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梯井道框架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1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梯井道框架。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通常的电梯为了满足高层住宅或写字楼、酒店等的使用要求,一般为载重较大且速度较高。而家用别墅电梯中,用于对于美观性、使用舒适度要求更高,所以平稳无噪音,节电无污染,简易无机房的平台式电梯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3.现有技术的平台电梯的井道框架通常采用钢结构框架,以满足导轨连接的强度性能,这种直接采用钢结构连接而成的框架外形上不能符合家用电梯的外形要求,因此还会在整个钢结构框架的外部覆装铝合金装饰板,以达到外形美观的装饰效果,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的井道框架由于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能满足外观要求,又能达到结构强度需求的电梯井道框架。
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道框架,包括由若干立柱和横档连接形成的铝合金框架,所述铝合金框架用于安装电梯对重组件一侧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用于连接电梯导轨,且所述支撑钢板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
6.本实用新型的井道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井道框架结构中,采用了外部铝合金型材,内部钢板的复合结构,在铝合金框架的内部连接相应的支撑钢板,然后将需要承重的电梯导轨安装于支撑钢板上,通过结构强度更好的钢板来实现电梯导轨的连接固定;另外的,电梯框架的整体外框架直接采用铝合金型材组装而成,保证外形的美观,不需要在框架外部再进行额外的处理,降低成本,简化安装工艺。
8.作为优选的,所述铝合金框架靠近电梯对重侧的两个立柱为截面呈l型的直角立柱,所述直角立柱的两个直角边内侧均连接有支撑钢板。
9.作为改进的,所述直角立柱的两个直角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预装有连接螺栓,所述支撑钢板上设有用于供第一安装槽内预装的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的安装孔。上述改进结构中,通过在立柱上设置相应的安装槽,进行连接螺栓的预装,实现与支撑钢板的连接固定,并且立柱的外表面看不到任何的紧固件,保证外形的美观。
10.再改进的,所述支撑钢板沿竖向分为多段结构,每相邻的两段支撑钢板中,位于上方的支撑钢板的下端设有限位凸起,相应的位于下方的支撑钢板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相邻两段支撑钢板靠近连接部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上述结构中,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的结构实现了竖向相邻的支撑钢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限定,既方便安装,又保证了连接结构的整齐美观;另外的,此结构中竖向相邻的支撑钢板之间不需要连接,通过
立柱、连接螺栓即可实现所有部件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减少相应的紧固件。
11.再改进的,所述直角立柱远离电梯对重组件一侧可拆卸的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支撑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远离直角立柱的一侧与横档连接。上述改进结构中,挡板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于框架内电梯对重组件以及驱动机构的遮挡,保证从电梯框架外部看不到内部的零部件,保证结构外形美观。
12.再改进的,所述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预装有连接螺栓;所述支撑钢板上设有用于供第二安装槽内预装的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的安装孔。上述改进结构中,挡板、支撑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立柱、支撑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在实现支撑钢板与立柱、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的同时,也实现了挡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
13.再改进的,所述的安装孔为竖向延伸的腰型孔。腰型结构的安装孔,安装时可以调节位置,保证支撑钢板与立柱安装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道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道框架的俯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钢板竖向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图1中的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立柱,1.1-第一安装槽,2-横档,3-支撑钢板,3.1-安装孔,3.2-限位凸起, 3.3-限位凹槽,4-电梯导轨,5-挡板,5.1-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方、下方”、“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便于区分,并没有特指的含义。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包括一个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的框架主体,并且该框架主体由若干立柱1和横档2连接而成,在框架主体的内部形成用于供轿厢或者平台上下活动的井道,另外的,在框架主体的侧面上通过立柱1与横档2形成多干个矩形的安装框,用于安装玻璃。如图1所示,在框架主体的一侧为用于安装电梯导轨4以及电梯对重组件等结构的安装区,另外的平台电梯的载人平台的驱动端也是连接在安装区,并与对应的电梯导轨4滑动配合。如图2所示,在铝合金框架的安装区内设有两组电梯导轨4,其中一组用于供对重组件上下滑动配合,另一组用于供平台驱动端的驱动架的上下滑动。上述结构中,立柱1与横档2均为铝合金型材结构,即整个框架主体为铝合金框架。在于
电梯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在电梯导轨4的上端还需要连接相应的钢结构的支撑横杆,用于支撑平台、对重组件等结构的作用力,如果支架将电梯导轨4以及支撑横杆固定于铝合金框架上,强度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铝合金框架用于安装电梯对重组件一侧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钢板3,且支撑钢板3沿着立柱1的长度方向延伸;然后将电梯导轨4连接固定在相应的支撑钢板3上,从而实现电梯导轨4上的作用力都是作用在支撑钢板3上,竖向设置的支撑钢板3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平台上下活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满足框架的强度要求。并且,此结构中,框架的外部结构为铝合金框架结构,能够满足用户的外形美观性的要求。
23.如图2所示,铝合金框架靠近电梯对重侧的两个立柱1为截面呈l型的直角立柱,直角立柱的两个直角边内侧均连接有支撑钢板3。并且两处位置的支撑钢板3分别用于连接固定两组电梯导轨4。具体的,在直角立柱的两个直角边位置的支撑钢板3上分别连接有连接组件,两组电梯导轨4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连接组件上。
24.直角立柱的两个直角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槽1.1,第一安装槽1.1内预装有连接螺栓(常规结构,图中未画出),支撑钢板3上设有用于供第一安装槽1.1内预装的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的安装孔3.1。并且,支撑钢板3沿竖向分为多段结构,每相邻的两段支撑钢板3中,位于上方的支撑钢板3的下端设有限位凸起3.2,相应的位于下方的支撑钢板 3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凸起3.2相配合的限位凹槽3.3;相邻两段支撑钢板3靠近连接部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3.1。上述结构中,支撑钢板3与立柱1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固定,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槽1.1结构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预装在该第一安装槽1.1内的连接螺栓可以上下活动,t型槽对连接螺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限位作用,当连接螺栓的另一端与支撑钢板3连接固定后,实现支撑钢板3与立柱1连接固定,非常方便。另外的,上述结构中,上下方向的每两段相邻的支撑钢板3之间通过相应的限位凸起3.2与限位凹槽 3.3进行水平位置的限定,结构简单,限位稳定,能都保证各个支撑钢板3连接后位置的平整性,以及外形的整齐美观性。此结构中,为了方便支撑钢板3与立柱1连接的便捷性,在支撑钢板3上设置的安装孔3.1为竖向延伸的腰型孔,从而方便竖向相邻的支撑钢板3 在连接时上下位置的调整。
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直角立柱远离电梯对重组件一侧可拆卸的连接有挡板5,挡板5与支撑钢板3可拆卸连接,挡板5远离直角立柱的一侧与横档2连接。此结构中,设置挡板5主要是为了能够遮挡安装区内的对重组件以及平台驱动结构等,实现从外部看不到安装区内的任何零件,保证外形整洁、美观。此结构中挡板5的数量不限定,根据安装区的空间大小,进行挡板5的任意扩展。另外的,本实施例中,挡板5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5.1,第二安装槽5.1内预装有连接螺栓;支撑钢板3上设有用于供第二安装槽5.1内预装的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的安装孔3.1。上述的结构中,挡板5与立柱1以及支撑钢板3的连接均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在支撑钢板3上同时设有用于立柱1连接的安装孔 3.1以及与挡板5连接的安装孔3.1。即,相应的安装槽内的连接螺栓在实现支撑钢板3 的连接固定的同时,也实现了立柱1与其相邻的挡板5结构的连接固定,不需要其他的连接元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此结构中的安装孔3.1为竖向延伸的腰型孔。
26.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