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2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2.家用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能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家用呼吸机(或称为无创呼吸机)通过给定的压力,持续不断为患者提供氧气,以此来改善患者睡眠时的缺氧问题。家用呼吸机主要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就是重度打鼾及伴有的憋气症状,而且它还可以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并发症,提高使用者夜间睡眠时的血氧浓度,治疗低氧血症等。
3.风机是呼吸机的核心零部件,风机的性能与呼吸机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决定了呼吸机的性能优劣。现有技术的风机一般采用单叶轮,叶轮设置在单机的转子芯轴上,通过电机驱动转子芯轴带动叶轮转动,而现有的双叶轮风机一般是在电机的两端分别设置叶轮,将气体加压并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输出。
4.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单叶轮的风机对气体加压有限,如果达到较高压力需要提高转速,势必会带来热量高,风噪大等问题,此外现有的多叶轮风机,转子轴芯的需要多对轴承固定,安装和设计复杂,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设置,占用空间大,出风口气体压力损失多。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有效增大风机的流量和压力,同时减少风机的发热和噪声。
6.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用于呼吸机,所述风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定子和转子芯轴,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子芯轴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转子芯轴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叶轮,所述进风口构造为引导气体沿轴向进入风机,所述出风口构造为引导气体沿切向离开风机。
7.较佳地,所述叶轮具有多个沿切线方向加速气体以及沿径向向外引导气体的叶轮叶片。
8.较佳地,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形状大小相同,并且由同一模具制成。
9.较佳地,所述外壳依次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
10.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壳包括进风口部件和支撑部件。
11.较佳地,所述进风口部件用于引导气体进入风机,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电机定子。
12.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电机壳和支撑外壳,以及连接所述电机壳和所述支撑外壳的连接薄片。
13.较佳地,所述电机壳与所述支撑外壳的间距为5-20mm。
14.较佳地,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引流部件和出风口部件。
15.较佳地,所述引流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叶轮加压后的气体传到至所述第二叶轮,所述出风口部件用于引导气体离开风机。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风机。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与传统的风机相比,具有同轴转动的双叶轮,在电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风机的压力和流量,同时在实现同样压力时,能降低电机转速,减少发热和产生的噪声,提高升压速度,扩大呼吸机工作的压力、流量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紧凑,压力稳定,有效减少呼吸机的体积,提高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的剖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进风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引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出风口部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7.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用于呼吸机,所述风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定子3和转子芯轴2,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43,所述转子芯轴2靠近进风口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叶轮4,所述转子芯轴2靠近出风口14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叶轮5,所述进风口111构造为引导气体沿轴向l进入风机,所述出风口143构造为引导气体沿切向s离开风机。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外壳和电机定子3之间形成轴套状间隙,气体从进风口111进入,经第一叶轮4加速后,通过上述间隙进入第二叶轮5处,经第二叶轮5加速后,沿第二叶轮5的切向s方向离开风机。第一叶轮4和第二叶轮5通过转子芯轴2同轴连接,从而使气体可以通过两级叶轮加速,在同样的转速下,获得更高的压力和流量,减少了电机定子3的发热和叶轮高速转动产生的噪声。此外,出风口143与第二叶轮5切向s设置,使经过两级加速后的气体能直接离开风机,减少因风机内风道阻挡带来的能量损耗。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轮4和第二叶轮5具有多个沿切向s方向加速气体以及沿径
向向外引导气体的叶轮叶片。叶轮叶片高速旋转,将相邻叶片间的空气经过离心加速后,从而产生高压和高流速的气流。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轮4和所述第二叶轮5形状大小相同,并且由同一模具制成。一方面便于叶轮的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两个相同的叶轮安装在同一个电机定子3的两端,使电机定子3工作平稳,结构紧凑。
3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依次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外壳分成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便于装卸和安装电机定子3,另一方面便于生产加工所述外壳。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包括进风口部件11和支撑部件12。其中进风口部件11包括中轴处设置的进风口111以及加圧板112,进风口111用于引导气体进入风机,加圧板112与第一叶轮4形成压力空间,使气体从叶轮叶片的压力空间被离心加速后甩出。
33.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部件11用于引导气体进入风机,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电机定子3。
3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12包括电机壳121和支撑外壳123,以及连接所述电机壳121和所述支撑外壳123的连接薄片12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12包括卡设在进风口部件11和第二外壳之间的支撑外壳,套设在电机定子3外表面的电机壳121,以及连接电机壳121和支撑外壳123的连接薄片122。其中连接薄片122设置成与第一叶轮4出气方向相同的倾斜状,一方面减少气流的压力流量损耗,另一方面使气流更加平稳均衡的进入下一级再次进行加速。
35.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121与所述支撑外壳123的间距为5mm-20mm,通过实验发现:当电机壳121与支撑外壳123间距小于5mm会导致气流无法有效进入下一级叶轮加速;当电机壳121与支撑外壳123间距大于20mm会造成气流压力损耗较大,失去第一叶轮4加速带来的加压作用。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引流部件13和出风口部件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流部件13和出风口部件14分开既便于安装第二叶轮5,也能减少加工生产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件13可以与支撑外壳一体成型,或者将引流部件13设计成中心对称的两半,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部件13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叶轮4加压后的气体传到至所述第二叶轮5,所述出风口部件14用于引导气体离开风机。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流部件13构成成环状支撑部131以及和环状支撑部一体连接的弧形引流片132,所述弧形引流片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第一叶轮4的出风方向一致,此外引流部件13的底部设有出风圆孔,气体经过引流片132引流后进入出风圆孔内,然后经过第二叶轮5加速,直到离开风机。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风机。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