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书写需求的不同,越来越多种类的书写工具相继出现,其中包括白板笔、马克笔、荧光笔、记号笔等,其通过自身设置的储墨腔直接提供墨液,通过在笔内安装一个引水芯,墨液吸附在该引水芯上并通过该引水芯与笔头接触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笔头上。
3.目前传统对于含较大直径颗粒的墨液,如丙烯墨水笔和灯板笔一般都采用阀门式结构设计,使用时需要先按压笔头,等墨液出来后才能书写,出墨时间较长,而且经常会因按压过度而使墨液大量流出。此外,由于墨液存在较大直径颗粒,容易产生沉淀,导致墨液不均匀,书写效果不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不用按压可直接书写,并可对墨液进行搅拌,提高书写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包括:壳体、储墨座、引水芯、笔头和呈底端开口的墨囊本体,所述引水芯插设在所述壳体内腔中,所述笔头连接在所述引水芯的底部且下部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墨囊本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墨囊本体内具有一用于存储墨液的储墨腔,并在所述储墨腔内放置有可自由运动的搅拌珠;所述储墨座上部具有一第一容墨腔,所述第一容墨腔的外侧与所述墨囊本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所述引水芯的顶部贯穿所述储墨座延伸至所述第一容墨腔内,所述第一容墨腔内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引水芯外侧的防护套管,所述防护套管的顶部高于所述引水芯的顶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墨囊本体的开口端密封安装有墨囊盖,所述第一容墨腔沿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顶板,装笔使用时,所述顶板向上顶压所述墨囊盖边缘将所述墨囊盖翻转,使所述储墨腔内的墨液流出至所述引水芯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的顶端呈向上凸出的弧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墨囊本体沿开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墨囊盖沿圆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密封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回墨座,所述回墨座与所述储墨座之间形成沿所述引水芯的长度方向迂回的墨液缓存通道,所述墨液缓存通道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容墨腔、下端口与大气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墨座连接在所述储墨座下部,所述回墨座包括外管、位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底部之间的底板,所述
外管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大气通道;所述储墨座底部设置有回墨管,所述回墨管套装在所述内管外侧并在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容墨腔连通的回墨通道,所述引水芯贯穿所述回墨管和所述内管的中孔;所述回墨管与所述外管、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容墨腔,所述第二容墨腔连通所述回墨通道和所述大气通道构成所述墨液缓存通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顶部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压紧所述墨囊本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套装在所述引水芯的下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套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搅拌珠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防护套管沿侧壁竖直方向还开设有第二通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搅拌珠为钢珠。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通过储墨座的顶板向上将密封安装在墨囊本体上的墨囊盖翻转顶开,使墨液流出至引水芯上,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笔头上,不用按压,可直接书写;墨囊本体与墨囊盖的结构设计不仅易于打开,而且可进行更换,节省使用成本;并且在墨囊本体内放置有搅拌珠,通过摇晃搅拌珠在储墨腔内不规则自由运动,进行搅拌墨液,使墨液均匀,避免墨液存在沉淀,提高书写效果,在储墨座上还设置有防护套管进行保护引水芯,防止搅拌珠搅拌时损坏引水芯;同时在回墨座与储墨座之间设置有墨液缓存通道,可有效防止出现墨液泄漏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墨座的立体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墨座和回墨座组装的剖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墨囊本体和墨囊盖组装的剖视图。
23.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24.1——壳体;
ꢀꢀꢀꢀꢀꢀꢀꢀꢀꢀꢀꢀꢀ
2——储墨座;
25.201——第一容墨腔;
ꢀꢀꢀꢀꢀ
202——防护套管;
26.2021——第一通孔;
ꢀꢀꢀꢀꢀꢀ
2022——第二通孔;
27.203——顶板;
ꢀꢀꢀꢀꢀꢀꢀꢀꢀꢀꢀ
204——回墨管;
28.2041——回墨通道;
ꢀꢀꢀꢀꢀꢀ
3——引水芯;
29.4——笔头;
ꢀꢀꢀꢀꢀꢀꢀꢀꢀꢀꢀꢀꢀ
5——墨囊本体;
30.501——储墨腔;
ꢀꢀꢀꢀꢀꢀꢀꢀꢀ
502——环形凹槽;
31.6——墨囊盖;
ꢀꢀꢀꢀꢀꢀꢀꢀꢀꢀꢀ
601——环形凸台;
32.7——回墨座;
ꢀꢀꢀꢀꢀꢀꢀꢀꢀꢀꢀ
701——外管;
33.7011——大气通道;
ꢀꢀꢀꢀꢀꢀ
7012——第二容墨腔;
34.702——内管;
ꢀꢀꢀꢀꢀꢀꢀꢀꢀꢀꢀ
703——底板;
35.8——搅拌珠;
ꢀꢀꢀꢀꢀꢀꢀꢀꢀꢀꢀ
9——端盖;
36.10——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38.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包括:壳体1、储墨座2、引水芯3、笔头4和呈底端开口的墨囊本体5,引水芯3插设在壳体1内腔中,笔头4连接在引水芯3的底部且下部凸出于壳体1,储墨座2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并位于引水芯3顶部。墨囊本体5可拆卸安装在壳体1上部,墨囊本体5内具有一用于存储墨液的储墨腔501,并在储墨腔501内放置有可自由运动的搅拌珠8。搅拌珠8为钢珠,使用时通过摇晃笔,使搅拌珠8在储墨腔501内不规则自由运动,进行搅拌墨液,使墨液均匀,避免墨液存在沉淀,提高书写效果。储墨座2上部具有一第一容墨腔201,第一容墨腔201的外侧与墨囊本体5的开口端密封连接,防止墨液泄漏。引水芯3的顶部贯穿储墨座2延伸至第一容墨腔201内,第一容墨腔201内设置有套装在引水芯3外侧的防护套管202,防护套管202的顶部高于引水芯3的顶部。通过设置有防护套管202,能够对引水芯3进行防护,避免摇晃搅拌珠8搅拌时损坏引水芯3。
39.参阅图2、图5和图7,墨囊本体5的开口端密封安装有墨囊盖6,墨囊本体5沿开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502,墨囊盖6沿圆周侧壁设置有与环形凹槽502匹配的环形凸台601,环形凸台601密封卡接在环形凹槽502内。并在第一环形凸台601沿圆周侧壁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凸筋,密封凸筋与环形凹槽502内壁紧密连接,确保墨囊盖6与墨囊本体5连接的密封性,防止墨液流出,且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便于生产及运输。第一容墨腔201沿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顶板203,且顶板203的顶端呈向上凸出的弧形。装笔使用时,顶板203向上顶压墨囊盖6边缘,以顶压位置与墨囊盖6圆心连线作垂线,过圆心且垂直于此垂线的直线为墨囊盖6的旋转轴,墨囊盖6绕此旋转轴翻转打开,使墨液流出到第一容墨腔201内,并进入防护套管202中与引水芯3接触。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组装方便,可轻松顶开墨囊盖6,进而保证笔的正常使用功能。
40.参阅图5,防护套管20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021,第一通孔2021连通至第一容墨腔201,使墨液能够流入其中。搅拌珠8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021的直径,避免搅拌珠8堵住第一通孔2021。防护套管202沿侧壁竖直方向还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022,以保证墨液充分流至到引水芯3上。
41.参阅图1和图2,壳体1顶部螺纹连接有端盖9,端盖9压紧墨囊本体5。当笔内墨液耗尽时,可直接通过拧开端盖9,将墨囊本体5拆卸并进行更换,节省使用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壳体1内腔中还安装有吸水棉10,吸水棉10套装在引水芯3的下部,吸水棉10底端与笔头4顶端接触。
42.参阅图2至图6,壳体1内腔中还安装有回墨座7,回墨座7连接在储墨座2下部,回墨座7与储墨座2之间形成沿引水芯3的长度方向迂回的墨液缓存通道,墨液缓存通道的上端口连通第一容墨腔201、下端口与大气连通。回墨座7包括外管701、位于外管701内的内管702、以及连接在外管701与内管702底部之间的底板703。外管701外壁沿中心轴向设置有两个竖槽,两个竖槽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大气通道7011,大气通道7011通过壳体1底部端口和笔头4之间的间隙与外侧大气连通。储墨座2底部设置有回墨管204,回墨管204套装在内
管702外侧并在其之间形成回墨通道2041,引水芯3贯穿回墨管204和内管702的中孔。回墨管204沿中孔内壁设置有若干竖直的凸筋,回墨通道2041由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间隙形成,回墨通道2041顶部经过引水芯3与第一容墨腔201连通,且回墨通道2041为能产生毛细现象的狭长通道。回墨管204与外管701、底板703之间形成第二容墨腔7012,外管701的顶端径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径槽,第二容墨腔7012通过第一径槽连通大气通道7011;回墨管204底端径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径槽,第二容墨腔7012通过第二径槽连通回墨通道2041,以此构成墨液缓存通道。通过采用此结构设计,借助毛细现象对第二容墨腔7012的墨液产生吸力,使得在墨囊本体5内的储墨腔与外界的负压差足够大时,第二容墨腔7012中的墨液在大气通道7011中的空气压力和毛细吸力的双重作用下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墨液缓存通道回流到第一容墨腔201内中,从而能有效避免墨液残留在第二容墨腔7012中,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墨液泄漏现象;并且通过墨液缓存通道回流的墨液是经过引水芯3回流至第一容墨腔201内中,因此可供书写时优先使用。
43.进一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墨囊本体5进行装笔使用时,将墨囊本体5装入壳体1上部并向下按压,使储墨座2的顶板203向上将墨囊盖6翻转顶开,墨液流出到第一容墨腔201内,并进入防护套管202中与引水芯3接触,拧上端盖9压紧墨囊本体5;书写前可进行摇晃搅拌珠8,进行搅拌墨液,使墨液均匀,书写时墨液不断消耗,墨囊本体5内的储墨腔501气压降低,在与外界压差足够大时,空气经墨液缓存通道进入储墨腔501内平衡气压;当储墨腔501内在温度或外界因素影响下压力增大,墨液会通过回墨通道2041进入第二容墨腔7012内缓存,在书写时,缓存的墨液再回流,重新建立平衡状态。
44.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搅拌直液式免按压笔,通过储墨座的顶板向上将密封安装在墨囊本体上的墨囊盖翻转顶开,使墨液流出至引水芯上,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笔头上,不用按压,可直接书写;墨囊本体与墨囊盖的结构设计不仅易于打开,而且可进行更换,节省使用成本;并且在墨囊本体内放置有搅拌珠,通过摇晃搅拌珠在储墨腔内不规则自由运动,进行搅拌墨液,使墨液均匀,避免墨液存在沉淀,提高书写效果,在储墨座上还设置有防护套管进行保护引水芯,防止搅拌珠搅拌时损坏引水芯;同时在回墨座与储墨座之间设置有墨液缓存通道,可有效防止出现墨液泄漏现象。
45.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