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8: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2.太阳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些年,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市场发展迅速。现有技术中利用太阳能的最常用的是光热和光伏两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在运行时,组件表面温度越高,组件发电效率越低;如果将光伏、光热系统进行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光伏的发电效率,还可以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产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和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光伏和光热相结合、节约能耗的热水器。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点是:包括pvt集热器和储热水箱,所述pvt集热器设有上设有pvt组件,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热水箱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换热管的出水口相连,循环水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换热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pvt组件设有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加热器电连接。
5.pvt集热器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何一种适用于本申请的集热器。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储热水箱设有外壳和内胆,内胆的下部连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所述的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设在内胆一侧部;在内胆下方与外壳之间的热水出水管上装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的冷水进口的支管与冷水进水管连通。储热水箱为卧式或者立式水箱。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恒温装置的热水出口上连接有速热模块。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电加热器设有两个电加热管,一个为直流电电加热管,另一个为交流电电加热管,所述直流电电加热管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交流电电加热管通过继电器与交流电相连。
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pvt集热器通过循环进水管、循环出水管与储热水箱自然循环。
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pvt集热器通过循环进水管、循环出水管与储热水箱强制循环,循环进水管上装有循环泵。
1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储热水箱设有与pvt集热器相连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设在内胆内的换热盘管,或者为设在内胆外的夹套。
12.本热水器将光伏、光热系统结合,该热水器运行时,pvt组件中光伏电池板转化的
电能直接给水箱内的电加热供电,加热水箱内的生活用水,同时pvt组件中的换热管与水箱连接,将光伏电池组件吸收的热量加热水箱内的生活热水。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获得更多的热水产出,最大限度的提升光伏效率,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循环的同时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提升光伏的发电效率,同时将光伏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进出水管传递给储热水箱,提升水箱内储水温度。
13.水箱内设有速热模块,用水时水箱内的水温低于某一温度点时,速热模块启动,提升至设定温度,满足用户用水需求;恒温装置,保证出水时温度恒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热水器将光伏、光热系统结合,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获得更多的热水产出,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光伏效率,并将光伏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管路传递给水箱,一举两得,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节省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包括pvt集热器9和储热水箱5,所述pvt集热器9设有上设有pvt组件,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热水箱5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通过循环进水管7与换热管的出水口相连,循环水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8与换热管的进水口相连;pvt集热器9通过循环进水管7、循环出水管8与储热水箱5自然循环,自然循环时,pvt集热器9安装高度高于储热水箱5。
18.另外pvt集热器9通过循环进水管7、循环出水管8与储热水箱5进行强制循环,循环进水管7上装有循环泵,强制循环时集热器9和储热水箱5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
19.所述储热水箱5为立式水箱,设有竖向设置的外壳和内胆6,内胆6的下部连有冷水进水管10和热水出水管11,处于水箱内的热水出水管4上端设在水箱上部,冷水进水管10设在水箱下部,处于水箱内的冷水进水管10的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水筛孔。所述的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设在内胆6一侧部;在内胆6下方与外壳之间的热水出水管11上装有恒温装置2,恒温装置2的冷水进口的支管与冷水进水管10连通。通过恒温装置2,保证出水时温度恒定。所述恒温装置2的热水出口上连接有速热模块1,当用水时水箱内的水温低于某一温度点时,速热模块1启动,提升至设定温度,满足用户用水需求。
20.所述储热水箱5还可以有其他适用于本申请的结构,所述储热水箱5设有与pvt集热器9相连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设在内胆6内的换热盘管,或者为设在内胆6外的夹套。所述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均设在夹套上,使用夹套换热加热内胆6内的水温。
21.在储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器3,电加热器3设有两个电加热管,一个为直流电电加热管,另一个为交流电电加热管。pvt组件设有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与
直流电电加热器电连接。交流电电加热管通过继电器与交流电相连。当水箱内的水温没有达到使用温度时,可以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22.本热水器将光伏、光热系统结合,该热水器运行时,pvt组件中光伏电池板转化的电能直接给水箱内的电加热供电,加热水箱内的生活用水,同时pvt组件中的换热管与水箱连接,将光伏电池组件吸收的热量加热水箱内的生活热水。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获得更多的热水产出,最大限度的提升光伏效率,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循环的同时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提升光伏的发电效率,同时将光伏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进出水管传递给储热水箱5,提升水箱内储水温度,一举两得,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节省电力消耗。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vt集热器和储热水箱,所述pvt集热器设有上设有pvt组件,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热水箱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换热管的出水口相连,循环水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换热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pvt组件设有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加热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设有外壳和内胆,内胆的下部连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所述的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设在内胆一侧部;在内胆下方与外壳之间的热水出水管上装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的冷水进口的支管与冷水进水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的热水出口上连接有速热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设有两个电加热管,一个为直流电电加热管,另一个为交流电电加热管,所述直流电电加热管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交流电电加热管通过继电器与交流电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pvt集热器通过循环进水管、循环出水管与储热水箱自然循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pvt集热器通过循环进水管、循环出水管与储热水箱强制循环,循环进水管上装有循环泵。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设有与pvt集热器相连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设在内胆内的换热盘管,或者为设在内胆外的夹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光伏光热相结合的热水器,包括PVT集热器和储热水箱,所述PVT集热器设有上设有PVT组件,PVT组件中设有换热管,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热水箱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换热管的出水口相连,循环水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换热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PVT组件设有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加热器电连接。本热水器将光伏、光热系统结合,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获得更多的热水产出,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光伏效率,并将光伏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管路传递给水箱,一举两得,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节省电力消耗。太阳能和节省电力消耗。太阳能和节省电力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 王树怀 王军委 胡长浩 苏晓成 赵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