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安全带锁扣、安全带控制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5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锁扣、安全带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安全带锁扣是安全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住使用中的安全带,安全带锁扣是使安全带够正确约束乘员躯干防止挣脱的紧固装置,同时也是解开安全带时的开关装置。安全带锁扣的功能性直接影响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但由于安全带锁扣区别于安全带独立安装于汽车座椅和前中央扶手之间,在夜间行车时难以显著的出现在乘驾人员的视野里,不便于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带,对乘驾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锁扣、安全带控制系统及车辆,可以解决夜间佩戴安全带困难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锁扣,包括壳体、发光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5.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当安全带锁舌未插入所述壳体内时,切换为闭合状态,使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6.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安全带锁舌插入所述壳体内,被所述安全带锁舌触碰时,切换为断开状态,使所述发光单元熄灭。
7.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解锁所述安全带锁舌的锁扣按钮,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锁扣按钮上。
8.可选的,所述锁扣按钮上设有凹槽和透光盖板,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透光盖板将所述凹槽密封。
9.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led灯板。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常闭开关。
1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控制单元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扣,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安装在所述安全带锁扣对应的座椅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发光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2.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表征所述座椅上是否有人的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13.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闭合或断开。
14.可选的,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
15.可选的,所述安全带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安装在所述安全带锁扣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
接;
16.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表征安全带锁舌是否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扣的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17.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控制所述报警单元工作。
18.可选的,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发声器和/或显示器。
1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控制系统。
20.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21.当安全带锁舌未插入壳体内时,第一开关单元为闭合状态,第一开关单元、发光单元和电源形成的回路为通路,发光单元发光,乘坐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安全带锁扣上的插槽口,以便乘坐人员能够顺利的将安全带锁舌通过插槽口插入壳体内,实现安全带的佩戴,提高乘坐人员乘车的安全性。
22.当安全带锁舌插入壳体内时,安全带锁舌触碰到第一开关单元,使第一开关单元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一开关单元、发光单元和电源形成的回路为断路,发光单元熄灭,避免发光单元发光造成光污染,提高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28.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控制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9.图中:100、壳体;101、发光单元;103、第一开关单元;104、插槽口;105、安全带锁舌;106、锁扣按钮;107、电源;108、第一采集单元;109、第二开关单元;110、控制单元;111、第二采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31.应当理解,当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2.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3.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

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0034]
另外,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
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0036]
如图1至图3所示,安全带锁扣包括壳体100、发光单元101和第一开关单元103,发光单元101安装在壳体100上,第一开关单元103安装在壳体100的内腔中,发光单元101、第一开关单元103和电源107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0037]
具体的,当安全带锁舌105未插入壳体100内时,第一开关单元103为闭合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通路,发光单元101发光,乘坐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安全带锁扣上的插槽口104,以便乘坐人员能够顺利的将安全带锁舌105通过插槽口104插入壳体100内,实现安全带的佩戴,提高乘坐人员乘车的安全性。
[0038]
当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时,安全带锁舌105触碰到第一开关单元103,使第一开关单元103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断路,发光单元101熄灭,避免发光单元101发光造成光污染,提高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39]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107可以选用车辆上自带的供电设备,也可以另外增设供电设备,以实现对发光单元101供电,使发光单元101能够发光。
[0040]
如图1所示,壳体100上设有用于解锁安全带锁舌105的锁扣按钮106,发光单元101安装在锁扣按钮106上。
[0041]
具体的,当乘坐人员需要解开安全带时,通过按动锁扣按钮106,可以解锁安全带锁舌105与安全带锁扣之间的连接,以便将安全带锁舌105由壳体100内抽出,实现安全带的回收。安全带锁扣上的锁扣按钮106和插槽口104相邻设置,将发光单元101安装在锁扣按钮106上,当发光单元101发光时,可以照射插槽口104,确保乘客能够清晰观测到插槽口104的具体位置。夜间时,当乘坐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时,能够准确地将安全带锁舌105通过插槽口104插入壳体100内,实现安全带锁舌105与安全带锁扣之间的连接。
[0042]
示例性的,锁扣按钮106上设有凹槽和透光盖板,发光单元101安装在凹槽内,透光盖板将凹槽密封。
[0043]
具体的,发光单元101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盖板,提高锁扣按钮106周围环境的亮度,使乘坐人员能够准确找到安全带锁扣上的插槽口104的位置,进而确保乘坐人员
能够顺利的实现安全带的佩戴。将发光单元101安装在锁扣按钮106上的凹槽中,可以起到保护发光单元101的作用。
[0044]
示例性的,透光盖板利用具有透光的材质制作而成,例如,玻璃板、透明塑料板等。发光单元101包括led灯板,led灯板安装在凹槽内,led灯板、第一开关单元103和电源107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0045]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103包括常闭开关,常闭开关、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0046]
具体的,当安全带锁舌105未插入壳体100内时,常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源107和发光单元101形成通路,发光单元101发光,提高插槽口104周围环境的亮度,乘坐人员可以清晰观测插槽口104,能够顺利将安全带锁舌105通过插槽口104插入壳体100内,实现安全带的佩戴。
[0047]
当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时,安全带锁舌105触碰到常闭开关,使常闭开关断开,电源107与发光单元101无法形成通路,发光单元101熄灭。当乘坐人员佩戴好安全带后,发光单元101自动熄灭,防止夜间行驶过程中发光单元101发出的光线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0048]
示例性的,常闭开关选用常闭型的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安装在壳体100的内腔中。当安全带锁舌105未插入壳体100内时,轻触开关不会被触碰,保持闭合状态。当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时,安全带锁舌105将轻触开关的按键下压,触碰到轻触开关,使轻触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
[0049]
如图4和图5所示,安全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108、第二开关单元109、控制单元110和上述所述的安全带锁扣,第一采集单元108安装在安全带锁扣对应的座椅上,第二开关单元109、发光单元101、第一开关单元103和电源107串联连接形成回路,第一采集单元108和第二开关单元109均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
[0050]
具体的,第一采集单元108用于采集表征座椅上是否有人的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传送至控制单元110,控制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09闭合或断开。
[0051]
当座椅上没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第一信息后,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09断开,此时发光单元101与电源107无法形成通路,发光单元101始终处于熄灭状态。
[0052]
当座椅上有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信息后,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09闭合。当安全带锁舌105未插入壳体100内时,第一开关单元103为闭合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9、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通路,发光单元101发光,乘坐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安全带锁扣上的插槽口104,以便乘坐人员能够顺利的将安全带锁舌105通过插槽口104插入壳体100内,实现安全带的佩戴,提高乘坐人员乘车的安全性。当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时,安全带锁舌105触碰到第一开关单元103,使第一开关单元103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9、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断路,发光单元101熄灭,避免发光单元101发光造成光污染,提高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53]
示例性的,第一采集单元108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座椅的坐垫上,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当座椅上有人时,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信号会超过
预设值,进而压力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当座椅上没有人时,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信号不会超过预设值,进而压力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可以选用车辆上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也可以另外增设,例如单片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
[0054]
第二开关单元109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开关单元103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单元101电连接。当控制单元110接收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后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当控制单元110接收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后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不导通。
[0055]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带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111,第二采集单元111安装在安全带锁扣上,第二采集单元111和报警单元均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
[0056]
具体的,第二采集单元111用于采集表征安全带锁舌105是否插入壳体100内的第二信息,并将第二信息传送至控制单元110。控制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控制报警单元工作。
[0057]
当座位上没有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第一信息后,控制报警单元始终不进行报警。
[0058]
当座位上有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信号后,能够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或停止报警。具体的,当安全带锁舌105没有插入壳体100内时,第二采集单元111输出的第二信息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第二信息后,控制报警单元报警,提醒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带。当乘坐人员佩戴好安全带(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后,第二采集单元111输出的第二信息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第二信息后,控制报警单元停止报警。
[0059]
示例性的,报警单元包括发声器和/或显示器,发声器和显示器均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
[0060]
具体的,当报警单元报警时,发声器发出声响,显示器显示提醒信息,提醒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带。第二采集单元111为车辆上用于检测安全带是否佩戴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61]
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安全带控制系统。当座椅上没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第一信息后,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09断开,此时发光单元101与电源107无法形成通路,发光单元101始终处于熄灭状态。
[0062]
当座椅上有人时,第一采集单元108输出的第一信息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10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信息后,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09闭合。当安全带锁舌105未插入壳体100内时,第一开关单元103为闭合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9、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通路,发光单元101发光,乘坐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安全带锁扣上的插槽口104,以便乘坐人员能够顺利的将安全带锁舌105通过插槽口104插入壳体100内,实现安全带的佩戴,提高乘坐人员乘车的安全性。当安全带锁舌105插入壳体100内时,安全
带锁舌105触碰到第一开关单元103,使第一开关单元103切换为断开状态,第一开关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9、发光单元101和电源107形成的回路为断路,发光单元101熄灭,避免发光单元101发光造成光污染,提高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6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