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2: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揭示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先前,已知一种在使对方连接器嵌合于电连接器时,使电连接器的触点弹性变形,而使电连接器的触点与对方连接器的触点接触,从而使电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电性连接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190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0007]
在所述文献记载的连接器(连接器10)中,在触点(触点15)设置折返部分(中间结合部25),在对方连接器(插塞13)的嵌合时,通过触点(触点15)的折返部分(中间结合部25)、及与其相连的连结部(接触部23)弹性变形,而触点彼此(触点15、17)接触。
[0008]
然而,在所述电连接器中,在嵌合有对方连接器的情况下,有应力集中于折返部分,而折返部分劣化的担忧。即,难以确保电连接器的耐久性。
[0009]
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是鉴于上述而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耐久性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
[0010]
[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实施方式的一方面的电连接器包含:壳体;及触点,安装于壳体,且连接于配线衬底;触点包含:连接部,连接于配线衬底;保持部,连结于连接部,且朝离开配线衬底的方向延伸;连结部,经由折返部连结于保持部,朝靠近配线衬底的方向延伸,且以沿着配线衬底的主面的方式延伸,进而朝离开配线衬底的方向延伸;及接触部,连结于连结部,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触点接触;且连结部与保持部接触。
[0012]
[发明的效果]
[0013]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可提高耐久性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分离地表示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表示插塞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图。
[0016]
图3是插塞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
图4是插塞连接器的平面图。
[0018]
图5是图4的v

v剖视图。
[0019]
图6是插塞连接器的触点的立体图。
[0020]
图7是插座连接器的平面图。
[0021]
图8是图7的viii

viii剖视图。
[0022]
图9是插座连接器的触点的立体图。
[0023]
图10是连接器的平面图。
[0024]
图11是图10的xi

xi剖视图。
[0025]
图12是表示比较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应力分布的图。
[0026]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应力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参照附图对申请案所揭示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非由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限定。
[0028]
<1.连接器的概略>
[0029]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电连接器装置)的概略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插塞连接器10(对方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20(电连接器)。插塞连接器10安装于配线衬底2。另外,插座连接器20安装于配线衬底3。
[0030]
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而将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0将插塞连接器10插入的方向(z轴负方向)作为“下方向”,将其反方向即拔取方向(z轴正方向)作为“上方向”。
[0031]
另外,将插塞连接器10、及插座连接器20的长度方向(x轴正负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另外,将插塞连接器10、及插座连接器20的宽度方向(y轴正负方向)作为“前后方向”。
[0032]
在连接器1中,在将插塞连接器10面向插座连接器20的状态下,使插塞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20接近,而将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此外,图1所示的安装于配线衬底2的插塞连接器10,为了便于说明,而以分离且反转的状态示出,在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时,沿着箭头(虚线)而嵌合。
[0033]
由此,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接触,设置于插塞连接器10的多个触点13与设置于插座连接器20的多个触点23各者电性连接。即,形成于配线衬底2的多个信号导电路径(未图示)与形成于配线衬底3的多个信号导电路径(未图示)经由触点13、23各自电性连接。
[0034]
<2.插塞连接器>
[0035]
接着,参照图1、及图3~图6,对于插塞连接器10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使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状态下的xyz坐标进行说明。因此,在图1所示的插塞连接器10中,z轴的正负方向成为反方向。
[0036]
插塞连接器10具有:壳体11、外壳部件12、及多个触点13。
[0037]
壳体11是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壳体11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上壁部30及侧壁部31。另外,壳体11如图1所示,具有第1突出部32及第2突出部33。
[0038]
上壁部30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为平板状,以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另外,在上壁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各自在端部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延伸的伸出部30a。在各个伸出部30a之间,形成有供外壳部件12的接触部12a露出的凹部30b。
[0039]
侧壁部31如图3所示,从上壁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朝下方(z轴负方向)、及沿着伸
出部30a的周缘而形成。
[0040]
第1突出部32如图1及图5所示,在壳体11的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从上壁部30向下方(z轴负方向)突出。第1突出部32具有第1壁部32a及第2壁部32b。第1壁部32a以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1壁部32a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对。在各第1壁部32a,多个触点13设置特定的间隔,且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排列地配置。
[0041]
第2壁部32b以沿着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2壁部32b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对。各个第2壁部32b连接一对第1壁部32a的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的端部。
[0042]
即,第1突出部32如图1所示,通过第1壁部32a及第2壁部32b而形成为框状,如图1及图5所示,在其中央形成凹部32c。
[0043]
第2突出部33如图1所示,在壳体11的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的端部附近从上壁部30向下方(z轴负方向)突出。第2突出部33形成于第1突出部32的第2壁部32b与侧壁部31之间。第2突出部33的突出量小于第1突出部32的突出量。
[0044]
外壳部件12通过将形成为板状的导电性金属部件弯折加工而形成。外壳部件12例如通过插入成形而固定于壳体11。外壳部件12形成为框状,形成为覆盖壳体11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壳部件12与壳体11的第1突出部32之间,形成有间隙。即,在壳体11的第1突出部32周围,形成有框状的凹部32d。此外,外壳部件12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两个外壳部件12以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对称而分别配置等而由多个部件形成,也可由1个部件形成。
[0045]
在外壳部件12,如图3及图4所示,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两端,形成有多个接触部12a。各个接触部12a连接于配线衬底2(参照图1)的接地导电路径(未图示)。各个接触部12a,例如被焊接于配线衬底2的接地导电路径。
[0046]
触点13由导电性金属构件部件形成。触点13例如通过冲压加工、或弯折加工等而形成。触点13例如通过插入成形而固定于壳体11。触点13如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设置特定的间隔而配置多个。多个触点13配置于第1突出部32的各第1壁部32a。即,多个触点13于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配置两行。
[0047]
触点13如图5及图6所示,具有接触部40及端子部41。此外,图6中,作为一例而示出配置于一对第1壁部32a中的前方的第1壁部32a的触点13。
[0048]
接触部40形成为u字状。接触部40具有:第1臂部40a、第2臂部40b、及连接部40c。第1臂部40a沿着上下方向(z轴正负方向)形成。在第1臂部40a,在从壳体11的第1壁部32a露出的面形成有凹部40d。
[0049]
第2臂部40b沿着上下方向(z轴正负方向)形成。连接部40c连结第1臂部40a的下端与第2臂部40b的下端。第1臂部40a与第2臂部40b的一部分及连接部40c如图5所示,从壳体11的第1壁部32a露出。
[0050]
端子部41从第2臂部40b的上端沿着前后方向形成。具体来说,端子部41从第2臂部40b的上端偏靠第1臂部40a地突出。端子部41如图5所示,从壳体11的上壁部30露出。端子部41连接于配线衬底2(参照图1)的信号导电路径(未图示)。端子部41例如被焊接于配线衬底2的信号导电路径。
[0051]
触点13的方向根据被固定的第1壁部32a而不同。具体来说,固定于前方(y轴正方向)的第1壁部32a的触点13,以端子部41的前端面向前方的方式配置。另外,固定于后方(y轴负方向)的第1壁部32a的触点13,以端子部41的前端面向后方的方式配置。在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的触点13,如图5所示,夹着形成于第1突出部32的凹部32c且与第2臂部40b相向。
[0052]
<3.插座连接器>
[0053]
接着,参照图1及图7~图9对于插座连接器20的构成进行说明。插座连接器20具有:壳体21、外壳部件22(外壳)、及多个触点23。
[0054]
壳体21是由绝缘性的树脂部件形成。壳体21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具有:底壁部50、侧壁部51、及中央壁部52。
[0055]
底壁部50为平板状,以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底壁部50,如图7及图8所示,形成有供触点23露出的孔50a。孔50a沿着左右方向设置特定的间隔而形成多个。另外,孔50a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形成两行。
[0056]
侧壁部51从底壁部50向上方突出。侧壁部51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具有第1壁部51a及第2壁部51b。第1壁部51a以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1壁部51a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对。
[0057]
在第1壁部51a,形成有朝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1c。具体来说,一对第1壁部51a中在前方(y轴正方向)的第1壁部51a,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51c。另外,一对第1壁部51a中在后方(y轴负方向)的第1壁部51a,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51c。在突出部51c形成有供配置触点23的凹部51d。
[0058]
凹部51d如图1及图7所示,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设置特定的间隔而形成多个。凹部51d以朝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具体来说,形成于一对第1壁部51a中的前方(y轴正方向)的第1壁部51a的凹部51d,以朝前方凹陷的方式形成。另外,形成于一对第1壁部51a中的后方(y轴负方向)的第1壁部51a的凹部51d,以朝后方凹陷的方式形成。凹部51d的下端如图8所示,与形成于底壁部50的孔50a连通。
[0059]
第2壁部51b如图1及图7所示,以沿着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2壁部51b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对。各个第2壁部51b连接一对第1壁部51a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即,侧壁部51通过第1壁部51a及第2壁部51b而形成为框状。
[0060]
另外,在第2壁部51b,形成有向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凹陷的凹部51e。具体来说,形成于一对第2壁部51b中的左方(x轴正方向)的第2壁部51b的凹部51e向左方突出。另外,形成于一对第2壁部51b中的右方(x轴负方向)的第2壁部41d的凹部51e向右方突出。在凹部51e卡合有插塞连接器10的第2突出部33(参照图1)。
[0061]
中央壁部52形成于由侧壁部51包围的区域,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在壳体21的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及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从底壁部50向上方(z轴正方向)突出。中央壁部52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中央壁部52与侧壁部51之间,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52a。凹部52a形成于中央壁部52的周围。即,凹部52a形成为框状。
[0062]
另外,在中央壁部52形成有供配置触点23的凹部52c。凹部52c如图1及图7所示,在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设置特定的间隔而形成多个。另外,凹部52c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形成两行。凹部52c以朝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具体来说,形成于
前方(y轴正方向)的凹部52c,以朝后方(y轴负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另外,形成于后方的凹部52c以朝前方凹陷的方式形成。另外,凹部52c的下端如图8所示,连通于形成在底壁部50的孔50a。
[0063]
外壳部件22是通过将形成为板状的导电性金属构件部件弯折加工而形成。外壳部件22例如通过压入或插入成形而固定于壳体21。外壳部件22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形成于壳体21的侧壁部51的周围,形成为覆盖壳体21的至少一部分。外壳部件22具有:上壁部60、第1侧壁部61、及第2侧壁部62。此外,外壳部件22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两个外壳部件22以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对称而分别配置等而由多个部件形成,也可由1个部件形成。
[0064]
上壁部60如图1所示,形成可将插塞连接器10的第1突出部32或第2突出部33等插入凹部52a的开口部60a。
[0065]
第1侧壁部61如图1、图7及图8所示,从上壁部60的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的两端往向下方(z轴负方向)而形成。在第1侧壁部61与壳体21的第1壁部51a的突出部51c之间形成有间隙g。间隙g如图7及图8所示,以可从上方(z轴正方向)目视下述触点23的端子部70的前端的方式形成。
[0066]
于第1侧壁部61,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形成多个向下方(z轴负方向)突出的接触部61a。各个接触部61a连接于配线衬底3(参照图1等)的接地导电路径(未图示)。各个接触部61a例如焊接于配线衬底3的接地导电路径。
[0067]
第2侧壁部62如图1及图7所示,从上壁部60的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两端,往向下方(z轴负方向)而形成。
[0068]
触点23由导电性金属构件部件形成。触点23例如通过冲压加工、或弯折加工等而形成。触点23例如通过压入或插入成形而固定于壳体21的第1壁部51a。触点23沿着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设置特定的间隔而配置多个。多个触点23配置于各第1壁部51a。进而,多个触点23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配置两行。
[0069]
触点23如图8、图9所示,具有:端子部70(连接部)、保持部71、折返部72、连结部74、及接触部76。此外,在图9中,作为一例而示出固定于一对第1壁部51a中前方的第1壁部51a的触点23。
[0070]
端子部70以沿着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端子部70连接于配线衬底3(参照图1等)的信号电导路(未图示)。端子部70例如焊接于配线衬底3的信号电导路。
[0071]
保持部71连结于偏靠中央壁部52的端子部70的端部,从端子部70的端部往向上方(z轴正方向)而形成。即,保持部71朝离开配线衬底3(参照图1)的方向延伸。保持部71如图8所示,与壳体21的第1壁部51a接触。通过保持部71与壳体21的第1壁部51a接触来规制触点23向侧壁部51的移动。保持部71如图9所示,具有与端子部70等相比左右方向(x轴正负方向)的长度更长的扩张部71a,通过扩张部71a位于形成于壳体21的凹部51d,而将触点23予以保持。
[0072]
折返部72形成为倒u字状,一个端部连结于保持部71的上端。折返部72以另一个端部偏靠中央壁部52的方式形成。
[0073]
在折返部72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基端接触部72a。基端接触部72a往向下方(z轴负方向)而形成。基端接触部72a如图8所示那样朝向中央壁部52突出。换句话说,基端接触
部72a朝向接触部76突出。
[0074]
连结部74形成为u字状,具有:第1臂部74a、第2臂部74b、及第3臂部74c。第1臂部74a的上端连结于基端接触部72a的下端。第1臂部74a从基端接触部72a的下端往向下方而形成。第1臂部74a从基端接触部72a朝靠近配线衬底3(参照图1)的方向延伸。第1臂部74a以与保持部71相向的方式形成,且与保持部71接触。即,连结部74通过第1臂部74a而与保持部71接触。
[0075]
第2臂部74b以从第1臂部74a的下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体来说,第2臂部74b如图8所示,从第1臂部74a的下端往向中央壁部52而形成。第2臂部74b以沿着配线衬底3(参照图1)的主面的方式延伸。
[0076]
此外,第2臂部74b以在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参照图1等)的状态下,第2臂部74b的下端位于较端子部70的下端更靠上方(z轴正方向),而在与配线衬底3(参照图1)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即,第2臂部74b在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参照图1等)的情况下,成为与配线衬底3分开的状态。
[0077]
第3臂部74c从第2臂部74b的偏靠中央壁部52的端部往向斜上方而形成。具体来说,第3臂部74c以第3臂部74c的上端较第3臂部74c的下端偏靠第1臂部74a的方式形成。第3臂部74c以离开配线衬底3(参照图1)的方式延伸。第3臂部74c以在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参照图1等)的状态下,在与中央壁部52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即,第3臂部74c在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参照图1等)的情况下,成为与中央壁部52分开的状态。
[0078]
接触部76形成为倒u字状,一个端部连结于第3臂部74c的上端。接触部76相对于第3臂部74c折返成倒u字状,且连结于第3臂部74c的上端(连结部74的前端)。在接触部76,在偏靠前端处形成有前端接触部76a。
[0079]
接触部76以另一个端部与一个端部相比偏靠基端接触部72a的方式形成。接触部76的另一个端部以向斜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具体来说,接触部76的另一个端部以下端偏靠第3臂部74c的方式倾斜而形成。
[0080]
触点23的方向根据被固定的第1壁部51a而不同。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固定于前方(y轴正方向)的第1壁部51a的触点23,以端子部70为前方、及接触部76为后方(y轴负方向)的方式配置。另外,固定于后方的第1壁部51a的触点23,以端子部70为后方、及接触部76为前方的方式配置。于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的触点23,夹着中央壁部52且与连结部74的第3臂部74c相向。
[0081]
触点23在触点23的偏靠接触部76的前端形成有前端接触部76a,在折返部72的偏靠连结部74的基端形成有基端接触部72a。而且,触点23以连结部74与保持部71相向、且连结部74的一部分具体来说为第1臂部74a与保持部71接触的方式形成。
[0082]
另外,在插座连接器20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的情况下,连结部74的第2臂部74b(连结部74的一部分)不与配线衬底3接触,且连结部74的第3臂部74c(连结部74的一部分)不与中央壁部52接触。因此,在插座连接器20未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的情况下,触点23的连结部74在第1臂部74a受保持于保持部71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
[0083]
<4.插塞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嵌合>
[0084]
对于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的插入状态,参照图1进行说明。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插座连接器20的中央壁部52插入于形成在插
塞连接器10的第1突出部32的凹部32c。另外,插塞连接器10的第1突出部32插入于形成在插座连接器20的中央壁部52的周围的凹部52a。另外,插座连接器20的外壳部件22、壳体21的侧壁部51的一部分,插入于形成在插塞连接器10的第1突出部32的周围的凹部32d。
[0085]
接着,对于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状态参照图10及图11进行说明。此外,图11中,为了说明而示出配线衬底2、3。
[0086]
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时,如图11所示,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接触。
[0087]
具体来说,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折返部72的基端接触部72a卡合于形成在插塞连接器10的第1臂部40a的凹部40d,而与第1臂部40a接触。另外,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接触部76的前端接触部76a,与插塞连接器10的第2臂部40b接触。
[0088]
即,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通过基端接触部72a与前端接触部76a,夹着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而接触。由此,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电性连接。
[0089]
此处,对于不使用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比较例进行说明。比较例的插座连接器的触点101如图12所示,保持部102不与连结部103的第1臂部103a接触。
[0090]
在这样的比较例中,在插塞连接器嵌合于插座连接器的情况下,连结部103的第1臂部103a被向保持部102弹推,插座连接器的触点101以折返部104为中心而转动,弹性变形。
[0091]
因此,在比较例的插座连接器的触点101中,在折返部104产生应力集中,而有折返部104劣化、插座连接器的触点101的耐久性降低的担忧。图12中,随着应力变大,而层次变浓。此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图13中也同样。
[0092]
对此,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如图11所示,触点23的连结部74的第1臂部74a与保持部71接触,保持部71作为第1臂部74a的挡止件发挥功能。因此,如图13所示,可抑制在折返部72产生应力集中,而可提高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耐久性。
[0093]
另外,保持部71如图11所示,与壳体21的第1壁部51a接触而被保持。因此,即便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在保持部71、特别是在保持部71的下端产生应力集中,而可提高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耐久性。
[0094]
另外,通过使保持部71与连结部74的第1臂部74a接触,而可缩短触点23的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的长度,从而可将插座连接器20小型化。
[0095]
另外,连结部74形成为u字状。由此,使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插入于连结部74,可通过连结部74及与其相连的各部位而夹着触点13。因此,可确保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电性连接。
[0096]
另外,接触部76形成为倒u字状,相对于连结部74的第3臂部74c折返而连结于连结部74的前端,具体来说为第3臂部74c的上端。
[0097]
由此,在插座连接器20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的情况下,可在使连结部74的第3臂部74c弹性变形下,容易地进行插塞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20的嵌合。例如,与接触部76在第3臂部74c形成为延长状的情况相比,可以较小的力使第3臂部74c弹性变形,而可容易地进行插塞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20的嵌合。
[0098]
另外,当在插座连接器20嵌合有插塞连接器10的情况下,将接触部76用作插入导引件,而可使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插入于连结部74的第1臂部74a与第3臂部74c之间。
[0099]
另外,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在折返部72的一部分形成向接触部76突出的基端接触部72a。基端接触部72a与形成于接触部76的一部分的前端接触部76a皆与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接触。
[0100]
由此,插座连接器20可通过基端接触部72a与前端接触部76a,使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接触。因此,可确保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与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的电性连接。
[0101]
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插座连接器20的连结部74被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弹推,而弹性变形。连结部74相对于受保持于保持部71的第1臂部74a,第2臂部74b(连结部74的一部分)向下方(z轴负方向)弹性变形,且第3臂部74c(连结部74的一部)向中央壁部52变形。
[0102]
具体来说,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第2臂部74b从与配线衬底3分开的状态弹性变形,而如图11所示那样与配线衬底3接触,而受配线衬底3保持。另外,第3臂部74c从与中央壁部52分开的状态弹性变形,而如图11所示那样与中央壁部52接触,而受保持于中央壁部52。此外,保持部71是由壳体21的侧壁部51的第1壁部51a保持。
[0103]
即,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是由壳体21及配线衬底3保持。因此,可通过壳体21及配线衬底3抑制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伴随着插塞连接器10的插入的不期望的变形。因此,可确保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与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的电性连接。
[0104]
此外,可为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第2臂部74b不与配线衬底3接触,而第3臂部74c与中央壁部52接触的构成。另外,也可为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情况下,第2臂部74b与配线衬底3接触,而第3臂部74c不与中央壁部52接触的构成。
[0105]
另外,在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在第1臂部40a形成有凹部40d。而且,在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状态下,插座连接器20的连结部74的基端接触部72a卡合于凹部40d。
[0106]
由此,可保持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与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的电性连接,且可抑制插塞连接器10从插座连接器20脱落。
[0107]
另外,在插座连接器20,在壳体21的第1壁部51a与外壳部件22的第1侧壁部61之间,形成有可目视触点23的端子部70的前端的间隙g。
[0108]
由此,可视认触点23的端子部70与配线衬底3的接合状态。
[0109]
<5.连接器的其它构成>
[0110]
变化例的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可为不设置基端接触部72a的构成。即,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可不使未形成有基端接触部72a的折返部72的另一个端部与连结部74的第1臂部74a的上端连结。
[0111]
另外,变化例的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也可在第2臂部40b形成凹部。具体来说,变化例的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可以供卡合形成于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的前端接触部76a的方式在第2臂部40b形成凹部。
[0112]
由此,可保持插座连接器20的触点23与插塞连接器10的触点13的电性连接,且可抑制插塞连接器10从插座连接器20容易地脱落。
[0113]
另外,变化例的连接器1可为使安装于缆线的插塞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20的连接器。所述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触点23在前后方向(y轴正负方向)配置两行,但也可为一行。
[0114]
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得到进一步的效果或变化例。因此,本发明的更广泛的方面并不限定于如以上那样表述且记述的特定的细节及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均等物定义的总括性的发明的概念的精神或范围下,可进行各种变更。
[0115]
符号说明
[0116]1ꢀꢀꢀꢀꢀ
连接器
[0117]2ꢀꢀꢀꢀꢀ
配线衬底
[0118]3ꢀꢀꢀꢀꢀ
配线衬底
[0119]
10
ꢀꢀꢀꢀ
插塞连接器
[0120]
13
ꢀꢀꢀꢀ
触点
[0121]
20
ꢀꢀꢀꢀ
插座连接器
[0122]
21
ꢀꢀꢀꢀ
壳体
[0123]
22
ꢀꢀꢀꢀ
外壳部件(外壳)
[0124]
23
ꢀꢀꢀꢀ
触点
[0125]
40
ꢀꢀꢀꢀ
接触部
[0126]
40d
ꢀꢀꢀ
凹部
[0127]
51a
ꢀꢀꢀ
第1壁部
[0128]
52
ꢀꢀꢀꢀ
中央壁部
[0129]
70
ꢀꢀꢀꢀ
端子部(连接部)
[0130]
71
ꢀꢀꢀꢀ
保持部
[0131]
72
ꢀꢀꢀꢀ
折返部
[0132]
72a
ꢀꢀꢀ
基端接触部
[0133]
74
ꢀꢀꢀꢀ
连结部
[0134]
76
ꢀꢀꢀꢀ
接触部
[0135]
76a
ꢀꢀꢀ
前端接触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