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驱动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0: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2.旋转驱动装置可应用于起重机回转台和机器人关节等一些进行圆周工作的机械结构。但是,由于系统振动和摩擦力等因素,使得旋转驱动装置在驱动过程中存在阻滞力,且阻滞力容易造成旋转驱动装置的动态响应过程存在误差,进而难以精确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运动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能够校正旋转驱动装置在动态响应过程中存在的误差。
4.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负载转动,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从动组件、驱动组件、扭矩传动件、第一扭矩传感器和第二扭矩传感器。从动组件用于带动负载转动。驱动组件用于输出扭矩,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组件。扭矩传动件连接转动组件和从动组件,转动组件通过扭矩传动件带动从动组件转动。第一扭矩传感器连接固定组件和扭矩传动件,以用于检测扭矩传动件作用于第一扭矩传感器的扭矩。第二扭矩传感器设于从动组件,以用于检测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
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电机支架和电机定子,转动组件包括电机转子,电机支架、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构成一旋转电机。电机定子固设于电机支架,电机转子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电机支架,且电机定子能够旋转电机转子转动。如此设置,从根本上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旋转驱动装置的维护成本,并且,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定位精度。
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电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还包括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设于电机转子的一端,增量式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转子的转速。通过增量式编码器测量并控制旋转电机的转速,可以精确地控制负载的转速。
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制动器,制动器装设于安装座,制动器与电机转子活动配合,以制动电机转子。如此设置,能够更好地实现旋转电机的制动,以便于随时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停止运转。
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波发生器,扭矩传动件为柔性齿轮,从动组件包括刚性齿轮,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和刚性齿轮构成一谐波传动减速器。柔性齿轮至少部分套设于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套设于波发生器的部分和波发生器配合形成一椭圆齿轮结构,椭圆齿轮结构的长轴端与刚性齿轮啮合,且柔性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
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柔性齿轮包括啮合部和连接部,啮合部呈筒状,啮合部至
少部分套设于波发生器,且啮合部套设于波发生器的部分的外壁与刚性齿轮的内壁啮合连接。啮合部远离波发生器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连接部。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如此设置,便于谐波传动减速器通过柔性齿轮将扭矩g1传递至第一扭矩传感器。
1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从动组件还包括输出法兰盘,输出法兰盘连接刚性齿轮,且用于连接负载,刚性齿轮能够通过输出法兰盘带动负载转动。第二扭矩传感器设于输出法兰盘与刚性齿轮之间。如此,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1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输出法兰盘包括支撑部和装配部,支撑部呈筒状,支撑部一端向外翻折形成装配部,装配部一侧连接刚性齿轮,另一侧用于连接负载,刚性齿轮能够通过装配部带动负载转动,第二扭矩传感器设于装配部与刚性齿轮之间。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套设于支撑部,且支撑部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驱动组件。
1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和绝对式编码器,控制组件电连接绝对式编码器,且绝对式编码器设于支撑部远离装配部的一端。绝对式编码器用于测量输出法兰盘转动时的转动位置,控制组件能够根据绝对式编码器的测量结果控制输出法兰盘的转动角度变化量。
1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扭矩传感器为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容式扭矩传感器、压电式扭矩传感器和压阻式扭矩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14.及/或,第二扭矩传感器为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容式扭矩传感器、压电式扭矩传感器和压阻式扭矩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用于校正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该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负载安装于从动组件,
17.启动驱动组件,以使转动组件加速转动,
18.转动组件通过扭矩传动件带动从动组件加速转动,
19.通过设于从动组件的第二扭矩传感器测出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
20.通过连接扭矩传动件的第一扭矩传感器测出扭矩传动件作用于第一扭矩传感器的扭矩g1,
21.通过公式:g2‑
g1=m*a,校正直线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上述公式中,m是负载的转动惯量,a是负载的角加速度。
22.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驱动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组件加速转动,转动组件通过扭矩传动件将扭矩传递至从动组件,从而使从动组件也加速转动,而从动组件加速转动会带动负载一起加速转动。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扭矩使负载产生角加速度a,另一部分扭矩被固定组件对扭矩传动件产生的反向扭矩所抵消掉。在现有技术中,是以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作为使负载产生角加速度a的扭矩的,然而,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有一部分扭矩被固定组件对扭矩传动件产生的反向扭矩所抵消掉,因此,使负载产生角加速度a的扭矩与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并不一致,导致存在系统误差。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可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直接被测出,而第一扭矩传感器可测出扭矩传动件对固定组件产生的扭矩g1。通过公式:g2‑
g1=m*a,即可消除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中未能使负载产生角加速度的扭矩g1,从而得到驱动组件
使得负载产生角加速度的实际扭矩,进而校正直线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其中,m是负载的转动惯量,a是负载的角加速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驱动装置消除了旋转驱动装置在动态响应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从而有利于旋转驱动装置运动过程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100、负载;1、从动组件;11、刚性齿轮;12、输出法兰盘;121、支撑部;122、装配部;2、驱动组件;21、固定组件;211、电机支架;212、电机定子;213、安装座;22、转动组件;221、电机转子;222、波发生器;3、扭矩传动件;31、柔性齿轮;311、啮合部;312、连接部;4、第一扭矩传感器;5、第二扭矩传感器;6、控制组件;71、第一轴承;72、第二轴承;73、第三轴承;81、增量式编码器;82、绝对式编码器;9、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
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请参阅图1,起重机回转台和机器人关节等一些进行圆周工作的机械结构中,旋转驱动装置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常,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负载100进行旋转运动。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该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负载100转动,且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从动组件1、驱动组件2、扭矩传动件3、第一扭矩传感器4和第二扭矩传感器5。其中,驱动组件2作为动力源用于输出扭矩,且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组件21和转动组件22,转动组件22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组件21,固定组件21能够驱动转动组件22转动。而转动组件22通过扭矩传动件3连接从动组件1,从而将驱动组件2输出的扭矩通过扭矩传动件3传递至从动组件1。从动组件1连接负载100,用于带动负载100转动。也即,驱动组件2输出的扭矩主要用于带动负载100转动。
33.为了准确测出旋转驱动装置不同部分受到的扭矩作用大小,本发明在旋转驱动装置的不同部位设置了不同的扭矩传感器。其中,第一扭矩传感器4连接固定组件21和扭矩传动件3,以用于检测扭矩传动件3作用于第一扭矩传感器4的扭矩。第二扭矩传感器5设于从动组件1,以用于检测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
34.第一扭矩传感器4为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容式扭矩传感器、压电式扭矩传感器和压阻式扭矩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同样地,第二扭矩传感器5为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容式扭矩传感器、压电式扭矩传感器和压阻式扭矩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容式扭矩传感器、压电式扭矩传感器和压阻式扭矩传感器均具有应变响应速度快以及测量精度高的优点,能够快速精确地测出相应的扭矩的大小。
35.具体地,如图1所示,启动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带动转动组件22加速转动,转动组件22通过扭矩传动件3将扭矩传递至从动组件1,从而使从动组件1也加速转动,而从动组件1加速转动会带动负载100一起加速转动。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扭矩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a,另一部分扭矩被固定组件21对扭矩传动件3产生的反向扭矩所抵消掉。在现有技术中,不设置有第一扭矩传感器4,其是以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作为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a的扭矩的,然而,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有一部分扭矩被固定组件21对扭矩传动件3产生的反向扭矩所抵消掉,因此,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a的扭矩与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并不一致,导致存在系统误差。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可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5直接被测出,而第一扭矩传感器4可测出扭矩传动件3对固定组件21产生的扭矩g1。通过公式:g2‑
g1=m*a,即可消除驱动组件2的输出扭矩g2中未能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的扭矩g1,从而得到驱动组件2使得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的实际扭矩,进而校正直线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其中,m是负载100的转动惯量,a是负载100的角加速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驱动装置消除了旋转驱动装置在动态响应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从而有利于旋转驱动装置运动过程的精确控制。
3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装置采用了旋转电机作为动力源。具体的,固
定组件21包括电机支架211和电机定子212,转动组件22包括电机转子221,电机支架211、电机定子212和电机转子221构成一旋转电机。其中,电机定子212固设于电机支架211,而电机转子221通过第一轴承71可转动地连接于电机支架211,当旋转驱动装置启动时,电机定子212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旋转电机转子221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组件2输出扭矩。旋转电机可直接与负载100连接,也可通过减速器与负载100连接。如此设置,从根本上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旋转驱动装置的维护成本,并且,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定位精度。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转子221的定义比较广泛,当旋转电机直接连接负载100时,负载100与电机定子212之间的转动部件均可定义为电机转子221,而当旋转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负载100时,减速器与电机定子212之间的转动部件则均可定义为电机转子221。因此,为了电机转子221更好地传递扭矩,电机转子221会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便于电机转子221连接负载100或者减速器。
37.为了更好地实现旋转电机的控制,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装置还设置有控制组件6和增量式编码器81,并且,控制组件6分别电连接旋转电机和增量式编码器81。具体地,增量式编码器81设于电机转子221的一端,且增量式编码器81能够实时测出旋转电机转子221的转速,然后,增量式编码器81将旋转电机的转速数据传输给控制组件6,而控制组件6能够根据增量式编码器81的测量结果控制电机转子221的转速变化量,以使旋转电机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通过增量式编码器81测量并控制旋转电机的转速,可以精确地控制负载100的转速。而控制组件6可以是工业电脑或者微处理器等控制器。
3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旋转电机的制动,以便于随时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停止运转,旋转驱动装置还设置有制动器9。具体地,固定组件21还包括安装座213,安装座213固定连接于电机支架211,而制动器9装设于安装座213,且制动器9与电机转子221活动配合,以制动电机转子221。当制动器9贴设于电机转子221时,电机转子221在制动器9的摩擦作用下减速,制动器9与电机转子221贴合得越紧,电机转子221的速度下降得越快。当制动器9远离电机转子221时,电机转子221不会受到来自制动器9的摩擦力作用。更具体地,电机转子221的一端形成一台阶结构,制动器9止挡于台阶结构处,并且制动器9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活动配合。
39.但是,旋转电机的转速太快,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旋转电机的转速有利于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扭矩,从而实现旋转电机的低速大扭矩传动。而为了更好地降低旋转电机的输出转速。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装置在负载100与旋转电机之间设置了谐波传动减速器。具体地,转动组件22包括波发生器222,扭矩传动件3为柔性齿轮31,从动组件1包括刚性齿轮11,波发生器222、柔性齿轮31和刚性齿轮11构成一谐波传动减速器。其中,柔性齿轮31至少部分套设于波发生器222,而波发生器222被柔性齿轮31套设的部分的截面呈椭圆形,因此,柔性齿轮31套设于波发生器222的部分和波发生器222配合形成一椭圆齿轮结构,且椭圆齿轮结构的轮齿朝向背离波发生器222的一侧。谐波传动减速器在运转时,椭圆齿轮结构的长轴端始终与刚性齿轮11啮合,而椭圆齿轮结构的短轴端则与刚性齿轮11完全脱开,并且,椭圆齿轮结构的长轴端和短轴端之间的部分与刚性齿轮11处于不完全啮合的过渡状态。当波发生器222在电机转子221的驱动下连续转动时,柔性齿轮31的变形不断改变,柔性齿轮31与刚性齿轮11的啮合状态也不断改变,柔性齿轮31与刚性齿轮11的啮合状态重复啮入、完全啮合、啮出、完全脱开、再啮入的过程,从而实现刚性齿轮11
相对柔性齿轮31沿波发生器222相同的方向缓慢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谐波传动减速器在工作时,柔性齿轮31固定连接于固定组件21,由电机转子221带动波发生器222转动,刚性齿轮11作为从动轮,输出转动,进而带动负载100转动。在谐波传动减速器的传动过程中,波发生器222转一周,柔性齿轮31上某一点变形的循环次数称为波数,以n表示,通常n为2或3。其中,n为2时,谐波传动减速器为双波传动,此时,谐波传动减速器的结构比较简单,且谐波传动减速器易于获得更大的传动比。
40.并且,为了测出扭矩传动件3对固定组件21产生的扭矩g1,柔性齿轮3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4,而第一扭矩传感器4固定连接于电机支架211。具体地,如图1所示,柔性齿轮31包括啮合部311和连接部312,啮合部311呈筒状,啮合部311至少部分套设于波发生器222,且啮合部311套设于波发生器222的部分的外壁与刚性齿轮11的内壁啮合连接。啮合部311远离波发生器222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连接部312,连接部312固定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4。如此设置,便于谐波传动减速器通过柔性齿轮31将扭矩g1传递至第一扭矩传感器4。
41.而为了将负载100更好地连接于谐波传动减速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谐波传动减速器与负载100之间设置了输出法兰盘12。具体地,从动组件1还包括输出法兰盘12,输出法兰盘12固定连接刚性齿轮11,且负载100连接于输出法兰盘12,刚性齿轮11通过输出法兰盘12带动负载100转动。而第二扭矩传感器5设于输出法兰盘12与刚性齿轮11之间。
42.进一步地,为了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出法兰盘12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121和装配部122。其中,支撑部121呈筒状,支撑部121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轴承72,且支撑部121通过第二轴承72可转动地连接于驱动组件2,具体地支撑部121通过第二轴承72可转动地连接于电机转子221,如此,提高了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支撑部121一端向外翻折形成装配部122,装配部122一侧连接刚性齿轮11,另一侧用于连接负载100,刚性齿轮11能够通过装配部122带动负载100转动,第二扭矩传感器5设于装配部122与刚性齿轮11之间。同样地,刚性齿轮11外套设有第三轴承73,刚性齿轮11通过第三轴承73可转动连接于电机支架211,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强度。
43.同样地,为了更好地实现输出法兰盘12的控制,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装置还设置有绝对式编码器82,并且,控制组件6电连接绝对式编码器82。具体地,绝对式编码器82设于支撑部121远离装配部122的一端。绝对式编码器82能够实时测出输出法兰盘12转动时的转动位置,然后,绝对式编码器82将输出法兰盘12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能够根据绝对式编码器82的测量结果控制输出法兰盘12的转动角度变化量。
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用于校正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该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将负载安装于从动组件,
46.启动驱动组件,以使转动组件加速转动,
47.转动组件通过扭矩传动件带动从动组件加速转动,
48.通过设于从动组件的第二扭矩传感器测出驱动组件的输出扭矩g2,
49.通过连接扭矩传动件的第一扭矩传感器测出扭矩传动件作用于第一扭矩传感器
的扭矩g1,
50.通过公式:g2‑
g1=m*a,校正直线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上述公式中,m是负载的转动惯量,a是负载的角加速度。
51.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驱动装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2.将负载10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于输出法兰盘12。然后控制组件6控制旋转电机启动,电机定子212驱动电机转子221转动,电机转子221驱动谐波传动减速器转动。并且,谐波传动减速器将旋转电机输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低速转动。之后,连接于谐波传动减速器的输出法兰盘12跟随刚性齿轮11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负载100一起转动。旋转电机的转速从零开始增加,因此,旋转电机以及负载100均为加速转动,在负载100和输出法兰盘12的加速过程中,第二扭矩传感器5能够测出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g2,而柔性齿轮31一端固定于第一扭矩传感器4,因此,柔性齿轮31是不发生转动的,第一扭矩传感器4能够测出柔性齿轮31传递至电机支架211处的扭矩g1,而g1是不能作用于负载100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的。因此,通过公式:g2‑
g1=m*a,消除掉不能使负载100产生角加速度的g1,从而校正直线驱动装置的系统误差。
53.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4.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