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胀式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20: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胀式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气设备整机和部分零件的气密测试,是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一部分,在对设备或零件进行压力或真空测试时,需要将管件进行密封后通气或抽气,现有技术中的管件连接方式常常采用卡箍箍紧或其他可拆卸的机构进行封死,也可采用管路连接器实现此部分功能,同时管路连接器为被测试设备或零件提供了气路,而在一部分工况中,连接器的可连接孔是锥形孔,且锥形孔的外端面内径大于内端面内径,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外围与锥形孔的坡面无法实现配合密封,从而无法实现气密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胀式快速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与锥形孔的可连接孔无法实现配合密封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内胀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套、后连接座、夹爪、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卡爪连接块和控制杆,外套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连接座的下端,卡爪连接块外围滑动连接至后连接座的内圈,卡爪连接块的上端设置第一芯轴,后连接座上端设有第一滑孔,第一芯轴的上端穿过第一滑孔后铰接至控制杆的一端,控制杆的外围接触连接至后连接座的上端,卡爪连接块的下端卡接夹爪的第一端,第二芯轴固定安装至外壳内部,且第二芯轴和夹爪同轴心设置,夹爪的第二端位于工件的安装孔内,且工件的安装孔是锥形孔,且夹爪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的第一端外围尺寸同步变化。
6.进一步的,所述卡爪连接块外围设置第一环台,且卡爪连接块外围通过第一环台滑动连接至后连接座的内圈,外套内圈设置第二环台,卡爪连接块外围位于第二环台内圈,第一环台第一端接触连接至第二环台的一端,第一环台的第二端接触连接至后连接座的顶部内壁。
7.进一步的,所述后连接座内部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环台的第二端、后连接座的顶部内壁。
8.进一步的,所述卡爪连接块上端设有安装槽,第一芯轴的下端接触连接至所述安装槽底部,且第一芯轴外围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通过阻挡环固定连接至安装槽内,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芯轴的下端,第一芯轴外围滑动连接至阻挡环内圈。
9.进一步的,所述卡爪连接块下端设置第一卡台,夹爪的第一端通过拉簧卡接至第一卡台外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芯轴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至外套内侧壁,且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芯轴的第二端外围,固定块的另一端穿过夹爪的径向缝隙后固定连接至外壳的内侧壁,第二芯轴外围位于夹爪内圈内部,固定块与夹爪不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的下端安装压套,夹爪外围滑动连接至压套内圈,且夹爪外围设有第一锥面,压套内圈设有第二锥面,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滑动连接构成夹爪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的第一端外围紧密贴合,第二芯轴的第一端是锥形结构,夹爪第二端的内圈设有第三锥面,紧密贴合的第三锥面与锥形结构外围构成夹爪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的第一端外围尺寸同步变化。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外围是凸轮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夹爪的第二端外围套接第二密封圈,且压套上端固定连接至外套的下端,且压套上端与外套下端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压套的下端接触连接至第二密封圈的外围。
14.进一步的,所述夹爪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台,夹爪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卡台卡接至工件内部,第二密封圈位于工件的安装孔内。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胀式快速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胀式快速连接器,工作人员转动控制杆带动第一芯轴和后连接座沿轴向位移,第一芯轴和后连接座相对运动,第一芯轴带动夹爪同向运动,后连接座通过外壳带动第二芯轴同向运动,从而实现夹爪和第二芯轴的同步运动,夹爪外围卡接至锥形的安装孔内,夹爪内圈紧密贴合至第二芯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芯轴一端的变径实现卡爪紧密卡接至锥形的安装孔内的开合,实现了锥形空面的密封,操作简单。
17.(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胀式快速连接器,压套的一端和第二密封圈的紧密压合为锥形安装孔的坡度面提供了密封,且压套与后连接座同向受力位移,第二密封圈与夹爪同向受力位移,操作的同步性高、密封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胀式快速连接器的剖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爪的剖面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爪的正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芯轴的剖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套和第一芯轴的剖面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连接座的剖面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台、卡爪连接块和第一环台配合的剖面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块的剖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夹爪;2

第二密封圈;3

外套;4

第二芯轴;5

固定块;6

第一卡台;7

卡爪连接块;8

后连接座;9

第一芯轴;10

阻挡环;11

第一环台;12

控制杆;13

第三密封圈;14

第二卡台;15

拉簧;16

第一密封圈;17

第一弹簧;18

第二弹簧;19

压套;20

工件;21

第一锥面;22

第二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3]
如图1

8所示,内胀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套3、后连接座8、夹爪1、第一芯轴9、第二芯轴4、卡爪连接块7和控制杆12,外套3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连接座8的下端,卡爪连接块7外围滑动连接至后连接座8的内圈,卡爪连接块7的上端设置第一芯轴9,如图1

2所示,夹爪1结构是现有技术,夹爪1包括若干分抓,且若干分抓沿第一芯轴9的径向排列,径向排列的若干分抓外部设置定位拉簧15,定位拉簧15用于固定每个分抓的相对位置,且两两分抓之间设有间隙,通过改变间隙距离可以实现夹爪1的内径的变化;
[0034]
后连接座8上端设有第一滑孔,第一芯轴9的上端穿过第一滑孔后铰接至控制杆12的一端,控制杆12的外围接触连接至后连接座8的上端,卡爪连接块7的下端卡接夹爪1的第一端,第二芯轴4固定安装至外壳内部,且第二芯轴4和夹爪1同轴心设置,夹爪1的第二端位于工件20的安装孔内,工件20的安装孔为锥形孔,且夹爪1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4的第一端外围尺寸同步变化,工作人员转动控制杆12带动第一芯轴9和后连接座8沿轴向位移,第一芯轴9和后连接座8相对运动,第一芯轴9带动夹爪1同向运动,后连接座8通过外壳带动第二芯轴4同向运动,从而实现夹爪1和第二芯轴4的同步运动,夹爪1外围卡接至锥形的安装孔内,夹爪1内圈紧密贴合至第二芯轴4的一端,通过第二芯轴4一端的变径实现卡爪紧密卡接至锥形的安装孔内的开合,实现了锥形空面的密封,操作简单。
[0035]
为了使卡爪连接块7具有复位功能和具有弹性空间,在卡爪连接块7与后连接座8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7,且为了便于安装第一弹簧17,卡爪连接块7外围设置第一环台11,且卡爪连接块7外围通过第一环台11滑动连接至后连接座8的内圈,外套3内圈设置第二环台,卡爪连接块7外围位于第二环台内圈,第一环台11第一端接触连接至第二环台的一端,第一环台11的第二端接触连接至后连接座8的顶部内壁,后连接座8内部设置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环台11的第二端、后连接座8的顶部内壁,第一弹簧17设有压缩的回弹力,第二环台受第一弹簧17的回弹力第二环台的端面接触连接至外壳的一端
内缘。
[0036]
为了使第一芯轴9具有复位功能和弹性空间,卡爪连接块7上端设有安装槽,第一芯轴9的下端接触连接至所述安装槽底部,且第一芯轴9外围设置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一端通过阻挡环10固定连接至安装槽内,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芯轴9的下端,第一芯轴9外围滑动连接至阻挡环10内圈,第一芯轴9受第二弹簧18的弹性结构连接至安装槽底部,第二环台与卡爪连接块7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6,保证此部分的密封。
[0037]
卡爪连接块7下端设置第一卡台6,夹爪1的第一端通过拉簧15卡接至第一卡台6外围,第二芯轴4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块5固定连接至外套3内侧壁,如图8所示固定块5包括一体结构的固定环和若干连接板,第二芯轴4的第二端外围固定连接至固定环的内圈,固定环的外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至外壳的内侧壁,每个连接板的外围均位于分抓之间的间隙内,连接板不干涉间隙的变化,从而实现第二芯轴4与外壳的同向移动,且不妨碍夹爪1内径的变化。
[0038]
外套3的下端安装压套19,夹爪1外围滑动连接至压套19内圈,且夹爪1外围设有第一锥面21,压套19内圈设有第二锥面22,且第一锥面21与第二锥面22对称设置,压套19与外套3同向运动,所以第一锥面21与第二锥面22配合滑动连接时可以实现夹爪1的内径变化,夹爪1的第一端受卡台外围干涉内径无法变化,从而实现夹爪1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4的第一端外围紧密贴合,第二芯轴4的第一端是锥形结构,夹爪1第二端的内圈设有第三锥面,紧密贴合的第三锥面与锥形结构外围构成夹爪1的第二端外径与第二芯轴4的第一端外围尺寸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了夹爪1第二端在锥形的安装孔内的开合。
[0039]
控制杆12的一端外围是凸轮结构,但不局限于凸轮结构,只要实现控制杆12的一端外围与后连接座8的接触面到第一芯轴9的铰接轴心的距离,随控制杆12的旋转而变化即可,如方形、三角形等。
[0040]
夹爪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台14,夹爪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卡台14卡接至工件20内部,第二密封圈2位于工件20的安装孔内,为了确保锥形安装孔坡面的密封性,夹爪1的第二端外围套接第二密封圈2,且压套19上端固定连接至外套3的下端,且压套19上端与外套3下端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13,压套19的下端接触连接至第二密封圈2的外围,第二密封圈2与夹爪1同向运动,压套19的一端压触至第二密封圈2外围实现锥形安装孔坡面的密封。
[0041]
外壳侧壁设有注气孔,注气孔依次通过外壳内部和卡爪内部连通至工件20内部,气泵连通至注气孔,实现向被测工件20内部注气或抽真空的目的。
[0042]
内胀式快速连接器的工作过程:
[0043]
工作人员将夹爪1的第二端放入锥形的安装孔内,此时卡爪连接块7与后连接座8受第一弹簧17弹性作用,卡爪连接块7与后连接座8同时受到轴向且相反的力,卡爪连接块7带动夹爪1同向受力,后连接座8带动外壳、压套19和第二芯轴4同向受力,第一锥面21与第二锥面22筋紧密贴合,第三锥面与锥形结构外围紧密贴合,此夹爪1的第二端外围处于缩径状态,第二卡台14的外径小于锥形安装孔的最小内径,工作人员转动控制杆12,控制杆12的一端铰接至第一芯轴9的一端,且控制杆12沿此铰接点为轴心呈弧线转动,控制杆12的一端为第一芯轴9提供向上的拉力,控制杆12的一端外围为后连接座8提供向下的推力,第一弹簧17与第二弹簧18的弹性系数不同,第一芯轴9和后连接座8不是同时运动,但为相对运动,转动的控制杆12外围带动后连接座8、压套19和第一芯轴9向下移动,第一芯轴9带动卡爪连
接块7、夹爪1和第二密封圈2保持位置不动,第一锥面21与第二锥面22配个内径变大,第二芯轴4的锥形结构顶压至夹爪1内圈,夹爪1外径增大,第二卡台14卡接至工件20内部,夹爪1的外围顶涨至锥形安装孔内,此时控制杆12未旋转到位,工作人员继续旋转控制杆12,后连接座8带动压套19继续下移,压套19的一端逐渐挤压至第二密封圈2的外围实现锥形安装孔坡度的密封,此时控制杆12未按压到位,工作人员继续旋转控制杆12,直至控制杆12旋转到位,且相对位置固定,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18的压缩量为第一芯轴9、卡爪连接块7提供了此部分相对位移的浮动空间。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