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0: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康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我国医院中常见的科室,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脊髓炎、癫痫、痴呆、脑血管疾病、偏头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脑部炎症性疾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等。脑梗塞较为严重的病人一般无法走路,需要长时间的躺卧,病人长时间的躺卧过程中手臂和脚部的血液不流通,不利于康复。
3.在神经内科尤其是脑梗塞患者后期康复的过程中,需要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锻炼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无法有效的锻炼患者手臂上的神经;2、无法有效的锻炼患者脚部的神经;3、无法刺激患者脚底的神经;4、患者手臂、脚部之间的锻炼不能形成联动,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以解决无法有效的锻炼患者手臂上的神经;无法有效的锻炼患者脚部的神经;无法刺激患者脚底的神经;患者手臂、脚部之间的锻炼不能形成联动,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和立壳,所述立壳竖直固定在底座的顶面中央位置处,所述立壳的顶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握杆,所述握杆的内端活动插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内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杆和握杆的内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立壳的内腔里竖直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齿条,且所述齿条和第一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立壳的底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顶面开设有踩踏凹槽,所述脚踏板的内端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内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和齿条互相啮合;所述立壳的底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内端延伸至立壳的内腔里,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外端设有压辊,所述压辊压合在摆动件的内端顶面上,所述摆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到压辊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小于脚踏板的旋转中心轴线到齿条的水平距离;所述脚踏板的底面滑动设有滑动板,所述摆动件的外端和滑动板的底面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面设有多个按摩杆,所述按摩杆的顶端贯穿所述脚踏板底端的通孔,所述脚踏板的底面外端和底座的顶面外端之间设有复位件。
6.优选的,当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同时带动第二齿轮、摆动件的内端向下摆动,此时,所述脚踏板、摆动件的外端同时向上摆动,且摆动件的摆动幅度大于脚踏板的摆动幅度,所述摆动件的外端通过滑动板带动按摩杆的顶端朝上插入到踩踏凹槽内。
7.优选的,所述立壳的顶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口,所述握杆的内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通槽口内,所述立壳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口,所述脚踏板的内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通槽口内,所述摆动件的内端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通槽口内,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正下方。
8.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的底面两端均竖直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和滑轨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摆动件的外端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多个所述按摩杆呈阵列分布,所述按摩杆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按摩杆采用软质橡胶制作,所述复位件采用矩形螺旋弹簧。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和立壳的内顶面之间以及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和底座的顶面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两个所述支撑弹簧的中心线、移动板的中心线和立壳的中心线重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矩形螺旋弹簧,所述握杆的外端设有握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结构相同,所述弹性块能够沿着脚踏板的长度方向发生变形。
11.优选的,当所述复位件处于初始长度时,所述脚踏板、摆动件均位于水平状态,此时,所述支撑弹簧也位于初始长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患者坐在椅子上并把双手握在两个握杆外端的握柄上,然后双手向下施加压力,握杆的外端向下摆动同时握杆的内端向上摆动,握杆的内端通过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向上摆动,第一齿轮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在立壳的内腔里向上移动,此间,第一弹性件缩短并带动安装杆沿着握杆的内端滑腔向内缩入,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朝向握杆的内端移动,以适应握杆的旋转动作,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始终能和齿条啮合,确保移动板能够持续的移动;同理,当患者双手向上施加拉力,握杆的外端向上摆动同时握杆的内端向下摆动,握杆的内端通过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向下摆动,第一齿轮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在立壳的内腔里向下移动,此间,第一弹性件伸长并带动安装杆沿着握杆的内端滑腔向外伸出,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朝向远离握杆的内端的方向移动,以适应握杆的旋转动作,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始终能和齿条啮合,确保移动板能够持续的移动,其中,患者握住握柄并向上或向下施加力度时,能够锻炼患者手臂上的神经,利于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二、当移动板向上移动时,移动板的底端两侧通过齿条带动第二齿轮向上摆动,脚踏板的外端向下摆动,同时弹性块沿着脚踏板的长度方向伸长,弹性块的内端带动第二齿轮朝向远离脚踏板的方向移动,确保第二齿轮始终能和齿条互相啮合,确保脚踏板能够持续的摆动;同理,当移动板向下移动时,移动板的底端两侧通过齿条带动第二齿轮向下摆动,脚踏板的外端向上摆动,同时弹性块沿着脚踏板的长度方向缩短,弹性块的内端带动第二齿轮朝向脚踏板的方向移动,确保第二齿轮始终能和齿条互相啮合,确保脚踏板能够持续的摆动。其中,脚踏板的向上或向下摆动能够带动患者的脚部摆动,从而具备锻炼患者腿脚的功能,刺激患者脚腿部的神经,利于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三、当第一齿轮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移动板的底端同时带动第二齿轮、摆动件的内端向下摆动,具体的,移动板的底端带动横板向下移动,横板带动压辊向下移动,压辊压住摆动件的内端向下摆动,且压辊沿着摆动件的内端顶面向左下滚动,此时,
脚踏板、摆动件的外端同时向上摆动,鉴于摆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到压辊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小于脚踏板的旋转中心轴线到齿条的水平距离,从而摆动件的摆动幅度大于脚踏板的摆动幅度,也即摆动件的外端带动滑动板朝向脚踏板的顶面方向移动,滑动板带动按摩杆的顶端朝上插入到踩踏凹槽内,从而按摩杆的顶端向上抵触挤压到踩踏凹槽内患者的脚底,具备按摩刺激患者脚底神经的功能,利于患者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
13.四、当患者用手摆动握杆时,握杆通过第一齿轮、齿条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移动板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脚踏板摆动;当患者往复踩踏脚踏板时,脚踏板通过第二齿轮、齿条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移动板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握杆上下摆动,也即患者手臂、脚部的锻炼之间形成联动机制,患者可以选择通过手臂摆动带动脚部摆动来锻炼脚部神经,也可以选择通过脚部摆动带动手臂摆动来锻炼手臂神经,也可以选择手臂、脚部同时摆动来一起锻炼手臂和脚部,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实施例的主剖示意图。
15.图2为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18.如图1所示的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和立壳2,底座1为板状结构且水平分布,立壳2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中央位置处,立壳2的顶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握杆3,其中,握杆3的内端延伸至立壳2的内腔里,握杆3的外端延伸至立壳2的外部。如图2所示,握杆3的内端活动插设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内端固定有第一齿轮33,安装杆和握杆3的内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2为矩形螺旋弹簧,握杆3的外端设有握柄。立壳2的内腔里竖直设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齿条,且齿条和第一齿轮33互相啮合,其中,齿条沿着移动板4的高度方向分布。
19.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坐在椅子上并把双手握在两个握杆3外端的握柄上,然后双手向下施加压力,握杆3的外端向下摆动同时握杆3的内端向上摆动,握杆3的内端通过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33向上摆动,第一齿轮33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4在立壳2的内腔里向上移动,此间,第一弹性件32缩短并带动安装杆沿着握杆3的内端滑腔向内缩入,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33朝向握杆3的内端移动,以适应握杆3的旋转动作,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3始终能和齿条啮合,确保移动板4能够持续的移动;同理,当患者双手向上施加拉力,握杆3的外端向上摆动同时握杆3的内端向下摆动,握杆3的内端通过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33向下摆动,第一齿轮33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4在立壳2的内腔里向下移动,此间,第一弹性件32伸长并带动安装杆沿着握杆3的内端滑腔向外伸出,安装杆带动第一齿轮33朝向远离握杆3的内端的方向移动,以适应握杆3的旋转动作,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3始终能和齿条啮合,确保移动板4能够持续的移动,其中,患者握住握柄并向上或向下施加力度时,能够锻炼患者手臂上的神经,利于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
20.如图1、2所示,移动板4的顶端和立壳2的内顶面之间以及移动板4的底端和底座1
的顶面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41,两个支撑弹簧41的中心线、移动板4的中心线和立壳2的中心线重合,其中,支撑弹簧41采用矩形螺旋弹簧。当移动板4向上移动时,移动板4顶端的支撑弹簧41被压缩同时移动板4底端的支撑弹簧41被拉长;当移动板4向下移动时,移动板4顶端的支撑弹簧41被拉长同时移动板4底端的支撑弹簧41被压缩;当移动板4位于初始位置时,两个支撑弹簧41均位于初始长度。两个支撑弹簧41共同支撑起移动板4,确保移动板4的位置稳定,同时也具备助于移动板4复位的功能。
21.如图1

3所示,立壳2的底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脚踏板5,脚踏板5的顶面开设有踩踏凹槽53,踩踏凹槽53为长条形结构,踩踏凹槽53用于容纳患者的脚部,脚踏板5的内端设有弹性块51,弹性块51能够沿着脚踏板5的长度方向发生变形。具体的,弹性块5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弹性块51的内端固定有第二齿轮52,且第二齿轮52和齿条互相啮合。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52的结构相同。
22.在使用的过程中,当移动板4向上移动时,移动板4的底端两侧通过齿条带动第二齿轮52向上摆动,脚踏板5的外端向下摆动,同时弹性块51沿着脚踏板5的长度方向伸长,弹性块51的内端带动第二齿轮52朝向远离脚踏板5的方向移动,确保第二齿轮52始终能和齿条互相啮合,确保脚踏板5能够持续的摆动;同理,当移动板4向下移动时,移动板4的底端两侧通过齿条带动第二齿轮52向下摆动,脚踏板5的外端向上摆动,同时弹性块51沿着脚踏板5的长度方向缩短,弹性块51的内端带动第二齿轮52朝向脚踏板5的方向移动,确保第二齿轮52始终能和齿条互相啮合,确保脚踏板5能够持续的摆动;其中,脚踏板5的向上或向下摆动能够带动患者的脚部摆动,从而具备锻炼患者腿脚的功能,刺激患者脚腿部的神经,利于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
23.如图1、3所示,立壳2的底端两侧壁上均转动设有摆动件74,摆动件74的内端延伸至立壳2的内腔里,其中,摆动件74采用l型板状结构,摆动件74的外端竖直分布,摆动件74的内端水平分布,移动板4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横板71,横板71的底面外端设有压辊72,压辊72压合在摆动件74的内端顶面上,且压辊72的中心轴线位于摆动件74的摆动中心轴线的左侧上方位置处,摆动件74的旋转中心轴线到压辊72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小于脚踏板5的旋转中心轴线到齿条的水平距离。
24.如图1、3所示,脚踏板5的底面滑动设有滑动板75,滑动板75的顶面和脚踏板5的底面互相平行,摆动件74的外端和滑动板75的底面之间活动连接,滑动板75的顶面设有多个按摩杆76,按摩杆76的中心线和滑动板75的顶面互相垂直,按摩杆76的顶端贯穿脚踏板5底端的通孔,其中,通孔的直径大于按摩杆76的直径,避免按摩杆76被通孔的内壁卡住,脚踏板5的底面外端和底座1的顶面外端之间设有复位件6,其中,复位件6采用矩形螺旋弹簧。当复位件6处于初始长度时,脚踏板5、摆动件74均位于水平状态,此时,支撑弹簧41也位于初始长度。
25.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齿轮33通过齿条带动移动板4向下移动时,移动板4的底端同时带动第二齿轮52、摆动件74的内端向下摆动,具体的,移动板4的底端带动横板71向下移动,横板71带动压辊72向下移动,压辊72压住摆动件74的内端向下摆动,且压辊72沿着摆动件74的内端顶面向左下滚动,此时,脚踏板5、摆动件74的外端同时向上摆动,鉴于摆动件74的旋转中心轴线到压辊72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小于脚踏板5的旋转中心轴线到齿条的水平距离,从而摆动件74的摆动幅度大于脚踏板5的摆动幅度,也即摆动件74的外端带动滑
动板75朝向脚踏板5的顶面方向移动,滑动板75带动按摩杆76的顶端朝上插入到踩踏凹槽53内,从而按摩杆76的顶端向上抵触挤压到踩踏凹槽53内患者的脚底,具备按摩刺激患者脚底神经的功能,利于患者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
26.当移动板4向上移动时,移动板4底端的齿条同时带动第二齿轮52、横板71向上移动,第二齿轮52带动脚踏板5的内端向上移动,从而脚踏板5的外端向下移动,脚踏板5的外端带动滑动板75向下移动,滑动板75带动摆动件74的外端向下移动,摆动件74的内端向上移动,与此同时,横板71带动压辊72向上移动,避免压辊72阻挡住摆动件74的内端向上移动。当脚踏板5的外端向下摆动时,脚踏板5的外端底面向下压住复位件6的顶端,复位件6被压缩变短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功能,从而保护患者的脚部不受外力冲击。
27.如图2所示,立壳2的顶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口21,握杆3的内端通过第一转轴31转动设置在第一通槽口21内,其中,第一通槽口2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且长方形结构竖直分布。第一转轴31的设计能够适应握杆3的旋转动作,第一通槽口21的设计能够避免干涉到握杆3的外壁,以适应握杆3的旋转动作。如图3所示,立壳2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口22,脚踏板5的内端通过第二转轴23转动设置在第二通槽口22内,其中,第二转轴23的设计能够适应脚踏板5的摆动动作,摆动件74的内端通过第三转轴73转动设置在第二通槽口22内,其中,第三转轴73的设计能够适应摆动件74的摆动动作,第三转轴73位于第二转轴23的正下方。
28.如图3所示,脚踏板5的底面两端均竖直设有滑轨,滑动板75的两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和滑轨之间滑动配合,此外,滑动板75上开设有滑槽77,摆动件74的外端设有滑动杆78,滑动杆78滑动设置在滑槽77内,其中,滑槽77为长条形结构且水平分布。多个按摩杆76呈阵列分布,按摩杆76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按摩杆76采用软质橡胶制作。
29.使用时,滑块能够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滑块带动滑动板75相对于脚踏板5进行移动。此外,当摆动件74的外端向上移动时,摆动件74的外端带动滑动杆78在滑槽77内向左移动,同时滑动杆78推动滑动板75向上移动;当摆动件74的外端向下移动时,摆动件74的外端带动滑动杆78在滑槽77内向右移动,同时滑动杆78拉动滑动板75向下移动,其中,滑动杆78能够在滑槽77内向左或向右移动,以适应滑动杆78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避免滑动板75阻挡住滑动杆78的摆动动作,确保患者安全的进行康复锻炼作业。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