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防护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各地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慢慢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河岸的边坡失稳破坏往往是较为普遍的工程问题之一。比如在河岸的边坡上进行一些工程建设时容易引起河岸边坡产生滑动破坏,这不仅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了威胁,而且还对河岸旁河道内的水部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破坏,这些都将会对人民的财产和安全以及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目前的边坡防护设计上,由于对一些边坡破坏情况认识的不够,采用了许多太过保守的边坡防护设计,导致工程建设在边坡维护工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在传统的护坡工程中常常会想到的方法是采用土工格栅,但土工格栅有着明显的缺点,首先它在阳光照射下会加速老化,减少使用寿命,其次它还有可燃的隐患;在护坡护脚上通常采用格宾石笼网,虽然格宾石笼网的治理效果还不错,但在经过水流长时间的冲击后,它在结构上会出现局部的坍塌;另外在设计护坡方案时也通常会忽略方案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那么如何在保证河岸边坡稳定的情况下还能减少施工费用并且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应该关心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通过塑钢板桩布设于河道边缘,并通过塑钢锚杆打入河岸中,河岸内部上下布设有回填碎石砂土层和回填种植土层进行护岸加固,即可构成护岸结构系统;而且塑钢锚杆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有细砂,塑钢锚杆具有塑钢锚杆进水孔,可以排出河岸内部位于塑钢锚杆附近的水,同时塑钢板桩上设有塑钢板桩排水孔,也可以排出河岸内部的水,有利于河岸的排水,防止损坏或滑坡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包括河岸,所述河岸具有临水侧边坡,所述河岸包括回填碎石砂土层和回填种植土层,所述回填种植土层、回填碎石砂土层上下分层设置;所述河岸的临水侧边坡覆盖设有塑钢板桩组件,所述塑钢板桩组件由若干个塑钢板桩依次连接固定组成;所述塑钢板桩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塑钢锚杆,所述塑钢锚杆外侧端部通过螺母连接固定于塑钢板桩组件的塑钢板桩上,所述塑钢锚杆除外侧端部外全部置于河岸内部;所述塑钢板桩组件的塑钢板桩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每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由若干个塑钢板桩排水孔组成;所述塑钢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塑钢锚杆上设有若干个塑钢锚杆进水孔。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塑钢锚杆的外侧端部为排水端口,所述塑钢锚杆内部填充有细沙,所有塑钢锚杆进水孔沿塑钢锚杆长度方向呈两排设置。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塑钢板桩截面呈“u”形形状,所述塑钢板桩的两侧分别
具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塑钢板桩的第一连接板具有连接凸块,所述塑钢板桩的第二连接板具有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凹槽与连接凸块均对应设有吸水膨胀密封胶条。
9.优选地,所述河岸还包括生态护坡物,所述生态护坡物设于回填种植土层顶部。
10.优选地,所述塑钢板桩组件上安装的塑钢锚杆在河岸内部呈向上倾斜1~2度角设置,所述塑钢锚杆包裹有反滤层,所述反滤层为纱布。
11.优选地,所述回填种植土层为10~15度角的倾斜斜坡。
12.优选地,所述回填碎石砂土层由从河岸的临水侧边坡至河岸内部回填粒径连续且逐渐减小的碎石和砂土构成。
13.优选地,相邻两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之间的间距为25cm,所述塑钢板桩排水孔的孔径为4mm。
14.优选地,所述塑钢锚杆直径为10mm,所述塑钢锚杆的塑钢锚杆进水孔的孔径为1mm。
15.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塑钢板桩布设于河道边缘,并通过塑钢锚杆打入河岸中,河岸内部设有粒径连续且逐渐减小的回填碎石砂土层(水平方向从岸坡外侧至内部粒径逐渐减小),构成护岸结构系统,可有效防止河水通过板桩孔冲刷河岸,粒径连续且逐渐减小的粒状土可以有效防止河岸原始细粒土流失,避免板桩后岸坡掏空坍塌;而且塑钢锚杆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有细砂,塑钢锚杆具有塑钢锚杆进水孔,可以排出河岸内部位于塑钢锚杆附近的水,同时塑钢板桩上设有塑钢板桩排水孔,也可以排出河岸内部的水,有利于河岸的排水,防止损坏或滑坡现象。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塑钢板桩方便施工,不容易生锈,施工造价低,能耗低且绿色环保,不会对土体和水体造成污染;其塑钢锚杆一端由螺母固定在塑钢板桩上,另一端锚固在河岸稳定的土体中,可以保持塑钢板桩和塑钢锚杆的稳固。
18.(3)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孔塑钢锚杆,可以迅速排出河岸边坡中入渗的水,极大减小土压力,从而保持塑钢板桩稳定,从而保证防护结构安全;同时边坡土体失去水变干,强度也变高。
19.(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塑钢锚杆里面填满细沙,外面包裹纱布,可以避免粘土细颗粒在排水的过程中被带走,防止边坡里面土体的流失;塑钢板桩本身也设置了排水孔,具有一定的排水功能,在河床水位上涨之后,可以很容易的把上涨进入边坡的水排出来。
20.(5)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护坡结构,可以极大减少雨水入渗,对边坡保持稳定及其有利,同时护坡植物对土体起到加固作用,减少边坡发生破坏的概率;所采用的回填种植土层是由黏土搭配粘土质量5%的垃圾焚烧飞灰配置而成,掺入5%的垃圾焚烧飞灰能够促促进边坡植被的生长,更利于边坡植被防护层的形成。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设于河道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塑钢板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布设于河道边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塑钢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27.1-河道,2-河岸,3-生态护坡物,4-回填种植土层,5-回填碎石砂土层,6-塑钢板桩,61-第一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7-塑钢锚杆,8-细沙,9-塑钢锚杆进水孔,10-塑钢板桩排水孔,1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9.实施例
30.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排水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系统,包括河道1和河岸2,河岸2具有临水侧边坡,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靠近河道1一侧,河岸2包括回填碎石砂土层5和回填种植土层4,本实用新型的回填碎石砂土层由从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至河岸2内部回填粒径连续且逐渐减小的碎石和砂土构成。回填种植土层4、回填碎石砂土层5上下分层设置,回填种植土层4为回填种植于回填碎石砂土层5上方的种植土。本实用新型回填种植土层4为10~15度角的倾斜斜坡,回填种植土层4靠近河道1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河道1一侧的高度。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覆盖设有塑钢板桩组件,塑钢板桩组件由若干个塑钢板桩6依次连接固定组成,塑钢板桩组件布设于河道1边缘侧(即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塑钢板桩组件可以呈竖直布设,也可以顺着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侧配合设置。塑钢板桩组件的塑钢板桩6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每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由若干个塑钢板桩排水孔10组成;在实际设置时,塑钢板桩6在水面以上20cm处设计一行塑钢板桩排水孔10。相邻两排塑钢板桩排水排孔之间的间距为25cm,塑钢板桩排水孔10的孔径为4mm。本实用新型塑钢板桩6选用由高分子复合材料经过多种添加剂混合后一次挤压成型的高强度塑钢板桩,其塑钢板桩6可以是预制的,高宽以实际的施工情况而定。首先体现在它的生态环保,制造塑钢板桩所用的的材料不含有害物质,对河岸周围的水土没有污染;然后它易于施工,高强度塑钢板桩材料十分轻,可直接人工施工;其次它的造价低,它的造价比起传统工艺要低很多同时它的建设成本也低;最后它的耐久性十分好,能够满足至少50年的正常使用。这种高强度塑钢板桩十分符合国家提倡的“以塑代钢”的新材料应用和节能环保政策。总体而言,提出施工简便、安全经济且绿色环保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板型塑钢生态护岸结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31.塑钢板桩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塑钢锚杆7,塑钢锚杆7外侧端部通过螺母11连接固定于塑钢板桩组件的塑钢板桩6上,塑钢锚杆7除外侧端部外全部置于河岸2内部,即塑钢锚杆7从塑钢板桩6打入河岸2中,塑钢锚杆7端部通过螺母11固定在塑钢板桩6上。本实用新型塑钢板桩组件上安装的塑钢锚杆7在河岸2内部呈向上倾斜1~2度角设置,塑钢锚杆7包裹有反滤层,反滤层为纱布。塑钢锚杆7为中空结构,塑钢锚杆7上设有若干个塑钢锚杆进水孔9。塑钢锚杆7的外侧端部为排水端口,塑钢锚杆7内部填充有细沙8,所有塑钢锚杆进水孔9沿塑钢锚杆7长度方向呈两排设置,两排塑钢锚杆进水孔9之间的间距为1mm。塑钢锚杆7直径为10mm,塑钢锚杆7的塑钢锚杆进水孔9的孔径为1mm。
32.本实用新型的塑钢板桩6截面呈“u”形形状,塑钢板桩6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塑钢板桩6的第一连接板61具有连接凸块,塑钢板桩6的第二连接板62具有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凹槽与连接凸块均对应设有吸水膨胀密封胶条。
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河岸2还包括生态护坡物3,生态护坡物3设于回填种植土层4顶部。
34.本实用新型以单位长度预制式板桩护岸施工步骤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一、根据设计尺寸,先预制塑钢板桩6,预制塑钢板桩6时先预留排水孔10以及打入塑钢锚杆7的孔,塑钢板桩6之间采用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进行凹凸企口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遇水膨胀的吸水膨胀密封胶条。
36.步骤二、在河岸2的临水边垂直打设塑钢板桩6至设计深度;
37.步骤三、从塑钢板桩6预留的孔斜向上1到2度往河岸2内打孔至设计深度;
38.步骤四、制作塑钢锚杆7,在塑钢锚杆7内填充满细沙,外部用纱布包裹;
39.步骤五、将塑钢锚杆7从塑钢板桩6预留的孔打入河岸2至设计深度;
40.步骤六、在粘土中混合5%的垃圾焚烧飞灰,配置成种植土4;
41.步骤六、在塑钢板桩6和河岸2之间分层填料,先填一定高度的回填碎石砂土层5(回填碎石砂土层由从河岸2的临水侧边坡至河岸2内部回填粒径连续且逐渐减小的碎石和砂土构成),再继续回填种植土层4,回填种植土层4为回填种植于回填碎石砂土层5上方的种植土,在回填种植土层4时,填成向下倾斜10到15度角的斜坡。
42.步骤七、在河岸2和回填种植土层4上布置生态护坡物3,生态护坡物3可以采用狗牙根或其他生态护坡植物。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