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1: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背景技术:

2.对于胆的详细论述,可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灵枢
·
本输篇》中说:“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灵枢
·
经脉篇》中说:“肝足厥阴之脉一一属肝络胆,胆足少阳之脉一一络肝属胆。”《难经
·
四十二难》中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藏精汁三合。”这与现代医学表述极为接近。但是,胆腑作为中医学的生理、病理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胆系,中医学认为胆具有贮藏精汁的作用。
3.胆藏而能泻,表明胆为奇恒之腑,其虽为六腑之一,但不接受水谷和糟粕,与外界不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与其他五腑有所不同;中医文献无胆石病的名称,但《内经》“心痛黄疸”、“黄疸暴病”的记载,与胆石病的临床表现相似,胆石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胆石形成与肝胆升降失调有密切关系,胆气不利也与其他器官有关,西医治疗胆石病的传统方法为手术治疗,也可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预防胆石病急性发作,而查阅中医学典籍和其他资料发现,现有方剂只有针对胆治疗的中药方剂,没有清胆化胆,胆胃同治,肝脾同调的治疗方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该药食同源组合物具有清胆化胆,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胆不适、胆石症等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1

19份、蒲公英5

13份、鸡内金5

13份、枳壳5

13份、栀子8

16份、乌梅2

10份、山楂2

10份、莱菔子2

10份、麦芽2

10份、香橼2

10份、柠檬1

7份、马齿苋2

10份、佛手2

10份、决明子2

10份、陈皮5

13份、砂仁2

10份和薏苡仁2

10份。
6.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3

17份、蒲公英7

11份、鸡内金7

11份、枳壳7

11份、栀子10

14份、乌梅4

8份、山楂4

8份、莱菔子4

8份、麦芽4

8份、香橼4

8份、柠檬1

5份、马齿苋4

8份、佛手4

8份、决明子4

8份、陈皮7

11份、砂仁4

8份和薏苡仁4

8份。
7.最优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5份、蒲公英9份、鸡内金9份、枳壳9份、栀子12份、乌梅6份、山楂6份、莱菔子6份、麦芽6份、香橼6份、柠檬3份、马齿苋6份、佛手6份、决明子6份、陈皮9份、砂仁6份和薏苡仁6份。
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9.本发明中薄荷味辛,性凉,归肝、肺经,功专疏肝行气,解表退热,为君药。蒲公英味苦,性寒,可清肝、胃经之火且不伤脾土;枳壳味苦、辛、酸,功专破气消积,行气宽中;栀子苦寒,功专泻火除烦,清热利湿;马齿苋、决明子清热利湿,通腑泄热;鸡内金消食健胃,软坚化石,共为臣药。薏苡仁、砂仁补益脾气,是根据肝胆经病变常波及到脾,体现了已病防变的治
疗原则;香椽、佛手、陈皮理气宽中,通泻肠腑,既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又可以减少急性发作;乌梅、柠檬生津止痛,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消食除胀共为佐使。
10.上述诸药合用有协同效力,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除湿利胆、通络止痛、排石溶石之效,体现了“清胆化胆,胆胃同治,肝脾同调”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山楂、乌梅、薄荷等药物也是食物,充分体现了药食同源的作用。
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发明药食同源组合物治疗的是中医中所指的“胆腑”的主要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中精之府;二主春生之气;三为藏而能泻;四为少血多气;五属半表半里,开阖之枢;六是性刚果断。这些特性决定了胆腑的生理功能和发病机制,譬如胆为中精之府,意味胆藏精汁,不同于藏糟粕,排泄物。胆汁溢于肠中,助食物消化即“木能疏土”之意;胆主春生之气,盖肝合旦,其气相同,同主甲木春气,春气生则万物生,故肝胆在升发疏泄上的功能是共同的,很难截然分开;胆藏而能泻,表明胆为奇恒之腑,其虽为六腑之一,胆不接受水谷和糟粕,与外界不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与其他五腑有所不同;胆少血多气,说明胆与肝在实体上区别,肝则多血而少气;胆居半表里,为开阖之枢,阐明了少阳胆腑部位在半表半里,有开能通于外,有合能应于内,邪犯少阳,当和解而治;胆性刚果断,昭示了胆主决断之功能。
13.中医文献无胆石病的名称,但《内经》“心痛黄疸”、“黄疸暴病”的记载,与胆石病的临床表现相似,有关胆石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多记载于中医“心气痛”、“胁痛”、“胁下痛”、“黄疸”、“胆胀”、“癖黄”、“肝胀”、“肝气郁结”、“结胸”等病之中。《金匾要略
·
腹满寒病宿食》中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宜大柴胡汤。”《伤寒论》中载“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又载“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肝胆互为表里,相互沟通,功主疏泄,性喜调达,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态失调,蛔虫内扰,皆可阻遏气机,影响肝气疏泄和胆汁通降功能。中医认为胆为中精之府,主疏泄,故乃气机上下内外之枢纽,如果疏泄有度,枢机通利则气、水、火皆调畅有序、输布正常,其人和平。若邪入少阳,病入胆腑,则疏泄失司,枢机不利,胆气之病成失。胆气不利为病主要有三:其一,经气不和或经气厥逆而见胁下痛胀或胸胁苦满,耳鸣耳,或呕逆,或昏冒肢厥等;其二,胆汁溢泄障碍而见口苦,泛酸,或身目皮肤发黄等;其三,精神情志失调而见精神抑郁或易怒,或善恐易惊,善太息,或昏闷如醉,或心中澹澹等。分之则三,但合而言之,胆气病最为典型者莫过于“胆胀”。它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病象,故凡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者,皆责之于胆气也。
14.实施例1
15.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1、蒲公英5份、鸡内金5份、枳壳5份、栀子8份、乌梅2份、山楂2份、莱菔子2份、麦芽2份、香橼2份、柠檬1份、马齿苋2份、佛手2份、决明子2份、陈皮5份、砂仁2份和薏苡仁2份。
16.患者王某某,男,69岁,初诊主诉:右侧胁肋部隐痛2个月。患者就诊前2个月,大量饮酒后出现右侧胁肋部隐痛,走窜不定,可连及胸肩背部,受情绪影响明显,遇怒则加重,纳差,食后脘闷不舒,善太息,嗳气,偶有恶心,进油腻食物后加重,神疲倦怠,大便先硬后溏,
口苦。刻诊:面色萎黄,右侧胸胁肋满闷,舌体淡胖,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超:胆囊增大,胃肠道积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73u/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148u/l,碱性磷酸酶156u/l。西医诊断:腹痛胆囊炎,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胁痛。辩证:饮食不节,肝胆气滞,疏泄不利,迁延日久,由肝传脾,累及中焦,则脾胃受损,脾失运化出现肝脾同病,表现为右侧胁肋部隐痛,食后脘闷不舒,纳差便溏,故为肝郁脾虚证。治疗原则: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健脾益胃。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7天,右胁胀痛明显缓解,无发热、恶心,可正常进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诸证消失。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17.该患者素体肥胖,嗜酒,又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肝病传脾,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遂以薄荷辛凉退热,疏肝行气为君药。蒲公英清肝、胃经之火且不伤脾土,薏苡仁、砂仁补益脾气,枳壳、鸡内金消失健胃、行气宽中为臣药;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消食除胀,香椽、佛手、陈皮通泻肠腑,缓急止痛,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健脾益胃之功。
18.实施例2
19.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9份、蒲公英13份、鸡内金13份、枳壳13份、栀子16份、乌梅10份、山楂10份、莱菔子10份、麦芽10份、香橼10份、柠檬7份、马齿苋10份、佛手10份、决明子10份、陈皮13份、砂仁10份和薏苡仁10份。
20.患者赵某某,男,55岁,初诊主诉:间断上腹胀满不适2个月。患者2月前,间断出现上腹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偶有恶心,进食欠佳,大便粘滞,小便正常。刻诊:肥胖,腹部膨隆,上腹胀满不适,舌质淡胖,舌苔薄白伴齿痕,脉滑。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下降0.5mv。b超:结肠积气积便。血脂全项:胆固醇5.6mmol/l,甘油三脂7.2mmol/l。西医诊断:腹痛,消化不良,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腹痛。辩证:脾虚湿阻证,气机阻滞,脾失运化,痰湿中阻。治疗原则:理气健脾,化湿和中。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7天,腹痛、纳差明显缓解,无发热、恶心,可正常进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诸证消失。复查血脂全项:胆固醇3.5mmol/l,甘油三脂5.1mmol/l。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21.该患者素体肥胖,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导致气机淤滞,脾失运化,痰湿中阻,发为腹痛、纳差。遂以薄荷疏肝行气为君药。蒲公英清肝、胃经之火且不伤脾土,枳壳、栀子、马齿苋、决明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理气宽中,通腑泄热;香椽、佛手、陈皮通泻肠腑,缓急止痛,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消食除胀,薏苡仁、砂仁补益脾气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理气健脾,化湿和中之功。
22.实施例3
23.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3份、蒲公英7份、鸡内金7份、枳壳7份、栀子10份、乌梅4份、山楂4份、莱菔子4份、麦芽4份、香橼4份、柠檬1份、马齿苋4份、佛手4份、决明子4份、陈皮7份、砂仁4份和薏苡仁4份。
24.患者孙某,男,72岁,初诊主诉:间断右上腹疼痛不适2年,再发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3天。患者2年前,间断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为胀痛,进食后多发,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间断发热,最高38.3度,伴有恶心,进食欠佳。就诊前3天,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疼痛较前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大便未解,小便浓茶色。刻诊:面色萎黄,皮肤巩膜黄染,右
上腹疼痛不适,舌红,舌黄腻,脉象弦数。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下降0.5mv。b超:胆囊增大,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13u/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258u/l,碱性磷酸酶179u/l,总胆红素58umol/l,直接胆红素37umol/l。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中医诊断:黄疸。辩证:肝郁气滞,则胆失通降,气机阻滞,易从热化,伤及脾胃,脾失运化,痰湿中阻,酿生湿热,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煎熬胆汁发为黄疸,故为肝胆湿热证。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清热化湿,利胆退黄。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7天,腹痛、黄疸明显缓解,无发热、恶心,可正常进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诸证消失。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25.该患者既往胆石症病史,素体肥胖,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导致肝胆疏泄,郁而化热,肝病传脾,脾失运化,蕴生湿热,煎灼肝胆,发为黄疸。遂重用薄荷辛凉退热,疏肝行气为君药。蒲公英清肝、胃经之火且不伤脾土,枳壳、栀子、马齿苋、决明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理气宽中,通腑泄热为臣药;香椽、佛手、陈皮通泻肠腑,缓急止痛,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消食除胀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
26.实施例4
27.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7份、蒲公英11份、鸡内金11份、枳壳11份、栀子14份、乌梅8份、山楂8份、莱菔子8份、麦芽8份、香橼8份、柠檬5份、马齿苋8份、佛手8份、决明子8份、陈皮11份、砂仁8份和薏苡仁8份。
28.患者钱某,女,48岁,初诊主诉:上腹胀痛不适1周。患者1周前因进食油腻发作上腹胀痛不适,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口苦咽干,进食后腹痛加重,纳差,大便3

4日一行,小便色黄。刻诊:上腹胀满疼痛,伴左侧腰背部酸痛,伴有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查体:腹膨隆,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肠鸣音2

3次/分。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超: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胀大,胆总管轻度扩张。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14u/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196u/l,碱性磷酸酶175u/l。尿淀粉酶:889u/l。血脂全项:胆固醇3.6mmol/l,甘油三脂4.27.6mmol/l。西医诊断: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腹痛。辩证:肝胆互为表里,功主疏泄,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均可阻遏气机,影响肝气疏泄和胆汁通降功能,故为肝郁气滞证。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利胆止痛,健脾和胃。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5天,腹部胀痛明显缓解,无嗳气、恶心,可正常进食,排便正常,诸证消失。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复查b超胆囊恢复正常大小。血脂恢复正常。
29.该患者平素体胖,血脂升高,且胆囊结石病史,由于饮食不节,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肝病犯脾,脾胃功能失调,遂以薄荷疏肝行气为君,蒲公英、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马齿苋、决明子清热利湿,通腑泄热,枳壳、陈皮、香椽、佛手、理气宽中、理气止痛,体现了“胆胃同治,肝脾同调”的治疗方法,共奏疏肝理气,利胆止痛,健脾和胃之功。
30.实施例5
31.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5份、蒲公英9份、鸡内金9份、枳壳9份、栀子12份、乌梅6份、山楂6份、莱菔子6份、麦芽6份、香橼6份、柠檬3份、马齿苋6份、佛手6份、决明子6份、陈皮9份、砂仁6份和薏苡仁6份。
32.患者张某,女,34岁,初诊主诉:间断上腹胀痛不适2年,加重10余天。患者近2年,间
断发作上腹胀痛不适,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泛酸、暧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近10余日上述症状再次发作,进食减少,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刻诊:上腹胀满疼痛,伴有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查体:腹软,稍膨隆,右上腹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超: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中医诊断:胁痛。辩证:肝胆互为表里,功主疏泄,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均可阻遏气机,影响肝气疏泄和胆汁通降功能,故为肝郁气滞证。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利胆止痛,健脾和胃。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5天,腹部胀痛明显缓解,无嗳气、恶心,可正常进食,排便正常,诸证消失。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33.该患者既往胆囊结石病史,又因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遂以薄荷疏肝行气为君,枳壳、陈皮、香椽、佛手、理气宽中、破气消积,共奏疏肝理气,利胆止痛,健脾和胃之功。
34.实施例6
35.本实施例的清胆化胆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薄荷18份、蒲公英12份、鸡内金9份、枳壳12份、栀子12份、乌梅6份、山楂9份、莱菔子6份、麦芽6份、香橼9份、柠檬3份、马齿苋6份、佛手9份、决明子6份,陈皮12份,砂仁6份,薏苡仁6份。
36.患者陈某,女,52岁,初诊主诉:右胁胀痛不适1周。患者1周前发作右胁胀痛不适,疼痛向右背部放射,伴有泛酸、呃逆,偶有低热,急躁易怒,遇怒则加重,食后脘闷不舒,进油腻食物后加重,纳差,便干,小便色黄。刻诊:右胁肋部胀满疼痛,可连及胸肩背部,伴恶心,食欲减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查体:腹软,稍膨隆,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超:胆囊炎,胃潴留。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胃潴留。中医诊断:胁痛。辩证:为肝胆湿热证,膏梁厚味,伤及脾胃,脾失运化,痰湿中阻,酿生湿热,湿热蕴结肝胆,气机不利,胁络失和,故见右上腹胀痛,痛引肩背。治疗原则: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和胃止痛。服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药物配制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服药7天,右胁胀痛明显缓解,无发热、恶心,可正常进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诸证消失。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37.该患者既往胆囊结石病史,又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酿生湿热,湿热蕴结肝胆。遂以薄荷辛凉退热,疏肝行气为君药。蒲公英清肝、胃经之火且不伤脾土,枳壳、栀子、马齿苋、决明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理气宽中,通腑泄热为臣药;香椽、佛手、陈皮通泻肠腑,缓急止痛,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消食除胀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和胃止痛之功。
38.利用本发明的药食同源组合物治愈或改善数以百计的患者,对中医清胆化胆,胆胃同治,肝脾同调提供了参考的治疗方剂。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