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2: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透镜成像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2.目前,摄像镜头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近年来,随着设计水平、制造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像镜头不断地向着体积小、重量轻以及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3.其中,越是高端手机其像素越高,并且,像素越高的摄像头搭配的芯片像素点的大小也越来越小,拍照获取的信息增多。
4.然而,现有的摄像镜头较难同时满足高像素、小型化、大光圈以及成像品质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可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光学镜头,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光学镜头的设计需求。
6.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120
°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10<ttl/imgh<1.70。
7.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有效的减小了光学镜头整体的尺寸大小,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了大光圈清晰成像的效果,具有小型化、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其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摄像体验。
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9.本发明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图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1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12.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13.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14.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15.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16.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8.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120
°
。有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广视角的特色,同时有利于增大镜头的光圈口径,改善光学镜头在昏暗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圈值fno满足:2.25<fno<2.4。通过大光圈配置,使光学镜头即便处于外在光源不足(如夜间)或曝光时间短(如动态摄影)等情形下仍可获得足够的影像信息,且有助于加快摄像速度,并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10<ttl/imgh<1.70。有助于提供大视角,并且尽可能地缩小光学镜头的体积。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2≤f/epd≤2.23。使得光学镜头在实现长焦特性的情况下,得到大光圈的特征,可以使得更多的入射光线进入到光学镜头中,提升光学镜头的相对亮度,以获得清晰、高品质的成像效果。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1与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2满足:3.5<(r41 r42)/(r41

r42)<6.0。可以有效地控制第四透镜的形状,使成像光线在第四透镜处的入射角在期望的范围内,进而使光学镜头与成像芯片更好地匹配。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1与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2满足:2.0<(r51 r52)/(r51

r52)<3.0。可以有效地控制第五透镜的形状,使得第五透镜的面型不会过于平缓或过度弯曲,从而有利于第五透镜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1与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2满足:2.0<(r61 r62)/(r61

r62)<35.0。可以有效地控制第六透镜的形状,使得第六
透镜的形状不会过于弯曲,既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对边缘视场的像差矫正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面高度,扩大光学系统的成像范围,改善镜头的加工工艺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

2.0<f1/f<

1.3。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在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比例关系,既能减缓光线在第一透镜中的偏折,避免第一透镜过大的光焦度,从而减小第一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减小第一透镜产生的球差和像散等,提高了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8<f3/f<1.6。合理设置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比例关系,既有利于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像差矫正能力,使得第三透镜配合其他透镜来更好地矫正系统像差,又有利于控制光学镜头的尺寸,使其满足小型化要求。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

4.1<f4/f<

1.2。合理设置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比例关系,可避免第四透镜的光焦度过大,使该光学镜头的敏感度低和成像质量好,有利于控制光学镜头的尺寸,使其满足小型化要求。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9<f5/f<1.9。合理设置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比例关系,可有效的使得光学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提高了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1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9<ct12/ttl<0.18。合理设置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平滑的过渡,有利于校正镜头的球差并降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公差敏感度。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23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1<ct23/ttl<0.04。合理设置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可以调节光线分布,有利于光学镜头解像的提升,实现光学镜头结构的紧凑性以及小型化。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5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8<ct45/ttl<0.14。合理设置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平滑的过渡,有利于校正镜头的球差并降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公差敏感度。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m72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4<dm72/f<3.0。有利于实现第七透镜的尺寸配置更适配于成像芯片的大小。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m11与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m72满足:2.1<dm11/dm72<2.7。合理控制光学镜头的物侧端与像侧端的光学有效区域,有利于大光圈配置的光学镜头小型化。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10<ct3/ttl<0.12。可以实现光学镜头小型化与透镜薄型化的设计,有利于校正像差和畸变,同时能够维持通光量,有利于相对照度的提升。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镜片。各透镜均采用非球面镜片,可以使镜头的结构更紧凑,
且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
39.采用非球面镜片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优点:1.镜头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2.镜头的结构更为紧凑;3.镜头的光学总长更短。
40.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z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离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
2i
为非球面第2i阶的修正系数。
41.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厚度、曲率半径、材料选择部分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可参见各实施例的参数表。
42.第一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3.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滤光片g1和成像面s17。
44.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45.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98mm,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8.69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5.16mm,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60
°
,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2.36。
46.表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47.表 1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第一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和a
16

48.表2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场曲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2中可以看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控制在
±
0.3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场曲得到较好的矫正。
49.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f

tanθ畸变,横轴表示f

tanθ畸变(单位:%),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3中可以看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光学畸变控制在
±
3%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畸变得到良好的矫正。
50.图4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轴向像差曲线,其表示成像面处光轴上的像差,横轴表示轴向色差值(单位:mm),纵轴表示归一化光瞳半径。从图4中可以看出,轴向色差的偏移量控
制在
±
0.04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轴向色差。
51.图5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垂轴色差曲线,其表示各波长相对于中心波长(0.55μm)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色差,横轴表示各波长相对中心波长的垂轴色差值(单位:μ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角。从图5中可以看出,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的垂轴色差控制在
±
5μm以内,说明该光学镜头能够有效矫正边缘视场的像差以及整个像面的二级光谱。
52.根据图2至图5可知,第一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53.第二实施例以下参照图6至图10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54.如图6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滤光片g1和成像面s17。
55.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56.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3.27mm,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23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14mm,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62
°
,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2.29。
57.表3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58.表 3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4给出了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和a
16

59.表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参数。
60.表 4图7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场曲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7中可以看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控制在
±
1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场曲得到较好的矫正。
61.图8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f

tanθ畸变,横轴表示f

tanθ畸变(单位:%),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8中可以看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光学畸变控制在
±
15%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畸变得到良好的矫正。
62.图9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轴向像差曲线,其表示成像面处光轴上的像差,横轴表示轴向色差值(单位:mm),纵轴表示归一化光瞳半径。从图9中可以看出,轴向色差的偏移量控
制在
±
0.2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轴向色差。
63.图10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垂轴色差曲线,其表示各波长相对于中心波长(0.55μm)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色差,横轴表示各波长相对中心波长的垂轴色差值(单位:μ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角。从图10可以看出,最长波长与最短波长的垂轴色差控制在
±
15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边缘视场的像差以及整个像面的二级光谱。
64.根据图7至图10可知,第二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65.第三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1至图1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66.如图11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滤光片g1和成像面s17。
67.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68.在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97mm,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19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5.14mm,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60
°
,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2.31。
69.表5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70.表 5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
均为非球面。下表6给出了可用于第三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a
20

71.表 6图12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场曲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12中可以看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控制在
±
0.1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场曲得到较好的矫正。
72.图13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f

tanθ畸变,横轴表示f

tanθ畸变,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13中可以看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光学畸变控制在
±
15%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畸变得到良好的矫正。
73.图14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轴向像差曲线,其表示成像面处光轴上的像差,横轴表示轴向色差值(单位:mm),纵轴表示归一化光瞳半径。从图14中可以看出,轴向色差的偏移量控制在
±
0.05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轴向色差。
74.图15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垂轴色差曲线,其表示各波长相对于中心波长(0.55μm)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色差,横轴表示各波长相对中心波长的垂轴色差值(单位:μ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角。从图15可以看出,最长波长与最短波长的垂轴色差控制在
±
4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边缘视场的像差以及整个像面的二级光谱。
75.第四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6至图20描述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76.如图16所示,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滤光片g1和成像面s17。
77.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78.在第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3.05mm,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16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5.74mm,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62
°
,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2.32。
79.表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80.表 7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8给出了可用于第四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a
20

81.表 8图1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场曲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17中可以看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控制在
±
2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场曲得到较好的矫正。
82.图18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f

tanθ畸变,横轴表示f

tanθ畸变,纵轴表示半视场角(单位:
°
)。从图18中可以看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光学畸变控制在
±
10%以内,说明光学镜头的畸变得到良好的矫正。
83.图19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轴向像差曲线,其表示成像面处光轴上的像差,横轴表示轴向色差值(单位:mm),纵轴表示归一化光瞳半径。从图19中可以看出,轴向色差的偏移量控制在
±
0.06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轴向色差。
84.图20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垂轴色差曲线,其表示各波长相对于中心波长(0.55μm)在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处的色差,横轴表示各波长相对中心波长的垂轴色差值(单位:μ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角。从图20可以看出,最长波长与最短波长的垂轴色差控制在
±
20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能够有效地矫正边缘视场的像差以及整个像面的二级光谱。
85.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第四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86.综上,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分别满足表9中所示的关系式。
87.表 9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有效的减小了光学镜头整体的尺寸大小,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了大光圈清晰成像的效果,具有小型化、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其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摄像体验。
8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