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1: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模块(1),用于产生参考基准电压信号;放大模块(2),连接所述基准模块(1),用于对所述参考基准电压信号与反馈信号的误差进行放大,得到放大信号;功率模块(3),连接所述放大模块(2),用于调整所述放大信号,得到稳定的输出信号;保护模块(4),连接于所述基准模块(1)的输出端和所述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之间,用于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功率模块(3)的工作状态;瞬态响应模块(5),连接所述功率模块(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功率模块(3)的电流以使输出信号保持稳定;反馈模块(6),连接于所述功率模块(3)的输出端和所述放大模块(2)的输入端之间,用于根据输出信号产生所述反馈信号,并将其反馈回所述放大模块(2)以调节输出信号;其中,所述基准模块(1)包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1),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1)包括n型耗尽管ndep1、ndep2,n型增强管n3,电阻r1、r2以及电容c1;其中,ndep1管的漏极接电源电压端vdd,其栅极与源极共同连接ndep2管的漏极;ndep2管的栅极与源极相连并共同连接n3管的栅极,且通过电阻r1连接n3管的漏极;n3管的源极与衬底均接地,n3管的漏极作为采样端vt连接所述保护模块(4);ndep2管的栅极与源极的公共端还与电阻r2、电容c1串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和电容c1的公共端作为参考电压端vref连接所述放大模块(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模块(1)还包括偏置电路(12),所述偏置电路(12)包括pmos管p5、p6、p7,nmos管n4、n5、n6,电阻r3、r4、r5;其中,p5、p6、p7管的源极与衬底均连接电源电压端vdd,p5管的漏极连接n4管的漏极,p6管的漏极连接n5管的漏极,p7管的漏极连接n6管的漏极;n4、n5、n6的栅极均连接参考电压端vref;n4、n5、n6的源极分别通过电阻r3、r4、r5接地;p5管的栅极作为第一偏置电压端vbias1连接所述放大模块(2)和所述保护模块(4);p6、p7管的栅极分别作为第二偏置电压端vbias2和第三偏置电压端vbias3连接瞬态响应模块(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2)包括pmos管p8、p9、p10、p11,nmos管n7、n8、n9;其中,p9管的栅极作为放大模块(2)的负相端连接参考电压端vref,p10管的栅极为放大模块(2)的正相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6)的输出端vfb;p9、p10管的源极和衬底共同连接p8管的漏极,p8管的源极与衬底接电源电压端vdd;n7管的栅极与漏极共同连接p9管的漏极与n8管的栅极,n7、n8、n9管的源极与衬底共同接地,n8管的漏极、n9管的栅极以及p10管的漏极相连接;p8管与p11管的栅极均连接第一偏置电压端vbias1,p11管的源极接电源电压端vdd;p11管漏极与n9管的漏极相接并作为放大模块(2)的输出端与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功率模块(3)包括一个pmos管p13,其中,p13管的源极与衬底接电源电压端vdd,栅极作为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连接所述放大模块(2)的输出端,漏极作为稳压器的输出端vout,以输出稳定的电压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模块(7),所述补偿模块(7)包括电阻r6,电容c2、c3;其中,电阻r6一端连接放大模块(2)中n9管的栅极,另一端接通过电容c2连接至稳压器的输出端vout;电容c3一端与稳压器的输出vout相接,另一端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4)包括过流保护电路(41)、过温保护电路(42)以及逻辑控制电路(43);其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端vref,所述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反馈模块(4)的输出端vfb,所述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所述过流保护电路(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过温保护电路(4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偏置电压端vbias1,所述过温保护电路(4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采样端vt,所述过温保护电路(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逻辑控制电路(43)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41)包括pmos管p1,nmos管n1、n14;其中,n1管的栅极作为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一输入端接参考电压vref,n14管的栅极作为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6)的输出端vfb,n1、n14管的源极与衬底均接地;p1管的源极与衬底连接电源电压端vdd,p1管的栅极作为过流保护电路(4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p1管的漏极与n1、n14管的漏极相连至ovc端,并作为过流保护电路(4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一输入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电路(42)包括pmos管p2、p3、p4,nmos管n2;其中,p2、p3管的源极与衬底连接电源电压端vdd,n2管的源极与衬底均接地,p2、p3管的栅极分别作为过温保护电路(4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偏置电压端vbias1,p3管的漏极与p4管的源极连接,p4管的栅极连接逻辑控制电路(43);n2管的栅极作为过温保护电路(4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采样端vt;p4管的漏极与p2管的漏极、以及n2管的漏极相连接于ovt端,并作为过温保护电路(42)的输出端连接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二输入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43)包括反相器inv1、inv2、inv3、inv4,或非门nor1以及一个pmos管p12;其中,inv1输入端作为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一输入端接ovc端,其输出端接inv2的输入端;
inv2的输出端接或非门nor1的第一输入端ovcn;inv3的输入端作为逻辑控制电路(43)的第二输入端接ovt端,其输出端ovtn分别连接inv4的输入端和p4管的栅极;inv4的输出端接或非门nor1的第二输入端,或非门nor1输出端ctrl连接p12管的栅极;p12管的源极与衬底接电源电压端vdd,其漏极作为逻辑控制电路(43)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响应模块(5)包括pmos管p14、p15、p16、p17,nmos管n10、n11、n12、n13,电容c4、c5;其中,p14、p15、p16、p17管的源极与衬底均连接于电源电压端vdd,p14管的栅极接第三偏置电压端vbias3,p14管的漏极、n11管的栅极与n10管的漏极和栅极相连接;n10、n11、n12、n13管的源极与衬底均接地,n11管的漏极与p16管的栅极、p15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接,p16管的漏极与n12管的漏极均连接于功率模块(3)的输入端vg;n12管的栅极与n13管的栅极、漏极,以及p17管的漏极相连接,p17管的栅极连接第二偏置电压端vbias2;电容c4一端与输出端vout连接,另一端与n11管的栅极连接;电容c5一端与输出端vout连接,另一端与p17管的栅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MOS基准源的新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基准模块、放大模块、功率模块、保护模块、瞬态响应模块及反馈模块,其中,基准模块包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包括N型耗尽管NDEP1、NDEP2,N型增强管N3,电阻R1、R2以及电容C1;NDEP1管的漏极接电源电压端VDD,其栅极与源极共同连接NDEP2管的漏极;NDEP2管的栅极与源极相连并共同连接N3管的栅极,且通过电阻R1连接N3管的漏极;N3管的源极与衬底均接地,N3管的漏极作为采样端VT连接保护模块;NDEP2管的栅极与源极的公共端还与电阻R2、电容C1串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和电容C1的公共端作为参考电压端VREF连接放大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稳压器减小了芯片面积,提升了电路性能。提升了电路性能。提升了电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柴常春 宋博奇 秦英朔 孟祥瑞 陈柯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