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20: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性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


背景技术:

2.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简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作而成的电路,具有很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fpc在移动通讯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专利申请号为“201320313606.1”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补强钢片,包括钢片和位于钢片表面的金属层,其中,金属层背离钢片的表面为凹凸面,且凹凸面的最高点与凹凸面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小于凹凸面的最高点与金属层面向钢片的表面的垂直距离,金属层的凹凸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在金属层背离钢片的表面为粗糙表面的条件下,在通过导电胶将金属层的凹凸面与柔性电路板贴合时,可以保证贴合表面为凹凸面的金属层与导电胶具有比较大的贴合面积,从而使得补强钢片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剥离力增强,避免贴合有补强钢片的柔性电路板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出现起泡、分层和脱落的现象。
4.但是,由于fpc板件太过柔软、机械强度低,加工时不易操作,所以在fpc板表面需要加工的位置设置一块补强板,用于解决柔性电路板太过柔软的问题,方便产品的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解决柔性电路板太过柔软的问题,利于产品组装。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柔性材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芯片,所述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补强槽,所述补强槽内设有楔块,所述楔块的尖部朝向补强槽的开口,所述补强槽内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配合连接于补强槽内,所述补强板上设有于楔块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小于楔块较大端处的宽度。
8.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槽、楔块以及补强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电路板的两端,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钢片,所述钢片的两端分别与两端处的补强板固连。
9.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的外侧开设有提拉口,所述提拉口的截面呈扇环形。
10.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槽侧方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与补强槽连通,所述补强板上设有插入板,所述插入板与插入槽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插入板的外侧与补强板的外侧齐平,所述补强板的外侧与电路板的侧面齐平。
12.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数个散热片,所述补强板位于散热片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楔块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端宽度大于该梯形上较小端的宽度。
14.进一步地,所述楔块上两端的宽度差为1

3mm。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将补强板插入补强槽内,同时,通过楔块插入安装槽内,补强板为硬质材质,保障加工面的平整且具有一定硬度,可为电路板上的加工面提供支撑,避免柔性电路板太过柔软,利于产品组装。
17.2.由于两个补强槽间的距离为2

17cm,便于根据不同电路板的尺寸控制补强槽的设置位置,通过钢片连接两个补强槽内的补强板,对电路板在两补强槽间的区域进行支撑,扩大了电路板的可加工面积。
18.3.由于楔块的截面呈梯形,安装槽的开口端宽度大于该梯形上较小端的宽度;楔块从安装槽的较小端插入,然后沿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向楔块的较大端移动,便于楔块沿安装槽插入,在其继续插入的过程中,安装槽的两端扩张,并通过补强板紧紧挤压补强槽,提高了补强板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的俯视图;
21.图3为补强板的结构装配图;
22.图4为本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无补强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补强板的结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电路板;2、芯片;3、补强槽;4、楔块;5、补强板;6、安装槽;7、连接槽;8、钢片;9、提拉口;10、插入槽;11、插入板;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如图1

4所示,一种柔性印刷电路钢片补强板,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为柔性材质,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芯片2,所述芯片2焊接在电路板1上,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补强槽3,所述补强槽3内设有楔块4,所述楔块4的尖部朝向补强槽3的开口,所述补强槽3内设有补强板5,所述补强板5配合连接于补强槽3内,所述补强板5上设有于楔块4相对应的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宽度小于楔块4较大端处的宽度。
28.如图1

4所示,将补强板5插入补强槽3内,同时,通过楔块4插入安装槽6内,补强板5为硬质材质,保障加工面的平整且具有一定硬度,可为电路板1上的加工面提供支撑,避免柔性电路板1太过柔软,利于产品组装;由于安装槽6的宽度小于楔块4较大端处的宽度,楔块4插入安装槽6内后,安装槽6的两侧被挤压,楔块4将补强板5夹紧在补强槽3内,从而加大了补强板5与补强槽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槽3、楔块4以及补强板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电路板1的两端,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内设有钢片8,所述钢片8的两端分别与两端处的补强板5固连。
30.如图3、4所示,其中,两个补强槽3间的距离为2

17cm,便于根据不同电路板1的尺寸控制补强槽3的设置位置,通过钢片8连接两个补强槽3内的补强板5,对电路板1在两补强槽3间的区域进行支撑,扩大了电路板1的可加工面积。
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板5的外侧开设有提拉口9,所述提拉口9的截面呈扇环形。需要拆卸补强板5时,通过外界工具或者类钩型物体伸入该提拉口9内,向外拉动即可使补强板5与电路板1分离,便于将补强板5取出。
3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槽3侧方开设有插入槽10,所述插入槽10与补强槽3连通,所述补强板5上设有插入板11,所述插入板11与插入槽10配合。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板11的外侧与补强板5的外侧齐平,所述补强板5的外侧与电路板1的侧面齐平。便于保障补强板5安装后与电路板1表面间的平整性。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十个至九十个散热片12,所述补强板5位于散热片12之间。便于增大电路板1的散热性能。
35.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块4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安装槽6的开口端宽度大于该梯形上较小端的宽度。楔块4从安装槽6的较小端插入,然后沿安装槽6的延伸方向向楔块4的较大端移动,便于楔块4沿安装槽6插入,在其继续插入的过程中,安装槽6的两端扩张,并通过补强板5紧紧挤压补强槽3,提高了补强板5的安装稳定性。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块4上两端的宽度差为1

3mm。楔块4插入安装槽6的过程中,安装槽6的开口处两端被扩张1

3mm,扩张时带动补强板5对安装槽6进行挤压,不仅保障在补强板5的有效弯曲范围内,且可加强其安装稳定性。
37.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3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