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桥架的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船只的数量逐渐增多,高度与大小也层次不齐,因此会用到架桥限高装置,通过限高装置来避免较船只通过桥洞时,船只的顶部与架桥碰撞,而导致架桥与船只损坏,现有限高装置大多数是通过固定一定高度的横杆来限定一定的船只通过,当驾驶员未注意到横杆的存在通过时,会造成横杆断裂,后期更换横杆时操作复杂。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碰撞后可发生偏转,偏转后可自动复位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包括:两个支柱;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安装在其中与所述支柱上;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横杆的一端与远离所述转动块的所述支柱相接触;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杆上;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挤压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杆上;铰接杆,所述铰接杆铰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相铰接;弧形杆,所述弧形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柱上,且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安装块滑动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弧形杆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
6.优选的,远离所述转动块的所述支柱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横杆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滑杆,所述挤压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上。
8.优选的,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两侧内壁上安装安装有表盘,所述通口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竖杆,相对应的所述支柱上活动套设有浮板,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所述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口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靠近所述表盘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滑动杆上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通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固定连
接。
10.优选的,所述表盘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圆杆,所述表盘上开设有六个第二卡槽,六个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六个所述圆杆对应设置,所述竖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档杆,其中一个所述档杆与相对应的所述圆杆相接触。
11.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读数口,所述读数口与所述通口相连通。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通过设置可偏转的横杆,若驾驶员未观察存在限高通过本装置碰撞挤压板时时,挤压板受到压力后可带动横杆发生偏转,从而避免船只通过横杆时顶部与横杆发生碰撞后导致横杆断裂,偏转后的横杆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提醒驾驶员,同时偏转后的横杆可在第二弹簧弹力作用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4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7为表盘,竖杆与第二卡槽的装配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支柱;2、转动块;3、横杆;4、挤压板;5、第一弹簧;6、第一滑杆;7、铰接杆;8、弧形杆;9、安装块;10、第二弹簧;11、通口;12、表盘;13、竖杆;14、浮板;15、滑动杆;16、卡块;17、第三弹簧;1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阅图1

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包括:两个支柱1;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转动安装在其中与所述支柱1上;横杆3,所述横杆3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块2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横杆3的一端与远离所述转动块2的所述支柱1相接触,横杆3起到限高的作用;挤压板4,所述挤压板4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杆3上,船只碰撞挤压板4后带动第一滑杆6脱离第一卡槽并带动横杆3发生偏转避免横杆3损坏;两个第一弹簧5,两个所述第一弹簧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板4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5远离所述挤压板4的一端均与所述横杆3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弹簧5起恢复挤压板4位置的作用;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杆3上,第一滑杆6起到避免横杆3发生自动偏转;铰接杆7,所述铰接杆7铰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板4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铰接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6相铰接;弧形杆8,所述弧形杆8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块2的底部;安装
块9,所述安装块9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柱1上,且所述弧形杆8与所述安装块9滑动连接;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活动套设在所述弧形杆8上,且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块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起到恢复横杆3位置的作用。
25.为了防止横杆3发生自动偏转,远离所述转动块2的所述支柱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滑杆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26.为了可靠限定挤压板4的位置,所述横杆3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滑杆,所述挤压板4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上。
27.为了提醒驾驶员,所述横杆3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8。
28.本实施例中:
29.第一步:本装置初始状态下,弧形杆8与转动块2的轴心重合,压力传感器18上设有警报器,限高防撞装置设置在架桥正前方,当船只的顶部碰撞到挤压板4时,挤压板4受到压力后可将两个第一弹簧5进行压缩,随后挤压板4带动铰接杆7运动,铰接杆7带动第一滑杆6慢慢脱离第一卡槽,船只持续挤压挤压板4时,挤压板4可带动横杆3、铰接杆7、第一滑杆6、转动块2同时发生偏转,转动块2偏转的同时带动弧形杆8运动,弧形杆8将第二弹簧10进行压缩,当挤压板4慢慢接触到压力传感器18时,报警器会发生警报来提醒驾驶员。
30.第二步;船只离开后在两个第一弹簧弹力5与第二弹簧10弹力作用下可带动挤压板4与横杆3分别恢复至初始状态。
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偏转的横杆3,若驾驶员未观察存在限高通过本装置碰撞挤压板4时时,挤压板4受到压力后可带动横杆3发生偏转,从而避免船只通过横杆3时顶部与横杆3发生碰撞后导致横杆3断裂,偏转后的横杆3可通过压力传感器18来提醒驾驶员,同时偏转后的横杆3可在第二弹簧10弹力作用进行复位。
32.第二实施例:
33.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5.请结合参阅图4

7,桥梁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还包括通口11,所述通口11开设在所述转动块2的顶部,所述通口11的两侧内壁上安装安装有表盘12,表盘12用于展示限高数,所述通口11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竖杆13,竖杆13用于改变表盘12上的展示数字,相对应的所述支柱1上活动套设有浮板14,所述竖杆13的底端与所述浮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口11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15,所述滑动杆15靠近所述表盘12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卡块16,所述滑动杆15上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17,所述第三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通口1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7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16固定连接,第三弹簧17起到给卡块16复位弹力作用。
36.所述表盘1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圆杆,所述表盘12上开设有六个第二卡槽,六个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六个所述圆杆对应设置,所述竖杆1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档杆,其中一个所述档杆与相对应的所述圆杆相接触。
37.为了方便驾驶员观察,所述转动块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读数口,所述读数口与所述通口11相连通。
38.本实施例中:
39.目前限高装置,限高时通过数字牌来提醒船只通过桥洞时所述限定的高度,但由于潮汐的存在,而导致不同时间桥洞顶部与液面的高度并不同,所以只通过固定数字牌来提醒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初始状态下第三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潮汐来带动浮板14运动,浮板14向上与向下运动一米可带动竖杆13同幅度运动,竖杆13带动表盘12逆时针与顺时针转动来改变数字牌上的数字,来向驾驶员展示不同时间段的限定高度,潮汐差不够一米时竖杆13无法带动表盘12转动,并在第三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可将表盘12进行固定避免表盘12自转。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