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及多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2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及多腔模具。


背景技术:

2.多腔模具中的流道起到分配注塑物料的作用。
3.申请号为20082011172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腔模具中的流道结构,其包括一个一级流道、两个二级流道、四个三级流道及三十二个四级流道,其中,所述一级流道、两个二级流道、四个三级流道及三十二个四级流道均匀布置在进料口两侧;上述流道结构为单层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各级流道流量均匀,然而,针对中大型模具中的双层式流道结构,如何使上下流道之间的流量分布均匀,上述问题噬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上下流道之间流量分布均匀的双层式流道结构以及多腔模具。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
7.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用于注入物料;
8.包绕于主流道下端外周侧的外层流道,所述主流道底部与所述外层流道的底部连通;
9.上层流道,所述上层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连通;
10.下层流道,所述下层流道通过连接流道与所述主流道的底部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流道包括连接流道本体和设于连接流道本体上的细径部,所述细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流道本体的直径。
12.进一步地,所述细径部位于连接流道的中部,所述连接流道的直径从细径部向两端逐渐扩大。
13.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内均设有一级流道和若干与所述一级流道连通的分支流道;
14.其中,上层流道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连通;下层流道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连接流道的下端部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下端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上层流道的高度。
16.一种多腔模具,所述多腔模具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流道结构。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中,物料在主流道下端部堆积分流,一部分物料进入下方的连接流道内,进而流入下层流道,另一部分物料沿着主流道底部周侧溢入外层流道内,进而流入上层流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使上下层流
道的物料进胶平衡,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在去掉上层型腔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的多腔模具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标:10

流道,100

主流道,110

上层流道,120

连接流道,130

下层流道,140

外层流道,20

多腔模具,200

注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10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多腔模具20。
27.所述流道10开设于所述多腔模具20内,所述流道10包括主流道100、上层流道110、连接流道120、下层流道130和外层流道140。
28.所述主流道100用于注入物料,参照图1,所述多腔模具20的上层型腔板上设置有注料管200,注料管200的内腔即为所述主流道100,注塑用的物料即通过注料管200进入所述流道10内。
29.所述外层流道140包绕于主流道100下端外周侧,所述主流道100底部与所述外层流道140的底部连通;具体讲,所述主流道100的下端外周侧通过注料管200的管壁与所述外层流道140相隔绝,注入的物料需通过注料管200的底部向外周侧溢出以进入外层流道140内。
30.所述上层流道110与所述外层流道140连通,具体地,上层流道110 内设置有一组一级流道和若干分支流道,上层流道110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140连通,分支流道与所述一级流道两端连通,物料经外层流道140进入一级流道,再依次进入各分支流道。
31.所述下层流道130设于上层流道110下方,下层流道130内同样设置有一组一级流道和若干分支流道,下层流道130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连接流道 120的下端部连通,分支流道与所述一级流道两端连通,所述下层流道130 通过连接流道120与所述主流道100的底部连通;物料经主流道100进入连接流道120再进入一级流道,最后依次进入各分支流道。
32.此外,所述连接流道120包括连接流道本体和设于连接流道本体上的细径部,所述细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流道本体的直径;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细径部位于连接流道120的中部,所述连接流道120的直径从细径部向两端逐渐扩大;设置细径部的目的在于减少连接流道120内物料的堆积,产品冷却定型后,便于模具内的型腔板之间的分离。
33.所述主流道100下端部的高度以不高于上层流道110的高度为宜,本实施例中,所
述主流道100下端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上层流道110的高度。
34.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腔模具20,所述多腔模具 20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流道10结构,其中,形成主流道100的注塑管200 设置于多腔模具20的上层型腔板上。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道(100),所述主流道(100)用于注入物料;包绕于主流道(100)下端外周侧的外层流道(140),所述主流道(100)底部与所述外层流道(140)的底部连通;上层流道(110),所述上层流道(110)与所述外层流道(140)连通;下层流道(130),所述下层流道(130)通过连接流道(120)与所述主流道(100)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流道(120)包括连接流道本体和设于连接流道本体上的细径部,所述细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流道本体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径部位于连接流道(120)的中部,所述连接流道(120)的直径从细径部向两端逐渐扩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流道(110)和下层流道(130)内均设有一级流道和若干与所述一级流道连通的分支流道;其中,上层流道(110)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140)连通;下层流道(130)内的一级流道与所述连接流道(120)的下端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0)下端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上层流道(110)的高度。6.一种多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模具内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及多腔模具,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包绕于主流道下端外周侧的外层流道、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所述主流道用于注入物料;所述主流道底部与所述外层流道的底部连通;所述上层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连通;所述下层流道通过连接流道与所述主流道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的流道结构中,物料在主流道下端部堆积分流,一部分物料进入下方的连接流道内,进而流入下层流道,另一部分物料沿着主流道底部周侧溢入外层流道内,进而流入上层流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使上下层流道的物料进胶平衡,保证产品的良品率。保证产品的良品率。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友 张双全 罗光洪 郭清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