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5:3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轮胎硫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轮胎硫化机的加热方式分为:蒸汽硫化、过热水硫化等方式,而传统轮胎硫化机的能源利用率极低,大部分的能源随蒸汽排放至大气中浪费掉,而且由于蒸汽和过热水对轮胎和胶囊的热氧老化而导致胶囊和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此外,传统热工管路牵扯到进、排汽(气、水)的许多热工控阀门及接管,这些阀门及接管均单独使用一条管路,多条管路组成了较复杂的热工管路。布置这套管路需要占去很大一块空间,阀门之间需要通过连接钢管连接,管路接头多,容易发生泄漏,空间又比较拥挤,常常给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3.因此,由于传统硫化机主要存在下述不足:1、能源浪费严重;2、热工管路复杂且设备占地空间大;3、存在泄露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其包括温度控制器,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以及若干第三加热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外模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外模的底部位置,所述若干第三加热元件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外模的周侧,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上均设置有热电偶与第三加热丝,所述热电偶、第三加热丝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
5.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包括第一加热盘,所述第一加热盘设置第一线槽结构,所述第一线槽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加热丝。
6.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包括第二加热盘,所述第二加热盘设置第二线槽结构,所述第二线槽结构内设置有二加热丝。
7.优选地,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还包括加热壳体、压条与盖板;所述加热壳体内部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线槽结构,所述第三加热丝设置于相应的第三线槽结构内并由所述压条压紧,所述盖板设置于压条上方并与加热壳体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加热壳体的第一侧边的两侧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第三加热丝自穿线孔内引出并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伸缩调节块,所述伸缩调节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第二加热元件上,所述若干第三加热元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块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第二加热元件连接设置。
10.优选地,所述加热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所述伸缩调节块的连接孔,所述伸缩调节块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第二加热元件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设置为弧形结构。
12.优选地,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为高导热材料。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槽结构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加热丝引出端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并在第一凹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陶瓷接头,所述第一加热丝引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接头内;所述第二线槽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二加热丝引出端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并在第二凹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陶瓷接头,所述第二加热丝引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接头内。
14.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主要是通过设计温度控制器、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以及若干第三加热元件的位置布局连接关系,并通过单一的第三加热元件上的热电偶、第三加热丝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温度控制器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由于本技术方案布局简单且采用的是电加热方式,故具有能源利用率较高、设备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模具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中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中电加热装置的各加热元件的组合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中电加热装置的各第三加热元件的爆炸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加热元件或第二加热元件的示意图。
20.图6为图5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中第三加热元件的整体示意图。
22.图8为图7中第三加热元件的盖板示意图。
23.图9为图7中第三加热元件的加热壳体与压条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中电加热装置的伸缩调节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为圆柱体,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以及若干呈弧形的第三加热元件设置于外模的外侧,将外模包覆,以对外模全方位加热升温。
27.根据本发明的附图1至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1,其包括温度控制器10,第一加热元件20,第二加热元件20a以及若干第三加热元件30;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设置于所述外模100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加热元件20a设置于所述外模的底部位置,所述若干第三加热元件30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外模的
周侧,所述第三加热元件30上均设置有热电偶35与第三加热丝31(31a),所述热电偶35经导线l1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第三加热丝31经导线l2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并行的第三加热丝31a经导线l3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通过上述配置结构,本发明所述温度控制器10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
28.较佳地,如图5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包括第一加热盘21,所述第一加热盘21设置多个第一线槽结构211,所述第一线槽结构211内设置有多组并行设置的第一加热丝(未图示);所述第二加热元件20a包括第二加热盘21a,所述第二加热盘21a设置多个第二线槽结构211a,所述第二线槽结构211a内设置有多组并行设置的第二加热丝(未图示)。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与第二加热元件20a结构相同,仅设置于所述外模的位置不同,均为加热盘的非设置有加热丝槽的表面与外模接触导热,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与第二加热元件20a由单独的加热控制系统加热升温。
29.另外,如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三加热元件30还包括加热壳体32、压条33与盖板34;所述加热壳体32内部所述加热壳体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线槽结构(未图示),所述第三加热丝31设置于相应的第三丝槽结构内并由所述压条33压紧,所述热电偶35同样由压条33压紧,所述盖板34设置于压条33上方并与加热壳体32固定连接。此外,本发明所述加热壳体32的第一侧边s1的两侧设置有穿线孔322(323),所述多组第三加热丝31自穿线孔内引出并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
30.如图3、图7与图10所示,本发明还包括若干伸缩调节块40,所述伸缩调节块40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加热元件30的数量;所述伸缩调节块40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和/或第二加热元件20a上,所述若干第三加热元件30通过所述伸缩调节块40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和/或第二加热元件20a连接设置。具体地,所述加热壳体32的第二侧边s2设置有与所述伸缩调节块40固定连接的连接孔321,所述伸缩调节块40设置有固定孔41与位移孔42,伸缩调节块40通过螺钉(未图示)、所述连接孔321、固定孔41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第二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块40上的位移孔42实现第三加热元件30相对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或第二加热元件的移动,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模具。
31.此外,本发明所述第三加热元件30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加热元件30优选为高导热材料,例如铝制材料等,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32.为降低反复合模对加热丝引出端的损伤,本发明将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上与所述第一线槽结构211对应于所述第一加热丝引出端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未图示),并在第一凹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陶瓷接头(未图示),所述第一加热丝引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接头内;所述第二线槽结构211a对应于所述第二加热丝引出端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未图示),并在第二凹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陶瓷接头(未图示),所述第二加热丝引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陶瓷接头内。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通过由单独的加热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加热元件20与第二加热元件20a对应的外模的上下表面进行电加热升温;通过所述若干第三加热元件30对外模的侧壁进行电加热升温,同时,通过热电偶对某一第三加热元件30的温度进行反馈,再通过导线l2和/或l3分别或者同时对并行的第三加热丝进行加热,以实现温度控制器10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因此
可以灵活地调节模具侧壁不同位置的温度,提升轮胎的硫化质量。此外,由于每个第三加热元件内均设置有至少两组并行的第三加热丝。因此,即使有一组第三加热丝损坏,仍然可以继续完成轮胎的硫化作业。此外,第三加热丝可以根据工艺的功率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加热丝。
34.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用于为蒸锅式轮胎硫化机的外模供热的电加热装置,主要是通过设计温度控制器、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以及若干第三加热元件的位置布局连接关系,并通过单一的第三加热元件上的热电偶、第三加热丝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温度控制器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的温度。由于本技术方案布局简单且采用的是电加热方式,故具有能源利用率较高、设备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模具等技术效果。
3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