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叠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2.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

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对硅钢性能的要求主要是:铁损低,这是硅钢片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磁感)高,这使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体积与重量减小,节约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可以提高铁芯的填充系数;冲片性好,对制造微型、小型电动机更为重要;表面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基本无磁时效。
3.硅钢片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工序前需要进行排列叠片工作,现有的硅钢片排列叠片通常由人工手动进行,由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虽然可以满足硅钢片的初步叠片需求,但由于人工作业工作效率低下,且排列整齐度较低,无法满足由硅钢片制成的变压器铁芯等部件的生产需求,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硅钢片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工序前需要进行排列叠片工作,现有的硅钢片排列叠片通常由人工手动进行,由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虽然可以满足硅钢片的初步叠片需求,但由于人工作业工作效率低下,且排列整齐度较低,无法满足由硅钢片制成的变压器铁芯等部件的生产需求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包括:
6.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两个气缸,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位于气缸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均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底部焊接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触碰开关,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靠近第一触碰开关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杆上具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的左右两端的外部套装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螺纹套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焊接,所述第一触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条形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气缸推动第一固定板带动硅钢片运动,使硅钢片移动至第二固定板上,完成对硅钢片的自动叠片工作,无需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提高硅钢片的叠片效率并减少人工劳动负担,气缸推动第一固定板带动第二固定板向第一触碰开关方向运动,使第二固定板挤压弹簧,同时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一固定块运动,使第一固定块挤压第一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控制伺服电机运行,使伺服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配合螺纹套管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配合第一连杆带动限位板运动,通过两个限位板对第二固定板上的硅钢片进行排列整齐,防止硅钢片整齐度低下导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8.上述的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第一壳体焊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使其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时,一端穿过硅钢片和第一通孔,增强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运动时的稳定性,并对硅钢片进行限位,防止硅钢片偏移过度从第二固定板上脱落。
10.上述的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延时开关,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靠近延时开关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延时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磁铁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铁将硅钢片在叠片前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并在叠片时,通过第二固定块挤压延时开关,断开对电磁铁的供电,使硅钢片从第一固定板上脱落。
12.上述的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板焊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内滑动,增强第二固定板运动时的稳定性。
14.上述的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限位块对第一滑块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定,防止第一滑块从第一滑轨中脱出。
16.上述的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靠近螺纹套管的一侧与螺纹套管焊接,所述第二滑轨内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靠近第二滑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触碰开关,所述第二触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滑块在第二滑轨内滑动,增强螺纹套管运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螺纹套管角度倾斜导致螺杆转动时表面磨损,并设置第二限位块对第二滑块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定。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气缸推动第一固定板带动硅钢片运动,使硅钢
片移动至第二固定板上,完成对硅钢片的自动叠片工作,无需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提高硅钢片的叠片效率并减少人工劳动负担;
20.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气缸推动第一固定板带动第二固定板向第一触碰开关方向运动,使第一固定块挤压第一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控制伺服电机运行,螺杆配合螺纹套管带动第二连杆运动,通过两个限位板对第二固定板上的硅钢片进行排列整齐,防止硅钢片整齐度低下导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剖面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后视图。
25.图中:1、气缸;2、第一壳体;3、第一固定板;4、电磁铁;5、第一通孔;6、固定杆;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限位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通孔;12、第一固定块;13、第一触碰开关;14、第二固定块;15、延时开关;16、弹簧;17、第一滑轨;18、第一滑块;19、第一限位块;20、第三通孔;21、第一条形孔;22、第二壳体;23、伺服电机;24、第二滑块;25、第二滑轨;26、第二限位块;27、螺杆;28、螺纹套管;29、轴承;30、第二条形孔;31、第二触碰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8.一种用于硅钢片自动排列叠片装置,包括:
29.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孔21,第一壳体2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两个气缸1,第一壳体2内部位于气缸1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3,两个气缸1的活塞杆均与第一固定板3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的内侧底部焊接有两个弹簧16,弹簧16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10,第一壳体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触碰开关13,第二固定板10底部靠近第一触碰开关13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2,第一壳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壳体22,第二壳体22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3,第二壳体22的内部通过轴承29转动连接有螺杆27,螺杆27的一端与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杆27上具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螺杆27的左右两端的外部套装有螺纹套管28,螺纹套管28靠近第一壳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杆8,第一壳体2的内部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20,第三通孔20的内部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远离第二固定板10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远离螺纹套管2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焊接,第一触碰开关13的电性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3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条形孔30。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气缸1推动第一固定板3带动硅钢片运动,使硅钢片移动至第二固定板10上,完成对硅钢片的自动叠片工作,无需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
提高硅钢片的叠片效率并减少人工劳动负担,气缸1推动第一固定板3带动第二固定板10向第一触碰开关13方向运动,使第二固定板10挤压弹簧16,同时第二固定板10带动第一固定块12运动,使第一固定块12挤压第一触碰开关13,第一触碰开关13控制伺服电机23运行,使伺服电机23带动螺杆27转动,螺杆27配合螺纹套管28带动第二连杆8运动,第二连杆8配合第一连杆7带动限位板9运动,通过两个限位板9对第二固定板10上的硅钢片进行排列整齐,防止硅钢片整齐度低下导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第一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缸1启动与关闭的开关组,开关组与外界市电连接,用以为气缸1、伺服电机23和电磁铁4供电。
31.具体的,第一固定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二固定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底部与第一壳体2焊接。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6使其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时,一端穿过硅钢片和第一通孔5,增强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0运动时的稳定性,并对硅钢片进行限位,防止硅钢片偏移过度从第二固定板10上脱落。
33.具体的,第一固定板3靠近第二固定板10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铁4,第一壳体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延时开关15,第二固定板10底部靠近延时开关1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4,延时开关15的电性输出端与电磁铁4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铁4将硅钢片在叠片前固定于第一固定板3上,并在叠片时,通过第二固定块14挤压延时开关15,断开对电磁铁4的供电,使硅钢片从第一固定板3上脱落。
35.具体的,第一壳体2的内部两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17,第一滑轨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靠近第二固定板10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板10焊接。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滑块18在第一滑轨17内滑动,增强第二固定板10运动时的稳定性。
37.具体的,第一滑轨17的内部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19。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限位块19对第一滑块18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定,防止第一滑块18从第一滑轨17中脱出。
39.具体的,第二壳体2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二滑轨25,第二滑轨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4,第二滑块24靠近螺纹套管28的一侧与螺纹套管28焊接,第二滑轨25内部靠近第一壳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26,第二限位块26靠近第二滑块2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触碰开关31,第二触碰开关31的电性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3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滑块24在第二滑轨25内滑动,增强螺纹套管28运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螺纹套管28角度倾斜导致螺杆27转动时表面磨损,并设置第二限位块26对第二滑块24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定。
41.结构原理:将需要进行叠片的硅钢片通过第一条形孔21放入第一壳体2,电磁铁4将硅钢片固定于第一固定板3上,通过开关组控制气缸1启动,气缸1推动第一固定板3向第二固定板10方向运动,第一固定板3运动时,固定杆6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5和硅钢片,当硅钢片运动至第二固定板10上时,第一固定板3推动第二固定板10向第一触碰开关13方向运动,第二固定板10带动第一滑块18在第一滑轨17内滑动,同时第二固定板10挤压弹簧16,带动第一固定块12挤压第一触碰开关13,同时第二固定块14挤压延时开关15,延时开关15断开电磁铁4的电源,使硅钢片从第一固定板3上脱落,当气缸1复位后,延时开关15复位,恢复
对电磁铁4的供电,第一触碰开关13控制伺服电机23运动,伺服电机23带动螺杆27转动,螺杆27配合螺纹套管28和第二连杆8带动第一连杆7运动,第一连杆7带动限位板9向固定杆6方向运动,当第二固定板10复位的同时,限位板9移动至与硅钢片接触,通过限位板9对硅钢片进行排列整齐,限位板9运动的同时,螺纹套管28带动第二滑块24向第二限位块26方向滑动,当限位板9与硅钢片接触的同时,第二滑块24触动第二触碰开关31,使伺服电机23反转,将限位板9复位,叠片完成后通过第二条形孔30将硅钢片取出。
42.综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气缸1推动第一固定板3带动硅钢片运动,使硅钢片移动至第二固定板10上,完成对硅钢片的自动叠片工作,无需人工手动对硅钢片进行叠片,提高硅钢片的叠片效率并减少人工劳动负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气缸1推动第一固定板3带动第二固定板10向第一触碰开关13方向运动,使第一固定块12挤压第一触碰开关13,第一触碰开关13控制伺服电机23运行,螺杆27配合螺纹套管28带动第二连杆8运动,通过两个限位板9对第二固定板10上的硅钢片进行排列整齐,防止硅钢片整齐度低下导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43.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