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1: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发动机中,润滑系统是将润滑油输送至发动机的各用油部件,对各用油部件提供润滑、适当的温度和适当的压力,并对用油部件进行清洁,减少运动部件的磨损损失、机械振动和噪音;对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保证各零部件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3.目前,由于发动机内部各用油部件数量多,位置分布复杂,导致润滑系统的各个油道布置也非常复杂。设计过程中润滑系统的机油泵的供油能力是根据发动机最恶劣部分转速下进行设计的,这往往已经导致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泵的供油量过剩。而复杂的油道结构将进一步加重机油泵的负担,造成机油泵体积过大,从而使发动机体积增大,影响发动机的经济化和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机油泵负担过大而造成发动机体积增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发动机包括水平对置的第一汽缸与第二汽缸,该润滑系统包括:
6.供油系统;
7.主油道,与供油系统连接;包括第一分流油道、第二分流油道和第三分流油道;
8.第一润滑部,与第一分流油道连接,用于润滑第一汽缸的缸盖部分;
9.第二润滑部,与第二分流油道连接,用于润滑曲轴部分;
10.第三润滑部,与第三分流油道连接,用于润滑第二汽缸的缸盖部分;
11.所述第一分流油道与第二分流油道相对布置,且分别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流油道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三分流油道ⅰ和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分流油道ⅱ。
12.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和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集滤器的一端与油底壳连接,另一端与机油泵连接;所述机油泵与机油滤清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润滑部包括:
14.第一连接油道,沿竖直方向延伸,通过第一过渡油道与第一分流油道连接;
15.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进油道、与第一进油道连接的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所述第一进油道与第一连接油道连接;
16.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进油道、与第二进油道连接的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所述第二进油道与第二连接油道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润滑部包括:
18.第二连接油道,沿纵向方向延伸,通过第二过渡油道与第二分流油道连接;
19.第一轴承润滑部,包括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以及与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连接的
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所述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与第二连接油道连接;
20.第二轴承润滑部,包括与第二连接油道连接的第二主轴承润滑油道;
21.第三轴承润滑部,包括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以及与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连接的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所述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与第二连接油道连接。
22.进一步的,活塞部利用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或第二连杆大头轴承飞溅润滑。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润滑部包括:
24.第三连接油道,沿竖直方向延伸,通过第三过渡油道与第三分流油道ⅱ连接;
25.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进油道、与第三进油道连接的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所述第三进油道与第三连接油道连接;
26.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四进油道、与第四进油道连接的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所述第四进油道与第三连接油道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泵的排量为0.002

0.006l/rev。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分流油道ⅱ远离第三润滑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平衡轴润滑油道;所述第一平衡轴润滑油道上设置有第一平衡轴润滑喷嘴。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油道上设置有第二平衡轴润滑喷嘴。
30.进一步的,各油道分别集成于发动机壳体内。
31.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大部分的油道均采用横向延伸或纵向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置;横向延伸或纵向延伸的油道内润滑油的流向均为朝水平方向流动,降低了润滑油输送过程中由于重力而造成的动力损失,从而降低了机油泵的负担;从而能够采用小排量的机油泵,降低发动机体积和成本。
32.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利用连杆大头轴承溢出的润滑油进行飞溅润滑的方式对活塞润滑,从而减少了喷嘴等耗油较多的元件,进一步降低了机油泵的负担,从而进一步降低发动机体积和成本。
33.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直接通过第一分流油道连接第一汽缸的缸盖部分润滑管道设计更加巧妙,管路结构简单,沿程损失小,润滑效率更高。
34.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通过将大部分油道布置为横向延伸或纵向延伸,使润滑油沿水平方向流动,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动过程中气泡会上浮至油道的管壁,减少进入润滑部分的气泡,提高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35.图1为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6.图2为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该附图中未示出机油泵);
37.图3为第一润滑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第二润滑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第三润滑部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1、油底壳;2、机油集滤器;3、机油泵;4、机油滤清器;5、主油道;6、第一润滑部;7、第二润滑部;8、第三润滑部;51、第一分流油道;52、第二分流油道;53、第三分流油道ⅰ;54、第三分流油道ⅱ;61、第一连接油道;62、第一过渡油道;63、第一进油道;64、第一
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65、第二进油道;66、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71、第二连接油道;72、第二过渡油道;73、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4、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5、第二主轴承润滑油道;76、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7、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81、第三连接油道;82、第三过渡油道;83、第三进油道;84、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5、第四进油道;86、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91、第一平衡轴润滑喷嘴;92、第二平衡轴润滑喷嘴;93、第一平衡轴润滑油道;100、液压张紧器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实施例
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本实施例中润滑系统的润滑对象是水平对置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水平对置的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参照图1所示,该润滑系统包括供油系统、主油道5、第一润滑部6、第二润滑部7和第三润滑部8。
45.具体来说,参照图1所示,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底壳1、机油集滤器2、机油泵3和机油滤清器4;所述油底壳1位于缸体、缸盖的下方,用于回收和存储润滑油;所述机油集滤器2的一端伸入油底壳1内与油底壳1连接,另一端与机油泵3连接,由机油集滤器2对润滑油进行粗滤,所述机油泵3与机油滤清器4连接,由机油滤清器4对润滑油再次进行细虑后输送主油道5。
46.具体来说,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油道5包括第一分流油道51、第二分流油道52和第三分流油道,其中第一分流油道51与第二分流油道52相对布置,且分别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流油道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三分流油道ⅰ53和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分流油道ⅱ54;第三分流油道ⅰ53与第三分流油道ⅱ54连接。第一分流油道51、第二分流油道52以及第三分流油道ⅱ54分别沿横向方向延伸,减少了润滑油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造成的动力损失。
47.具体来说,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润滑部6包括第一连接油道61、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部和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部。其中,第一连接油道61沿竖直方向延伸,通过第一过渡油
道62与第一分流油道51连接。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进油道63、与第一进油道63连接的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64;第一进油道63与第一连接油道61连接。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进油道65、与第二进油道65连接的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66;所述第二进油道65与第二连接油道71连接。润滑油从第一分流油道51流向第一连接油道61,再分别流向第一进油道63和第二进油道65,由第一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64对第一进气凸轮轴进行润滑,由第一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66对第一排气凸轮轴进行润滑。第一进油道63、第二进油道65均为沿横向方向延伸,进一步减少了润滑油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造成的动力损失。
48.具体来说,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二润滑部7包括第二连接油道71、第一轴承润滑部、第二轴承润滑部、第三轴承润滑部。其中第二连接油道71沿纵向方向延伸,并通过第二过渡油道72与第二分流油道52连接。第一轴承润滑部包括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以及与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连接的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4;所述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与第二连接油道71连接,有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对第一主轴承进行润滑,有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4对第一连杆大头轴承进行润滑。所述第二轴承润滑部包括与第二连接油道71连接的第二主轴承润滑油道75,由第二主轴承润滑油道75对第二主轴承进行润滑。第三轴承润滑部包括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以及与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连接的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7;所述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与第二连接油道71连接,由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对第三主轴承进行润滑,由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7对第二连杆大头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油由第二分流油道52流入第二连接油道71,然后再分别流向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第二主轴承润滑油道75和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第一主轴承润滑油道73内的润滑油再流向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4,第三主轴承润滑油道76内的润滑油再流向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油道77。通过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油道71,减少了润滑油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造成的动力损失。
49.在本实施例中,对活塞部进行润滑时,利用第一连杆大头轴承或第二连杆大头轴承润滑过程中飞溅的润滑油对活塞进行飞溅润滑,避免使用喷油嘴,减少耗油元件,进一步降低机油泵3的负担,降低发动机的体积和成本。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3设计时的理论排量仅需要0.0059l/rev即可。
50.具体来说,参照图5所示,第三润滑部8包括第三连接油道81、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部、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部。所述第三连接油道8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通过第三过渡油道82与第三分流油道连接。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进油道83、与第三进油道83连接的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4;所述第三进油道83与第三连接油道81连接;由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4对第二进气凸轮轴进行润滑。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四进油道85、与第四进油道85连接的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6;所述第四进油道85与第三连接油道81连接;由第二排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6对第二排气凸轮轴进行润滑。润滑油经第三分流油道ⅱ54流入第三连接油道81,然后再分别流入第二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84和第二排气凸轮轴轮滑油道。第三进油道83、第三进油道83均为沿横向方向延伸,进一步减少了润滑油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造成的动力损失。
51.在实施例中,还包括润滑平衡轴的第一平衡轴润滑喷嘴91和第二平衡轴润滑喷嘴92。具体来说,在第三分流油道ⅱ54远离第三润滑部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平衡轴润滑油道
93;所述第一平衡轴润滑喷嘴91设置于第一平衡轴润滑油道93上。所述第二平衡轴润滑喷嘴92设置于第二连接油道71上。
52.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油道均集成在发动机壳体的内部,不需要增设额外的管道。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流油道ⅱ54上连接有沿纵向延伸的液压张紧器油道100,用于向液压张紧器供油。
5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布置大量的沿横向方向延伸、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油道,降低了润滑油输送过程中由于重力造成的动力损失,从而降低了机油泵3的负担,使得可以采用小排量的机油泵3,降低发动机的体积和成本。并且润滑油在流向需要润滑的各用油部件之前,先长时间的经过沿横向或纵向布置的油道,使润滑油先沿着水平方向流动,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动过程中气泡会上浮至油道的管壁,减少进入润滑部分的气泡,提高润滑效果。
55.另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润滑系统,减少了复杂的油路结构,使用缸体、缸盖集成油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空间尺寸小,使发动机符合经济化、轻量化的要求。
5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