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底盘防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2.agv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的搭载车,一般以可充电的蓄电池为动力来源,广泛应用于工业运输、信息采集以及机械自动化等领域,agv小车一般都装载有机械式防撞结构,机械式防撞因为稳定性强、更加可靠、成本低廉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agv小车的机械式防撞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由于耗能所需的弹簧等弹性构件在受力较小时缓冲作用明显,但当受力较大时其反作用力也比较大,会将agv小车弹开,容易受到二次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耗能所需的弹簧等弹性构件在受力较小时缓冲作用明显,但当受力较大时其反作用力也比较大,会将agv小车弹开,容易受到二次碰撞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包括连接架、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限位板、移动杆和弹簧,所述连接架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层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层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层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移动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移动杆均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和连接架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和所述连接架之间。
5.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架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车体底盘和架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车体底盘和架体之间。
6.其中,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7.其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外螺纹,并均与所述架体螺纹连接,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8.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筒均包括筒体和环形板,每个所述筒体均与所述架体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的下方,每个所述环形板与对应的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筒体的底部。
9.其中,每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环形板和所述移动杆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形板和所述移动杆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在发生撞击时,所述第二弹性层先受到撞击力,产生形变,不断压缩,从而推动所述限位板沿所述限位槽移动,由
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弹性层接触,所述限位板将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弹性层,并使所述第一弹性层压缩,所述移动杆跟随所述限位板移动,并使得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弹簧压缩的过程中,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接触,从而将所述通孔堵塞,使其变为密闭的空间;压缩至极限位置后,所述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开始回弹,由于所述通孔为密闭环境,回弹会使此空间体积变大,气压变小,使得回弹过程受到外界大气压带来的阻力,从而使得回弹速度变慢,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分担所述弹簧受到的撞击力,并利用气压减慢回弹速度,从而减小车体受到的反作用力,减少二次碰撞的发生。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未受撞击时的截面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受到撞击时的截面图。
[0016]1‑
连接架、2

第一弹性层、3

第二弹性层、4

限位板、5

移动杆、6

弹簧、7

限位槽、8

通孔、9

架体、10

连接杆、11

螺纹孔、12

连接筒、13

筒体、14

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包括连接架1、第一弹性层2、第二弹性层3、限位板4、移动杆5和弹簧6,所述连接架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第一弹性层2与所述连接架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限位槽7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层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通孔8,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连接架1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层2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层3与所述限位板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限位板4的上方,所述移动杆5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移动杆5均与所述限位板4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8中,所述弹簧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弹簧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5和连接架1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5和所述连接架1之间。
[00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在发生撞击时,所述第二弹性层3先受到撞击力,产生形变,不断压缩,从而推动所述限位板4沿所述限位槽7移动,由于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第一弹性层2接触,所述限位板4将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弹性层2,并使所述第一弹性层2压缩,所述移动杆5跟随所述限位板4移动,并使得所述弹簧6压缩,所述弹簧6压缩的过程中,所述移动杆5与所述筒体13的内侧壁接触,从而将所述通孔8堵塞,使其变为密闭的空间;压缩至极限位置后,所述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开始回弹,由于所述通孔8为密闭环境,回弹会使此空间体积变大,气压变小,使得回弹过程受到外界大气压带来的阻力,从而使得回弹速度变慢,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弹性层2和所述第二弹性层3分担所述弹簧6受到的撞击力,并利用气压减慢回弹速度,从而减小车体受到的反作用力,减少二次碰撞的发生。
[002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1包括架体9和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10分别与车体底盘和架体9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车体底盘和架体9之间。
[00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连接杆10将所述移动底盘的防撞结构与车辆底盘连接。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9底部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每个所述螺纹孔11的中心线与对应的所述通孔8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架1还包括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筒体13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外螺纹,并均与所述架体9螺纹连接,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11的内部。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时,先将所述第一弹性层2从所述架体9的侧面放入,使得所述通孔8与所述螺纹孔11对齐,再利用所述螺纹孔11,将所述连接筒12安装在所述通孔8的下方,使得所述连接筒12的将所述第一弹性层2固定。
[0025]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筒12均包括筒体13和环形板14,每个所述连接筒12均与所述架体9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5的下方,每个所述环形板14与对应的筒体13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筒体13的底部。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板14用于连接所述弹簧6,所述筒体13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8的内侧壁接触,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层2的位置,压缩时,所述筒体13的顶面、所述限位板4的底面和所述通孔8的内侧壁形成密闭的空间。
[0027]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弹簧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环形板14和所述移动杆5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形板14和所述移动杆5之间。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发生撞击时,所述弹簧6和所述第一弹性层2共同支撑所述限位板4,发生撞击时,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移动杆5作为一个整体,将所述弹簧6和所述第一弹性层2同时进行压缩,使得通孔8内部转化为密闭空间,从而在回弹时利用大气压减慢回弹速度。
[0029]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