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抱管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3:1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工程管道铺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推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管道建设进入高峰期,管道口径钢级增大、施工距离变长,常用非开挖施工方法如水平定向钻、顶管、盾构以及直接铺管法均采用间歇式作业,设备停顿再启动均面临较大启动力,极易发生断钻杆、卡钻、瘪管等事故。我国针对以上复杂环境施工,例如陕京四线、中俄东线均推荐采用直接铺管法,其扩孔钻进和管道敷设同步完成的技术优势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3.总体上,利用推管机进行直接铺管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非开挖方法。直接铺管法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微型隧道掘进机和推管机,通过一道工序即可实现扩孔钻进和管道铺设同步完成。施工作业前,首先安装推管机基座于始发坑并进行入土角调试,随后将隧道掘进机置于基座导向托辊上进行对口安装。准备工作调试完成后,将预制在猫背上的管道与隧道掘进机相连,同时进行抱管器安装调试,确保一切数据正常后开始施工。施工作业开始,在推管机顶推液压缸的作用下,抱管器抱紧管道向前运动,隧道掘进机在前端扩孔钻进和导向纠偏。随着推管机间歇式工作将管道不断推入地层,直至到达目标坑完成管道铺设。直接铺管法多用于复杂地层大直径管道铺设和涉海管道非开挖穿越工程,具备扩孔钻进和管道铺设同步完成的技术优势。直接铺管法较顶管和盾构最大的优势在于该施工方法能够减少竖井深度甚至不做竖井,极大降低施工成本,经济优势十分显著,能适应各种粘性土、砂土、卵石以及岩石等复杂地层穿越。
4.研究人员先期提出的系列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911228204.x;201911229503.5;201911228203.5;202110141054.x)中采用的方案为油缸直推直送,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施工环境有限时,在先的专利方案在进场、布置、施工过程中均非常不便,因而迫切的需要一种适用于小空间施工作业的推管机,其重点是寻求新的管道推送方案,以及将管道推送方案与管道抱持方案进行合理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管座安装结构,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基座和抱管座本体,所述基座和抱管座本体之间通过两组推拉件连接;
6.所述基座包括基底,在该基底的同一侧设有正对且平行的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基底垂直;
7.所述抱管座本体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抱管座本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布的双轴液压马达,所述双轴液压马达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同步转动,所述双轴液压马达的两个输出轴分别朝向两个所述导向板,所述双轴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导向板,所有所述双轴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相互平行,在所述双轴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推拉限位柱,在所述推拉限位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链轮,在所有所述链轮上套设有同一个
推管回转带,在所述导向板上对应所述推拉限位柱分别设有条形导向孔,所述条形导向孔沿所述推拉件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推拉限位柱伸入对应的所述条形导向孔内;
8.两组所述推拉件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导向板,所述推管回转带位于两组所述推拉件之间,所述推拉件与所述推拉限位柱一一对应,所述推拉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基底连接,所述推拉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推拉限位柱铰接。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基座4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抱管座本体在基座4上的安装示意图;
12.图4为图3的左视图;
13.图5为卡瓦33与卡瓦座32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14.图6为双轴液压马达21与卡瓦支撑座1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15.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抱管座安装结构,包括基座4、抱管座本体,所述基座4和抱管座本体之间通过两组推拉件5连接;
18.所述基座4包括基底41,在该基底41的同一侧设有正对且平行的两个导向板42,所述导向板42与所述基底41垂直;
19.所述抱管座本体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42之间,所述抱管座本体包括卡瓦支撑座1,该卡瓦支撑座1上安装有若干回转驱动机构2,所述回转驱动机构2依次并排设置,在所有所述回转驱动机构2上套设有同一个推管回转带,所述回转带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2的转动部传动配合;具体的,所述卡瓦支撑座1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马达安装板13,两个所述马达安装板13相互平行,所述马达安装板13为矩形条板,两个所述马达安装板13连接有同一块安装稳定板14,所述安装稳定板14与所述马达安装板13的一个较长边条固定连接,所述马达安装板13与所述导向板42平行;
20.所述回转驱动机构2包括双轴液压马达21,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两个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两个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马达安装板13与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垂直,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壳体位于两个所述马达安装板13之间,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壳体分别与两个所述马达安装板13固定连接,在所述马达安装板13上对应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每个输出轴分别设置有输出轴穿孔,所述输出轴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输出轴的直径,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两个输出轴分别朝向两个所述马达安装板13,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通过对应的所述输出轴穿孔活动穿过对应的所述马达安装板13,所有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平行,所有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在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推拉限位柱23,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链轮22,所述链轮22由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在所有所述链轮22上套设有同一个推管回转带;
21.在所述导向板42上对应所述推拉限位柱23分别设有条形导向孔42a,所述条形导向孔42a沿所述推拉件5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推拉限位柱23伸入对应的所述条形导向孔42a内,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的自由端设有防脱头24,所述防脱头24与对应的所述双轴液压马达21位于所述导向板42的两侧;
22.两组所述推拉件5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导向板42,两组所述推拉件5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42之间,所述推管回转带位于两组所述推拉件5之间,所述推拉件5与所述推拉限位柱23一一对应,所述推拉件5为油缸,所述推拉件5的缸筒与所述基底41铰接,所述推拉件5的活塞杆垂直于所述基底41,所述推拉件5的活塞杆的自由端设有所述抱箍51,所述抱箍5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推拉限位柱23上。
23.所述回转带包括两个回转链条31、以及若干卡瓦座32,两个所述回转链条31正对设置,在所述卡瓦支撑座1同一侧的所有所述链轮22上套设有同一个所述回转链条31,所述回转链条31由与其咬合的链轮22带动旋转,所述回转链条31套设在链轮22上呈现出腰型,所有所述卡瓦座32沿所述回转链条31的回转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卡瓦座32呈条状,所述卡瓦座3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马达安装板13,所述卡瓦座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回转链条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卡瓦座32围成一个腰型环,所述卡瓦支撑座1位于所述腰型环内部,卡瓦座32的内侧面朝向腰型环内部,在所述卡瓦座32的外侧面设有卡瓦33,所述卡瓦33的内侧面呈平面状并与所述卡瓦座3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瓦33的外侧面呈弧面,在所述卡瓦33的外侧面固定有弧形橡胶层34以提高摩擦,所述卡瓦座32和所述卡瓦33一体成型形成一个独立的可换抱管配件,所述弧形橡胶层34固定粘贴在所述卡瓦33的外侧面;不同可换抱管配件的弧面半径不同,以适应不同管径。
24.为了在推管时,卡瓦33与管道抱的更紧,在所述卡瓦支撑座1上设有一段抱管抵靠板11,所述抵靠板11为平板,所述抵靠板11位于两个所述回转链条31的任一直线段之间,所述抵靠板11与所述安装稳定板14平行,所述抵靠板11靠近所述安装稳定板14,所述抵靠板11位于所述安装稳定板14外侧,所述抵靠板11与所述安装稳定板14固定连接,所述抱管抵靠板11与对应部分的所述卡瓦座32的内侧面贴合,从而在卡瓦33与管道贴合抱紧时,对卡瓦33提供支撑;
25.进一步,所述抵靠板11的外侧面还设有限位凸台12,所述限位凸台12沿所述回转链条31的直线段方向设置,在每个所述卡瓦座3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2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卡瓦座32随所述回转链条31移动时,其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凸台12相互咬合。
26.以上技术方案形成一个抱管单元,图7展现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多个抱管单元(至少两个)安装配合,在抱管单元之间形成管道容纳腔,推拉件5推动抱管座本体靠近管道,从而抱持管道并通过链条带动卡瓦进行连续推管。
27.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两组推拉件对抱管座本体进行移动和支撑,能有效维持抱管以及推管时的稳定性、支撑力度,为减小推管设备体积提供选择方案。
2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