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23: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纵壁;第1端子,压入到纵壁的第1孔;以及第2端子,压入到纵壁的第2孔。第1端子及第2端子分别具有向安装对象构件(以下称为电路基板)侧延伸的第1腿部及第2腿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08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但是,当使用回流焊炉等加热装置对连接器进行加热处理时,则壳体及电路基板有时由于热负荷而以翘曲的方式变形。在壳体与电路基板之间,热膨胀率具有差,因此当壳体及电路基板变形时,有可能壳体的一部分从电路基板浮起,第1腿部及第2腿部离开电路基板。其结果是,难以调整成使得第1腿部及第2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有可能不能确保相对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可靠性。
5.因此,以提供能够确保相对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可靠性的连接器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与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基板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端子连接部及所述基板连接部之间的轴部,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轴部卡合而将所述端子零件支承为能转动的支承部,所述端子零件在比所述轴部靠所述基板连接部侧具有重心。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确保基板连接部相对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可靠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8.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侧方观看壳体设置于电路基板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上方观看轴部支承于支承部、且稳定部收纳于槽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斜上后方观看轴部支承于支承部、且稳定部收纳于槽部的状态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4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斜上前方观看壳体的内部的第1支承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斜上前方观看壳体的内部的第2支承部及槽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右侧的斜上后方观看端子零件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左侧的斜上后方观看端子零件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从上方观看端子零件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2的连接器中,从侧方观看壳体设置于电路基板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实施例2的连接器中,从斜上前方观看端子零件的立体图。图11是实施例2的连接器中,从斜上后方观看端子零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1)具备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与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基板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端子连接部及所述基板连接部之间的轴部,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轴部卡合而将所述端子零件支承为能转动的支承部,所述端子零件在比所述轴部靠所述基板连接部侧具有重心。端子零件因为在比轴部靠基板连接部侧具有重心,所以将要向基板连接部始终与电路基板相接的方向转动。因此,即使在回流焊工序等的高热环境下壳体、电路基板变形,也能够维持基板连接部与电路基板相接的状态,能够确基板连接部保相对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可靠性。
[0010]
(2)优选的是,所述端子零件具有基部和弹性部,所述基部遍及所述端子连接部和所述基板连接部而延伸,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基部并排地设置,能朝向所述基部侧挠曲变形,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因为轴部设置于能挠曲变形的弹性部,所以在端子零件向壳体的安装工序中,能够一边使弹性部挠曲一边装配,能够容易进行装配作业。
[0011]
(3)也可以为,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中的所述端子连接部侧的端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弹性部的重量使端子零件的重心位于比轴部靠基板连接部侧。因此,不必设置用于调整端子零件的重心的专用结构,能够避免整体结构变得复杂。
[0012]
(4)也可以为,所述弹性部向与所述端子零件的转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挠曲变形。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弹性部的挠曲动作给予端子零件的转动动作的影响,能够良好地维持基板连接部与电路基板相接的状态。
[0013]
(5)也可以为,所述轴部具有第1轴部和第2轴部,所述第1轴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所述第2轴部在所述基部中的与面对所述弹性部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突出地设置。第1轴部通过伴有弹性部的挠曲动作,从而以较深的钩挂量支承于对应的支承部。另一方面,因为弹性部能够挠曲变形,所以有可能第1轴部不稳定地支承于对应的支承部。然而,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因为轴部除了第1轴部之外还具有第2轴部,第2轴部在基部中的与面对弹性部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突出地设置,所以第2轴部稳定地支承于对应的轴部,在整体上轴部良好地支承于支承部。
[0014]
(6)也可以为,所述端子零件在所述端子连接部及所述基板连接部之间且与所述
轴部不同的位置具有应变消除部,所述应变消除部容许所述端子连接部及所述基板连接部的相对移位。在端子零件转动时,有可能端子连接部从与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规定位置错位。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端子连接部设置将对方端子零件导入的导入结构等而能够应对,但是有时从对方端子零件受到的应力变大,在基板连接部施加负荷。在该方面,根据上述结构,在端子连接部与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部分作用的应力通过应变消除部缓和,进而作用于基板连接部的负荷也被缓和。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端子零件整体的连接可靠性。
[0015]
(7)也可以为,所述端子连接部、所述基板连接部以及所述轴部通过金属板的折弯而设置成一体。根据该结构,通过折弯加工能够容易制造端子零件。
[0016]
(8)也可以为,所述端子连接部侧构成为将所述金属板配置成双层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端子连接部侧的强度,使得承受与对方端子的连接。
[0017]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8]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连接器具备壳体60和设置于壳体60的端子零件10。壳体60为合成树脂制,与对方壳体80嵌合。端子零件10为导电金属制,与设置于对方壳体80的对方端子零件90电连接。对方端子零件90是具有筒状的箱部91的阴型端子零件,与电线95的端部连接。
[0019]
《壳体60》壳体60设置于电路基板100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壳体60具有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底壁61、和从底壁61的外周缘向前方(图1的左方)突出的方筒状的周壁62。壳体60在内部具有向前方开放的嵌合空间部63。对方壳体80与嵌合空间部63适合地插入到嵌合空间部63。
[0020]
底壁61具有多个插入孔64。各插入孔64在底壁61中的前后厚度的大部分设置成上下两层。端子零件10从后方插入到插入孔64。如图4及图5所示,插入孔64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底壁61的主孔部65、和在主孔部65的底面开口的副孔部66。副孔部66在前后方向延伸,前端位于主孔部65的前后中间部,后端在底壁61的后表面开口。副孔部66在下表面(底面)具有朝向后方下坡倾斜的区域67。主孔部65在上表面中的与副孔部66的倾斜区域67对置的位置具有朝向后方上坡倾斜的区域68。
[0021]
底壁61在插入孔64的主孔部65的两侧面具有第1支承部71及第2支承部72。如图4所示,第1支承部71形成向主孔部65的一侧的侧面突出的凸形状。第1支承部71在圆柱部分中的顶端侧的后部具有倾斜地被切掉的形状的斜面69。
[0022]
如图5所示,第2支承部72形成在主孔部65的另一侧的侧面开口的凹形状。如图2所示,第2支承部72在主孔部65的前部配置于与第1支承部71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第2支承部72具有平坦的侧面(底面),以一定的高度尺寸在前后方向延伸,在底壁61的前表面开口。第2支承部72的后表面呈弯曲状。
[0023]
主孔部65在另一侧的侧面具有干涉部73。在主孔部65的另一侧的侧面中的隔着干涉部73的前后两侧中,在前侧设置有上述的第2支承部72,在后侧设置有凹部74。凹部74具有平坦的侧面(底面),在前后方向延伸,在底壁61的后表面开口。
[0024]
另外,如图5所示,主孔部65在另一侧的侧面中具有在凹部74的侧面(底面)开口的槽部75。槽部75具有平坦的侧面(底面),在前后方向延伸,在底壁61的后表面开口。槽部75的前表面在凹部74的前后中间部沿着左右方向平坦地形成。如图2所示,槽部75成为向比第2支承部72及凹部74靠侧方较深地凹陷的形态。
[0025]
《端子零件10》端子零件10通过在将一片导电性的金属板冲裁成规定形状后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6~图8所示,端子零件10具有:基部11,板面沿着上下方向配置,遍及全长而延伸;和弹性部12,板面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与基部11的一侧的侧面对置地配置。弹性部12与基部11相连,在板厚方向(左右方向)与基部11并排地配置。
[0026]
基部11具有:插入部13,在前后方向延伸;延伸部14,从插入部13的后端侧向下方延伸;以及基板连接部15,从延伸部14的下端侧向后方延伸。插入部13除了后端侧之外,利用在板厚方向(左右方向)紧贴地重叠为双层的板材构成,在上端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折叠部16。
[0027]
如图7所示,插入部13在前后中间部、且在另一侧的板材设置有向后方开放的门型的切口,通过使切口内的板片部分向外侧弯曲翘起,从而形成第2轴部17。第2轴部17在插入部13的另一侧的侧面中构成为朝向后方悬臂状突出的矩形的板片部分。第2轴部17成为在俯视时朝向后方向外侧倾斜后顶端侧(自由端侧)沿着前后方向的形态。如图2所示,第2轴部17进入第2支承部72而支承于第2支承部72。
[0028]
如图7所示,插入部13在比第2轴部17靠后方、且在另一侧的板材中的比第2轴部17靠后方部分设置有向上方开放的门型的切口,通过使切口内的板片部分向外侧弯曲翘起,从而形成有稳定部18。稳定部18是在插入部13的另一侧的侧面向侧方突出的矩形的板片部分,整体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稳定部18向侧方的突出量比第2轴部17向侧方的突出量大。如图2所示,稳定部18进入槽部75。
[0029]
基部11中的比第2轴部17靠前侧的部分构成为端子连接部19。端子连接部19由在左右紧贴的板材构成,侧面(板面)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如图1所示,端子连接部19在前端缘具有朝向顶端倾斜成锥形的导入部21。端子连接部19在连接器嵌合时一边被导入部21引导一边插入到对方端子零件90的箱部91内。端子连接部19的侧面成为与设置于对方端子零件90的箱部91内的连接部分接触的触点部分。
[0030]
延伸部14由与插入部13的一侧的板材连续地延伸的板材构成。延伸部14在上部具有向另一侧倾斜地折弯的折弯部22。延伸部14中的隔着折弯部22的上下两侧中的下侧的部分与基板连接部15一起向比上侧的部分靠另一侧错位地配置。在插入到上层的插入孔64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折弯部22向另一侧折弯。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是在插入到下层的插入孔64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折弯部22向一侧折弯。
[0031]
延伸部14的下端部朝向后方下坡倾斜。如图1所示,在插入到下层的插入孔64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延伸部14不具有在上下方向垂直延伸的部分,整体构成为朝向后方下坡倾斜。
[0032]
基板连接部15以折弯的方式与延伸部14的下端部的后端相连,构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板片部分。基板连接部15的下端是沿着前后方向的板厚面,沿着电路基板100的表面配
置。如图2及图3所示,基板连接部15的下端通过回流焊锡连接到在电路基板100的表面形成的导电部101。
[0033]
如图6所示,弹性部12具有:固定端部23,从插入部13中的另一侧的板材的下端向上方折叠,与插入部13的一侧的侧面紧贴地配置;和弹性主体部24,从固定端部23向前方突出。固定端部23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下侧部分和向下侧部分的后端侧突出的上侧部分。
[0034]
弹性主体部24具有:突出部25,从固定端部23的上侧部分朝向前方离开插入部13并且突出;和第1轴部26,与突出部25的前端相连,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第1轴部26呈圆环状,与插入部13的一侧的侧面之间隔开间隔,与插入部13平行地配置。弹性主体部24以突出部25与固定端部23相连的部位为起点,第1轴部26能向板厚方向(左右方向)挠曲变形。第1轴部26在中心部具有在板厚方向贯穿的圆形的轴承孔27。如图2所示,第1轴部26通过第1支承部71进入轴承孔27与其嵌合,从而支承于第1支承部71。
[0035]
第1轴部26及第2轴部17在插入部13的隔着前后中间部的左右两侧配置于关于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弹性部12中的除第1轴部26之外的部分(固定端部23及突出部25)在插入部13的后部位于比第1轴部26靠后方。端子零件10的重心位于比第1轴部26及第2轴部17靠后方且下方的基板连接部15侧。
[0036]
《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端子零件10的插入部13从后方插入到壳体60的对应的插入孔64。可避免如下:在插入部13插入到插入孔64的过程中,第2轴部17进入凹部74而与底壁61干涉。另外,通过弹性部12进入第1支承部71的后方空间,稳定部18进入槽部75,同样可避免与底壁61干涉。而且,插入部13的后侧下部及固定端部23的下侧部分进入退避到副孔部66。
[0037]
在插入部13即将正规插入到插入孔64之前,第1轴部26与第1支承部71干涉,弹性主体部24在第1支承部71的斜面69滑动而挠曲变形。当插入部13正规插入到插入孔64时,弹性主体部24弹性地复原,在第1轴部26的轴承孔27中嵌入第1支承部71(参照图2及图3)。另外,第2轴部17弹性地越过干涉部73,进入第2支承部72。稳定部18与槽部75的前表面接触,使端子零件10的插入动作(插入动作)停止。插入部13的前部的端子连接部19配置成突出到壳体60的嵌合空间部63。
[0038]
从端子零件10的插入部13中具有第1轴部26及第2轴部17的前后中间部到延伸部14侧的规定范围成为插入到插入孔64的插入部28。固定端部23的后端侧不插入到插入孔64,在底壁61的后方露出地配置。插入部28与插入孔64(主孔部65及副孔部66)的上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隙地配置。如图1所示,该间隙在主孔部65及副孔部66的各倾斜区域67、68中朝向后方逐渐变大。
[0039]
端子零件10相对于壳体60的底壁61,以第1轴部26与第1支承部71卡合、且第2轴部17与第1支承部71卡合的转动中心位置为中心,在上述间隙的范围内能转动(能摆动)。显然,转动中心位置与第1轴部26及第2轴部17的位置对应。端子零件10由于重心位置设定于比第1轴部26及第2轴部17靠后方,从而成为以转动中心位置为中心,能向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板100相接的方向转动的状态。因此,当连接器设置于电路基板100时,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接触,始终维持与电路基板100的接触状态。
[0040]
连接器被搬入未图示的回流焊炉内,当在电路基板100的表面涂布的焊料被加热熔融时,则焊料附着于基板连接部15。然后,焊料被冷却固化,从而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
板100的表面的导电部101电连接。即使壳体60及电路基板100由于回流焊炉内的热而变形,基板连接部15也在端子零件10的转动方向上弹性地按压到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维持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相接的状态。
[0041]
另外,当端子零件10以旋转中心位置为中心转动时,第1支承部71在第1轴部26的轴承孔27内向周向滑动,第2轴部17的顶端侧沿着第2支承部72的后表面的弯曲部分移位。此时,插入部13的后部虽然振幅变大,但是在其转动方向上主孔部65及副孔部66的各倾斜区域67、68位于对置位置,因此不会与插入孔64的上下表面干涉。另外,在端子零件10转动时,稳定部18在槽部75内移位,因此不会与槽部75的壁面干涉。其结果是,可担保端子零件10的转动动作的顺利性。
[004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1,端子零件10的重心设定于比轴部17、26靠后方,端子零件10的转动方向设定在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板100相接的方向。因此,在端子零件10支承于支承部71、72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相接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基板连接部15相对于电路基板100的连接可靠性。
[0043]
另外,端子零件10具有与基部11并排的弹性部12。在端子零件10相对于壳体60的安装过程中,弹性部12的弹性主体部24与第1支承部71干涉,朝向基部11侧挠曲变形,在安装完成时,弹性主体部24复原,第1支承部71与第1轴部26嵌合。在此,第1轴部26设置于弹性部12的前侧部分(端子连接部19侧的部分)。因此,能够利用弹性部12的重量将端子零件10的重心设定于后方(基板连接部15侧)。因此,不必设置用于调整端子零件10的重心的专用结构。
[0044]
另外,弹性主体部24向与端子零件10的转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挠曲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弹性主体部24的挠曲动作和端子零件10的转动动作相互干涉,能够更良好地维持基板连接部15与电路基板100相接的状态。
[0045]
另外,在设置于基部11的一侧的侧面的弹性部12设置有第1轴部26,在基部11的另一侧的侧面突出地设置有第2轴部17,第1轴部26以较深的钩挂量支承于第1支承部71,第2轴部17稳定地支承于第1轴部26,因此端子零件10在整体上良好地支承于壳体60。
[0046]
而且,端子零件10包括端子连接部19、基板连接部15及轴部17、26,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设置成一体。因此,能够容易制造端子零件10。
[0047]
《实施例2》图9~图11示出实施例2的连接器。如图9所示,连接器具备壳体60a和设置于壳体60a的端子零件10a,端子零件10a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同。关于端子零件10a以外的部分,与实施例1共同的部分多,省略与实施例1重复的说明。
[0048]
端子零件10a通过在将一片导电性的金属板冲裁成规定形状后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10及图11所示,端子零件10a具有:基部11a,板面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弹性部12a,从基部11a的一侧的缘部立起,板面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以及对置部29,从基部11a的另一侧的侧缘立起。
[0049]
基部11a具有:插入部13a,遍及端子零件10a的全长而延伸,在整体上在前后方向延伸;延伸部14a,从插入部13a的后端侧向下方延伸;以及基板连接部15a,从延伸部14a的下端侧向后方延伸。
[0050]
插入部13a在前端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端子连接部19a,在后部具有沿着前后方
向的插入部28a。端子连接部19a在上下板面与设置于对方壳体80a的对方端子零件90a的连接部分接触,与对方端子零件90a电连接。如图9所示,插入部28a插入到壳体60a的插入孔64a。并且,插入部13a在端子连接部19a与插入部28a之间具有应变消除部31。应变消除部31成为从端子连接部19a的后端到插入部28a的前端在侧视时弯曲成s字形的形态。端子连接部19a侧和插入部28a侧通过应变消除部31被容许上下方向的相对移位。
[0051]
延伸部14a具有从插入部13a的后端折弯并向下方垂直延伸的部分、和在下端侧朝向后方下坡倾斜的部分。延伸部14a的前后表面成为板面。基板连接部15a以折弯的方式与延伸部14a的下端相连,构成为使板面朝向上下的板片部分。基板连接部15a的下表面(板面)沿着电路基板100的表面配置,通过回流焊锡连接到在形成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的导电部分。
[0052]
如图10及图11所示,弹性部12a具有:固定端部23a,与插入部28a的一侧的侧缘垂直相连并立起;突出部25a,从固定端部23a的后端侧的上侧部分朝向前方突出;以及第1轴部26a,与突出部25a的前端相连,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突出部25a和第1轴部26a构成弹性主体部24a。弹性主体部24a以突出部25a与固定端部23a相连的后端部位为起点,能向左右方向(弹性主体部24a的板厚方向)挠曲变形。第1轴部26a在中心部具有在左右方向贯穿的圆形的轴承孔27a。对置部29形成在前后方向长的矩形板状,在关于前后方向与轴承孔27a重叠的位置具有第2轴部17a。第1轴部26a及第2轴部17a与设置于壳体60a的支承部71a、72a卡合而被支承,规定转动中心位置。另外,支承部与实施例1同样,由与第1轴部26a对应的第1支承部71a和与第2轴部17a对应的第2支承部72a构成,设置于壳体60a。在图10及图11中,简单地图示支承部71a、72a。
[0053]
第1轴部26a设置于弹性部12a的前端部,第2轴部17a设置于对置部29的前端部。因此,端子零件10a的重心设定于比第1轴部26a及第2轴部17a靠后方的基板连接部15a侧。
[0054]
在此,端子零件10a通过插入部28a插入到插入孔64a,第1轴部26a及第2轴部17a与支承部71a、72a卡合,从而成为能以转动中心位置为中心转动的状态。此时,应变消除部31配置成与端子连接部19a一起突出到壳体60a的嵌合空间部63内。
[0055]
即使在回流焊工序的高热环境下壳体60a及电路基板100变形,也与实施例1同样,端子零件10a能向电路基板100侧转动,从而可维持基板连接部15a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相接的状态,能够确保基板连接部15a相对于电路基板100的连接可靠性。
[0056]
另外,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在端子连接部19a与对方端子零件90a连接的状态下即使在该连接部分作用应力,应变消除部31也能够灵活地变形而缓和上述应力。其结果是,从对方端子零件90a传递到基板连接部15a的负荷也被缓和,能够提高基板连接部15a相对于电路基板100的连接可靠性。
[0057]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情况下,轴部由第1轴部26、26a及第2轴部17、17a构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轴部由第1轴部及第2轴部的任一个构成。在该情况下,壳体也由第1支承部及第2支承部的任一个构成。在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情况下,端子零件10、10a能够以一定的转动中心位置为中心转动,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端子零件能以在规定范围移位的转动中心
位置为中心转动。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第2轴部17通过使插入部13中的切口内的板片部分弯曲翘起而形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2轴部也可以将插入部向外侧锻打而形成。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应变消除部31设置于插入部13a中的端子连接部19a与插入部28a之间,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应变消除部只要设置于端子连接部与基板连接部之间就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延伸部的上下中间部等。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构成为基板连接部15的板厚面与电路基板100的表面相接,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与实施例2同样地构成为:基板连接部的板面与电路基板的表面相接。最好在对方端子零件或者壳体设置将端子连接部引导到能与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位置的导入结构。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端子连接部侧构成为将金属板(板材)配置成双层,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端子连接部侧也可以构成为将金属板配置成三层以上。另外,这样的配置成多层的金属板也可以在邻接的板面间具有间隙。附图标记说明
[0058]
10、10a:端子零件11、11a:基部12、12a:弹性部13、13a:插入部14、14a:延伸部15、15a:基板连接部16:折叠部17、17a:第2轴部(轴部)18:稳定部19、19a:端子连接部21:导入部22:折弯部23、23a:固定端部24、24a:弹性主体部25、25a:突出部26、26a:第1轴部(轴部)27、27a:轴承孔28、28a:插入部29:对置部31:应变消除部60:壳体61:底壁62:周壁63:嵌合空间部64:插入孔
65:主孔部66:副孔部67:副孔部的倾斜区域68:主孔部的倾斜区域69:斜面71、71a:第1支承部(支承部)72、72a:第2支承部(支承部)73:干涉部74:凹部75:槽部80、80a:对方壳体90、90a:对方端子零件91:箱部95:电线100:电路基板101:导电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