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与流程

2022-02-19 07:5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三维制造技术织造针织物作为三维间隔针织层:a、通过经纬交织制成表面层,将两层表面层作为一组;b、通过连接纱在两层表面层之间交替钩连形成往复折回连接形态,通过往复折回连接形态在两层表面层之间形成中空间隙,通过中空间隙使正反两表面层间距增大,形成三维空间形态的双层面料;2)、采用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基本材料,制备出导电印花浆;3)、将导电印花浆通过喷墨印花的方式,在三维间隔针织层表面有选择性地形成导电通路图案,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及织物的孔隙率来控制导电印花浆的浸润程度,从而控制电导率和发热功效;4)、将喷涂完成的三维间隔针织层进行干燥操作,最终实现导电发热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b中,通过编织机将连接纱往复钩连于两层表面层的经向增强纱之间,从而加大两层表面层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导电印花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与乙烯、丙酮、二氯甲苯有机溶剂混合,在室温条件下经过超声搅拌分散,得到导电混合液;b、将导电混合液与水性树脂混合,提高导电浆料与织物表面的粘附性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包含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的导电基本材料还可加入导电金属形成混合导电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智能电控喷涂设备将导电印花浆按照设定的横纵向导电通路喷涂在三维间隔针织层表面,在喷涂过程中控制喷嘴压力且利用织物孔隙率按照设定掌控导电印花浆渗入织物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干燥操作包括室温干燥、低温冷冻干燥或高温干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间隔针织层采用涤纶、棉、芳纶、玻璃纤维、聚酰胺、30%不锈钢纤维、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织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间隔针织层采用涤纶、棉、芳纶、玻璃纤维、聚酰胺、30%不锈钢纤维、碳纤维中至少两种材料进行混合织造。9.一种导电发热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发热印花织物单独作为导电发热材料或与其他复合制备智能保温导电发热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供了一种导电发热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三维制造技术织造针织物作为三维间隔针织层:a、通过经纬交织制成表面层,将两层表面层作为一组;b、通过连接纱在两层表面层之间交替钩连形成往复折回连接形态,通过往复折回连接形态在两层表面层之间形成中空间隙,通过中空间隙使正反两表面层间距增大,形成三维空间形态的双层面料;2)、采用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基本材料,制备出导电印花浆;3)、将导电印花浆通过喷墨印花的方式,在三维间隔针织层表面有选择性地形成导电通路图案,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及织物的孔隙率来控制导电印花浆的浸润程度,从而控制电导率和发热功效。从而控制电导率和发热功效。从而控制电导率和发热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邵怡沁 陈慰来 宋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