可,而且,可以通过识别方式的优化,实现携带电子钥匙的情况下,靠近电子开门器即自动开锁,使用更方便;
20.(3)此款电子开门器只需安装在门内侧,甚至直接与原机械式门锁连接固定,无需破坏门体的结构,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门体及机械门锁配合后的门内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门体及机械门锁(门外侧方向)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7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0为电子开门器、20为门体、1为面壳、11为电池仓、12为控制面板、13为电池盒、14为电池盖、15为环形定位槽、16为定位柱、17为凸扣、2为主控电路、21为控制电路、3为电机、31为原动伞齿轮、4为转盘、41为环形凸筋、42为定位孔、43为从动伞齿面、44为耦合部、5为底壳、51为让位孔、52为倒钩、53为连接孔、54为凹面、6为机械门锁、61为门内面板、62为门内执手、63为上锁旋钮、64为侧面板、65为方舌、66为斜舌、67为门外面板、68为门外执手、69为锁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2.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子开门器10,包括外壳、用于与机械式门锁6的上锁旋钮63配合以控制机械式门锁6开锁和上锁的驱动件、为驱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的主控电路2,主控电路2上设有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驱动件、动力装置和控制电路21设置在外壳上,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识别正常身份后通过主控电路2控制动力装置开锁。
33.还包括电子钥匙,所述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在电子钥匙靠近时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识别;所述外壳用于与机械式门锁6的门内侧配合。
34.所述主控电路2上还设有控制电路21,控制电路21上设有开锁开关和上锁开关,所述外壳对应控制电路21设有控制面板12。开锁开关和上锁开关优选是触摸开关。
35.所述驱动件为转盘4,动力装置为电机3,所述外壳包括面壳1,转盘4转动设置在面壳1上、并与电机3传动连接;转盘4表面设有与机械式门锁6的上锁旋钮传动配合的耦合部44,或者,转盘4表面设有与机械式门锁6的上锁旋钮传动配合的耦合部44和手动旋钮,手动旋钮伸出面壳1外。
36.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设有原动伞齿轮31,所述转盘4对应所述耦合部44外围设有从
动伞齿面43,从动伞齿面43与原动伞齿轮31啮合。
37.所述面壳1外侧设有电池仓11和用于遮盖电池仓11的面盖14,面壳1内同心设置有定位柱16和环形定位槽15,环形定位槽15位于定位柱16外围;所述转盘4背对所述耦合部44的一侧设有环形凸筋41和定位孔42,定位孔42与定位柱16配合,环形凸筋41与环形定位槽15配合,定位柱16穿过定位孔42后与螺钉(图中未示出)连接,螺钉的顶帽限制转盘4脱落。所述电池仓11内还设有电池盒13。
38.所述外壳还包括底壳5,底壳5与面壳1底部连接,底壳5对应所述耦合部44设有让位孔51,底壳5上还设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连接孔53;耦合部44为凹腔,凹腔与机械式门锁6的上锁旋钮63插接。
39.所述底壳5的底部还设有避让所述机械式门锁6的门内面板61的凹面54,所述连接孔53及所述让位孔51设置在凹面54上。
40.所述面壳1与所述底壳5之间通过卡扣和螺丝(图中未示出)连接,螺丝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件、动力装置和主控电路2均设置在面壳1上。所述面盖14与面壳1扣接,打开面盖14后,将露出所述螺丝,使得产品外观没有看到螺丝,更加美观。所述底壳5上设有倒钩52,面壳1对应设有凸扣17,倒钩52与凸扣17扣接。
41.所述主控电路2上还设有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电子钥匙与所述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之间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在0.5米范围内进行无线信号进行识别。所述电子钥匙、自动开锁身份识别感应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
42.结合图4至图8所示,上述机械式门锁6尤其指室内(如房间用)的机械式门锁,其主要包括:锁体、门外面板67、门外执手68、门内面板61、门内执手62、上锁旋钮63和侧面板64,锁体设置在门体20内,锁体内还设有斜舌66、方舌65、锁芯69和传动件,锁芯69外端伸出门外面板67外、内端与方舌65传动连接,门外面板67设置在门体20的门外侧,门外执手68设置在门外面板67上、并与斜舌66传动连接,斜舌66和方舌65从锁体侧边伸出门体20侧面外,侧面板64设置在锁体的侧面、并与门体20侧面连接,门内面板61设置在门体20的内侧;门内执手62设置在门内面板61上、并通过传动件与斜舌66和方舌65传动连接,以控制斜舌66或同时控制斜舌66和方舌65缩进开锁;门内上锁旋钮63通过传动件与方舌65或同时与方舌65和斜舌66传动连接,以控制方舌65上锁和开锁,或同时控制斜舌66和方舌65缩进开锁。其中,斜舌66在任何时候均可以由门内执手62和门外执手68驱动,方舌65缩进称为开锁。上述锁体及传动件以及机械式门锁6均为现有技术的产品,图中未示出。
4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打开面盖14,将连接面壳1与底壳5的螺丝卸下,另外,解除面壳1与底壳5的扣接关系,是的底壳5卸下;对应,将门体20内侧的门内面板61下端对应其上锁旋钮63旁的螺栓(图中未示出)卸下,然后将底壳5的让位孔51与所述上锁旋钮63对准,将凹面54嵌在门内面板61的下端外,同时,上锁旋钮63穿过让位孔51位于底壳5的正面,底壳5的连接孔53与门内面板61原有的螺栓孔正对,最后拧上螺栓即实现底壳与门内面板61的固定。最后,装上面壳1,面壳1上的转盘4通过其耦合部44与上锁旋钮63插接传动配合即完成电子开门器的安装,其没有破坏原有机械式门锁6及门体20的结构,安装方便。
44.使用时,若用户携带电子钥匙靠近电子开门器10时,处于开锁状态,用户进出门体20关闭状态的门口时,只需扳动执手即可。门内操作时,在没有电子钥匙的情况下,用户可
以触摸控制面板12上的上锁或开锁标识,实现快速通过电子开门器10电动控制上锁旋钮63动作,继而控制方舌65的伸缩运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