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2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膜过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3.膜过滤相比传统物理沉淀,可以进行微滤或者超滤,出水水质更加优良稳定,但是部分被膜截留的杂质容易附着在膜表面,一些细小的杂质容易堵塞膜孔,从而导致膜通量下降,装置效率降低,因此,为了维持膜通量的稳定,需要对过滤膜进行定期清洗,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先改变过滤膜两侧的压力差,从膜的背面向正面冲洗,冲洗结束后还需要再次恢复压力差,才能进行过滤处理,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不方便快速清洗过滤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室、生物反应室、膜过滤室和清水室,所述预处理室的内部固定有隔板,且隔板的顶端连接有栅格板,并且栅格板的另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栅格板之间的铰接处连接有伸缩杆,且栅格板之间形成内腔,并且栅格板和预处理室之间形成外腔,所述生物反应室的内部安装有膜生物反应器,且生物反应室的顶端固定有曝气机,并且生物反应室的顶面右侧设置有清洗进水口,所述清洗进水口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一连通管,且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相互适配,所述膜过滤室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膜过滤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桶,并且过滤桶的中心处贯穿有转轴,所述过滤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通管,且第二连通管的内部插接有金属滤网,并且金属滤网之间填装有抗菌填料,所述清水室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泵,且清水室的左侧板上固定有第一连通管。
6.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室的前后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与外腔相连通,且预处理室的右侧设置有生物反应室,内腔与生物反应室相连通,并且预处理室的左上角处安装有污水进水口。
7.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室和清水室之间设置有膜过滤室,且生物反应室的右侧板和清水室的左侧板上均安装有第一连通管,并且生物反应室和清水室的顶板上分别安装有曝气机和压力泵。
8.优选的,所述膜过滤室呈长方体形,膜过滤室的长度小于膜过滤室的宽度,且膜过
滤室的长度与两个第二连通管端口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二连通管呈方形状,第二连通管与过滤桶的连接处安装有两块金属滤网。
9.优选的,所述过滤桶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排污口,且过滤桶内部的转轴上安装有过滤膜,过滤膜的俯视截面呈s形,过滤膜分隔过滤桶内部空间,并且两个第二排污口分别对应两个空间。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正视截面呈l形,第一连通管由竖直圆管和水平方管共同构成,且位于生物反应室内部的第一连通管竖直部上安装有三通阀,并且三通阀正上方的端口安装有清洗进水口,清洗进水口的顶端穿出生物反应室。
11.优选的,所述栅格板和栅格板共同构成v字形结构,且栅格板的一端与隔板铰接相连,栅格板的另一端与栅格板铰接相连,并且伸缩杆一端与预处理室的顶板相连,伸缩杆另一端与栅格板相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方便快速清洗过滤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反复调整压力差;
13.1、设有驱动电机、过滤桶和转轴,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过滤桶转动,使桶内的过滤膜方向调转,避免反复调整膜两侧的压力差,提高工作效率;
14.2、设有隔板、栅格板和伸缩杆,隔板分隔预处理室的内部空间为内腔和外腔,栅格板的两端均为活动连接,在正常状态下,栅格板构成v字型结构,方便拦截污水中的较大杂质,当伸缩杆收缩时,栅格板上的杂质调入外腔,方便清理;
15.3、设有过滤膜、金属滤网和抗菌填料,过滤膜呈s形结构,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金属滤网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抗菌填料,还可以均匀水流,方便过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处理室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膜过滤室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预处理室;2、生物反应室;3、膜过滤室;4、清水室;5、污水进水口;6、伸缩杆;7、隔板;8、膜生物反应器;9、曝气机;10、清洗进水口;11、三通阀;12、第二连通管;13、驱动电机;14、过滤桶;15、第一连通管;16、压力泵;17、栅格板;18、内腔;19、外腔;20、第一排污口;21、金属滤网;22、抗菌填料;23、转轴;24、过滤膜;25、第二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室1、生物反应室2、膜过滤室3、清水室4、污水进水口5、伸缩杆6、隔板7、膜生物反应器8、曝气机9、清洗进水口10、三通阀11、第二连通管12、驱动电机13、过滤桶14、第一连通管15、压力泵16、栅格板17、内腔18、外腔19、第一排污口20、金属滤网21、抗菌填料22、转
轴23、过滤膜24和第二排污口25,预处理室1的内部固定有隔板7,且隔板7的顶端连接有栅格板17,并且栅格板17的另一端铰接相连,栅格板17之间的铰接处连接有伸缩杆6,且栅格板17之间形成内腔18,并且栅格板17和预处理室1之间形成外腔19,生物反应室2的内部安装有膜生物反应器8,且生物反应室2的顶端固定有曝气机9,并且生物反应室2的顶面右侧设置有清洗进水口10,清洗进水口10通过三通阀11连接第一连通管15,且第一连通管15与第二连通管12相互适配,膜过滤室3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3,且膜过滤室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桶14,并且过滤桶14的中心处贯穿有转轴23,过滤桶1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通管12,且第二连通管12的内部插接有金属滤网21,并且金属滤网21之间填装有抗菌填料22,清水室4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泵16,且清水室4的左侧板上固定有第一连通管15。
22.如图1和图2中预处理室1的前后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一排污口20,第一排污口20与外腔19相连通,且预处理室1的右侧设置有生物反应室2,内腔18与生物反应室2相连通,并且预处理室1的左上角处安装有污水进水口5,方便清理,如图1中生物反应室2和清水室4之间设置有膜过滤室3,且生物反应室2的右侧板和清水室4的左侧板上均安装有第一连通管15,并且生物反应室2和清水室4的顶板上分别安装有曝气机9和压力泵16,膜过滤室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生物反应室2和清水室4,压力泵16调节清水室4内的压力,方便膜过滤室3两侧形成压力差。
23.如图1和图3中膜过滤室3呈长方体形,膜过滤室3的长度小于膜过滤室3的宽度,且膜过滤室3的长度与两个第二连通管12端口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二连通管12呈方形状,第二连通管12与过滤桶14的连接处安装有两块金属滤网21,金属滤网21能截留部分杂质,均匀水流,固定填料,方便更换,如图3中过滤桶14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排污口25,且过滤桶14内部的转轴23上安装有过滤膜24,过滤膜24的俯视截面呈s形,过滤膜24分隔过滤桶14内部空间,并且两个第二排污口25分别对应两个空间,方便排出浓缩液体。
24.如图1和图2中第一连通管15的正视截面呈l形,第一连通管15由竖直圆管和水平方管共同构成,且位于生物反应室2内部的第一连通管15竖直部上安装有三通阀11,并且三通阀11正上方的端口安装有清洗进水口10,清洗进水口10的顶端穿出生物反应室2,三通阀11方便控制进水,栅格板17和栅格板17共同构成v字形结构,且栅格板17的一端与隔板7铰接相连,栅格板17的另一端与栅格板17铰接相连,并且伸缩杆6一端与预处理室1的顶板相连,伸缩杆6另一端与栅格板17相连。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时,首先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污水从污水进水口5进入预处理室1落在栅格板17上,栅格板17初步拦截部分杂质,当伸缩杆6收缩时,栅格板17呈倒v形结构,栅格板17上的杂质随之调入外腔19,便于从第一排污口20排出,污水通过栅格板17进入内腔18,在内腔18中经过初步处理后,污水被泵入生物反应室2,膜生物反应器8对污水进行分解处理,此时曝气机9通过曝气管为生物反应室2提供空气,保证污水处理效率,然后处理后的污水经过三通阀11进入第一连通管15,由于第一连通管15连接第二连通管12,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第二连通管12中,金属滤网21和抗菌填料22对通过的水流进行匀流和杀菌,当污水进入过滤桶14时,压力泵16改变清水室4内部的压力,方便污水通过过滤膜24,完成过滤进入清水室4;清洗过滤膜24时,首先调节三通阀11,使冲洗用水从清洗进水口10经三通阀11进入第一连通管15,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3带动过滤桶14转动,使过滤桶14旋转一百八十度,此时过滤膜24的正反面方向调转,冲洗水进入过滤桶
14,从反面向正面冲洗过滤膜24,提高清洁效果,清理完成后,复位过滤桶14和三通阀11,这就是一体化膜过滤污水处理装置使用的整个过程。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