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库鱼类资源调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


背景技术:

2.鱼类是我国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食性广、资源丰富,在水库食物网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水库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量的调查是渔业捕捞和放养管理以及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调查采样是评估水库鱼类资源的难点和关键所在,针对不同的水库生境和调查对象需要选取恰当的采样装置。
3.刺网采样由于操作简便、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库鱼类资源调查,国际上常用的调查鱼类资源的刺网多基于欧洲标准(bsi standards publication)制作或改进而来,一般采用单层网衣制作,在世界各国的鱼类资源调查研究中得以广泛使用。然而,由于鱼类群落中不同种群间个体大小、体型和游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水库水深较大,单层多网目复合刺网对大个体鱼类个体的捕捞效果欠佳,往往捕获较高比例的小型鱼类种群或小个体鱼类,渔获物中以小个体鱼类占优势,这与鱼类群落的实际情况存在误差。此外,单层多网目复合刺网易破损,使用成本较高,摘取渔获物时操作繁琐易破损,网片破损后整个复合刺网难以重复利用,易造成浪费,也会影响捕捞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单层多网目刺网进行创新,一方面提高鱼类调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局部修补,提高操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利用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通过增加特制网衣,改变网目大小和组合方式以及网衣连接方式,捕捞效果更好,捕捞效率更高,一方面可提高鱼类调查效率,另一方面可大量节约整理网具、摘取渔获物的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并达到可局部修补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包括用于捕获上层鱼类的浮网和用于捕获底层鱼类的沉网,所述浮网位于所述沉网上方,所述浮网和所述沉网均包括多层网衣,所述多层网衣顶端通过上纲线连接有若干泡沫浮子,所述多层网衣底端通过下纲连接有若干铅制沉子;
6.所述多层网衣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网衣,两所述外网衣间设置有内网衣,两所述外网衣顶端与所述内网衣顶端通过上纲线连接缠绕在泡沫浮子上,两所述外网衣底端与所述内网衣底端通过下纲连接;
7.所述内网衣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单层网片,所述外网衣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单层网片。
8.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层网片数量为12片,12片所述第一单层网片网目大小均不相
同,所述第一单层网片网目大小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范围为5mm~55mm。
9.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层网片数量为12片,两所述第二单层网片与所述第一单层网片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单层网片网目大小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一数值两倍。
10.优选的,任一所述第一单层不同网目网片通过拉链与相邻所述第一单层网片可拆卸连接,任一所述第二单层网片通过所述拉链与相邻所述第二单层网片可拆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浮网上的所述铅制沉子重力小于所述浮网上的所述泡沫浮子浮力,所述沉网上的所述铅制沉子重力大于所述浮网上的所述泡沫浮子浮力。
12.优选的,所述泡沫浮子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纲线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上纲线与所述泡沫浮子滑动连接,所述泡沫浮子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
13.优选的,所述上纲和所述下纲均为聚乙烯材质。
14.优选的,若干所述泡沫浮子之间距离为20cm,若干所述铅制沉子之间距离为20cm。
15.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6.1.通过将浮网和沉网设置为多层网衣,多层网衣对大个体鱼类和小个体鱼类均有很强的缠绕和包裹功能,多层网衣的设置使得捕捞效率更高,渔获物种类和大小更丰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库鱼类资源真实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密度和生物量特征。
17.2.对泡沫浮子进行设计,大量节约整理网具、摘取渔获物的时间,进而提高鱼调查效率。
18.3.若干第一单层网片可拆卸连接,若干第二单层网片可拆卸连接,当某个第一单层网片或者第二单层网片损坏时,可以对该第一单层网片或者第二单层网片进行更换,达到局部修补的目的,进而提高渔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浮网和沉网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内网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网目内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泡沫浮子与移动绳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24.图5为捕鱼缠绕状态的示意图;
25.其中,1

泡沫浮子,2

铅制沉子,3

上纲线,4

下纲,5

第一单层网片,6

第二单层网片,7

拉链,8

通孔,9

通槽,10

浮网,11

沉网。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包括用于捕获上层鱼类的浮网10和用于捕获底层鱼类的沉网11,浮网10位于沉网11上方,浮网10和沉网11均包括多层网衣,多层网衣顶端通过上纲线3连接有若干泡沫浮子1,多层网衣底端通过下纲4连接有若干铅制沉子2;多层网衣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网衣,两外网衣间设置有内网衣,两外网衣顶端与内网衣顶端通过上纲线3连接且缠绕在泡沫浮子1上,两外网衣底端与内网衣底端通过下纲4连接;内网衣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单层网片5,外网衣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单层网片6。
29.浮网10用来捕获上层鱼类,沉网11用来捕获底层鱼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使用浮网10或沉网11对不同水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或者是浮网10与沉网11同时使用,内网衣的网目相对于外网衣的网目较小,且内网衣位于两个外网衣之间,因此小个体鱼类经过外网衣的网孔后仍然会被内网衣所捕获,进而实现对小个体鱼类进行捕获,而两层外网衣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对大个体鱼类的捕获,另一方面两层外网衣提高了多层网衣的牢固性和缠绕包裹能力,使得大个体鱼类不易脱离外网衣,进而使得多层网衣不容易破损,使得鱼类不容易逃脱,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库鱼类资源真实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密度和生物量特征。
30.本技术方案中,内网衣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单层网片5组成,外网衣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单层网片6组成,当任一第一单层网片5或者第二单层网片6损坏时,可以对该第一单层网片5或者第二单层网片6进行更换,进而提高外网衣和内网衣的使用寿命。
31.本技术方案中,若干第一单层网片5和若干第二单层网片6的顶端穿设在上纲3上,若干第一单层网片5和若干第二单层网片6的底端穿设在下纲4上,泡沫浮子1为内网衣和两外网衣提供向上的浮力,铅制沉子2为内网衣和两外网衣提供向下的重力,以便于内网衣和两外网衣在水中正常展开。
32.本技术方案中,浮网10的第一单层网片5和第二单层网片6的高均为5m、长均为2.5m,浮网10总长度30m,沉网10的第一单层网片5和第二单层网片6的高均为1.5m、长均为2.5m,沉网10的总长度30m。
33.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单层网片5数量为12片,12片第一单层网片5网目大小均不相同,第一单层网片5网目大小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范围为5mm~55mm。其中第一数值指的是当网目充分拉直而不伸长时,其两个对角结内缘之间的距离。而内网衣是由12片长2.5不同网目规格的第一单层网片5组成,其网目大小第一数值的取值范围为2a,网片的排列顺序依次为2a=43mm,19.5mm,6.25mm,10mm,55mm,8mm,12.5mm,24mm,15.5mm,5mm,35mm,29mm,网目大小是根据欧洲渔具国际标准制定,可使渔获物种类和大小更丰富,网丝直径依次为r=0.20mm,0.15mm,0.10mm,0.12mm,0.25mm,0.10mm,0.12mm,0.17mm,0.15mm,0.10mm,0.20mm,0.17mm。
34.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单层网片5可以为尼龙棕丝网。
35.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单层网片6数量为12片,两第二单层网片6与第一单层网片5对应设置,第二单层网片6网目大小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为第一数值两倍。任意一个第一单层网片5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单层网片6,第二单层网片6的网目是相对位置的
第一单层网片5的网目的两倍,即第二数值的取值范围为4a。
36.进一步优化方案,任一第一单层网片5通过拉链7与相邻第一单层网片5可拆卸连接,任一第二单层网片6通过拉链7与相邻第二单层网片6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单层网片5或相邻的第二单层网片6通过直径1cm的拉链7进行缝合,方便拆卸,当任一第一单层网片5或第二单层网片6损坏时,可以通过拉链7将损坏的第一单层网片5或第二单层网片6取出并更换,且当摘取渔获物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将两层外网衣上的拉链7拉开,以便于摘取位于外网衣和内网衣之间的鱼获物。
37.进一步优化方案,浮网10上的铅制沉子2重力小于浮网10上的泡沫浮子1浮力,沉网11上的铅制沉子2重力大于浮网10上的泡沫浮子1浮力。捕获中、上层鱼类需要使用浮网10,其泡沫浮子1产生的浮力应当为铅制沉子2产生的沉力的1.5

2.5倍。捕底层鱼类需要使用沉网11,铅制沉子2产生的沉力应当为泡沫浮子1产生的浮力1.5

2倍。
38.进一步优化方案,泡沫浮子1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8,上纲线3穿过通孔8,且上纲线3与泡沫浮子1滑动连接,泡沫浮子1内开设有通槽9,通槽9与通孔8连通。泡沫浮子1中心位置为孔状,以便于上纲线3的穿设,进而实现泡沫浮子1可以沿上纲线3进行移动和固定,现有技术中,整理网具时,多个泡沫浮子1易掺杂在一起,通过在泡沫浮子1内开设通槽9,使得泡沫浮子1可以在上纲线3上移动和固定,从而便于对网具进行整理,提高鱼类调查效率。
39.进一步优化方案,上纲线3和下纲4均为聚乙烯材质。上纲线3为内网衣和外网衣上缘承受网具主要作用力的纲索,下纲4为内网衣和外网衣下缘承受主要作用力的纲索。其中,沉网11的下纲4也称为力纲,而上纲线3和下纲4的使用方式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40.本技术方案中,上纲线3和下纲4的尺寸优选为直径6mm、长30m。
41.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泡沫浮子1之间距离为20cm,若干铅制沉子2之间距离为20cm。在上纲线3上每隔20cm系以1个泡沫浮子1,下纲4每隔20cm系以1个铅制沉子2,使得内网衣和外网衣能在水中垂直伸展。而铅制沉子2通过短连接绳与内网衣和外网衣的下缘相连,泡沫浮子1通过短连接绳和长连接绳与内网衣和外网衣的上缘相连。而泡沫浮子1与上纲线3的连接方式,铅制沉子2与下纲4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42.实际操作过程:
43.实际操作过程中,傍晚5:00~7:00,在水库中的选定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要三层多网目浮网10和沉网11结合使用,数量根据水面大小确定,使用时测定实时水环境。从采样船上将多网目复合刺网的一端放入水中,泡沫浮子1浮于水面,在采样船行进中将多层网衣匀速放入水中,放置网具的同时可将泡沫浮子1旋转卡在上纲线3,将小红旗或浮球系在上纲线3上,立于水面,起到标识和固定网衣的作用。
44.浮网的多层网衣在泡沫浮子1和铅制沉子2的作用下垂直伸展于水中。设置浮网10时,泡沫浮子1的浮力大于铅制沉子2的重力时,多层网衣被设置在水中表层;设置沉网11时,泡沫浮子1的浮力小于铅制沉子2的重力,多层网衣被设置在水中底层,泡沫浮子1和铅制沉子2的牵拉作用则起到固定多层网衣在水中位置的效果。
45.次日早晨5:00~7:00收网,先提起一端的长连接绳和铅制沉子2,再在采样船行进中将多层网衣匀速收起,最后提起一端的长连接绳和铅制沉子2;将被网捕获的渔获物摘下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拉开外网衣的拉链7,拉开拉链7可提升摘取渔获物的效
率。分开收集不同采样点的渔获物,带回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对浮网10和沉网11的各种渔获物分别鉴定、计数、称重并测量体长,计算单位时间内捕获的各种渔获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最后将上纲线3上的泡沫浮子1滑动至一端并系好即可。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