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装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


背景技术:

2.翻车机系统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散状物料卸料系统,它用于火车装载的散状物料的翻卸;翻车机卸煤系统卸车效率高,对车辆损伤少,能改善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便于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控制。
3.c形转子式翻车机可与卸车线上其他配套设备联动实现自动卸车,也可由人工操作实现手动控制;工作过程是:启动液压站电动机,使压车臂上升到最高位置,然后由重车调车机牵引一节满载敞车准确定位于翻车机的托车梁上,靠板振动器在液压缸的推动下靠向敞车一侧,压车臂下落压住敞车两侧车帮;当靠板靠上、压车臂压住、重车调车机臂已驶出翻车机后,翻车机开始以正常速度翻卸;翻卸过程中,车辆弹簧力的释放是通过不关闭液压缸上的液压锁来吸收弹簧释放的能量;翻卸到110
°
后,关闭液压锁,将翻卸车辆锁住,以防车辆掉道;翻车机继续翻卸直到接近160
°
左右减速、停车、振动器投入,3s后,振动停止,翻车机以正常速度返回;离回零位30
°
时,压车臂开始抬起,快到零位时减速,对轨停机;停机后靠板后退,压车臂上到最高位、靠板退到最后位、重车调车机牵引第二节满载敞车进入翻车机顺便顶出已翻卸的空车,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4.但是传统c型翻车机容易出现敞车对不准翻车机卸车位置,位置偏移容易对翻车机造成损伤,而且翻车机翻转卸车时,敞车对运行轨道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很容易对轨道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包括轨道环总成、安全动力机构和气动驱动机构,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限位感应挡板和出口限位靠板,且所述限位感应挡板朝向所述出口限位靠板的一侧安装有感应装置,所述轨道环总成对称出口限位靠板的另一端内侧也活动套接有入口限位靠板,所述轨道环总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c口梁,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整机转动动力机构和滑轮组,所述轨道环总成的侧面还固定安装有地梁,所述地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上轨道,所述c口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靠背梁压车绑机构。
8.优选地,所述靠背梁压车绑机构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机构,所述靠背梁压车绑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安装槽通过第一传动杆活动套接有敞车固定爪,所述敞车固定爪的底部与所述液压油缸机构相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杆焊接于所述敞车固定爪的侧面。
9.优选地,所述安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通过转动轴活动套接有动爪,所述固定板和动爪之间固定安装有片簧,所述带齿棘轮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于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
10.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传动杆两端与所述轨道环总成接触的部分安装有转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棘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侧齿与所述带齿棘轮外侧的齿相啮合;
12.所述限位感应挡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槽的内侧顶部和底部有均匀分布的齿,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驱动槽内侧分布的齿相啮合,所述出口限位靠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驱动槽的内侧顶部和底部有均匀分布的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驱动槽内侧分布的齿相啮合,且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外径和齿数大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径和齿数;
13.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与所述出口限位靠板相对称的位置所述入口限位靠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气动驱动机构包括压缩气体柜,所述压缩气体柜固定安装于所述地梁的内侧,所述压缩气体柜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圆板,所述压缩气体柜的侧面还开设有通气圆孔,所述压缩气体柜的外侧与所述通气圆孔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动管道,所述压缩气体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梁地板,所述地梁地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15.所述地梁的内侧还活动套接有第五传动杆,且所述第五传动杆两端与所述地梁接触的部分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五传动杆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驱动柱轮和第八传动齿轮,所述地梁的内侧底部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六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七传动齿轮;
16.所述地梁的内侧还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固定套接有第五传动齿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动杆相连接;
17.其中,敞车从车头与所述驱动柱轮相接触直至车尾与所述驱动柱轮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通过所述减速机调节至输出端刚好转动半个周期。
18.优选地,所述第七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八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六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密封圆板表面开设有半圆孔。
19.优选地,所述驱动柱轮表面经过粗糙处理,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与所述压缩气体柜内侧壁接触部分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所述密封圆板与所述压缩气体柜的内侧壁保持良好的贴合状态和良好的气密性。
20.优选地,所述气动管道延伸至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且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所述气动管道的出口内侧活动套接有气驱动板,所述气驱动板的底部为矩形块结构,与所述气动管道内侧壁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低摩擦力,所述气驱动板的顶部分布有齿条;
21.所述轨道环总成的内侧壁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六传动杆,所述第六传动杆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六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通过表面固定安装的棘爪和片弹簧活动啮合有第二棘轮,且所述第二棘轮内部开设的
棘齿和所述带齿棘轮内部开设的棘齿方向相反。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敞车经牵引通过机上轨道进入翻车机时,在敞车重力作用下,地梁地板和密封板朝压缩气体柜方向运动,并对压缩气体柜内腔的压缩空气进一步压缩,压空气通过通气圆孔进入气动管道,推动气驱动板竖直向上运动,通过第二棘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靠近敞车的侧面,带动限位感应挡板朝敞车方向运动并挡住敞车车头,当限位感应挡板表面安装的感应装置感应到敞车与限位感应挡板之间的距离处于合适翻卸的位置,则靠背梁压车绑机构锁止敞车,且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可以在翻车机翻转卸车时对敞车提供支撑力,防止应力直接作用于机上轨道导致机上轨道变形,通过敞车的运动带动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运动,不仅减少了额外的驱动机构,而且敞车的运动可以直接和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的运动相对应,无需人工操控,;
24.同时敞车底部通过与驱动柱轮摩擦带动驱动柱轮旋转,敞车从车头与驱动柱轮相接触直至车尾与驱动柱轮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通过减速机调节至输出端刚好转动半个周期,密封圆板转动半个圈堵住通气圆孔,翻车机在整机转动动力机构和滑轮组的作用下进行翻转卸车,由于压缩气体柜内腔与气动管道内腔处于不连通状态,在转动状态失去敞车对地梁地板的压力时,气驱动板的状态也不受影响;
25.当敞车结束卸货驶离地梁地板时,敞车从车头与另一端的驱动柱轮相接触,直至驶离地梁地板车尾与另一端的驱动柱轮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可以使密封圆板再次转动半圈,气动管道的内腔通过密封圆板表面开设的孔与压缩气体柜内腔相连通,实现了启动驱动机构复位,无需额外驱动力和人工操作。
26.2、当敞车完成卸货时,液压油缸机构推动敞车固定爪沿第一传动杆向上转动,解除对敞车的锁止,同时第一传动杆转动带动带齿棘轮转动,通过带齿棘轮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杆转动完成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朝轨道环总成的内部收缩复位运动,通过靠背梁压车绑机构的解除锁止操作带动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复位运动,无需额外驱动力,防敞车运行时对限位感应挡板和敞车固定爪碰撞造成意外损坏;
27.需要说明的是,带齿棘轮和第二棘轮内侧开设的棘齿方向相反,气驱动板驱动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伸出时,第一传动齿轮带动带齿棘轮转动对第一传动杆不产生影响,同理当第一传动杆驱动限位感应挡板、出口限位靠板和入口限位靠板进行收缩复位时,带动第二传动杆的转动方向对第六传动杆无影响,有效避免了各个工作结构之间互相影响,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靠背梁压车绑机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安全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带齿棘轮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第二棘轮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的气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轨道环总成;2、限位感应挡板;3、出口限位靠板;4、入口限位靠板;5、c口梁;6、整机转动动力机构;7、滑轮组;8、地梁;9、机上轨道;10、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1、液压油缸机构;12、敞车固定爪;13、第一传动杆;14、固定底座;15、带齿棘轮;16、第一传动齿轮;17、第二传动杆;18、第二传动齿轮;19、第一驱动槽;20、第三传动齿轮;21、第二驱动槽;22、第二圆板;23、第四传动齿轮;24、气驱动板;25、第一圆板;26、固定板;27、片簧;28、动爪;29、第二棘轮;30、压缩气体柜;31、第三传动杆;32、密封圆板;33、通气圆孔;34、减速机;35、气动管道;36、第五传动齿轮;37、第六传动齿轮;38、第四传动杆;39、第七传动齿轮;40、第八传动齿轮;41、第五传动杆;42、驱动柱轮;43、压缩弹簧;44、地梁地板;45、密封板;46、第六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参照图1

6,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智能化翻车机,包括轨道环总成1、安全动力机构和气动驱动机构,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限位感应挡板2和出口限位靠板3,且限位感应挡板2朝向出口限位靠板3的一侧安装有感应装置,轨道环总成1对称出口限位靠板3的另一端内侧也活动套接有入口限位靠板4,轨道环总成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c口梁5,轨道环总成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整机转动动力机构6和滑轮组7,轨道环总成1的侧面还固定安装有地梁8,地梁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上轨道9,c口梁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0。
37.如图2,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0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机构11,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14,固定底座14的安装槽通过第一传动杆13活动套接有敞车固定爪12,敞车固定爪12的底部与液压油缸机构11相固定连接,且第一传动杆13焊接于敞车固定爪12的侧面。
38.如图3,安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13,第一传动杆13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圆板25,第一圆板25远离第一传动杆13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6且通过转动轴活动套接有动爪28,固定板26和动爪28之间固定安装有片簧27,带齿棘轮15远离第一传动杆13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于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
39.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杆17,且第二传动杆17两端与轨道环总成1接触的部分安装有转动轴,第二传动杆17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6、第二传动齿轮18和第三传动齿轮20,第二传动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棘轮29。
40.如图3,第一传动齿轮16的外侧齿与带齿棘轮15外侧的齿相啮合;
41.限位感应挡板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驱动槽21,第二驱动槽21的内侧顶部和底部有均匀分布的齿,第三传动齿轮20与第二驱动槽21内侧分布的齿相啮合,出口限位靠板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驱动槽19,第一驱动槽19的内侧顶部和底部有均匀分布的齿,第二传动齿轮
18与第一驱动槽19内侧分布的齿相啮合,且第三传动齿轮20的外径和齿数大于第二传动齿轮18的外径和齿数;
42.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与出口限位靠板3相对称的位置入口限位靠板4与第二传动杆17相连接。
43.如图6,气动驱动机构包括压缩气体柜30,压缩气体柜30固定安装于地梁8的内侧,压缩气体柜3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第三传动杆31,第三传动杆31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圆板32,压缩气体柜30的侧面还开设有通气圆孔33,压缩气体柜30的外侧与通气圆孔33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动管道35,压缩气体柜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43,压缩弹簧4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梁地板44,地梁地板4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45;
44.地梁8的内侧还活动套接有第五传动杆41,且第五传动杆41两端与地梁8接触的部分通过转动轴相连接,第五传动杆41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驱动柱轮42和第八传动齿轮40,地梁8的内侧底部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四传动杆38,第四传动杆38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六传动齿轮37,第四传动杆38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七传动齿轮39;
45.地梁8的内侧还固定安装有减速机34,减速机34的输入端固定套接有第五传动齿轮36,减速机34的输出端与第三传动杆31相连接;
46.其中,敞车从车头与驱动柱轮42相接触直至车尾与驱动柱轮42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通过减速机34调节至输出端刚好转动半个周期。
47.如图6,第七传动齿轮39与第八传动齿轮40相啮合,第五传动齿轮36与第六传动齿轮37相啮合,密封圆板32表面开设有半圆孔。
48.如图6,驱动柱轮42表面经过粗糙处理,压缩弹簧43的外侧与压缩气体柜30内侧壁接触部分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密封圆板32与压缩气体柜30的内侧壁保持良好的贴合状态和良好的气密性。
49.如图5,气动管道35延伸至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且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气动管道35的出口内侧活动套接有气驱动板24,气驱动板24的底部为矩形块结构,与气动管道35内侧壁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低摩擦力,气驱动板24的顶部分布有齿条;
50.轨道环总成1的内侧壁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六传动杆46,第六传动杆46的表侧壁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23,第六传动杆46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二圆板22,第二圆板22通过表面固定安装的棘爪和片弹簧活动啮合有第二棘轮29,且第二棘轮29内部开设的棘齿和带齿棘轮15内部开设的棘齿方向相反。
51.本发明中,敞车经牵引通过机上轨道9进入翻车机时,在敞车重力作用下,地梁地板44和密封板45朝压缩气体柜30方向运动,并对压缩气体柜30内腔的压缩空气进一步压缩,压空气通过通气圆孔33进入气动管道35,推动气驱动板24竖直向上运动,通过第二棘轮29带动第二传动杆17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8和第三传动齿轮20转动,带动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靠近敞车的侧面,带动限位感应挡板2朝敞车方向运动并挡住敞车车头,当限位感应挡板2表面安装的感应装置感应到敞车与限位感应挡板2之间的距离处于合适翻卸的位置,则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0锁止敞车,且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可以在翻车机翻转卸车时对敞车提供支撑力,防止应力直接作用于机上轨道9导致机上轨道9变形,通过敞车的运动带动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运动,不仅减少了额外的驱动机构,而且敞车的运动可以直接和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
位靠板4的运动相对应,无需人工操控,;
52.同时敞车底部通过与驱动柱轮42摩擦带动驱动柱轮42旋转,敞车从车头与驱动柱轮42相接触直至车尾与驱动柱轮42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通过减速机34调节至输出端刚好转动半个周期,密封圆板32转动半个圈堵住通气圆孔33,翻车机在整机转动动力机构6和滑轮组7的作用下进行翻转卸车,由于压缩气体柜30内腔与气动管道35内腔处于不连通状态,在转动状态失去敞车对地梁地板44的压力时,气驱动板24的状态也不受影响;
53.当敞车结束卸货驶离地梁地板44时,敞车从车头与另一端的驱动柱轮42相接触,直至驶离地梁地板44车尾与另一端的驱动柱轮42脱离接触的一个运动行程可以使密封圆板32再次转动半圈,气动管道35的内腔通过密封圆板32表面开设的孔与压缩气体柜30内腔相连通,实现了启动驱动机构复位,无需额外驱动力和人工操作;
54.当敞车完成卸货时,液压油缸机构11推动敞车固定爪12沿第一传动杆13向上转动,解除对敞车的锁止,同时第一传动杆13转动带动带齿棘轮15转动,通过带齿棘轮15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6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16带动第二传动杆17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杆17转动完成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朝轨道环总成1的内部收缩复位运动,通过靠背梁压车绑机构10的解除锁止操作带动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复位运动,无需额外驱动力,防敞车运行时对限位感应挡板2和敞车固定爪12碰撞造成意外损坏;
55.需要说明的是,带齿棘轮15和第二棘轮29内侧开设的棘齿方向相反,气驱动板24驱动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伸出时,第一传动齿轮16带动带齿棘轮15转动对第一传动杆13不产生影响,同理当第一传动杆13驱动限位感应挡板2、出口限位靠板3和入口限位靠板4进行收缩复位时,带动第二传动杆17的转动方向对第六传动杆46无影响,有效避免了各个工作结构之间互相影响,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