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当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g/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和喷涂油漆进行表面处理的车间中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
3.喷漆废气在处理时需要使用废气回收处理设备,油漆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微粒,在喷涂时,部分油漆未到达喷漆物表而,随气流弥散形成漆雾。稀释剂(有机溶剂)是用来稀释油漆,达到漆物表而光滑美观的目的。有机溶剂易挥发,在喷漆、晾干过程将逐渐挥发产生甲醛,现有的回收处理设备对甲醛的处理方式单一,导致处理效果有限,而未被处理的甲醛则会继续排放到空气中,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有机废气回收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5.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回收处理设备对甲醛的处理方式单一,导致处理效果有限,而未被处理的甲醛则会继续排放到空气中的技术问题。
6.在一些实施列中,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包括:车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吸附罐、管道、固定架、液化燃气罐、供氧罐、固定座和燃烧室,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吸附罐、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固定座,所述吸附罐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气体进出的通道,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吸附罐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固定座上的气体进出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所述液化燃气罐和所述供氧罐,所述液化燃气罐和所述供氧罐的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与所述吸附罐可拆卸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1,本实用新型采用吸附单元与燃烧双重处理的方式,先通过吸附单元上对甲醛进行吸附,经过吸附后的气体中残留的甲醛则通过燃烧分解的方法进一步去除,甲醛处理更加彻底,效果更好,用于吸附甲醛的吸附单元采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便于更换以及清理。
9.2,本实用新型根据hcho o2==co2 h2o(点燃)甲醛与氧气反应生的原理,通过液化燃气罐和供氧罐提供热量在燃烧室内将甲醛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从本质上去除了甲醛,无二次污染。
10.3,本实用新型将处理有机废气的设备安装在可移动式车架上,车架底部通过安装可调节方向的万向轮,便于转运。
11.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7.1车架,2万向轮,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吸附罐,6除固体颗粒单元,601空气滤芯一,602空气滤芯二,7吸附单元,701第一活性炭网层,702第二活性炭网层,8收集箱,9小型脉冲除尘器,10管道,11保护罩,12固定架,13液化燃气罐,14供氧罐,15固定座,16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
21.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包括有车架1、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吸附罐5、管道10、固定架12、液化燃气罐13、供氧罐14、固定座15和燃烧室16,车架1上部固定设置有吸附罐5、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和固定座15,吸附罐5的进风口与第一风机3固定连接,固定座15内部设置有气体进出的通道,固定座15上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室16,燃烧室16和吸附罐5通过管道10连接,第二风机4与固定座15上的气体进出通道固定连接,固定架12与固定座15固定连接,固定架12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液化燃气罐13和供氧罐14,液化燃气罐13和供氧罐14的输出口与燃烧室16固定连接,车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2,吸附罐5内设置有吸附单元7,吸附单元7与吸附罐5可拆卸连接。
22.人工推动车架1将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转运到需要做甲醛回收处理的油漆喷涂车间或涂料制作加工的车间内,使用软管将第一风机3的输入口与车间的气体收集装置连接,然后接通该设备的电源,打开液化燃气罐13和供氧罐14,为燃烧室16内提供点燃甲醛的热量,此时启动第一风机3,第一风机3开始工作,向吸附罐5中不断输送收集含有甲醛的气体,吸附罐5内的气体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风机3停止工作,吸附罐5内的气体通过管道
10被送进燃烧室16中进行充分燃烧,hcho o2==co2 h2o(点燃)甲醛与氧气再被充分点燃的情况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水在燃烧室16内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此时,第二风机4启动,第二风机4会将燃烧室16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抽出,燃烧室16中的甲醛被分解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无污染排放,当第二风机4将燃烧室16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完全排出时,第一风机3又开始工作,继续输送收集含有甲醛的气体,如此循环。
23.具体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除固体颗粒单元6,除固体颗粒单元6由空气滤芯一601和空气滤芯二602组成,除固体颗粒单元6设置在吸附罐5内部下侧位置,空气滤芯一601和空气滤芯二602抽拉式安装在吸附罐5内。
24.空气经过吸附罐5内会先被除固体颗粒单元6中的空气滤芯一601和空气滤芯二602去除掉空气中的固体有机颗粒和灰尘等。
25.具体地,如图2所示,吸附单元7由第一活性炭网层701和第二活性炭网层702组成,吸附单元7设置在吸附罐5内部上侧,吸附单元7位于除固体颗粒单元6上部,第一活性炭网层701和第二活性炭网抽拉式安装在吸附罐5内。
26.除去固体有机颗粒和灰尘的空气会被吸附单元7中的第一活性炭网层701和第二活性炭网层702会先吸附气体中的一部分甲醛和高分子物质,当吸附单元7中的第一活性炭网层701和第二活性炭网层702达到饱和值时,取下第一活性炭网层701和第二活性炭网层702,更换新的即可。
27.具体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小型脉冲除尘器9,小型脉冲除尘器9固定安装在吸附罐5的内壁左侧,小型脉冲除尘器9位于除固体颗粒单元6和吸附单元7之间。
28.当除固体颗粒单元6中的空气滤芯一601和空气滤芯二602是收集满空气中的固体有机颗粒和灰尘后,启动小型脉冲除尘器9,小型脉冲除尘器9会将灰尘等固体颗粒物质从空气滤芯一601和空气滤芯二602上去除。
29.具体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收集箱8,收集箱8滑动连接在吸附罐5的底部。
30.被去除的灰尘等固体颗粒物质会落进收集箱8中,收集箱8中收集满灰尘等固体颗粒物质时,只需将收集箱8取出清理掉里边的灰尘等固体颗粒物质即可。
31.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保护罩11,保护罩11由隔热材料制成,保护罩11设置在固定座15上方,保护罩11将燃烧室16包裹起来,其内部形成真空环境。
32.保护罩11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隔热材料制成,能起到防止燃烧室16由于充分燃烧甲醛后温度过高易被烫伤的作用,保护罩11将燃烧室16包裹起来内部形成真空环境起到隔热的效果。
33.具体地,如图1所示,万向轮2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底部四角位置上。
34.通过在车架1底部设置万向轮2方便设备移动。
3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
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