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动式三道锁风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30: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式三道锁风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是目前基建行业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水泥具有造价低廉、使用范围广泛和便于运送的优势,使得水泥在未来的基建行业中仍是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之一。
3.当水泥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送时,人们通常会将混合完成的水泥粉料装车,直接将粉料运送至目的地后再进行后续的加水搅拌,在粉料装车的时,水泥生产站通常会使用的下料装置对运送车进行装填。
4.现有的下料装置通常包括长方体状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上方连接有石灰生产设备,下料通道下方放置有水泥粉料车。
5.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6.现有的下料通道在进行装料的过程中,会有风从下料通道的底部冲击到下料通道中,将下料通道中正要下落的粉料正要落入下料通道的粉料吹散,影响下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式三道锁风下料装置,达到防止出现风从下料通道下方冲入到下料通道中,影响下料效果的目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气动式三道锁风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中设置有第一锁风板,第一锁风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中,第一锁风板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侧面抵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倾斜设置,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锁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的内壁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一锁风板将下料通道封堵;第一转动轴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第一转动轴延伸出下料通道后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呈弧形设置,第一转动杆与第一转动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轴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一伸缩杆的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位置处通过第一铰接组件铰接在下料通道外壁上,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一转动杆铰接;第一锁风板下方设置有第二锁风板,第二锁风板平行于第一锁风板,第二锁风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中,第二锁风板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侧面抵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平行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锁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的内壁上,第二固定板和第二锁风板将下料通道封堵;第二转动轴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第二转动轴延伸出下料通道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呈弧形设置,第二转动杆与第二转动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二伸缩杆的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远离第二转
动杆的位置处通过第二铰接组件铰接在下料通道外壁上,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二转动杆铰接;第二锁风板下方设置有第三锁风板,第三锁风板平行于第二锁风板,第三锁风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中,第三锁风板远离第三转动轴的侧面抵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平行于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远离第三锁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的内壁上,第三固定板和第三锁风板将下料通道封堵;第三转动轴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第三转动轴延伸出下料通道后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呈弧形设置,第三转动杆与第三转动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三转动杆远离第三转动轴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三伸缩杆的第三驱动气缸,第三驱动气缸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位置处通过第三铰接组件铰接在下料通道外壁上,第三伸缩杆远离第三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三转动杆铰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三驱动气缸位于下料通道同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外侧,第一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驱动气缸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位置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第一驱动气缸以第一铰接轴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外侧,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驱动气缸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位置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第二驱动气缸以第二铰接轴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三铰接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外侧,第三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轴,第三驱动气缸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位置套设在第三铰接轴上,第三驱动气缸以第三铰接轴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当通过下料通道进行下料时,首先,第一锁风板、第一固定板、第二锁风板、第二固定板、第三锁风板和第三固定板形成三道所风阻碍,使得从下料通道下方涌入的风无法对上正在落下的石灰粉料造成影响,随后,石灰粉料落在第一锁风板和第一固定板上的数量累积至一定程度后,第一锁风板在第一驱动气缸、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转动杆的作用下向第二锁风板所在的方向进行翻转,第一锁风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出现间隙,粉料落入到第二锁风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第二锁风板和第二固定板保持对于从下料通道下方涌入的凤进行阻挡的状态,随后,第一锁风板恢复与第一个固定板抵接的状态,重新进行接料,然后,第二锁风板在第二驱动气缸、第二转动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作用下,向第三锁风板方向进行翻转,第二锁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出现缝隙,粉料通过缝隙落入到第三锁风板和第三固定板上,第三锁风板和第三固定板对风进行阻挡,防止风对于下料状态的影响,然后,第二锁风板开始进行复位,等第二锁风板复位完成后,第三锁风板向远离的第二锁风板的方向翻转,第三锁风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出现间隙,第三锁风板上的粉料通过缝隙落入到承载车辆上,防止了风从下料通道的底部冲击到下料通道中,将下料通道中正要下落的粉料正要落入下料通道的粉料吹散的情况发生,达到防止出现风从下料通道下方冲入到下料通道中,影响下料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展示下料通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下料通道;2、第一锁风板;21、第一转动轴;22、第一固定板;23、第一驱动气缸;231、第一伸缩杆;24、第一转动杆;25、第一铰接组件;251、第一固定座;252、第一铰接轴;3、第二锁风板;31、第二转动轴;32、第二固定板;33、第二驱动气缸;331、第二伸缩杆;34、第二转动杆;35、第二铰接组件;351、第二固定座;352、第二铰接轴;4、第三锁风板;41、第三转动轴;42、第三固定板;43、第三驱动气缸;431、第三伸缩杆;44、第三转动杆;45、第三铰接组件;451、第三固定座;452、第三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阅图1-2所示,一种气动式三道锁风下料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下料通道1,下料通道1中设置有第一锁风板2,第一锁风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1,第一转动轴21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1中,第一锁风板2远离第一转动轴21的侧面抵接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倾斜设置,第一固定板22远离第一锁风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的内壁上,第一固定板22和第一锁风板2将下料通道1封堵,第一转动轴21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1,第一转动轴21延伸出下料通道1后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4,第一转动杆24呈弧形设置,第一转动杆24与第一转动轴2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24远离第一转动轴21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一伸缩杆231的第一驱动气缸23,第一驱动气缸23远离第一转动杆24的位置处通过第一铰接组件25铰接在下料通道1外壁上,第一伸缩杆231远离第一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一转动杆24铰接。
23.参阅图1-2所示,第一铰接组件25包括第一固定座251,第一固定座251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外侧,第一固定座25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252,第一驱动气缸23远离第一转动杆24的位置套设在第一铰接轴252上,第一驱动气缸23以第一铰接轴252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24.参阅图1-2所示,第一锁风板2下方设置有第二锁风板3,第二锁风板3平行于第一锁风板2,第二锁风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1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1中,第二锁风板3远离第二转动轴31的侧面抵接有第二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2平行于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32远离第二锁风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的内壁上,第二固定板32和第二锁风板3将下料通道1封堵;第二转动轴31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1,第二转动轴
31延伸出下料通道1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4,第二转动杆34呈弧形设置,第二转动杆34与第二转动轴3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34远离第二转动轴31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二伸缩杆331的第二驱动气缸33,第二驱动气缸33远离第二转动杆34的位置处通过第二铰接组件35铰接在下料通道1外壁上,第二伸缩杆331远离第二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二转动杆34铰接。
25.参阅图1-2所示,第二铰接组件35包括第二固定座351,第二固定座351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外侧,第二固定座35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352,第二驱动气缸33远离第二转动杆34的位置套设在第二铰接轴352上,第二驱动气缸33以第二铰接轴352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26.参阅图1-2所示,第二锁风板3下方设置有第三锁风板4,第三锁风板4平行于第二锁风板3,第三锁风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41,第三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下料通道1中,第三锁风板4远离第三转动轴41的侧面抵接有第三固定板42,第三固定板42平行于第二固定板32,第三固定板42远离第三锁风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的内壁上,第三固定板42和第三锁风板4将下料通道1封堵;第三转动轴41一端延伸出下料通道1,第三转动轴41延伸出下料通道1后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44,第三转动杆44呈弧形设置,第三转动杆44与第三转动轴4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第三转动杆44远离第三转动轴41的端头上铰接有带有第三伸缩杆431的第三驱动气缸43,第三驱动气缸43远离第三转动杆44的位置处通过第三铰接组件45铰接在下料通道1外壁上,第三伸缩杆431远离第三气缸的位置处与第三转动杆44铰接。
27.参阅图1-2所示,第三铰接组件45包括第三固定座451,第三固定座451固定连接在下料通道1外侧,第三固定座45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轴452,第三驱动气缸43远离第三转动杆44的位置套设在第三铰接轴452上,第三驱动气缸43以第三铰接轴452作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28.参阅图1-2所示,第一驱动气缸23、第二驱动气缸33和第三驱动气缸43位于下料通道1同一侧。
29.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30.当下料通道1进行工作时,首先,第一锁风板2与第一固定板22抵接,第二锁风板3与第二固定板32抵接,第三锁风板4与第三固定板42抵接。下俩通道上方的粉料持续下料,粉料会先落到第一锁风板2和第一固定板22上,当第一锁风板2与第一固定板22上的粉料累积至一定的数量后,第一驱动气缸23通过第一伸缩杆231推动第一转动杆24,第一转动杆24受力后带动第一转动轴21进行转动,同时,第一驱动气缸23沿着第一铰接轴252进行的一定角度的转动,第一转动轴21带动第一锁风板2进行转动,第一锁风板2与第一固定板22之间出现间隙,粉料落入到第二锁风板3和第二固定板32上。然后,等到第一锁风板2恢复至与第一固定板22抵接的状态,第一锁风板2和第一固定板22重新进行接料,第二锁风板3在第三驱动气缸43、第二伸缩杆331、第二铰接组件35、第二转动杆34的作用下转动,第二锁风板3与第二固定板32之间形成间隙,第二锁风板3上的粉料落入到第三锁风板4上,然后,第二锁风板3进行复位,等到第二锁风板3完全复位后,第三锁风板4在第三驱动气缸43、第三伸缩杆431、第三铰接组件45、第三转动杆44的作用下转动,同时将粉料投入到运载工具上。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防止出现风从下料通道1下方冲入到下料通道1中,影响下料效果的
目的。
31.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