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17:44: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钢屋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2.轻钢屋面,是指采用钢结构屋架(包括门式钢架、钢桁架、托架等形式)以及压型板盖顶等组成的屋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厂房、临时住房等。
3.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1762339.5提供了一种轻钢龙骨屋面,该专利是由第一龙骨、第二龙骨、泡沫混凝土、岩棉保温板真空板、反射隔热保温涂料、石膏板、气凝胶毡等材料组成。该专利具体做法为第二龙骨通过连接架焊接在第一龙骨上,然后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内外浇筑泡沫混凝土,再通过粘胶剂粘接岩棉保温板,岩棉保温板一侧涂覆有第一抹面胶浆,第一抹面胶浆的表面铺设有金属加强网,该结构中含有石膏板、岩棉保温板等防水性能差的材料,进而导致屋面防水性能不足且存在漏水风险。
4.同时,传统的轻钢屋面,用于采用压型板作为外结构,遇到下雨天气,雨滴打击轻钢压型板的声音巨大,屋内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解决了传统轻钢屋面防水性能差,下雨噪声大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包括压型钢板和第一轻钢龙骨,压型钢板和第一轻钢龙骨之间设有第一胶垫层,压型钢板远离第一胶垫层的一侧设有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中设有钢丝网,水泥砂浆层远离压型钢板的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远离水泥砂浆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外饰板。
7.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轻钢龙骨一侧还设有第二轻钢龙骨,还设有内饰面板,第二轻钢龙骨用于支撑内饰面板,第二轻钢龙骨与第一轻钢龙骨垂直布置,第一轻钢龙骨与第二轻钢龙骨交叉节点处设有弹簧隔振装置,弹簧隔振装置用于连接第二轻钢龙骨与第一轻钢龙骨。
8.优选的方案中,弹簧隔振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一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与第一轻钢龙骨连接,筒体中套有可滑动的连接端,连接端中部设有挡板部,挡板部两侧设有弹簧,滑杆设有连接端,连接端与第二轻钢龙骨连接。
9.优选的方案中,筒体还设有摩擦套,摩擦套与滑杆套接。
10.优选的方案中,连接端套有软垫圈,软垫圈端面与第二轻钢龙骨接触,第二轻钢龙骨与内饰面板之间设有第二胶垫层。
11.优选的方案中,压型钢板和内饰面板之间组成夹腔,夹腔中填充保温材料。
12.优选的方案中,内饰面板靠近压型钢板的一侧覆盖有聚酯纤维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防水涂层与防水外饰板配合的双重防水结构,使的防水效果更佳;压型钢板覆盖有水泥砂浆层,降低钢板弹性,提高减振吸振效果,受雨滴
冲击声音更小;设有第二轻钢龙骨和内饰面板等内吊顶结构,并通过弹簧隔振装置与第一轻钢龙骨连接,进一步降低振动,降低噪声;夹腔中设有保温材料和聚酯纤维层等吸音材料,兼具保温降噪的同时,不会使自重过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隔振装置结构图。
17.图中:压型钢板1;水泥砂浆层2;钢丝网3;第一胶垫层4;第一轻钢龙骨5;防水涂层6;防水外饰板7;弹簧隔振装置8;安装板801;筒体802;滑杆803;挡板部804;弹簧805;摩擦套806;连接端807;第二轻钢龙骨9;第二胶垫层10;软垫圈11;聚酯纤维层12;内饰面板13;夹腔14。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

2中,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包括压型钢板1和第一轻钢龙骨5,压型钢板1和第一轻钢龙骨5之间设有第一胶垫层4,压型钢板1远离第一胶垫层4的一侧设有水泥砂浆层2,水泥砂浆层2填充压型钢板1的波谷部,提高结构强度与减振吸音效果,水泥砂浆层2中设有钢丝网3,水泥砂浆层2远离压型钢板1的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6,防水涂层6主材采用聚合物防水涂料,防水涂层6远离水泥砂浆层2的一侧设有防水外饰板7,防水外饰板7可选用防水保温一体板,提高保温性能。
19.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轻钢龙骨5一侧还设有第二轻钢龙骨9,还设有内饰面板13,第二轻钢龙骨9用于支撑内饰面板13,第二轻钢龙骨9与第一轻钢龙骨5垂直布置,第一轻钢龙骨5与第二轻钢龙骨9交叉节点处设有弹簧隔振装置8,弹簧隔振装置8用于连接第二轻钢龙骨9与第一轻钢龙骨5,使振动难以传递到屋内。
20.优选的方案中,弹簧隔振装置8包括筒体802,筒体802一端设有安装板801,安装板801与第一轻钢龙骨5连接,筒体802中套有可滑动的连接端807,连接端807中部设有挡板部804,挡板部804两侧设有弹簧805,两个弹簧805从两个方面夹紧挡板部804,使内饰面板13受力更加稳定,滑杆803设有连接端807,连接端807与第二轻钢龙骨9连接。
21.优选的方案中,筒体802还设有摩擦套806,摩擦套806与滑杆803套接,弹簧805启振后,摩擦套806持续摩擦滑杆803,起到加快抑制振动的效果。
22.优选的方案中,连接端807套有软垫圈11,软垫圈11端面与第二轻钢龙骨9接触,第二轻钢龙骨9与内饰面板13之间设有第二胶垫层10,进一步降低振动。
23.优选的方案中,压型钢板1和内饰面板13之间组成夹腔14,夹腔14中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选用聚氨酯等憎水型材料。
24.优选的方案中,内饰面板13靠近压型钢板1的一侧覆盖有聚酯纤维层12,利用夹腔14结构,增加声音反射次数,提高吸音效率。
25.第一胶垫层4、第二胶垫层10和软垫圈11可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并调制到合适的硬度。
2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压型钢板(1)和第一轻钢龙骨(5),压型钢板(1)和第一轻钢龙骨(5)之间设有第一胶垫层(4),压型钢板(1)远离第一胶垫层(4)的一侧设有水泥砂浆层(2),水泥砂浆层(2)中设有钢丝网(3),水泥砂浆层(2)远离压型钢板(1)的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6),防水涂层(6)远离水泥砂浆层(2)的一侧设有防水外饰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第一轻钢龙骨(5)一侧还设有第二轻钢龙骨(9),还设有内饰面板(13),第二轻钢龙骨(9)用于支撑内饰面板(13),第二轻钢龙骨(9)与第一轻钢龙骨(5)垂直布置,第一轻钢龙骨(5)与第二轻钢龙骨(9)交叉节点处设有弹簧隔振装置(8),弹簧隔振装置(8)用于连接第二轻钢龙骨(9)与第一轻钢龙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弹簧隔振装置(8)包括筒体(802),筒体(802)一端设有安装板(801),安装板(801)与第一轻钢龙骨(5)连接,筒体(802)中套有可滑动的连接端(807),连接端(807)中部设有挡板部(804),挡板部(804)两侧设有弹簧(805),滑杆(803)设有连接端(807),连接端(807)与第二轻钢龙骨(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筒体(802)还设有摩擦套(806),摩擦套(806)与滑杆(803)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连接端(807)套有软垫圈(11),软垫圈(11)端面与第二轻钢龙骨(9)接触,第二轻钢龙骨(9)与内饰面板(13)之间设有第二胶垫层(1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压型钢板(1)和内饰面板(13)之间组成夹腔(14),夹腔(14)中填充保温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其特征是:内饰面板(13)靠近压型钢板(1)的一侧覆盖有聚酯纤维层(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抑振型轻钢屋面结构,包括压型钢板和第一轻钢龙骨,压型钢板和第一轻钢龙骨之间设有第一胶垫层,压型钢板远离第一胶垫层的一侧设有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中设有钢丝网,水泥砂浆层远离压型钢板的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远离水泥砂浆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外饰板;专利用防水涂层与防水外饰板配合的双重防水结构,使的防水效果更佳;压型钢板覆盖有水泥砂浆层,降低钢板弹性,提高减振吸振效果,受雨滴冲击声音更小。受雨滴冲击声音更小。受雨滴冲击声音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迈特国际集成房屋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