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大量的生活垃圾不断产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主要部分占比59.3%。
3.随着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加大,分类清运环节逐步完善。其中厨余垃圾处理商业化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实现厨余垃圾处理由减量化和无害化向资源化成为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关键。
4.厨余垃圾处理有三个重要意义:一是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提升人们健康,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三是促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缓解资源匮乏的矛盾。
5.从处理模式来看,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仍是以填埋和焚烧处理为主,随着垃圾填埋场造成污染和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处理逐渐转为焚烧方式。根据公开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约有一半厨余垃圾处理仍以填埋处理,焚烧处理约占38%,仅有12%是通过厌氧发酵、好氧制肥、食腐类昆虫养殖、微生物水化等资源化技术进行处理。现如今,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已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比较成熟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四种:
6.第一、厌氧处理。厌氧发酵技术也称为沼气发酵技术,主要是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这是最早推广的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之一,也是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厌氧处理过程主要包含水解反应、发酵酸化、产乙酸和产沼气四个阶段。厌氧发酵技术产生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以进入燃气管网,也可转化为电能,厌氧发酵产出的沼渣可以用于堆制有机肥。当前,沼渣沼液如何进行有效处理是制约这一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技术减少沼液和沼渣产量,提高利用效率。
7.第二、好氧堆肥。好氧堆肥技术也称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在自然界选择增殖分解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在微生物处理设备中对厨余垃圾进行高温高速发酵,使有机物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最终达到腐熟稳定,成为有机肥料的专项技术。当前,好氧堆肥仍有很多技术需要解决,面临着垃圾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去除不够彻底、油盐成分工艺不高、处理过程密闭不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8.第三、粉碎直排处理。粉碎直排主要是利用厨房安装处理设备将厨余垃圾进行粉碎之后随着市政的管道网排出。粉碎直排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垃圾源头的分类减量,还能减少厨余垃圾收集运输和二次污染。美国80%的新建住宅都安装有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将处于垃圾粉碎直排至市政系统,最终进入处理厂进行处理利用。由于我国饮食结构较为复杂,油脂含量高,绝大多数城市管网并未考虑厨余垃圾排放问题,容易引起市政管网系统阻塞,因此技术推广需垃圾细化垃圾分类作为基础。
9.第四、黑水氓处理。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进行了推广,充分利用了黑水氓作为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的属性,具有繁殖迅速、吸收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等特点。经过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会使有害菌的含量和种类明显下降,不会产生异味,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成分转化为有机质丰富的有机肥进行使用。但黑水氓处理在国内厨余垃圾处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试验阶段,技术的推广应用亟待完善。
10.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为内部具有空腔,且至少具有一个口部;归一器,所述归一器密封设置在瓶体的口部;单向恒压调节阀,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设置在归一器内,用于调节所述空腔内的发酵气体的逸出量;出口调节机构,所述出口调节机构设置在归一器内,用于调节所述空腔内的液体的逸出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归一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出口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二区域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通的恒压阀腔和除臭剂腔,且除臭剂腔的底部和恒压阀腔的顶部之间形成安装台,恒压阀腔的底部设有阀门安装口,所述除臭剂腔的顶部为敞口。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贯通的肥液进腔和调节阀腔,调节阀腔的直径大于肥液进腔的直径且调节阀腔的底部和肥液进腔的顶部之间形成调节凸台,在调节阀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调节阀腔相连通的肥液出腔。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包括单向阀和恒压阀簧片,所述单向阀通过固设在安装台的恒压阀簧片设置在恒压阀腔内,单向阀的出气端贯穿安装口设置在瓶体内,且单向阀的下部和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单向阀的顶部贯穿设置在除臭剂腔顶部的盖体。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除臭剂腔内设有用于对气体除臭的除臭剂。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恒压阀腔和除臭剂腔之间的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恒压阀腔覆盖的透气隔网,用于对气体除臭的除臭剂设置在所述透气隔网上。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阀旋钮和液体导管,液体导管的顶部与肥液进腔密封连接,液体导管的底部设置在瓶体底部,调节阀旋钮包括旋钮盖和设置在旋钮盖上的阀体,所述阀体滑动密封设置在调节阀腔内,所述旋钮盖螺接在调节阀腔的外壁上,用于带动所述阀体打开或关闭肥液出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肥液过滤装置,所述肥液过滤装置包括与液体导管的底部相连通的细滤器,以及包裹住所述细滤器的粗滤器。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归一器在与瓶体的口部相配合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归一器通过所述密封槽扣合在所述瓶体的口部,并通过双股卡簧紧固在瓶体口部的凸台上。
附图说明
2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25.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归一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恒压阀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28.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29.图中标记:1

瓶体,2

阀体,3

旋钮盖,4

调节阀旋钮,5

肥液出腔,6

瓶口密封圈,7

单向阀,8

调节阀密封圈,9

恒压阀簧片,10

固定螺钉,11

进气管,12

盖体,13

恒压阀腔,14

除臭剂腔,15

肥液进腔,16

调节阀腔,17

粗滤器,18

细滤器,19

液体导管,20

双股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1.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
32.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3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为内部具有空腔,且至少具有一个口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瓶体1既可以是装配配套的瓶体1,也可以是为生活中遗弃的塑料瓶,用作反应釜,本实施例的归一器在设计时,其尺寸兼顾了生活中遗弃的塑料瓶,包括但不限于油瓶、矿泉水瓶等。优先为5l以上的。
34.如图2和3所示,归一器,归一器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重要部件,通过归一器可以实现气液分离,所述归一器密封设置在瓶体1的口部;密封是为了防止瓶体1内部产生的气体从归一器和瓶体1口部之间的缝隙溢出。可以是通过瓶口密封圈6密封,瓶体1、瓶口密封圈和归一器形成盛装厨余垃圾的发酵空间。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归一器在与瓶体1的口部相配合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归一器通过所述密封槽扣合在所述瓶体1的口部,并通过双股卡簧紧固在瓶体1口部的凸台上。
36.当然,归一器和瓶口的固定可以采用螺纹式,即直接通过在密封槽内设置螺纹,直接旋钮在瓶体1口部的螺纹上。采用双股卡簧式主要是为了兼顾瓶口没有螺纹式的瓶体1的使用。双股卡簧的产生的压力保证归一器盖、归一器、瓶口密封圈和瓶口的密封程度。还可
以采用密封槽式,螺纹式和密封槽式采用无垫盖,直接与密封槽式瓶或螺纹式瓶口适配。卡簧通用式,瓶口添加瓶口密封圈,采用双股卡簧20,进行适配,不管是密封槽式还是螺纹式瓶口,均可采用。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归一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区域,所述出口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通的恒压阀腔13和除臭剂腔14,且除臭剂腔14的底部和恒压阀腔13的顶部之间形成安装台,恒压阀腔13的底部设有阀门安装口,所述除臭剂腔14的顶部为敞口,在所述除臭剂腔14内设有用于对气体除臭的除臭剂。
38.单向恒压调节阀,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设置在归一器内,用于调节所述空腔内的发酵气体的逸出量;所述单向恒压调节阀包括单向阀7和恒压阀簧片9,所述单向阀7通过固设在安装台的恒压阀簧片9设置在恒压阀腔13内,单向阀7的出气端贯穿安装口设置在瓶体1内,且单向阀7的下部和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单向阀7的顶部贯穿设置在除臭剂腔14顶部的盖体12。当然,也可以在单向阀7的顶部设置进气管11,进气管11的顶部贯穿设置在除臭剂腔14顶部的盖体12。盖体12采用塑料制成,盖体12将除臭剂封在除臭剂仓中,溢出去的气体在除臭剂仓中与除臭剂反应后,通过盖体12上排列设置的通风孔排出。单向阀7可以为通用单向阀7,在市面上已有产品,直接使用,无需生产。起到液体或气体单向流动,反向阻断的作用。
39.具体可以为通过固定螺钉10将恒压阀簧片9、单向阀7和恒压阀密封圈固定在归一器的恒压阀腔13内,恒压阀簧片9采用通用的弹簧钢片加工而成,对单向阀7阀体2产生的压力,与固定螺钉10、恒压阀密封圈和恒压阀腔13体的组合,形成单向恒压调节阀,如图4所示。单向恒压调节阀的压力通过调节固定螺钉10的松紧进行调节,当发酵空间的压力超过恒压阀簧片9产生的压力时,气体通过恒压阀腔13体溢出,起到恒压的作用。固定螺钉10为国际件,起到固定和调节恒压阀簧片9产生的压力的作用。
40.发酵空间的压力通过调整恒压阀簧片9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发酵空间气压超过恒压阀簧片9的压力时,气体会推动单向阀7整体向上移动,压缩恒压阀簧片9,气体通过单向阀7、恒压密封圈和归一器间的空隙溢出。溢出的气体与盛装在除臭剂仓中的除臭剂反应后才排到大气中。
41.这里除臭剂可以是固定在除臭剂仓中的过滤球等;也可以是通过在恒压阀腔13和除臭剂腔14之间的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恒压阀腔13覆盖的透气隔网,用于对气体除臭的除臭剂设置在所述透气隔网上。这的透气隔网可以采用滤网,以支撑除臭剂不掉落,避免除臭剂卡在单向阀7阀体2和恒压阀腔13体间,造成恒压阀失效问题。
42.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贯通的肥液进腔15和调节阀腔16,调节阀腔16的直径大于肥液进腔15的直径且调节阀腔16的底部和肥液进腔15的顶部之间形成调节凸台,在调节阀腔16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调节阀腔16相连通的肥液出腔5。
43.出口调节机构,所述出口调节机构设置在归一器内,用于调节所述空腔内的液体的逸出量。所述出口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阀旋钮4和液体导管19,液体导管19的顶部与肥液进腔15密封连接,液体导管19的底部设置在瓶体1底部,调节阀旋钮4包括旋钮盖3和设置在旋钮盖3上的阀体2,所述阀体2滑动密封设置在调节阀腔16内,所述旋钮盖3螺接在调节阀腔16的外壁上,用于带动所述阀体2打开或关闭肥液出腔5。这里将调节阀腔16的直径大于肥
液进腔15的直径且调节阀腔16的底部和肥液进腔15的顶部之间形成调节凸台,主要是为了通过阀体2可以控制发酵空间产生的肥液。
44.调节阀旋钮4采用塑料制成,配合调节阀密封圈8和归一器形成调节阀,对肥液的输出进行调节和控制。进气管11和液体导管19采用通用水管,起到导流的作用。
45.阀体2和调节阀腔16之间的密封通过在阀体2的调节旋转凹槽中设置调节阀密封圈8来实现,调节阀旋钮4通过旋钮盖3上的螺纹与调节阀腔16的外壁上的螺纹装配后,与调节阀腔16形成肥液出口调节机构。通过旋转旋钮盖3,调整旋转阀体2上的尖台与调节凸台之间的间隙,调节或开关通过调节阀腔16体的肥液。厨余垃圾在发酵空间中发酵,产生肥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通过液体导管19进入到调节阀腔16,需要放出时,将阀体2在旋钮盖3的旋钮下,向上旋钮,打开肥液出腔5,使得肥液从肥液出腔5流出。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肥液过滤装置,所述肥液过滤装置包括与液体导管19的底部相连通的细滤器18,以及包裹住所述细滤器18的粗滤器17。粗滤网为采用塑料制作的球形过滤器,起到一级过滤作用。细滤器18由发泡石或细滤网和塑料制成,起过滤作用。将通过粗滤网过滤后的肥液进行再次过滤,减少肥液中的残渣,防止残渣堵塞自动浇灌系统。
47.本实施例的装置参考使用方法如下:
48.1、收集:采用废弃的5升以上的塑料瓶收集生活中的蔬菜瓜果等厨余垃圾,收集到约三分之二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除虫剂等添加剂,备用。
49.2、安装:选用瓶口规格匹配的归一器套件,所谓套件即除塑料外的所有器件。在除臭仓中加入活性炭或气体除臭剂。塑料瓶1原瓶盖部分。使用双股卡簧4,将整个套件卡装塑料瓶1瓶口部分。
50.3、发酵:旋转调节阀旋钮4,关闭调节阀腔16,发酵空间密闭。厨余垃圾在发酵空间内发酵,发酵物存放在发酵空间中,当产生的气体压力超过单向恒压调节阀设定压力后,气体通过恒压阀腔13溢出,溢出部分的气体后,空间的压力降低,单向阀7归位,空间重新密闭。溢出的气体与存放在除臭剂仓的除臭剂反应后,气体除去异味后,通过盖体12上的通风口排放。
51.4、肥液使用:发酵的肥液集中在塑料瓶瓶底,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式:(1)加压方式,采用水管将肥液出腔5连接入渗管、滴管及其他灌溉系统。旋转调节阀旋钮4调节肥液输出流量,肥液在发酵空间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粗滤网和细滤器18过滤后,经液体导管19引导入肥液进腔15,通过调节阀腔16,流过肥液出腔5注入灌溉系统。发酵空间气压降低后,通过进气管11打入气体进行加压。肥液浓度通过进水管注入清水进行稀释。(2)文丘里式,用水管将肥液出腔5连接到文丘里施肥器肥料入口。拧松固定螺钉10,恒压阀簧片9不产生压力,单向恒压调节阀失效,旋转调节阀旋钮4,打开阀体2,受文丘里效应的影响,肥液通过粗滤网和细滤器18过滤后,经液体导管19引导入肥液进腔15,通过调节阀腔16,流过肥液出腔5注入文丘里施肥器,注入自动灌溉系统。
52.5、残渣使用:卸下归一器套件后,从瓶口加入泥土和其他添加剂,摇动塑料瓶将残渣与泥土摇匀,制成植物培养瓶。根据需要,将塑料瓶挂在墙、柱上,或者将塑料瓶倒置,堆叠成柱,在塑料瓶瓶壁上开孔,供植物使用。
53.传统堆肥方式,采用好氧发酵,需要专用的堆肥场地进行堆肥,堆肥的环境不是很友好,堆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翻堆,温度,水分控制等。堆肥一次性处理的量较大,不适
合从家庭级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这是制约堆肥在市场中推广的主要原因,经过非盈利组织的大力推广,虽有一些社区开始试水传统的堆肥方式,但接受度不高。
54.传统沼气的处理方式,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可处理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生物类垃圾。在厌氧的环境下,生物性垃圾经微生物发酵后生成可燃性的沼气,沼渣,沼液也可做有机肥料或者杀虫剂等用途。但沼气需要建立专业的沼气池或者沼化反应釜,需要的场地比较大,处理的数量也需达到一定的量。因而传统的沼气大多建在农村,并与畜牧养殖场地毗邻,沼渣的排出是很大的问题,沼渣沼液的处理大多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处理的环境一般都不太友好,这是制约传统沼气的应用和推广的原因之一。在城市场景下就更是难以推广,在国外也采用塑料反应釜的方式进行沼气转化的案例,但在中国鲜有应用。
55.本技术所披露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瓶作为微生物发酵反应釜,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气体压力过高时,自动通过单向恒压调节阀排出,防止塑料瓶因压力过大而爆炸,溢出的气体经过除臭处理后进行排放,减少堆肥对家庭空气质量的影响。产生的肥液可通过加压或在文丘里施肥器,注入到自动灌溉系统中,直接输送给植物;反应后的残渣可直接在容器中进行加工成营养土,成为植物的培养基。减少了后续处理工作量。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