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22:3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主要饮水类型为自来水、桶装水、分质供水和自动售水机售水,而桶装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更多的家庭用户进入到使用桶装水行列,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扩大,每年的桶装水消耗不断增长,对装水用塑料桶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塑料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新产出的塑料桶的桶口会有少量毛刺,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加工,为此需要用到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
3.现有的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1、现有的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在对塑料桶的桶口进行毛刺修整时,修整工具的大小与塑料桶的桶口直径无法较好的匹配,当工具直径过大时无法进入桶口,而直径过小时,修整效果较差,无法完全将桶口处的塑料颗粒清理干净;
5.2、现有的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在对塑料桶的桶口进行毛刺修整时,因装置与桶口产生的强烈摩擦,会使得塑料粉尘向空气弥漫,从而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降低了装置的环保性,为此我们提出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箱体、传输架和吸尘箱,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设有两组吸风孔,且吸风孔的下方安装有两组夹持机构,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合页安装有两组箱门,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延伸出的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内部通过轴承等距安装有辊轴,所述传输架的外部通过辊轴环绕安装有传动带,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一侧通过伸缩架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安装有开缝球头锉,所述箱体的背面一侧安装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滤芯,所述吸尘箱的底部安装有轴流风机。
8.优选的,所述箱体正面下方安装有两组检修门,且检修门的正面等距设有散热孔。
9.优选的,所述箱门的正面安装有玻璃窗,且箱门的正面一侧安装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安装有脚垫。
11.优选的,所述传输架的正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辊轴的一端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吸尘箱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吸风管,且吸风管与吸风孔抵触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动杆的底部安装有开缝球头锉,在开缝球头锉进行高速旋
转时,开缝球头锉内部的缝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就会增大,从而使开缝球头锉的旋转直径接近塑料桶的桶口直径,直至与桶口内部进行接触,从而利用旋转摩擦将桶口内部的毛刺去除,便于装置进入桶口时还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去毛刺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背面一侧安装有吸尘箱,利用吸尘箱内轴流风机的通电运行可使吸尘箱的内部产生负压,可利用吸风管对箱体内部的粉尘进行吸入,并通过滤芯将粉尘拦截在吸尘箱的内部,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塑料粉尘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可有效防止塑料粉尘污染空气,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箱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缝球头锉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箱体;101、检修门;102、散热孔;103、吸风孔;104、夹持机构;2、箱门;201、玻璃窗;3、底座;301、支腿;4、传输架;401、辊轴;402、第一电机;403、传动带;5、第二电机;501、传动杆;502、开缝球头锉;6、吸尘箱;601、滤芯;602、吸风管;603、轴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化工生产塑料桶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传输架4和吸尘箱6,箱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两组吸风孔103,且吸风孔103的下方安装有两组夹持机构104,箱体1可提供装置内部构件的安装位置,可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利用吸风孔103可提供打磨粉尘的进入位置,可便于装置对打磨粉尘进行集中处理,利用夹持机构104可对塑料桶进行夹持,可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箱体1的正面通过合页安装有两组箱门2,利用箱门2的开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提高了装置
的实用性,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为箱体1的放置平台,并且在放置时可对箱体1进行支撑,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箱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延伸出的传输架4,传输架4可提供辊轴401以及传动带403的安装位置,可便于对其进行安装,传输架4的内部通过轴承等距安装有辊轴401,传输架4的外部通过辊轴401环绕安装有传动带403,利用传动带403与辊轴401的配合可便于对塑料桶进行运输,以便装置对其进行加工,箱体1内部的顶部一侧通过伸缩架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501,传动杆501的底部安装有开缝球头锉502,利用第二电机5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传动杆501进行旋转,利用传动杆501的旋转可带动开缝球头锉502进行旋转,在开缝球头锉502进行高速旋转时,开缝球头锉502内部的缝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就会增大,从而使开缝球头锉502的旋转直径接近塑料桶的桶口直径,直至与桶口内部进行接触,从而利用旋转摩擦将桶口内部的毛刺去除,便于装置进入桶口时还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去毛刺效果,箱体1的背面一侧安装有吸尘箱6,吸尘箱6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滤芯601,吸尘箱6的底部安装有轴流风机603,利用吸尘箱6内轴流风机603的通电运行可使吸尘箱6的内部产生负压,可利用吸风管602对箱体1内部的粉尘进行吸入,并通过滤芯601将粉尘拦截在吸尘箱6的内部,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塑料粉尘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可有效防止塑料粉尘污染空气,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26.进一步,箱体1正面下方安装有两组检修门101,且检修门101的正面等距设有散热孔102,利用散热孔102可便于装置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通风散热,利用检修门101的拆卸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内部的构件进行检修维护,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7.进一步,箱门2的正面安装有玻璃窗201,且箱门2的正面一侧安装有把手,利用玻璃窗201可便于工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装置内部的运行状态,利用把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将箱门2打开。
28.进一步,底座3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支腿301,且支腿301的底部安装有脚垫,利用脚垫可增加支腿301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通过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将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指定位置。
29.进一步,传输架4的正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02,且第一电机402的输出端与辊轴401的一端连接,利用第一电机402的通电运行可带动辊轴401进行旋转,通过辊轴401的旋转可带动传动带403进行移动,从而可为装置移动塑料桶提供动能。
30.进一步,吸尘箱6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吸风管602,且吸风管602与吸风孔103抵触连接,利用吸风管602与吸风孔103的抵触连接,可便于将吸尘箱6对箱体1内部的塑料粉尘进行收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1.工作原理:利用第二电机5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传动杆501进行旋转,利用传动杆501的旋转可带动开缝球头锉502进行旋转,在开缝球头锉502进行高速旋转时,开缝球头锉502内部的缝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就会增大,从而使开缝球头锉502的旋转直径接近塑料桶的桶口直径,直至与桶口内部进行接触,从而利用旋转摩擦将桶口内部的毛刺去除,利用吸尘箱6内轴流风机603的通电运行可使吸尘箱6的内部产生负压,可利用吸风管602对箱体1内部的粉尘进行吸入,并通过滤芯601将粉尘拦截在吸尘箱6的内部。
3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33.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