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9:2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4.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
5.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
6.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
7.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8.在我国食用菌尤其是平菇种植的范围最广,产量也最高,成为大众最喜爱的一种食用菌。
9.平菇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平菇中还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10.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
11.平菇想要得到高产必须掌握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其各个发育时期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创造一个最有利于平菇与其它微生物竞争的生活环境。
[0012] 因此,在进行平菇的生产实践中不仅要掌握栽培的技术步骤,更要掌握对它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够达到增产增收。
[0013]
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001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如下:(1)菌丝生长阶段: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7℃,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不能喷水,湿度大容易导致污染率增高;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如果料温超过30
℃,要及时翻袋,不翻就会烧坏菌丝,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后,每天应通风10-20分钟;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一个月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
[0015]
(2)子实体生育阶段:平菇子实体3.阶段温度控制在7-20℃,最适宜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扩大温差;菌丝长满培养袋后喷一次出菇水,同时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
[0016]
(3)桑椹期生长阶段:通过催蕾,菌袋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停止向菌袋喷水,应该常向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三天左右菇蕾分化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体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通风:棚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

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每日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

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让漫射光进入菇棚,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会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但不能有直射阳光;

及时采收: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
[0017]
进一步的,平菇地栽管理方法如下:第一潮菇采收3-5天内,在棚内挖宽1米,深30厘米的地沟,把菌袋上的地膜拖净,立放在地沟内,间隔3-5公分用土填实并用水浇透,10天后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六到七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此时要做到:(1)清理菌畦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
[0018]
(2)轻压菌面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
[0019]
(3)将通风口打开通风4—5小时,换入新鲜空气。
[0020]
(4)清理棚内杂物,保持卫生。
[0021]
(5)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搞温差刺激催蕾。
[0022]
以后管理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
[0023]
在平菇生产后期,可配制营养液注入菌袋中,以补充养分、水分,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
[0024]
进一步的,平菇管理还应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步骤如下:(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

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
[0025]

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棚温不宜超过22℃。
[0026]

料温不超过25℃。
[0027]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
[0028]

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0029]
(2)杂菌的预防:

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
[0030]

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
[0031]

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0032]

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
[0033]

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培养料播种之后,一直到出现菇蕾、长成小菇到最后成熟采收,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不同要求,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平菇的高产化,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平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36]
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如下:(1)菌丝生长阶段:平菇栽培中,发菌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0037]
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
[0038]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27℃。
[0039]
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生料栽培或开放式栽培,培养料中还有其它微生物活动产生呼吸热,料温将比室温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0040]
这个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不能喷水,湿度大了污染率高。
[0041]
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如果料温超过30℃,要及时翻袋,不翻就会烧坏菌丝,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后,每天应通风10—20分钟,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打开门窗透气。
[0042]
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需一个月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
[0043]
(2)子实体生育阶段:平菇子实体生育阶段需要低温,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温刺激和较大的温差,所以在生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7—20℃范围之内,最适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尽可能扩大温差;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水份管理尤为重要,菌丝生满培养袋后要喷一次出菇水,以补充发菌阶段散失的水份,满足出菇对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还起到降低料温、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时可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
[0044]
(3)桑椹期生长阶段:通过催蕾,菌袋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应停止向菌袋喷水,否则会影响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烂掉,这阶段还应经常向空间喷雾提高空气湿度。
[0045]
在这阶段如菌袋过于干燥,菇蕾容易枯萎;补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烂掉,温差刺激不够,不能大面积形成原基,使表面菌丝过早干燥,降低生活力;通风不好,表面菌丝不能全面倒状、纽结,有污染和虫害也不能形成菇潮。
[0046]
所以这阶段的管理极其重要。
[0047]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长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体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

通风:棚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
[0048]

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
[0049]

因此,每日应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
[0050]

若菌袋过干燥可用小勺在菌袋上淋水,但不要直接喷水到菇体上。
[0051]

冬季可在火炉置开水壶,增加室内蒸汽保温保湿。
[0052]

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让漫射光进入菇棚,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
[0053]

但光照太明亮对子实体发育也有不良影响,但不能有直射阳光。
[0054]

及时采收: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证产量。
[0055]

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采收过迟,菌盖边缘向上翻卷,表现老化,菌柄纤维度增高,品质下降,且菌体变轻,影响产量,并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气;采收过晚,还引起菌丝老化,空耗营养对下潮菇的转潮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
[0056]
在本实施例中,平菇地栽管理方法如下:第一潮菇采收之后3—5天内,在棚内挖宽1米,深30厘米的地沟,把菌袋上的地膜脱净,立放在地沟内,间隔3-5公分用土填实并用水浇透,10天后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六到七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此时要做到:(1)清理菌畦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
[0057]
(2)轻压菌面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
[0058]
(3)将通风口打开通风4—5小时,换入新鲜空气。
[0059]
(4)清理棚内杂物,保持卫生。
[0060]
(5)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搞温差刺激催蕾。
[0061]
以后管理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
[0062]
在平菇生产后期,可配制营养液注入菌袋中,以补充养分、水分,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
[0063]
在本实施例中,平菇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具体步骤如下:(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针对温度、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0064]

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
[0065]

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棚温不宜超过22℃。
[0066]

料温不超过25℃。
[0067]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
[0068]

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0069]
(2)杂菌的预防:

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
[0070]

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
[0071]

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0072]

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
[0073]

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0074]
平菇菌丝生活力很强,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抗杂菌能力,所以在制种与栽培过程中,菌丝发育阶段管理得好,后期就不容易感染杂菌,甚至染了杂菌也照样还能长菇,但是,在开放式生料栽培中培养料本身就陷藏着各种杂菌孢子,若在环境因子不适合平菇菌丝旺盛生长的情况下,其优势则不再存在而杂菌容易泛滥成灾,引起杂菌感染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对所有霉菌也都适合,只是霉菌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略高些,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稍微疏忽温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湿度也大,杂菌就猖獗起来,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螨类也随之而来,病虫害一旦蔓延之后就难以驱除,另外,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低浓度的敌敌畏都会致使小菇蕾枯死,由于不能轻易用药,只能以防为主,避免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则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蔓延。
[0075]
总之,在平菇生产的全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步的操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步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大规模的生产中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0076]
所以,认真对生产进行管理,实现平菇又好又快的生长,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平菇。
[0077]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 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