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条形挤出物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3: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出机辅助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条形挤出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在挤出加工时使用的是螺杆挤出机,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后的挤出物需要进行冷却降温以固化成成型的产品。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水槽进行冷却,挤出物直接进入水槽内,冷水流到挤出物上,进行冷却。在实际运行时,特别是方条形的挤出物,流到挤出物上的水可能在其上流动,部分会流到水槽外,导致挤出机以及水槽周围有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条形挤出物冷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方条形挤出物进行水冷时水会流到设备外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方条形挤出物冷却装置,其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下方的接水槽且盒体的垂直投影位于接水槽内,其中所述盒体的两端设置有供挤出物进入和导出的两个开口,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其一端的进水管和位于其另一端的出水口;所述接水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漏板,所述接漏板远离其与所述接水槽连接处的一端延伸到接水槽外且接漏板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两侧之外。
5.上述实施例中,盒体上设置的进水管用于导入冷却水,出水口则将冷却水从盒体内导出,导出后流到下方的接水槽内,接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将水导出装置,冷却进行时,挤出物从挤出机挤出后,通过设置的开口进入盒体内,同时导入冷却水,冷却水与挤出物在盒体内接触实现冷却,然后从盒体另一端的开口离开;靠近挤出物进入盒体的一端的接水槽上设置了接漏板防止水流到设备外的地面上去。
6.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由从下至上排布的底框、中框和盖板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底框和所述中框上均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口,两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中框上。
7.进一步地,所述接漏板位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下方。
8.进一步地,所述接漏板为弧形且其远离所述接水槽的一端斜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中框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内固定连接有一对导向板,两所述开口位于两所述导向板之间。
10.进一步地,两所述导向板的正对侧面上均凹陷设置有对所述挤出物进行导向的导向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三排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以及导向槽上下两侧。
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卡入两所述导向板之间的第一卡接部。
14.进一步地,所述中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入所述底框内的第二卡接部。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在盒体内实现冷却水和挤出物的接触,冷却水与挤出物之间的接触为较缓和的接触方式(相对于水槽冷却时,冷却水从高处流到挤出物上存在一定的水流冲击),能够避免水流对挤出物造成冲击伤害,同时设置的接漏板能够将从盒体内沿开口流出的部分水回流到接水槽内,有效地避免了水流到设备外的地面上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体和接水槽的连接结构俯视图一(盖板盖合);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体和接水槽的连接结构俯视图二(盖板揭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22.上述附图中:
23.1、盒体;2、接水槽;3、开口;4、进水管;5、出水口;6、接漏板;7、挤出机;8、挤出物;9、底框;10、中框;11、盖板;12、导流槽;13、导向板;14、导向槽;15、通孔;16、第一卡接部;17、第二卡接部;18、下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条形挤出物冷却装置,其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在盒体1下方的接水槽2且盒体1的垂直投影位于接水槽2内,这样使得从盒体1内流出的水顺利流入到接水槽2内,其中所述盒体1的两端设置有供挤出物8进入和导出的两个开口3,所述盒体1上还设置有位于其一端的进水管4和位于其另一端的出水口5;所述接水槽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漏板6,所述接漏板6远离其与所述接水槽2连接处的一端延伸到接水槽2外且接漏板6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之外,这样能够确保从开口3溢出的冷却水能顺利流到接漏板6上。
27.上述实施例中,盒体1上设置的进水管4用于导入冷却水,出水口5则将冷却水从盒体1内导出,导出后流到下方的接水槽2内,接水槽2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18将水导出装置,冷却进行时,挤出物8从挤出机7挤出后,通过设置的开口3进入盒体1内,同时导入冷却水,冷却水与挤出物8在盒体1内接触实现冷却,然后从盒体1另一端的开口3离开;靠近挤出物8进入盒体1的一端的接水槽2上设置了接漏板6防止水流到设备外的地面上去;其中盒体1连接进水管4的一端靠近挤出机7的挤出端,挤出物8进入盒体1后移动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能够减少水流对挤出物8的冲击影响,同时设置的接漏板6也位于接水槽2靠近挤出机7的挤
出端的一端上,即所述接漏板6位于所述盒体1连接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下方;
28.同样地,如在盒体1另一端也有水会经挤出物8流到接水槽2外,也可以在接水槽2的另一端设置一个类似的接漏板6;
29.本实施例在盒体1内实现冷却水和挤出物8的接触,冷却水与挤出物8之间的接触为较缓和的接触方式(相对于水槽冷却时,冷却水从高处流到挤出物8上存在一定的水流冲击),能够避免水流对挤出物8造成冲击伤害,同时设置的接漏板6能够将从盒体1内沿开口3流出的部分水回流到接水槽2内,有效地避免了水流到设备外(即挤出机7和接水槽2外)的地面上去。
30.如图1、2、3所示,所述盒体1由从下至上排布的底框9、中框10和盖板11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底框9和所述中框10上均设置有进水管4以及出水口5,两所述开口3设置在所述中框10上。这样设置的盒体1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和安装,同时在中框10和底框9上设置有多个进水管4和对应的出水口5,提高冷却水进入和导出的速度,使得冷却的效率更高,同时,冷却水进入和导出的流量一致(即进水管4和出水口5的数量和大小均一致或进水管4大于出水口5),也能有效地避免冷却水从开口3处外溢,从而避免冷却水流到设备外。
31.如图1所示,所述接漏板6为弧形且其远离所述接水槽2的一端斜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中框10下方。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冷却水顺利回流到接水槽2内,其中接漏板6上设置有与接水槽2连通的导流槽12,冷却水流到接漏板6上经导流槽12回流至接水槽2内。
32.如图3、4所示,所述中框10内固定连接有一对导向板13,两所述开口3均位于两所述导向板13之间,从其中一所述开口3进入盒体1内的挤出物8在导向板13的导向下从另一所述开口3离开盒体1,这样能避免挤出物8在盒体1内移动时被水流影响导致变弯。
33.如图4、5所示,两所述导向板13的正对侧面上均凹陷设置有导向槽14且挤出物8从其中一所述开口3进入所述盒体1后,所述挤出物8的两侧分别容入导向槽14内,最后所述挤出物8从另一所述开口3离开盒体1。挤出物8的两侧容入导向槽14内并在其中滑动,能够更好地防止水流影响挤出物8导致挤出物8出现变弯的现象。
34.如图5所示,在导向板13上设置了三排通孔15,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14内以及导向槽14上下两侧,这样通孔15使得水流能够高效地在盒体1内穿行,提高冷却水与挤出物8的接触效率,达到更佳的冷却效果。
35.如图4所示,所述盖板11的下板面上设置有卡入两所述导向板13之间的第一卡接部16,进一步地,所述中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入所述底框9内的第二卡接部17。盒体1的盖板11通过第一卡接部16实现与中框10的卡接,然后再通过第二卡接部17实现中框10与底框9的卡接,最终组合成完整的盒体1。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