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机械领域的检修装配作业时,许多重要部位的工件需要拧紧防松处理,大部分工件的拧紧需要达到一定力矩才能实现拧紧。但是有些关键件所处位置的可操作空间狭小,使用传统的电动、气动或液力扳手拧紧时,受操作空间影响,无法使用,难以达到装配所需要的力矩要求,操作者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把控拧紧力度来使用普通扳手拧紧工件,工件随时都可能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操作空间狭小,普通扳手无法达到拧紧装配所需力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操作空间狭小,普通扳手无法达到拧紧装配所需力矩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扳手,包括:
7.增矩夹持组件,包括增矩夹持件和传动件;所述增矩夹持件一端设有夹持件,能夹持并扭转工件;所述增矩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增矩件,所述增矩件与所述传动件啮合,将所述传动件上的扭矩传递至所述增矩件,用于增大所述夹持件上扭转所述工件的扭矩;
8.盖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盖板相对设置,所述增矩夹持组件可拆卸设置于两个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长孔;
9.滑动件,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增矩夹持件的两侧,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第一长孔内滑动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增矩件包括能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所述扇形齿轮,且所述扇形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
11.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并与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增矩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为一端设有开口的c形板,所述c形板设置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增矩件外,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c形板的一端凸设有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从所述c形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弯曲设置。
13.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的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盖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块能插接于所述固定孔中。
1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侧壁设有用于输入扭矩的转动孔。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孔为弧形孔。
16.两个所述盖板相对的侧壁均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底内开设所述第一长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
17.唇形板,开设与所述第一长孔对应的第二长孔,所述唇形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一长孔与所述第二长孔相连通,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第二长孔内滑动设置。
18.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为马鞍形滚珠,所述滚珠的鞍面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内。
19.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螺接孔,螺接件能螺接于所述螺接孔以固定设置两个所述盖板。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通过向传动件输入扭矩,带动增矩件进行增矩且夹持件能夹持并扭转工件,操作简单且易于实施,能节省操作空间,能使用较小的力矩实现狭小空间内对工件进行较大力矩的拧紧;且两个盖板能有效可拆卸固定增矩夹持组件,能使得增矩件和传动件稳定啮合,避免操作时发生安全隐患,且便于拆装更换零件。滑动件能滑动设置于第一长孔内,以便于增矩夹持件啮合时进行转动,增加了此扳手的使用稳定性,操作时不易卡顿,且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结构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中增矩夹持组件的结构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中增矩夹持件的结构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正视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中滑动件的结构图。
27.图中:
28.1、增矩夹持组件;
29.11、增矩夹持件;111、夹持件;112、增矩件;113、滑动件;
30.12、传动件;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固定块;1231、转动孔;
31.13、夹板;131、夹持臂;
32.2、盖板;21、凹槽;211、第一长孔;22、固定孔;23、唇形板;231、第二长孔;24、螺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能用较小的力矩在狭小空间内,对工件进行较大力矩的旋拧,操作简单,且方便省力。
38.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种扳手,包括增矩夹持组件1、盖板2和滑动件113。增矩夹持组件1包括增矩夹持件11和传动件12;增矩夹持件11一端设有夹持件111,能夹持并扭转工件;增矩夹持件11的另一端设有增矩件112,增矩件112与传动件12啮合,将传动件12上的扭矩传递至增矩件112,用于增大夹持件111上扭转工件的扭矩。盖板2设有两个且两个盖板2相对设置,增矩夹持组件1可拆卸设置于两个盖板2之间,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长孔211。滑动件1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增矩夹持件11的两侧,滑动件113能在第一长孔211内滑动设置,以便于增矩夹持件11啮合时的转动。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通过向传动件12输入扭矩,带动增矩件112进行增矩且夹持件111能夹持并扭转工件,操作简单且易于实施,能节省操作空间,能使用较小的力矩实现狭小空间内对工件进行较大力矩的拧紧;且两个盖板2能有效可拆卸固定增矩夹持组件1,能使得增矩件112和传动件12稳定啮合,避免操作时发生安全隐患,且便于拆装更换零件。滑动件113能滑动设置于第一长孔211内,以便于增矩夹持件11啮合时进行转动,增加了此扳手的使用稳定性,操作时不易卡顿,且便于使用。
39.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件12包括第一齿轮121,增矩件112包括能与第一齿轮121啮合的扇形齿轮,且扇形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一齿轮121半径,能有效地进行减速啮合传动增矩,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扇形齿轮取材方便,能降低成本。
40.再进一步地,传动件12还包括第二齿轮122,第一齿轮121设置于扇形齿轮和第二齿轮122之间并与扇形齿轮和第二齿轮122啮合连接。输入的扭矩从第二齿轮122

第一齿轮121

扇形齿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21的半径等于第二齿轮122的半径,便于替换使用,降低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21半径也可小于第二齿轮122的半径,能实现啮合传动的功能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41.具体地,增矩夹持组件1还包括夹板13,夹板13为一端设有开口的c形板,c形板设置于传动件12和增矩件112外,夹持件111设置于开口处;c形板的一端凸设有弯钩状的夹持臂131,夹持臂131从c形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弯曲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111为设置于扇形齿轮上与轮齿相对的一端的凹部,工件能插设于凹部内;夹持臂131能对被扭转工件周围的工件进行夹持,起到辅助夹持的作用,增加此扳手使用安全性,避免使用时偏移打滑引发安全隐患。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传动件12的两侧设有固定块123,盖板2上设有固定孔
22,固定块123能插接于固定孔22中,以便于将传动件12可拆卸设置于上盖板2和下盖板2之间,插接的稳定性好,且便于拆装。
43.进一步地,盖板2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螺接孔24,螺接件能螺接于螺接孔24以固定设置两个盖板2。在本实施例中,螺接件为螺钉,便于取材。
44.再进一步地,固定块123侧壁设有用于输入扭矩的转动孔1231。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使用四角扳手插接于转动孔1231内转动以输入扭矩。
45.优选地,第一长孔211为弧形孔,以便于扇形齿轮啮合时发生转动。
46.具体地,两个盖板2相对的侧壁均对称设有凹槽21,凹槽21槽底内开设第一长孔211,此扳手还包括唇形板23,唇形板23上开设与第一长孔211对应的第二长孔231,唇形板23可拆卸设置于凹槽21内以使得第一长孔211与第二长孔231相连通,滑动件113能在第二长孔231内滑动设置,能进一步增加滑动件113带动扇形齿轮在孔内滑动设置的稳定性。
4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滑动件113为马鞍形滚珠,滚珠的鞍面滑动设置于第一长孔211内。在本实施例中,螺栓穿设滑动件113和扇形齿轮,将滚珠固定设置于扇形齿轮的两侧,增加此扳手的使用稳定性。
4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