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3.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安全色是用以表达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具体规定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其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所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这些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
4.专利号cn212128929u公布了一种节能便携型城市道路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和活动杆,所述底座的外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贯穿有动力杆,所述控制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活动杆连接于第一转轴的外壁,并且显示板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内壁预留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卡盒,所述卡盒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的外壁连接有盖板。该一种节能便携型城市道路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设置有托板,通过安装在箱体内部的卡盒,可将一些备用工具放置于卡盒内部,再将卡盒外壁固定的挂钩卡合放置于卡槽内部进行固定,在第二活动轴的作用下转动盖板,在使用丝杆对盖板进行固定,防止物品损坏。
5.上述专利的城市道路警示装置有以下缺点:1、不便于各个机构进行安装,运输成本高;2、不能对警示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风吹日晒造成损坏,并且耗能大使用限制多。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通过太阳能板、逆变器以及蓄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然后与警示灯以及电子屏进行供电,警示的效果好,并且将底板与地基块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与运输,实际使用时方便操作。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四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底板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接地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外表面包裹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左侧中间位置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限位块一侧过盈连接有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底部位置接触连接有导电机构,所述支撑架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远离支撑架一侧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输出端与导电机构输入端相连接。
9.可选的,所述底板底部接触连接有地基块,所述地基块顶部上表面两侧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通孔螺纹连接螺母。
10.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位置镶嵌有电子屏,所述电子屏顶部安装有均匀排列的警示灯。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下方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焊接于支撑架左侧底部位置。
12.可选的,所述逆变器一端通过输电线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底部输出端与蓄电池输入端相连接。
13.可选的,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电子屏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警示灯输入端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
16.1、在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机构,便于将底板以及支撑柱等机构与地面进行安装固定,保证支撑柱以及底板的稳定性,通过将地基块埋入地下,并且保留螺纹杆在地面上,由于在底板的四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将通孔与螺纹杆进行插接安装,然后通过螺母将底板与地基块进行螺纹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便于安装与拆卸节约运输成本。
17.2、在支撑柱以及限位块和固定杆的支撑固定作用下,将壳体进行安装固定,由于在壳体顶部通过支撑架连接有遮阳棚,并且在遮阳棚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不仅起到遮阳防雨的作用,而且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进行吸收利用,由于在支撑架侧面安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通过输电线进行连接,并且与太阳能板进行连接,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板吸收转化的电流进行调节,然后储存在蓄电池内,然后对壳体表面的警示灯以及电子屏进行供电,提供电能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的警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的导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的接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接地机构;2、底板;3、通孔;4、螺母;5、支撑柱;6、限位块;7、固定杆;8、警示装置;9、支撑架;10、导电机构;11、遮阳棚;12、太阳能板;13、地基块;14、螺纹杆;15、蓄电池;16、逆变器;17、输电线;18、电子屏;19、警示灯;2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26.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四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3,所述底板2通过螺母4螺纹连接接地机构1,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顶部外表面包裹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左侧中间位置插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远离限位块6一侧过盈连接有警示机构8,所述警示机构8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左侧底部位置接触连接有导电机构10,所述支撑架9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阳棚11,所述遮阳棚11远离支撑架9一侧安装有太阳能板12,所述太阳能板12输出端与导电机构10输入端相连接。
27.示例的,通过太阳能板12和导电机构10将太阳能调节整流然后为警示机构进行供电,稳定高效,提供能源的利用率。
28.参考图1、图4所示,所述底板2底部接触连接有地基块13,所述地基块13顶部上表面两侧焊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通过通孔3螺纹连接螺母4。
29.示例的,通过地基块13和螺纹杆14,便于对底板2进行安装固定,便于运输。
30.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7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底部位置镶嵌有电子屏18,所述电子屏18顶部安装有均匀排列的警示灯19。
31.示例的,通过警示灯19和电子屏18配合使用,警示的效果更好。
32.参考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9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6,所述逆变器16下方安装有蓄电池15,所述蓄电池15焊接于支撑架9左侧底部位置。
33.示例的,通过逆变器16将太阳能板12吸收转化的电能进行调节,便于储存在蓄电池15内。
34.参考图1、图3所示,所述逆变器16一端通过输电线17于太阳能板12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16底部输出端与蓄电池15输入端相连接。
35.示例的,通过输电线17将太阳能板12、逆变器16以及蓄电池15进行连接,便于太阳能板12电能的传输。
36.参考图1所示,所述蓄电池15输出端与电子屏18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15输出端与警示灯19输入端相连接。
37.示例的,通过蓄电池15为电子屏18和警示灯19供电,保证电子屏18和警示灯19的警示效果。
38.使用时,将地基块13埋入地下,并且保留螺纹杆14在地面上,由于在底板2的四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3,将通孔3与螺纹杆14进行插接安装,然后通过螺母4将底板2与地基块13进行螺纹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便于安装与拆卸节约运输成本,然后在底板2顶部的支撑柱5以及限位块6和固定杆7的支撑固定作用下,将壳体20进行安装固定,由于在壳体20顶部通过支撑架9连接有遮阳棚11,并且在遮阳棚11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2,不仅起到遮阳防雨的作用,而且通过太阳能板12将太阳能进行吸收利用,由于在支撑架9侧面安装有逆变器16和蓄电池15,通过输电线17进行连接,并且与太阳能板12进行连接,通过逆变器16将太阳能板12吸收转化的电流进行调节,然后储存在蓄电池15内,然后对壳体20表面的警示灯19以及电子屏18进行供电,保证警示灯19与电子屏18的稳定警示效果,并且通过太阳能转化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城市道路用警示装置,包括1、接地机构;2、底板;3、通孔;4、螺母;5、支撑柱;6、限位块;7、固定杆;8、警示装置;9、支撑架;10、导电机构;11、遮阳棚;12、太阳能板;13、地基块;14、螺纹杆;15、蓄电池;16、逆变器;17、输电线;18、电子屏;19、警示灯;20、壳体,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