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法兰(1)、后法兰(2)、筒体(3)、隔热罩(4)、喷嘴底座(5)和筒内组件(6),所述前法兰(1)与后法兰(2)分别焊接在筒体(3)两端,所述隔热罩(4)焊接在筒体(3)的外部,所述喷嘴底座(5)焊接在筒体(3)上,所述筒内组件(6)焊接于筒体(3)内部并与喷嘴底座(5)相连接;所述筒内组件(6)包括前隔板(61)、后隔板(62)及分流管组(63),其中前隔板(61)与后隔板(62)分别焊接在分流管组(63)的两侧;所述分流管组(63)包括支撑板(631)、分流管(632)、倒v型破碎导流板(633)、弧形导流板(634)和隔板(635),所述支撑板(631)的中部开有圆孔,所述分流管(632)的中部焊接设置在圆孔上,所述分流管(632)的底部焊接设置在弧形导流板(634)上,所述倒v型破碎导流板(633)焊接设置在分流管(632)的内部;所述分流管(632)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槽口(636),分流管(632)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637),在两个缺口(637)之间设置有隔板(6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61)的中部设置有弧形的通气孔(6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61)和后隔板(62)分别与支撑板(631)和隔板(635)焊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32)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扁孔(638),所述扁孔(63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扁孔(638)设置为环绕分流管(632)外围均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6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槽口(62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破碎导流板(63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小圆孔(63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31)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弧形边(633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35)的底部焊接设置在弧形导流板(634)上,隔板(635)的中部焊接设置在分流管(632)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35)垂直于与分流管(632)的焊接处的切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63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341),所述第一凹槽(6341)设置在弧形导流板(634)与分流管(632)焊接处的两端;所述弧形导流板(634)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弧形边(634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涡旋流式尿素混合装置,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领域,其包括前法兰、后法兰、筒体、隔热罩、喷嘴底座和筒内组件,所述前法兰与后法兰分别焊接在筒体两端,所述隔热罩焊接在筒体的外部,所述喷嘴底座焊接在筒体上,所述筒内组件焊接于筒体内部并与喷嘴底座相连接;所述筒内组件包括前隔板、后隔板及分流管组,其中前隔板与后隔板分别焊接在分流管组的两侧。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管子和挡板结构实现了尿素的分流及双涡流旋转,提升了尿素和废气的混合效果,又保证SCR催化单元的混合均匀性;采用的分流管上端的槽口,用于引导气流从分流管两侧进入分流管中,从而顺利带走上方喷入的尿素,降低尿素喷射在分流管内壁面上累积。积。积。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响 张辉 陈正国 张旭 付细平 徐东 易军 周稳超 陆超俊 宋伟 彭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