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主动防拔医用管道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0: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用管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动防拔医用管道。


背景技术:

2.在医用领域,经常需要将医用管道插入病人体内,以进行相应的医学治疗、检查、术后引流或诊疗等。这样的诊疗方式越来越常规地运用到现代医用现场中。
3.由于管道通常是插入患者体内,患者会有异物感,从而造成不舒服的感觉,例如,病人体内被插入引流管如尿管、胃管等,引起病人不舒服,疼痛、瘙痒,影响病人活动或进食,患者很容易由于躁动、翻身等无意识的将管道拔出,造成拔管事故。
4.目前,在实践中,只能依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教育、医护人员、病人或陪护人员的时刻警觉,避免拔管事故的发生。这显然是无法避免拔管事故的发生的,亟需有效防止拔管事故的管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主动防拔医用管道。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主动防拔医用管道,包括管材主体、设置在所述管材主体外壁上的导电层、以及为所述导电层供电的电源;所述导电层包括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当所述导电层被握持时,所述导电层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源为所述导电层供电,产生电击电流;当所述导电层被松开时,所述导电层处于断开状态,不产生电击电流。
7.优选的,所述管材主体包括体内段以及体外段;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体外段外壁。
8.优选的,所述导电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管材主体外壁、相互不导通的至少一正极层和至少一负极层;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且,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
9.优选的,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为多个,并交替间隔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相对的边缘呈锯齿状或波纹状,并在所述管材主体的轴向方向上呈螺旋状排布。
11.优选的,所述主动防拔医用管道还包括拔管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管材主体是否被握持。
12.优选的,所述拔管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材主体上的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优选的,所述主动防拔医用管道还包括警报装置,用于在所述管材主体被拔出时发出警报信号。
14.优选的,所述警报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警报模块、以及与所述导电层连接的连接导线;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外壳中,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为所述导电层供电;
所述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电层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警报模块可分离连接,并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警报模块断开时,触发所述警报模块发出警报信号。
15.优选的,所述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磁吸端子导电连接。
16.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管材主体外壁设置导电层,在导电层被握持时,产生电击电流,从而对握持管材主体的手部产生电击感觉而松手,使得患者无法主动的握持管材主体而拔出,可有效的防止管材被患者拔除,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主动防拔医用管道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主动防拔医用管道的正极层和负极层的一个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3本发明主动防拔医用管道的正极层和负极层的另一个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18.管材主体
ꢀꢀꢀꢀꢀꢀꢀꢀ
10
ꢀꢀꢀꢀꢀꢀꢀꢀꢀꢀꢀ
体内段
ꢀꢀꢀꢀꢀꢀꢀꢀꢀꢀꢀ
11体外段
ꢀꢀꢀꢀꢀꢀꢀꢀꢀꢀ
12导电层
ꢀꢀꢀꢀꢀꢀꢀꢀꢀꢀ
20
ꢀꢀꢀꢀꢀꢀꢀꢀꢀꢀꢀ
正极层
ꢀꢀꢀꢀꢀꢀꢀꢀꢀꢀꢀ
21负极层
ꢀꢀꢀꢀꢀꢀꢀꢀꢀꢀ
22
ꢀꢀꢀꢀꢀꢀꢀꢀꢀꢀꢀ
设定间隙
ꢀꢀꢀꢀꢀꢀꢀꢀꢀ
23电源
ꢀꢀꢀꢀꢀꢀꢀꢀꢀꢀꢀꢀ
30
ꢀꢀꢀꢀꢀꢀꢀꢀꢀꢀꢀ
外壳
ꢀꢀꢀꢀꢀꢀꢀꢀꢀꢀꢀꢀꢀ
31按键
ꢀꢀꢀꢀꢀꢀꢀꢀꢀꢀꢀꢀ
32
ꢀꢀꢀꢀꢀꢀꢀꢀꢀꢀꢀ
显示屏
ꢀꢀꢀꢀꢀꢀꢀꢀꢀꢀꢀ
33导线
ꢀꢀꢀꢀꢀꢀꢀꢀꢀꢀꢀꢀ
40。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

3所示,在本发明的主动防拔医用管道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管材主体10、导电层20、电源30等。导电层20设置在管材主体10外壁上,包括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当导电层20被握持时,导电层20处于导通状态,电源30为导电层20供电,产生电击电流;当导电层20被松开时,导电层20处于断开状态,不产生电击电流。
20.当患者想要拔管时,导电层20被握持,产生电击电流,从而对握持管材主体10的手部产生电击感觉而松手,使得患者无法主动的握持管材主体10而拔出,可有效的防止管材被患者拔除,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21.该管材主体10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医用管道,例如引流管、胃管、留置管等等。管材主体10包括体内段11和体外段12;插入到患者体内的一段为体内段11,设置在人体外的一段为体外段12,进行引流、加注药物或其他用途。可以理解的,该管材主体10可以采用现有的医用管道的各种材质做成。体内段11可以设置球囊等进行定位;体外段12可以设置加药管等分支。可以理解的,导电层20只设置在体外段12的外壁,而体内段11不设置导电层或任何导电材料,以防误伤病人或刺激病人皮肤。
22.该导电层20设置在体外段12外壁,以便于在患者握持管材主体10外壁时,产生电击电流,对患者产生刺激,而放弃继续握持管材主体10。该导电层20可以为导电涂层,通过涂布方式涂覆在该管材主体10的外壁,再通过导线40连接到电源30。该导电层20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3.可以理解的,该导电层2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在管材主体10外壁,例如,导电
层20为独立的包裹层,可以选用导电金属层、导电硅胶层、导电橡胶层、导电纤维层等各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包裹层,通过粘合、缠绕或绑定等各种方式包裹在管材主体10外壁上。
24.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层20包括包覆在管材主体10外壁、相互不导通的至少一正极层21和至少一负极层22。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分别与电源30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且,在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23。该设定间隙23为等距设置,其距离为0.1cm

2cm,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合适的尺寸;设定间隙23也可以为非等距设置。
25.如图2所示,正极层21与负极层22相对的边缘呈锯齿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波纹状、平直边界、不规则形状等等。
26.进一步的,正极层21与负极层22之间的设定间隙23可以在管材主体10的轴向方向上呈螺旋状排布,使得患者的手部握持管材主体10的任意位置都可以接触到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从而导通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形成回路,电源30产生电击电流输出,起到刺激患者手部,而达到让患者松手的目的。
27.如图3所示,是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设置的另一种方式,该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为多个,并交替间隔设置。多个正极层21并联连接至电源30的正极,多个负极层22并联连接至电源30的负极。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可以平行与管材主体10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在管材主体10的外壁上,也可以成螺旋状设置在管材主体10的外壁上。
28.通过将多个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交替间隔设置,在患者握持管材主体10时,可以保证患者手部至少接触到一个正极层21和一个负极层22,从而形成一个回路,电源30产生电击电流输出,起到刺激患者手部,而达到让患者松手的目的。
29.该电源30通过导线40连接至导电层20,为导电层20供电。该电源30的正极和负极可以分别通过导线40连接到导电层20的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该电源30可以设置在外壳31中,与管材主体10分开设置。该外壳31上可以设置卡扣,从而将电源30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例如患者的衣服、床沿、桌沿、或其他器材上。
30.进一步的,该主动防拔医用管道还可以包括警报装置,用于在管材主体10被拔出时发出警报信号。警报装置包括外壳31、安装在外壳31中的警报模块、以及与导电层20连接的连接导线40。电源30和警报模块可以安装在同一外壳31中,通过连接导线40为导电层20供电。当然,电源30和警报模块也可以分开在不同的壳体中。
31.该警报模块可以采用声音报警模块、光报警模块、震动报警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声、光、震动等方式来提示使用者,管材主体10被拔出或被拉动到一定位置。
32.进一步的,该外壳31上还可以设置有开关按键32、显示屏33等,可以通过开关按键32打开电源30、打开警报模块等。显示屏33可以显示电量、工作状态、报警显示等。
33.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导线40的第一端与导电层20连接,连接导线40的第二端与警报模块可分离连接,并在第二端与警报模块断开时,触发警报模块发出警报信号。
34.导线40与电源30外壳31之间可以为可分离式连接,例如连接导线40的一端与外壳31之间通过磁吸端子导电连接。具体的,在外壳31上设置有分别与电源30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在连接导线4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端子配合的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以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两者可相互吸合,进而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连接导线40,将电源30连接至导电层20,为导电层20供电。
35.在使用该主动防拔医用导管时,先将管材主体10的体内段11插入到人体的对应部
位,体外段12外露在人体外,并完成对应器械如引流袋、加药器械等的连接。
36.再通过连接导线40上的第二端子与外壳31上的第一端子相吸合,打开电源30,通过电源30为导电层20进行供电,同时,警报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此时,由于导电层20的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之间设有设定间隙23,电源30无法形成回路,正极层21与负极层22之间不会产生电击电流,导电层20处于断开状态。
37.当患者或者其他人员误操作管材主体10时,人手会握持管材主体10的外壁,也就是导电层20被握持。此时,由于人的手部是一导体,将正极层21和负极层22接通,使得与电源30形成回路,电源30即输出电击电流至导电层20,从而对握持管材主体10的手部产生电击,使得握持者产生痛感而放弃继续握持管材主体10,从而避免了管材主体10的进一步被拔出的风险,起到主动防拔的作用。
38.可以理解的,电源30输出的电击电流为人体可承受的、安全范围内的电击电流。该电源30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变压接入的市电电源30等各种电源30。
39.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主动防拔医用管道还可以包括拔管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管材主体10是否被握持。在监测到管材主体10被握持时,控制电源30输出电击电流,从而刺激握持者的手部,使得握持者松开管材主体10的握持,避免了管材主体10的进一步被拔出的风险,起到主动防拔的作用。
40.该拔管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管材主体10上的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软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包裹在管材主体10的外壁,并将感测信号输送到电源30,当感测到的压力信号超出设定值时,控制电源30输出电击电流。
41.红外传感器可以采用对管式红外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管材主体10的体外段12的两端。当管材主体10被握持时,对管式红外传感器产生中断信号,并输出至电源30,并控制电源30输出电击电流。
42.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管材主体10的体外段12的任意位置,当管材主体10被移动时,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到管材主体10的位移、运动轨迹等,从而控制电源30输出电击电流,进而实现主动防拔的作用。
43.当然,该拔管监测装置还可以采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只要在管材主体10被握持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源30输出电击电流即可。
44.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动防拔医用管道还可以包括超滑涂层,在导电层20的靠近管材主体10的体内段11处设置,在患者握持时,产生滑手的效果,更难握持管材主体10,更好的避免管材主体10被握持拔出。
45.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