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54: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座椅的舒适性对于用户的驾乘体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终端都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3.为改善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目前已经成熟的技术手段有座部按摩、背部按摩、柔性支撑以及腰托支撑等,虽然这些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座椅的驾乘体验,缓解了乘客的臀部、腰部以及肩背部等区域的肌肉疲劳。但是用户坐在座椅上后,臀部后侧区域(腰部和臀部之间的区域)仍处于非支撑状态,该区域若长时间处于悬空姿态,也会导致用户产生久坐疲惫感,舒适性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其臀部后侧的区域形成支撑,有助于缓解久坐疲惫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内安装有背部支撑部件,其关键在于:所述背部支撑部件的下端具有向下延长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能够对应支撑用户的臀部后侧,所述靠背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支托部件,所述支托部件位于背部支撑部件的后侧,所述背部支撑部件具有弹性,当所述支托部件向下滑动至延伸部位置时,能够迫使延伸部沿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前凸出。
7.采用上述结构,延伸部与乘客臀部后侧位置相对应,支托部件未滑动至延伸部时,延伸部为塌陷姿态,不对乘客起任何支撑作用,当支托部件滑动至延伸部后侧位置时,延伸部被迫向前凸出,从而对乘客臀部后侧区域形成支撑,有助于改善乘坐舒适性。
8.作为优选:所述背部支撑部件为板状结构,其被构造成中部朝前凸出的弧形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乘客的背部形成舒适性支撑。
9.作为优选:所述支托部件前侧的下部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托面,所述支托面呈弧形构造。采用上述结构,当支托部件滑动至背部支撑部件最下端位置时,有助于推动延伸部向前凸出。
10.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内部的两侧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柱,所述支托部件的后侧设有与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支托部件的滑动装配。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托部件的后侧安装有约束块,所述约束块上设有与导柱滑动配合的防脱槽,该防脱槽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导向滑槽的槽口方向垂直。采用上述安装结构,既能增加支托部件滑动的平顺性,又能够防止支托部件脱落。
12.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与丝杆螺纹套接的
螺母套,以及驱动螺母套转动的减速电机,其中,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支托部件的后侧,所述丝杆沿靠背的高度方向布置,丝杆的两端与靠背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减速电机工作即可以电动的方式自动控制支托部件上下滑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减速电机驱动支托部件滑动至延伸部后侧位置时,延伸部被迫向前凸出,从而对乘客的臀部后侧区域(腰部与臀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支撑,有助于缓解久坐疲惫感,特别适用于中高端车型的汽车座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反映臀部后侧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前侧视角);
17.图3为反映臀部后侧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后侧视角);
18.图4为背部支撑部件的侧视图;
19.图5为支托部件的侧视图;
20.图6为支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方位“前”、“后”、“上”、“下”以靠背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参考。
23.如图1至3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框7,座框7的后端设有靠背1,靠背1内安装有背部支撑部件2,用于支撑用户的背部,在本实施例中,背部支撑部件2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中部朝前凸出,背部支撑部件2的下端具有向下延长的延伸部21,背部支撑部件2设置在靠背1内后,延伸部21与乘客臀部后侧位置相对应,靠背1内部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支托部件3,支托部件3位于背部支撑部件2的后侧,当支托部件3未滑动至延伸部21位置时,延伸部21为塌陷姿态,不对乘客起任何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背部支撑部件2具有弹性,当支托部件3向下滑动至延伸部21后侧位置时,延伸部21能够弹性变形并被迫向前凸出,从而支撑在乘客的臀部后侧区域。
24.再如图2、3所示,为了方便安装背部支撑部件2和支托部件3,靠背1内部设有支撑网组6,支撑网组6包括横向钢丝62和纵向钢丝,其中,横向钢丝62两端的支耳61固定在靠背1的侧框上,纵向钢丝共计两根,它们均构成沿靠背1高度方向布置的导柱11,支托部件3的后侧设有与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32。
25.再如图3、6所示,为了防止支托部件3脱落,在支托部件3的后侧安装有约束块4,约束块4上设有与导柱11滑动配合的防脱槽41,该防脱槽41的槽口方向与导向滑槽32的槽口方向垂直,如此设计,支托部件3仅能够相对于靠背1上下滑动。
26.支托部件3在靠背1内部的上下滑动既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采用自动控制方案需要在靠背1内设置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由丝杆51、与丝杆51螺纹套接的螺母套52,以及驱动螺母套52转动的减速电机53组成,其中,减速电机53固定在支托部件3的后侧,丝杆51沿靠背1的高度方向布置,丝杆51的两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丝杆51通过过渡部件8固定在横向钢丝62上,驱动机构5装配完成后,减速电机53工作即可以自动控
制支托部件3上下滑动。
27.如图4和5所示,支托部件3下部的前侧设有向前凸起的支托面31,支托面31呈弧形构造,如此设计,可减小支托部件3与背部支撑部件2之间的滑动摩擦。背部支撑部件2的上端后侧设有挂接座22,挂接座22转动套设在横向钢丝62上,当支托部件3向下滑动至延伸部21的后侧位置时,延伸部21既可以通过背部支撑部件2的弹性变形向前凸出,也可以通过背部支撑部件2上端的轻微转动向前凸出。
2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1),所述靠背(1)内安装有背部支撑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部件(2)的下端具有向下延长的延伸部(21),该延伸部(21)能够对应支撑用户的臀部后侧,所述靠背(1)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支托部件(3),所述支托部件(3)位于背部支撑部件(2)的后侧,所述背部支撑部件(2)具有弹性,当所述支托部件(3)向下滑动至延伸部(21)位置时,能够迫使延伸部(21)沿靠背(1)的厚度方向向前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部件(2)为板状结构,其被构造成中部朝前凸出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部件(3)前侧的下部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托面(31),所述支托面(31)呈弧形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内部的两侧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柱(11),所述支托部件(3)的后侧设有与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部件(3)的后侧安装有约束块(4),所述约束块(4)上设有与导柱(11)滑动配合的防脱槽(41),该防脱槽(41)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导向滑槽(32)的槽口方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内设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丝杆(51)、与丝杆(51)螺纹套接的螺母套(52),以及驱动螺母套(52)转动的减速电机(53),其中,所述减速电机(53)固定在支托部件(3)的后侧,所述丝杆(51)沿靠背(1)的高度方向布置,丝杆(51)的两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部件(3)以手动控制的方式在背部支撑部件(2)的后侧上下滑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部件(2)的上端后侧设有挂接座(22),所述挂接座(22)与靠背(1)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内安装有背部支撑部件,背部支撑部件的下端具有向下延长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能够对应支撑用户的臀部后侧,所述靠背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支托部件,所述支托部件位于背部支撑部件的后侧,所述背部支撑部件具有弹性,当所述支托部件向下滑动至延伸部位置时,能够迫使延伸部沿靠背的厚度方向向前凸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乘客臀部后侧的区域形成支撑,有助于缓解久坐疲惫感。解久坐疲惫感。解久坐疲惫感。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辛艺 唐杰 苟华刚 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