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2.对于重载卡车,常常伴有比较恶劣的使用工况,尤其是重载工程车,在复杂的工地上频繁转向,以此造成转向管路系统内液压油温度上升,当升高到一定温度后,转向液压油会变稀,导致转向油性能变差,从而助力转向功能减弱导致转向沉重故障。
3.动力转向器总成、动力转向油泵、转向油罐总成、液压助力油缸是转向管路系统中油温升高的主要来源。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油泵在高温转向油工作状态下会发生输出压力下降、流量减少、甚至供油不顺畅的现象,使转向管路系统助力效能减弱甚至失效,行车转向变得费力,进而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此外,转向液压油温度过高也会加快转向系统中的各个橡胶密封件老化,使得密封性能降低,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车辆上配备转向管路系统油温散热装置(如油冷器),而对管路中的液压油进行降温,以减轻转向液压油温度过高对车辆正常转向的影响。
5.但是,车辆自身设计较为紧凑,受布置空间的限制,难以实现在转向系统中新增油温散热装置,且转向管路系统中四大核心总成件:动力转向器总成、转向油罐总成、动力转向油泵、液压助力油缸均为产热的主要来源,仅仅通过油温散热装置进行管路中液压油的散热,效果有限,仍难以控制整个转向系统中的液压油的温度,影响车辆正常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控制转向管路系统中液压油温度,影响车辆正常转向的技术问题。
7.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其包括:
8.管路组件以及通过所述管路组件连通设置的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
9.散热组件,其包括多组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器、所述油泵、所述油罐和所述助力油缸的表面的散热片,以及多个分别设于所述转向器、所述油泵、所述油罐和所述助力油缸外侧的散热罩,所述散热罩部分与所述转向器、所述油泵、所述油罐或所述助力油缸外表面连接,且所述散热罩的内壁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留有间隙。
10.这样设置,由于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表面均设有散热片,增大了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面积,便于液压油在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内的散热,同时在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外侧套设的散热罩,一方面遮挡散热片,而减小了安装过程中散热片撞伤工人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散热片与散热罩之间留有间隙,在不影响散热片散热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面积,因此容易散去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内流转的液压油的温度,方便对转向管路系统内的液压油温度进行控制,维持整个转向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罩上开设有多个导风孔。
12.这样设置,导风孔的设置,一方面在维持对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保护作用的同时,减轻了散热罩的重量,便于轻量化设计,另一方面,经由散热片带走的热空气,更易于通过导风孔散发,而提高转向管路系统的散热效果。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罩迎风面的导风孔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罩顺风面处的导风孔面积。
14.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当车辆行驶起来时,散热罩迎风面和顺风面的散热孔的差异化设计,使得散热罩内外侧产生压力差,散热罩更有利于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热空气导流,而增强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性能。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罩上连接有多个支耳,所述支耳与所述转向器、所述油泵、所述油罐或所述助力油缸的外侧面连接。
16.这样设置,散热罩通过支耳与转向器、油泵、油罐或助力油缸直接连接,便于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罩上,而增大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面积,便于转向管路系统内的液压油的降温,而维持车辆的正常运行。通过此种方式对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进行散热,无需新增其他散热装置,不对转向管路系统内的现有设计空间产生影响。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包括多个双头螺柱,所述转向器通过多个所述双头螺柱与所述支耳连接。
18.这样设置,双头螺柱的设置,无需在转向器的表面新增连接结构,而不对转向器的现有结构造成影响,增大了散热罩安装的适应范围,便于对不同类型的转向器进行散热。
19.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还包括线束支架,所述线束支架通过所述双头螺柱连接至所述转向器上。
20.这样设置,转向器上的线束支架的设置,一方面进一步增大了转向器的散热面积,而提高转向器处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提供需要固定的制动系统管束和电气系统线束的安装位置,合理利用空间。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连通设置的钢管和软管,所述转向器、所述油泵和所述油罐通过所述钢管连通,所述助力油缸与所述软管连通。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呈多段弯折状设置。
23.这样设置,钢管的弯折设置,使得液压油的输送路径加长,钢管内的液压油流动时,液压油的温度可通过钢管而散发,便于降低液压油的温度。
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散热环,多个所述散热环均套设于所述钢管。
25.这样设置,钢管外侧面的散热环的设置,增大了钢管外侧面的面积,而增大钢管的散热面积,更易于带走钢管内液压油的热量。
2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钢丝护套,所述钢丝护套套设于所述软管。
27.这样设置,钢丝护套的设置,一方面钢丝护套对软管进行保护,减小软管撞伤或者被划破的可能;另一方面,钢丝护套由于与软管接触,可辅助软管散热,而降低软管内液压油的温度。
2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由于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表面均设有散热片,增大了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面积,便于液压油在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内的散热,同时在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外侧套设的散热罩,一方面遮挡散热片,而减小了安装过程中散热片撞伤工人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散热片与散热罩之间留有间隙,在不影响散热片散热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的散热面积,因此容易散去转向器、油泵、油罐和助力油缸内流转的液压油的温度,方便对转向管路系统内的液压油温度进行控制,维持整个转向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组件与转向器的示意图;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组件、油泵和油罐的示意图;
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组件与助力油缸的示意图;
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与转向器的示意图;
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的示意图;
3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处的散热罩的示意图;
3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罐的示意图;
3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罐处的散热罩的示意图;
4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油缸的示意图;
4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油缸处的散热罩的示意图。
42.图中:1、转向器;101、双头螺柱;2、油泵;3、油罐;4、助力油缸;5、管路组件;501、钢管;502、软管;601、散热片;602、散热罩;6021、导风孔;603、散热环;604、钢丝护套;7、支耳;8、挂钩;9、线束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对于重载卡车,常常伴有比较恶劣的使用工况,尤其是重载工程车,在复杂的工地上频繁转向,以此造成转向管路系统内液压油温度上升,当升高到一定温度后,转向液压油会变稀,导致转向油性能变差,从而助力转向功能减弱导致转向沉重故障。
45.动力转向器总成、动力转向油泵、转向油罐总成、液压助力油缸是转向管路系统中
油温升高的主要来源。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油泵在高温转向油工作状态下会发生输出压力下降、流量减少、甚至供油不顺畅的现象,使转向管路系统助力效能减弱甚至失效,行车转向变得费力,进而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此外,转向液压油温度过高也会加快转向系统中的各个橡胶密封件老化,使得密封性能降低,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6.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车辆上配备转向管路系统油温散热装置(如油冷器),而对管路中的液压油进行降温,以减轻转向液压油温度过高对车辆正常转向的影响。
47.但是,车辆自身设计较为紧凑,受布置空间的限制,难以实现在转向系统中新增油温散热装置,且转向管路系统中四大核心总成件:动力转向器总成、转向油罐总成、动力转向油泵、液压助力油缸均为产热的主要来源,仅仅通过油温散热装置进行管路中液压油的散热,效果有限,仍难以控制整个转向系统中的液压油的温度,影响车辆正常转向。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控制转向管路系统中液压油温度,影响车辆正常转向的技术问题。
49.一种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其包括:
50.管路组件5以及通过所述管路组件5连通设置的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
51.散热组件,其包括多组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器1、所述油泵2、所述油罐3和所述助力油缸4的表面的散热片601,以及多个分别设于所述转向器1、所述油泵2、所述油罐3和所述助力油缸4外侧的散热罩602,所述散热罩部分与所述转向器1、所述油泵2、所述油罐3或所述助力油缸4外表面连接,且所述散热罩602的内壁与所述散热片601之间留有间隙。
52.参照图1

图4,其中,该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包括管路组件5以及通过管路组件5连通的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本实施例中,转向器1、油泵2和油罐3之间连通呈一个回路,转向器1与助力油缸4连通,车辆转向时,液压油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内流动,随着液压油的加压流动以及液压油与管道内壁的摩擦,液压油的温度容易升高,而液压油的自身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车辆的转向过程。
53.参照图1

图4,该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辅助管路组件5、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散热,而便于控制管路组件5、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内液压油的温度,便于转向管路系统内流动的液压油的散热,而维持车辆转向的正常运行。
54.参照图1、图6、图8和图10,散热组件包括多组分别设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表面的散热片601,散热片601为铸铁、钢、铝等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每组散热片601的数量根据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周侧表面积决定,散热片601焊接固定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表面,且多个散热片601之间间隔设置,以此散热片601不易相互影响。
55.进一步地,散热片601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焊接处的边缘以圆角过渡,以此进一步增大散热片601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片601的棱角处均采用圆弧过渡,因而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制造、搬运和安装等过程中,散热片601均不易划伤工作人员。
56.参照图1

图4,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分别套设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
4周侧的散热罩602,散热罩602由铸铁、钢、铝等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散热罩部分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或助力油缸4外表面连接,本实施例中,散热罩602优选为导热性能好的铝制材料。根据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自身结构和尺寸而定制不同和形状大小的散热罩602。散热罩602套设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外侧,根据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外部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散热罩602可呈弧形板或者套筒状设置。散热罩602的内壁与散热片601之间留有间隙,散热罩602不对散热片601的散热产生限制。同时由于散热罩602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接触,散热罩602进一步增大了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表面积,而可利用散热罩602提高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效果。散热罩602还对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进行保护,既可以避免散热片601给装配工人、维修工人带来的锐边伤人风险,还可以对外界撞击转向器1、油泵2、油罐3或助力油缸4提供吸能保护作用。
57.这样设置,由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表面均设有散热片601,增大了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面积,便于液压油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内的散热,同时在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外侧套设的散热罩602,一方面遮挡散热片601,而减小了安装过程中散热片601撞伤工人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散热片601与散热罩602之间留有间隙,在不影响散热片601散热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面积,因此容易散去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内流转的液压油的温度,方便对转向管路系统内的液压油温度进行控制,维持整个转向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58.可选地,所述散热罩602上开设有多个导风孔6021。
59.参照图5和图7,其中,散热罩602上开设有多个导风孔6021,导风孔6021呈圆形、椭圆形、方向和多边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设置。通过导风孔6021将散热罩602的内外两侧连通。
60.这样设置,导风孔6021的设置,一方面在维持对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保护作用的同时,减轻了散热罩602的重量,便于轻量化设计,另一方面,经由散热片601带走的热空气,更易于通过导风孔6021散发,而提高转向管路系统的散热效果。
61.可选地,所述散热罩602迎风面处的导风孔6021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罩602顺风面处的导风孔6021面积。
62.参照图5和图7,其中,本实施例中,散热罩602不同位置处的导风孔6021的面积不同,且位于散热罩602迎风面的散热孔的面积小于位于散热罩602顺风面处的导风孔6021的面积。散热罩602分为迎风面区域和顺风面区域,由于散热罩602呈弧形板状设置,迎风面区域占散热罩602的圆心角为30

60度,优选为60度。车辆行驶时,迎风面朝向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顺风面位于迎风面相对两边沿处,且每个顺风面的区域占散热罩602圆心角的30

60度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度。
63.本实施例中,处于散热罩602迎风面处的导风孔6021的呈圆孔状设置,而处于顺风面处的导风孔6021呈椭圆孔状设置,且椭圆孔状的导风孔6021的长轴沿散热罩602的周向延伸。
64.这样设置,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当车辆行驶起来时,散热罩602迎风面和顺风面
的散热孔的差异化设计,使得散热罩602内外侧产生压力差,散热罩602更有利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热空气导流,而增强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性能。
65.可选地,所述散热罩602上连接有多个支耳7,所述支耳7与所述转向器1、所述油泵2、所述油罐3或所述助力油缸4的外侧面连接。
66.参照图7、图9和图11,其中,散热罩602上连接有多个支耳7,支耳7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于散热罩602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支耳7与散热罩602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支耳7与散热罩602的材质一样,均为导热性能好的铝制材料。位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外侧的散热罩602上的支耳7分别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直接连接,以此便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罩602上,而增大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面积。支耳7可通过焊接、插销、铆钉和螺栓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固定至转向器1、油泵2、油罐3或助力油缸4表面而使得支耳7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或助力油缸4的表面抵紧连接。
67.这样设置,散热罩602通过支耳7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或助力油缸4直接连接,便于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罩602上,而增大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的散热面积,便于转向管路系统内的液压油的降温,而维持车辆的正常运行。通过此种方式对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进行散热,无需新增其他散热装置,不对转向管路系统内的现有设计空间产生影响。
68.可选地,所述转向器1包括多个双头螺柱101,所述转向器1通过多个所述双头螺柱101与所述支耳7连接。
69.参照图5和图6,其中,转向器1包括多个双头螺柱101,本实施例中,转向器1自身用的部分紧固螺栓可替换成双头螺柱101,双头螺柱101一端实现转向器1自身壳体的紧固,而双头螺柱101另一端供转向器1外侧的散热罩602上的支耳7固定,即支耳7通过双头螺柱101固定在转向器1的外侧面。而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外侧散热罩602上的支耳7,均通过螺栓固定至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表面。
70.这样设置,双头螺柱101的设置,无需在转向器1的表面新增连接结构,而不对转向器1的现有结构造成影响,增大了散热罩602安装的适应范围,便于对不同类型的转向器1进行散热。
71.可选地,该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还包括线束支架9,所述线束支架9通过所述双头螺柱101连接至所述转向器1上。
72.参照图5和图6,其中,该散热型转向管路系统总成还包括线束支架9,线束支架9也通过转向器1上的双头螺柱101与转向器1连接。
73.这样设置,转向器1上的线束支架9的设置,一方面进一步增大了转向器1的散热面积,而提高转向器1处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提供需要固定的制动系统管束和电气系统线束的安装位置,合理利用空间。
74.参照图8和图9,进一步地,部分散热罩602上设有多个挂钩8,本实施例中,油罐3外侧的散热罩602上一体成型有多个挂钩8,挂钩8挂设于油罐3的顶面,以此便于热量从挂钩8传导至散热罩602,同时提高油罐3外的散热罩602安装的稳定性。
75.可选地,所述管路组件5包括连通设置的钢管501和软管502,所述转向器1、所述油
泵2和所述油罐3通过所述钢管501连通,所述助力油缸4与所述软管502连通。
76.参照图1

图4,其中,管路组件5将转向器1、油泵2、油罐3和助力油缸4进行连通,提供液压油传输的管路。管路组件5包括钢管501和软管502,转向器1、油泵2和油罐3通过钢管501连通,具体地,油罐3的出油端通过钢管501与油泵2的进油端连通,油泵2的出油端通过钢管501和软管502与转向器1的进油端连通,转向器1的出油端通过钢管501和软管502与油罐3的进油端连通。其中油罐3的进油端和油泵2的出油端均连通有软管502,而油罐3和油泵2之间通过钢管501连通,转向器1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连通有钢管501,钢管501与软管502连通,以将转向器1与油泵2和油罐3连通。
77.液压油通过油泵2的加压后,进入转向器1内,且液压油转向器1出来后,回流至油罐3内。
78.助力油缸4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连通有软管502,助力油缸4进油端和出油端的软管502均连通与钢管501,且通过钢管501与转向器1连通,以此将助力油缸4与转向器1连通。本实施例中,钢管501与软管502通过铆压而连通,取消了传统的软管502 管接头 钢管501(或者软管502 钢管501,采用卡箍连接),既减少了漏油点,又可以避免连接处阻力增加造成油温升高。
79.可选地,所述钢管501呈多段弯折状设置。
80.参照图2,其中,钢管501呈多段弯折状设置,本实施例中,钢管501的部分呈多段弯折设置,钢管501的弯折部分由多段u形管连通而成,且多个u形管的布置可根据转向管路系统的多余空间来布置,以此充分利用车辆留给转向管路系统的空间。
81.这样设置,钢管501的弯折设置,使得液压油的输送路径加长,钢管501内的液压油流动时,液压油的温度可通过钢管501而散发,便于降低液压油的温度。
82.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散热环603,多个所述散热环603均套设于所述钢管501。
83.参照图2和图3,其中,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散热环603,钢管501的外侧套设有多个散热环603,散热环603间隔设置,且散热环603固定在钢管501的外侧面上,散热环603可通过焊接或卡接在钢管501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环603卡接在钢管501的外侧面。散热环603的材质为导热性能好的铝制材料。
84.这样设置,钢管501外侧面的散热环603的设置,增大了钢管501外侧面的面积,而增大钢管501的散热面积,更易于带走钢管501内液压油的热量。
85.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钢丝护套604,所述钢丝护套604套设于所述软管502。
86.参照图3,其中,散热组件还包括钢丝护套604,本实施例中,部分软管502的外侧套设有钢丝护套604,钢丝护套604套设在软管502的周向外侧,并与软管502的外侧面接触。
87.这样设置,钢丝护套604的设置,一方面钢丝护套604对软管502进行保护,减小软管502撞伤或者被划破的可能;另一方面,钢丝护套604由于与软管502接触,可辅助软管502散热,而降低软管502内液压油的温度。
8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8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9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