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和离子迁移谱仪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0: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100),其限定有电离区域(101)并包括:第一电极(120);与第一电极相对地定位的第二电极(130),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构造和布置成在被施加电压时在其间产生电晕场,以电离进入所述电离区域(101)中的样品分子而产生产物离子;用于向第一电极供电的第一导电构件(140);和用于向第二电极供电的第二导电构件(150),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延伸到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位置并通向所述电离区域,使得在电离样品分子期间产生的电晕废气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电离区域排出到外部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还包括绝缘本体(110),该绝缘本体的内部限定有腔(111),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安装在所述腔内,使得所述电离区域被限定在所述腔内,该腔具有与所述电离区域连通并通向外部的开口(1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具有限定所述电离源组件的外轮廓的大致柱状结构,所述腔靠近该柱状结构的一端形成,该柱状结构被构造成使得该端适于插入离子迁移管(11)内,以将所述腔以及安装在所述腔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定位在离子迁移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针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限定有与所述电离区域和所述电离源组件的外部连通的喇叭状开口,该开口的扩口端朝向所述电离源组件之外,该开口的缩口端靠近所述尖端定位,以在被施加电压时在该缩口端和所述尖端之间产生电晕放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针状电极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腔内,并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尖端至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成大致“八”形布置的两个放电板,每个放电板相对于所述针状电极的轴线方向倾斜地定位,使得该放电板的一端以远离另一个放电板的方式固定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端以靠近另一个放电板的方式指向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第一导电构件包括定位在所述腔内的第一端部(141)和定位在所述绝缘本体之外的第二端部(142),所述排气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内从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部的气体通道,所述针状电极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第一端部,使得该针状电极的尖端在所述电离区域中露出。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插入穿过所述绝缘本体以电连接至位于所述腔内的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插入穿过所述绝缘本体以电连接至位于所述腔内的第二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还包括作为聚焦电极的
第三电极(160),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地定位在所述腔内,以在被施加电压时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配合以聚焦电离样品分子所产生的产物离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11.一种检测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离子迁移谱仪,该离子迁移谱仪包括离子迁移管(11)、漂移电极(15)和探测器(16),该离子迁移管内限定有电离区段(i)和离子迁移区(m),其中所述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靠近离子迁移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电离区段中,以电离进入离子迁移管中的样品分子而产生产物离子,所述漂移电极设置在所述离子迁移区内,并被配置成产生用于促使所述产物离子迁移通过所述离子迁移区而向探测器移动的电场牵引力,所述探测器靠近离子迁移管的相反的第二端设置在离子迁移管内,以接收迁移通过所述离子迁移区的产物离子而产生电信号。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被定位成允许在电离样品分子期间产生的电晕废气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电离区域排出到离子迁移管之外。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中离子迁移管设置有安装孔(1101),所述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部分地插入穿过所述该安装孔以定位在所述电离区段中。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还包括载气输入装置(1102),携带样品的载气经由该载气输入装置进入离子迁移管内,并且所述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布置成允许携带样品的载气从所述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的背离所述载气输入装置的一侧进入所述电离区域(101)。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还包括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给电压,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产生用于电晕放电的电压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电压差在500伏特至10000伏特的范围内。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中电源电路包括:电压源(01);第一输出端(vsg1),其用于将来自电压源的第一电压输出至第一导电构件;第二输出端(vsg2),其用于将来自电压源的第二电压输出至第二导电构件;以及位于电压源与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之间的滤波子电路(02)。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电压感测子电路(03),其用于感测第一输出端和/或第二输出端处的电压。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和检测设备。该电晕放电型电离源组件(100)限定有电离区域(101)并包括:第一电极(120);与第一电极相对地定位的第二电极(130),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构造和布置成在被施加电压时在其间产生电晕场,以电离进入所述电离区域(101)中的样品分子而产生产物离子;用于向第一电极供电的第一导电构件(140);和用于向第二电极供电的第二导电构件(150),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延伸到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位置并通向所述电离区域,使得在电离样品分子期间产生的电晕废气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电离区域排出到外部环境中。通道从所述电离区域排出到外部环境中。通道从所述电离区域排出到外部环境中。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军 李元景 陈志强 李荐民 刘耀红 郭云开 曹彪 李鸽 王巍 白楠 郝中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