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计算机用柔性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3:0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计算机用柔性电缆。


背景技术:

2.计算机电缆属于常见的电气装备用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对于防干扰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仪器仪表,以作输送电能和控制信号使用。
3.计算机电缆的柔软性和抗压性能,直接影响着电缆的使用寿命,对于抗压性能不佳的电缆,会因工作场所的过度扭转和压力造成电缆断裂等事故,电缆的柔软性不佳,会因电缆的过度扭转弯曲发生线缆断芯的情况,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柔性电缆,包括:三个由多根铜导芯绞合而成的导体芯组,所述导体芯组的外壁挤包有绝缘层,形成三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三根导体两两相切的布置并与分布在其外侧的填充层一起被绕包层卷绕呈截面为圆形的导体单元;屏蔽层,绕包在所述导体单元的外壁;阻燃层,绕包在所述屏蔽层的外壁;用于对电缆提供径向支撑的支撑层;用于吸收外部作用力的弹性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覆在弹性缓冲层外侧的阻水层和外护套;
5.其中,所述支撑层螺旋挤包在所述阻燃层的外壁;所述弹性缓冲层挤包在所述支撑层的外壁,以使电缆不会因过于柔软缺失刚性而在受到外部作用力产生断裂损坏。
6.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包括铜丝编织屏蔽层。
7.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包括云母带层。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包括金属合金层。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层包括橡胶层。
10.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层包括阻水缆膏层。
11.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包括pvc或者硅橡胶护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在电缆的屏蔽层外侧设有螺旋挤包的支撑层以及挤包在支撑层外壁的弹性缓冲层,支撑层采用金属合金材质,支撑层外壁挤包有橡胶材质的弹性缓冲层,金属合金材质的支撑层,硬度高,具有良好的径向支撑效果,橡胶材质的弹性缓冲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缓冲层会产生形变,吸收或分散产生的作用力,结合具有径向支撑作用的支撑层,能够防止外部压力作用力损伤到导体芯材,提高电缆抗压性能,螺旋挤包的支撑层结构并不影响电缆的弯曲性能,使电缆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14.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15.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用柔性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截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导体单元的截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阻燃层和支撑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21.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22.目前的计算机电缆的为了满足柔性需要,由内的导体芯至外的外护套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整体的电缆结构满足了电缆的柔性需要,但抗压性能差,导致电缆在受到操作时的扭转,尤其是在装配过程和走线处理过程,容易导致电缆内芯断裂,从而影响信号和电力传输效果。而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抗扭转性能会在其外部使用较厚的硬质外护层以及编织层,提高电缆的护套强度,但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将线缆变得异常厚且硬,非常不利于走线和装配处理。
23.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结合图1-4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柔性电缆,由导体单元1、屏蔽层2、阻燃层3、支撑层4、弹性缓冲层5、阻水层6和外护套7构成。
24.其中,导体单元1包括三个由多根铜导芯绞合而成的导体芯组11,导体芯组11的外壁挤包有绝缘层12,形成三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三根导体两两相切的布置并与分布在其外侧的填充层13一起被绕包层14卷绕呈截面为圆形。
2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导体芯组11采用多根纯无氧铜超细铜丝绞合形成,无氧铜超细铜丝的柔韧度强,耐弯折性能好,制成的导体芯组11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耐弯折性。
26.进一步的,绝缘层12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其具有独特的绝缘特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27.进一步的,填充层13采用玻璃纤维绳,使得绕包后的缆芯圆整。
28.其中,绕包层14采用聚酯带绕包层,厚度在0.5-1mm。
29.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减少外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的影响,在导体单元1的外壁绕包有屏蔽层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层2为铜丝编织屏蔽层,采用直径0.07mm的铜丝并丝形成并丝膜,然后采用16或者24锭编织机,将并丝膜以不低于90%的密度(编织密度90%-94%)交叉编织卷包后的导体芯组1的外部侧,形成编织层4,编织角度为45
°
,起到良
好的均匀电场和屏蔽效果。
30.在屏蔽层2的外壁绕包有阻燃层3。
3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阻燃层3为云母带层,厚度在0.5-0.8mm。云母带采用金云母带,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高温性能(可耐高温800度)、耐酸碱性的特性,并且有很好柔软性及拉伸强度,绕包在屏蔽层2的外壁不仅能够隔绝挤包支撑层4时产生的高温,还不影响电缆整体的柔软性和弯曲性能,同时使电缆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即使是用在超高速计算机系统、机房、服务器以及功率动力电池中也能胜耐火阻燃性要求。
32.由于目前的计算机电缆为了满足柔性需要,采用的都是柔性材料,因此制成的电缆存在刚性不足的缺陷,抗压和变形性能差,导致电缆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容易导致电缆内芯断裂,从而影响信号和电力传输效果。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为了增强电缆的抗压性能,以使电缆不会因过于柔软缺失刚性而在受到外部作用力产生断裂损坏,在阻燃层的外侧包覆有用于对电缆提供径向支撑的支撑层4和吸收外部作用力的弹性缓冲层5。
33.其中,支撑层4为螺旋挤包的薄层的螺旋铝合金层,例如5000系铝合金材质,坚固强韧、弯曲性好,在挤包时是采用铝锭经压铝机生产设备,使金属合金在半熔融状态下连续挤包在屏蔽层2上,挤出温度高达400℃,螺旋挤包在阻燃层3的外壁,形成螺旋弹簧式的结构,其厚度在0.4-0.8mm,优选为0.5m。
34.如此,支撑层4的设置不会影响电缆的弯曲柔软性,同时径向支撑承载性好,使电缆具有刚性,能够提高电缆整体的抗压性能,以使电缆不会因过于柔软缺失刚性而在受到外部作用力产生断裂损坏。
3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支撑层4的外壁挤包有弹性缓冲层5。
36.具体的,弹性缓冲层5为橡胶层,尤其优选的是采用硅橡胶基材,厚度在0.5~0.6mm,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由此,弹性缓冲层5包覆在支撑层4的外壁,在电缆受到外部冲击作用力时,首先通过弹性缓冲层5的形变吸收或分散产生的部分作用力。
37.如此,能够吸收外部冲击作用力的弹性缓冲层5结合具有径向支撑作用的支撑层4,能够防止外部作用力损伤到导体芯材,提高电缆抗压性能,螺旋挤包的支撑层4的螺旋结构并不影响电缆的弯曲性能,使电缆在具有刚性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38.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弹性缓冲层5的外壁包覆有阻水层6,厚度在0.5~0.9mm。优选的实施例中,阻水层6可采用市售的阻水缆膏层,阻水缆膏层内含有吸水性树脂,当有潮气或水分透过外护套7进入电缆内部时,其吸水性树脂能够迅速吸水膨胀,形成凝胶,堵塞缝隙。
39.结合图1和图2所示,阻水层6的外壁挤包有外护套7。
4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外护套7为pvc或者硅橡胶护套,具备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耐刺穿性以及较高的抗张强度,耐弯折。
41.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电缆的屏蔽层2外侧设有螺旋挤包的支撑层4以及挤包在支撑层外壁的弹性缓冲层5,支撑层4采用金属合金材质,支撑层4外壁挤包有橡胶材质的弹性缓冲层5,金属合金材质的支撑层4,具有良好的径向支撑效果,橡胶材质的弹性缓冲层5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缓冲层5会产生形变,吸收或分散产生的作用力,结合具有径向支撑作用的支撑层4,能够防止外部作用力损伤到导体芯材,提
高电缆抗压变形性能。
42.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计算机用柔性电缆,不仅可是用可传统的计算机中,例如台式计算机中,实现走线和理线时的稳定操作,可进行方便的折弯或者扭转,线芯不易断裂,还可以应用到广义的计算机系统中,例如目前常用的车载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系统(具有存储器、网络模块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其中包含对电池充放电控制的cpu)等具有存储和计算功能的电力或者电气控制系统中也可以使用。
43.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