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0: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面板由于具有可弯曲、折叠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3.一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常伴随着发黄、发绿等色偏现象,导致弯折显示区出现显示色偏等不良现象。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弯折显示区出现的显示色偏现象,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弯折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基底、多个像素单元和功能膜层,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于柔性基底的一侧,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大于目标亮度;功能膜层设于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远离柔性基底的一侧,在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受到正比于弯折角度的拉应力,功能膜层的透光率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光透过功能膜层后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以使得弯折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的亮度与平面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亮度比一致。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膜层设置有开口,开口在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在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在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一颜色子像素和至少部分第二颜色子像素在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膜层包括透明弹性基底,透明弹性基底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上具有褶皱层。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弹性基底的材料包括聚硅氧烷,褶皱层的材质包括聚乙烯醇烯。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弹性基底的透光率大于90%。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0

1000微米。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膜层的拉应力范围为30

50兆帕。
1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16.提供柔性基底,在柔性基底的一侧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单元;
17.在至少部分像素单元远离柔性基底的一侧设置预先制备的功能膜层;
18.功能膜层的制备包括:
19.提供透明弹性基底,至少对透明弹性基底的第一面进行预处理;
20.在第一面形成褶皱层。
21.本公开的显示面板,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功能膜层设于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远离柔性基底的一侧,功能膜层的透光率随着弯折显示区的弯折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平面显示区功能膜层不受弯折应力的影响,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发出的光透过率较小,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正常显示无色偏;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会受到一定的弯折应力,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折角度的增加,弯折显示区的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发出的光经功能膜层后,透过率相比平面显示区增大,弯折显示区的部分子像素透过率增加后,可以使弯折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平面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一致,从而可以消除弯折显示区的发黄、发绿等色偏现象,达到改善弯折显示区色偏的效果。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弯折角度为0度时,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
25.图2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弯折角度为45度时,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
26.图3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弯折角度为60度时,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
27.图4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弯曲时,有偏光片状态透过率衰减程度示意图。
28.图5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有偏光片状态,弯曲时0度和60度的光谱图。
29.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弯曲角度与测试功能膜层应力的关系图。
30.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功能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像素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功能膜层受到的拉应力与蓝光透过率的关系图。
34.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5.图中:1

功能膜层,11

透明弹性基底,12

褶皱层,121

开口,2

偏光片,3

平坦层,4

像素单元,41

红色子像素,42

蓝色子像素,43

绿色子像素,5

柔性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
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37.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38.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39.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在发光单元上制备有封装层、偏光片、盖板玻璃等结构,而发光单元上的封装层、偏光片、盖板玻璃等对红、绿、蓝光的吸收强度不一致。相对于平面显示区,位于弯折显示区的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通过封装层、偏光片、盖板玻璃等结构的距离、路径、出光角度等会发生变化,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折角度的增加,封装层、偏光片、盖板玻璃等结构对某一颜色光的吸收比例增强,红、绿、蓝三色合成白光的比例失衡,人眼观察弯折显示区时,会出现色偏现象。
40.图1至图3为发光单元在盖板玻璃影响下在不同弯折角度下红、绿、蓝三色光透过率归一化光谱示意图,图中从左到右的波峰处依次为蓝光、绿光和红光的波形。
41.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未弯折时,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含有盖板玻璃的柔性显示面板,添加盖板玻璃前和添加盖板玻璃后相比,蓝光的波形曲线与未设盖板玻璃时的波形曲线重合,红光和绿光的波形曲线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略有升高。因此,混合光中蓝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略微降低,红光和绿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略有升高。可以理解,未设置盖板玻璃时,弯折显示区的红光、绿光、蓝光的透过率的差异性较小,蓝光的透过率相对于红光、绿光略有降低,弯折显示区的红光、绿光、蓝光的透过率的差异性增大。
42.如图2显示面板的为弯折角度45度时的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图3为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为60度时,有无盖板玻璃状态的光谱图。可以看出,添加盖板玻璃的柔性显示面板,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曲角度增加,蓝光的波形曲线与未设盖板玻璃时的波形曲线重合,红光和绿光的波形曲线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升高较多。因此,混合光中蓝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降低较多,红光和绿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升高较多。可以理解,弯折显示区的蓝光透过率衰减严重,而红光和绿光的透过率衰减较少,使弯折显示区的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合成白光的比例失衡,导致弯折显示区出现发黄异常。
43.如图4所示,发光单元在偏光片的影响下,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曲角度的增加,红光、绿光和蓝光在弯折显示区的透过率均发生一定程度的衰减,但是蓝光的透过率衰减程度最大,加剧了弯折显示区显示发黄现象。
44.图5为显示面板有偏光片状态,平面显示区与弯折显示区弯折60度的归一化的测
光谱示意图,图中从左到右的波峰处依次为蓝光、绿光和红光的波形。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弯折60度时,蓝光的波形曲线远低于平面显示区的波形曲线,而红光和绿光的波形曲线平面显示区的波形曲线大幅升高。因此,混合光中蓝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大幅下降,红光和绿光所占的比例相比未设盖板玻璃时大幅升高。蓝光的衰减程度最为明显,弯折显示区合成白光的rgb三原色中蓝光偏少,导致弯折显示区显示色偏发黄。
45.一般,显示器在弯折时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随着弯曲角度增加,拉应力逐渐增加。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弹性模量为4.076gpa,对柔性显示面板弯折一定角度并静置300秒,测试显示面板的拉应力。如图6所示,显示器弯曲曲率半径为10mm时,随着弯曲角度增加,拉应力逐渐增加,弯曲角度在75度时,拉应力达到18兆帕左右。
46.为改善上述显示面板弯折显示区的色偏现象,在显示面板的偏光片与发光单元之间或偏光片另一侧增设一层拉应力调控光透过率的功能膜层。功能膜层通过改变表面形貌可以有效的调节透光率,通过拉应力改变材料表面形貌,调控材料表面的褶皱数量,从而达到调控光透过率的目的。
47.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弯折显示区和平面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基底5、多个像素单元4和功能膜层1,多个像素单元4阵列排布于柔性基底5的一侧,像素单元4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大于目标亮度;功能膜层1设于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远离柔性基底5的一侧,在所述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1受到正比于弯折角度的拉应力,功能膜层1的透光率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光透过功能膜层1后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以使得弯折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的亮度与平面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亮度比一致。
48.平面显示区功能膜层1不受弯折应力的影响,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发出的光透过率较小,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正常显示无色偏;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1会受到一定的弯折应力,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折角度的增加,弯折显示区的至少一种颜色的至少部分子像素发出的光经功能膜层1后,透过率相比平面显示区增大,弯折显示区的部分子像素透过率增加后,可以使弯折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平面显示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一致,从而可以消除弯折显示区的发黄、发绿等色偏现象,达到改善弯折显示区色偏的效果。
49.如图7至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5、多个像素单元4、偏光片2和功能膜层1,多个像素单元4阵列排布于柔性基底5的一侧,每个像素单元4包括红色子像素41、绿色子像素43和蓝色子像素42,蓝色子像素42的发光亮度大于目标亮度;偏光片2设于多个像素单元4远离柔性基底5的一侧;功能膜层1设于偏光片2与多个像素单元4之间或偏光片2远离柔性基底5的一侧,功能膜层1在平面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在弯折显示区的透光率。平面显示区功能膜层1蓝色子像素42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1的透光率随着弯折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蓝色子像素42的光透过功能膜层1后的发光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以使得弯折显示区的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与平面显示区的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比一致。
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像素单元4可以包括柔性基底5上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阳极、阴极和发光单元,阳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
的负极相连,发光单元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发光单元可以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为了便于设置偏光片2,可以在多个像素单元4上设置平坦层3。
51.目标亮度指的是,在未设置功能膜层1,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合成白光的比例在平面显示区能合成白光时,蓝色子像素42发光的亮度。在平面显示区,蓝色子像素42发光的亮度超出目标亮度的部分能够消除功能膜层1对蓝光透过率的削弱,使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在透过未受力的功能膜层1后等于目标亮度。
52.蓝色子像素42发光的亮度大于目标亮度,在平面显示区,功能膜层1不受拉应力影响,对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透过率较小,功能膜层1对蓝光透过率的削弱与蓝色子像素42发光的亮度的增加中和,因此,对平面显示区的显示没有影响。在弯折显示区,功能膜层1会受到一定的拉应力,随着弯折显示区弯折角度的增加,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经功能膜层1后,透过率相比平面显示区增大,可以补偿因偏光片2导致的蓝光透过率下降,弯折显示区的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合成白光的比例重新趋于平衡,可以消除弯折显示区的发黄、发绿等色偏现象,达到改善弯折显示区色偏的效果。
53.功能膜层1包括透明弹性基底11和褶皱层12,透明弹性基底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褶皱层12设于透明弹性基底11的第一面,褶皱层12上设有多个开口121,褶皱层12的透光率与其产生的拉应力相关。红色子像素41和绿色子像素43在柔性基底5的正投影位于多个开口121在柔性基底5的正投影内,蓝色子像素42在柔性基底5的正投影位于多个开口121在柔性基底5的正投影外。
54.透明弹性基底11可以采用透明聚硅氧烷、透明丙烯酸类树酯(pmma)、透明聚氨酯或透明壳聚糖(cs)制成,褶皱层12可以采用聚乙烯醇烯制成。需要说明的是,透明弹性基底11的透光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一般地,功能膜层1的厚度处于100

1000微米之间,拉应力为30

50兆帕。
55.图10为功能膜层1受到的拉应力与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透过率关系示意图,功能膜层1的透过率在拉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功能膜层1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透过率随拉应力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透过率最大的拉伸长度对应的拉应力为σ,σ约为20兆帕左右,当拉应力小于σ时,光透过率随着拉应力增加而增加;当拉应力大于σ时,光透过率随着拉应力增加而减小。
56.可以理解的是,在平面显示区,功能膜层1不受拉应力影响,对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透过率为百分之五十。而在弯折显示区随着功能膜层1受到的拉应力的增加,对蓝色子像素42发出的光透过率可以由增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透过率增加超过百分之五十,完全可以中和偏振片对蓝光透过率的衰减。
57.通常,功能膜层在弯折显示区的拉应力可以大于等于10兆帕且小于等于30兆帕,功能膜层在平面显示区的拉应力可以大于等于0兆帕且小于等于5兆帕。功能膜层在弯折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大于等于85%且小于等于95%,功能膜层在平面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70%。
58.当功能膜层1在弯折显示区的拉应力大于等于10兆帕且小于等于30兆帕时,功能膜层在弯折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5%且小于等于95%;当平面显示区的拉应力大于等于0兆帕且小于等于5兆帕时,功能膜层在平面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70%。
59.功能膜层1可以通过预拉伸贴合的方式设于偏光片2与多个像素单元4之间或偏光片2远离柔性基底5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预拉伸的拉力大小可以为4

20兆帕,通常预拉伸的拉力大小设为5兆帕。预拉伸贴合的方式的意义在于,弯折显示区弯折较小的角度时,功能膜层1受力比较小,对蓝光的透过率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抵消偏光片2弯折对蓝光的透过率的衰减。因此,通过预拉伸的拉力达到功能膜层1对蓝光的透过率的增加较快的节点,例如20兆帕所对应的透过率,使得功能膜层1对蓝光的透过率的增加能完全抵消偏光片2弯折对蓝光的透过率的衰减。
60.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61.步骤s10,提供柔性基底5,在柔性基底5的一侧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单元4;
62.步骤s20,在至少部分像素单元4远离柔性基底5的一侧设置预先制备的功能膜层,功能膜层的制备包括:提供透明弹性基底11,至少对透明弹性基底11的第一面进行预处理;在第一面形成褶皱层12。
63.功能膜层的制备还可以包括:在褶皱层12上形成多个开口121。
64.在实际操作时仅在透明弹性基底11的第一面设置褶皱层12,因此可以对透明弹性基底11的第一面进行预处理即可,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第一面对褶皱层12的结合性能。
65.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弹性基底11的材质可以为聚硅氧烷,至少对透明弹性基底11的第一面进行预处理,包括:利用氧气等离子氧化透明弹性基底11。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强碱对透明弹性基底11进行蚀刻,强碱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
66.在第一面形成褶皱层12,包括:在第一面形成聚乙烯醇烯层,对聚乙烯醇烯层进行图案化,图案化后的聚乙烯醇烯层和透明弹性基底11形成双层膜;在双层膜相对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图案化聚乙烯醇烯层产生应变后释放,以使聚乙烯醇烯层形成为褶皱层12。
67.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在透明弹性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形貌的一层聚乙烯醇烯溶液,加热固化后,制备具有一定形状的刚性与弹性的双层膜。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喷墨打印的方式,还可以旋涂的方式进行替代。
68.在第一面形成聚乙烯醇烯层可以包括:将3

10wt%的聚乙烯醇烯溶液滴涂在透明弹性基底11上并烘干,烘干温度一般可以设置为80摄氏度。
69.对双层膜的两端施加的拉应力与双层膜的厚度有关,通常双层膜的厚度越厚,拉应力也越大。双层膜的两端施加的压力大小使其发生5%

15%的应变,优选的可以是10%的应变。在本实施例中,功能膜层1的厚度可以为100

1000微米,对应的,拉应力可以为30

50兆帕。
70.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面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71.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除了显示面板以外,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以显示器为例,具体例如外壳、电路板、电源线,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装置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72.显示装置可以是传统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电视和摄录放影机,也可以是新兴的穿戴设备,例如vr眼镜,在此不一一进行列举。
7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
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