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


背景技术:

2.临床上内科住院处经常会有一些因为瘫痪或病重而长期卧床的病人,这些病人由于无法自己翻身,长期下去容易产生褥疮,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对这些病人护理时需要经常给他们翻身进行擦洗按摩或换床单被褥,每天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是一项很繁重的劳动,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搬动病人翻身时动作轻重不易把握,也不利于病人康复,对缺乏护理经验的人还可能会加重病人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护理人员给病人翻身困难,工作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坐端设置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和床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床板右侧间隔设置有通过滑动机构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弧形翻身面,弧形翻身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囊的凹槽。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扶手机构包括设在床板侧面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扶杆。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气囊设置在支杆、扶杆和床板围绕成的空间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床板下方设置有通过底座连接的滚轮,底座之间设置有底板,底座上端和床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弧形翻身面下端和床板表面齐平。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床板顶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滑动机构的滑槽,滑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滑轨设置在滑槽底面,滑块底面和滑轨对接,滑块顶面和移动块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底板上设置气泵,气泵通过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床板正面设置有控制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块、弧形翻身面和第二气囊的配合,使得翻身过程过度平缓,便于辅助病人翻身,省时省力,通过扶手机构便于防止病人翻身掉落床下,移动块间隔设置便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便于移动,灵活性较高,使用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床板,2、第一气囊,3、移动块,4、弧形翻身面,5、第二气囊,6、凹槽,7、支杆,8、扶杆,9、底座,10、滚轮,11、底板,12、加强筋,13、滑槽,14、滑轨,15、滑块,16、气泵,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坐端设置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和床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2,床板1右侧间隔设置有通过滑动机构连接的移动块3,移动块3上设置有弧形翻身面4,如图2所示,弧形翻身面4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囊5的凹槽6。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块3、弧形翻身面4和第二气囊5的配合,使得翻身过程过度平缓,便于辅助病人翻身,省时省力,通过扶手机构便于防止病人翻身掉落床下,移动块3间隔设置便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便于移动,灵活性较高,使用较为便捷。
18.所述扶手机构包括设在床板1侧面的支杆7,所述支杆7的顶端设有扶杆8。
19.所述第一气囊2设置在支杆7、扶杆8和床板1围绕成的空间内,第一气囊2防止病人直接接触扶手机构造成磕碰。
20.所述床板1下方设置有通过底座9连接的滚轮10,底座9之间设置有底板11,底座9上端和床板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2,提高翻身器整体的结构强度。
21.所述弧形翻身面4下端和床板1表面齐平,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撞击患者。
22.所述床板1顶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滑动机构的滑槽13,滑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14和滑块15,滑轨14设置在滑槽13底面,滑块15底面和滑轨14对接,滑块15顶面和移动块3连接。
23.所述底板11上设置气泵16,气泵16通过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5,气泵16启动和关闭控制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5鼓起和回复,所述床板1正面设置有控制器17。
24.实施例:使用时通过床板1底面的蓄电池为用电设备功能,通过控制器17控制,开始翻身时,第一气囊2优先充气鼓起一方面防止患者磕碰,另一方面能够在翻转时提供支撑作用,移动块3向左移动,弧形翻身面4下端移动至患者身体下方,继续患者将沿着弧形翻身面4逐翻转直至和弧形翻身面4贴合,此时患者与床板1角度处与40

60度之间,移动块3停止移动后,第二气囊5充气鼓起将患者顶起和床板1角度处于80

120之间,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5夹持患者,能够提高一定角度内的调整。
25.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坐端设置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和床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2),床板(1)右侧间隔设置有通过滑动机构连接的移动块(3),移动块(3)上设置有弧形翻身面(4),弧形翻身面(4)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囊(5)的凹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扶手机构包括设在床板(1)侧面的支杆(7),所述支杆(7)的顶端设有扶杆(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囊(2)设置在支杆(7)、扶杆(8)和床板(1)围绕成的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床板(1)下方设置有通过底座(9)连接的滚轮(10),底座(9)之间设置有底板(11),底座(9)上端和床板(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弧形翻身面(4)下端和床板(1)表面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床板(1)顶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滑动机构的滑槽(13),滑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14)和滑块(15),滑轨(14)设置在滑槽(13)底面,滑块(15)底面和滑轨(14)对接,滑块(15)顶面和移动块(3)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1)上设置气泵(16),气泵(16)通过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其特征是,所述床板(1)正面设置有控制器(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器,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坐端设置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和床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床板右侧间隔设置有通过滑动机构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弧形翻身面,弧形翻身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囊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块、弧形翻身面和第二气囊的配合,使得翻身过程过度平缓,便于辅助病人翻身,省时省力,通过扶手机构便于防止病人翻身掉落床下,移动块间隔设置便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便于移动,灵活性较高,使用较为便捷。使用较为便捷。使用较为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高薇薇 刘彩霞 王彦君 阮春燕 楼巍敏 张燕灵 杨舒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5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