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01: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具有光学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摄像装置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一般光线都是从物侧射入,沿镜头模组的光轴直线通过镜头模组到达像侧,通过镜头模组来对物体进行成像。
3.然而,用户在使用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握持电子设备的手部通常不能保持绝对的平稳。为了使摄像装置具备光学防抖功能,通常需要在摄像装置内部设置除镜头模组以外的光学防抖部件,而在摄像装置内部设置为光学防抖部件供电的柔性电路板的难度较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摄像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以降低摄像装置内部设置柔性电路板的难度。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承框架、收容于所述支承框架内的镜头模组以及驱动所述镜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承框架转动的翻转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8.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翻转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镜头模组上的翻转磁钢和贴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翻转磁钢相对设置的翻转线圈,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翻转线圈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翻转线圈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固定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装配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装配固定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卡合结构,所述装配固定片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装配固定片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热熔柱,所述第一热熔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支承框架具有垂直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的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周缘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避空区,所述翻转线圈位于所述避空区内。
12.优选的,所述侧壁包括顺次邻接的第一子侧壁、第二子侧壁、第三子侧壁和第四子侧壁,所述避空区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第二通孔和开设于所述第三子侧壁的第三通孔,所述翻转线圈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第三线
圈,所述翻转磁钢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设置的第二磁钢和与所述第三线圈相对设置的第三磁钢,所述第二线圈用于通电时与所述第二磁钢产生电磁力、所述第三线圈用于通电时与所述第三磁钢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所述镜头模组在所述支承框架内相对所述支承框架绕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轴线旋转。
13.优选的,所述侧壁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子侧壁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连接处的第一拐角和位于所述第三子侧壁与所述第四子侧壁的连接处的第三拐角,所述翻转驱动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支承框架和所述镜头模组均连接的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具有顺次相邻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三拐角连接,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四支脚均与所述镜头模组连接,所述镜头模组通过所述翻转支架悬置于所述支承框架内。
14.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支承框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的旋转驱动模组,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承框架上的旋转磁钢和贴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旋转磁钢相对设置的旋转线圈,所述旋转线圈用于通电时与所述旋转磁钢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所述支承框架在所述壳体内相对所述壳体绕所述光轴旋转。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子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旋转磁钢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旋转磁钢朝向所述旋转线圈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子侧壁齐平。
16.优选的,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四子侧壁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侧面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四子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且尺寸适配的第四缺口,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镜头模组电性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沿其长度方向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四缺口内,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四缺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以使所述镜头模组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17.优选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具有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光轴且位于所述间隙内的支柱,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套设于所述支柱上。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摄像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翻转驱动模组驱动镜头模组相对支承框架旋转以纠正用户使用摄像装置进行拍摄时手部抖动造成的镜头模组的位置偏移,避免了摄像装置拍摄出的画面模糊;通过装配固定片将为翻转驱动模组的翻转线圈供电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支承框架远离镜头模组的一侧,避免了镜头模组旋转时对第一柔性电路板造成拉扯,且无需使用胶水固定第一柔性电路板,降低了在摄像装置内部设置柔性电路板的难度。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22.图3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的局部拆解图;
23.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图3所示摄像装置中支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中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的局部拆解图。摄像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0、支承框架20、镜头模组30和翻转驱动模组40。其中,镜头模组30位于支承框架20内,支承框架20位于壳体10内,翻转驱动模组40用于驱动镜头模组30在支承框架20内相对支承框架20转动。
28.壳体10为摄像装置100的最外层结构,壳体10形成摄像装置100的外部轮廓。壳体10具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摄像装置100的支承框架20、镜头模组30和翻转驱动模组40等其它部件。壳体10可以为圆柱体形,壳体10也可以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形,壳体10还可以为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以壳体10为长方体形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壳体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
29.壳体10可由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其它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成。壳体10可以一体形成(例如,壳体10可以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壳体10也可以由多个结构组合形成(例如,由上盖与下盖相盖合形成等)。
30.支承框架20设置于壳体10内。支承框架20的尺寸与壳体10的尺寸适配,以使支承框架20可以收容于壳体10的收容空间内。支承框架20具有底壁21和围绕底壁21周缘设置的侧壁22,底壁21垂直于镜头模组30的光轴设置。侧壁22可以垂直于底壁21设置,以使支承框架20成为直多面体;侧壁22也可以倾斜于底壁21设置,以使支承框架20成为斜多面体。侧壁22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101,间隙10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51。
31.翻转驱动模组40设置于壳体10内。翻转驱动模组40包括相对设置的翻转磁钢41与翻转线圈42。其中,翻转磁钢41设置于镜头模组30上,翻转线圈42贴设于第一柔性电路板51上。当翻转线圈42通电时,翻转线圈42与翻转磁钢41产生电磁力以驱动翻转磁钢41运动,从而驱动设置翻转磁钢41的镜头模组30运动。通过调整翻转磁钢41的位置和磁场强度及翻转线圈42内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驱动镜头模组30在支承框架20内相对于支撑框架20以不同幅度、沿不同方向旋转,以纠正用户使用摄像装置100进行拍摄时手部抖动造成的镜头模组30的位置偏移。
32.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柔性电路板51背向翻转线圈42的一侧对应于翻转线圈42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固定片60,第一柔性电路板51通过装配固定片60固定设置在支承框架20远离镜头模组30的一侧。
33.优选地,装配固定片6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1,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热熔柱11,第一热熔柱11穿设于第一通孔61内,当第一热熔柱11热熔后与第一通孔61形成第一卡合结构,
从而将装配固定片60固定于壳体10上。可选地,装配固定片6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1,支承框架20上设置有第二热熔柱(图中未示出),第二热熔柱穿设于第一通孔61内,当第二热熔柱热熔后与第一通孔61形成第二卡合结构,从而将装配固定片60固定于支承框架20上。
34.请参阅图3和图5,图5为图3所示摄像装置中支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支承框架20具有相邻接的底壁21与侧壁22。其中,侧壁22包括顺次邻接的第一子侧壁221、第二子侧壁222、第三子侧壁223和第四子侧壁224,侧壁22具有位于第一子侧壁221与第二子侧壁222的连接处的第一拐角225以及位于第三子侧壁223与第四子侧壁224的连接处的第三拐角226。设定由第一拐角225指向第三拐角226且垂直于镜头模组30的光轴的轴线为x轴、同时垂直于镜头模组30的光轴和x轴的轴线为y轴,则镜头模组30的光轴垂直于底壁21。当侧壁22垂直于底壁21设置时,镜头模组30的光轴平行于侧壁22,即镜头模组30的光轴同时平行于第一子侧壁221、第二子侧壁222、第三子侧壁223和第四子侧壁224。
35.支承框架20的侧壁22设置有贯穿侧壁22的避空区220,翻转线圈42位于避空区220内。具体地,避空区220包括开设于第二子侧壁222的第二通孔202和开设于第三子侧壁223的第三通孔203,翻转线圈42包括位于第二通孔202内的第二线圈422和位于第三通孔203内的第三线圈423,翻转磁钢41包括与第二线圈422相对设置的第二磁钢412和与第三线圈423相对设置的第三磁钢413。其中,第二线圈422通电时与第二磁钢412产生电磁力、第三线圈423通电时与第三磁钢413产生电磁力,共同驱动摄像模组30围绕x轴和/或y轴转动,以纠正用户使用摄像装置100进行拍摄时手部抖动造成的镜头模组3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偏移。
36.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翻转驱动模组40还包括翻转支架43,翻转支架43同时与镜头模组30和支承框架20连接,以将镜头模组30悬置于支承框架20内,从而使镜头模组30可以在支承框架20内相对支承框架20转动。具体地,翻转支架43具有顺次相邻的第一支脚431、第二支脚432、第三支脚433和第四支脚434。其中,第一支脚431与第三支脚433相对设置且从第一支脚431指向第三支脚433的方向平行于x轴,第二支脚432与第四支脚434相对设置且从第二支脚432指向第四支脚434的方向平行于y轴。第一支脚431与第一拐角225连接、第三支脚433与第三拐角226连接、第二支脚432和第四支脚434均与镜头模组30连接。
37.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图1所示摄像装置中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拆解图。摄像装置100可以还包括旋转驱动模块70,旋转驱动模块70用于驱动支承框架20在壳体10内相对壳体10转动。
38.旋转驱动模块70设置于壳体10内。旋转驱动模块70包括相对设置的旋转磁钢71与旋转线圈72。其中,旋转磁钢71设置于支承框架20上,旋转线圈72贴设于第一柔性电路板51上。具体地,支承框架20的第一子侧壁221开设有第一凹槽201,旋转磁钢71位于第一凹槽201内,且旋转磁钢71朝向旋转线圈72的表面与第一子侧壁221齐平。其中,第一凹槽201、旋转磁钢71和旋转线圈72的数量均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一凹槽201并排设置于第一子侧壁221上、三个或更多个旋转线圈72并排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51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凹槽201、旋转磁钢71和旋转线圈72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只需保持一个旋转线圈72与一个旋转磁钢71相对设置、一个旋转磁钢71位于一个第一凹槽201内即可。
39.当旋转线圈72通电时,旋转线圈72与旋转磁钢71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旋转磁钢71运动,从而驱动设置旋转磁钢71的支承框架20运动。通过调整旋转磁钢71的位置和磁场强度
及旋转线圈72内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驱动支承框架20在壳体10内相对壳体10以不同幅度围绕镜头模组30的光轴旋转,从而带动支承框架20内的镜头模组30以不同幅度围绕光轴旋转,以纠正用户使用摄像装置100进行拍摄时手部抖动造成的镜头模组30在光轴方向的位置偏移。
40.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6。壳体10具有与第四子侧壁224相对设置的侧面12。侧面12开设有第一缺口120,第四子侧壁224开设有第四缺口204。其中,第一缺口120与第四缺口204相对设置,且第一缺口120的尺寸与第四缺口204的尺寸相适配。具体地,第一缺口120的宽度不小于第四缺口204的宽度。
41.摄像装置100可以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52。第二柔性电路板52的一端与镜头模组30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缺口120和第四缺口204延伸至壳体10外,以使第二柔性电路板5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从而为镜头模组30提供电源并接收处理镜头模组30获取到的图像。其中,第二柔性电路板52沿长度方向折叠设置于第一缺口120和第四缺口204内,当第二柔性电路板52随镜头模组30的转动而移动时,第二柔性电路板52被折叠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展开,从而避免镜头模组30转动过程中第二柔性电路板52受到拉扯。
42.壳体10还具有垂直于侧面12的底面13,底面13平行于支承框架20的底壁21设置。底面13设置有平行于镜头模组30的光轴的支柱14,支柱14位于间隙101内。第一柔性电路板51套设于支柱14上,以使第一柔性电路板51不紧贴支承框架20,从而减少支承框架20转动过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51受到的拉扯。
4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