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接芯板用呈型材状的围边材及所应用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连接型材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芯板用呈型材状的围边材及所应用的板材。


背景技术:

2.板材作为墙面装饰材料已被广泛应用,而板材则是由多块芯板连接而成,其中芯板一般是由上、下层板与夹在上、下层板之间的支撑层组成,例如铝蜂窝板就是常见芯板的一种,铝蜂窝板包括上层铝板、下层铝板以及中间的支撑层,其中支撑层是由多个六角空心柱体拼接而成,这使铝蜂窝板在上下方向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而在侧面的结构强度则相对较弱。传统的芯板安装通常需要先在墙体上安装主龙骨,而芯板则使用连接角码在背面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大面积板材。而要求板材固定到墙面则需要通过螺丝把板材组件连接到事先安装到墙体的主龙骨上,为了便于板材组件与主龙骨连接,芯板接合处需要留有尺寸不小于10mm的安装间隙以便于螺丝与工具能够进入。进一步的,在把板材组件连接到主龙骨后,为了遮挡芯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通常在安装间隙中放置填充用的泡沫条, 而为了美观还需要在安装间隙中打上耐候硅酮胶以完全遮挡芯板间的安装间隙。由上可见,把板材安装到墙面不但连接工艺复杂、费时费力,而且芯板间的安装间隙大极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芯板需要先连接在一起形成板材再安装到墙体上,这样连接所成的板材尺寸公差较大,容易在边缘形成较大缝隙,而且板材整体较重,安装通常需要大型台升机械或多人协作方可完成;二、为了便于把板材安装到墙体上,在芯板与芯板之间需要留有安装间隙,在固定好板材后还要对安装间隙进行填充处理,这样不但工序多还极不美观,而且在后期拆卸维修时也极为不便。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芯板用呈型材状的围边材,所述围边材包括水平基板及竖立设置在所述水平基板上的竖立板;在所述竖立板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侧翼板,所述侧翼板与水平基板之间具有竖向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板的外侧呈锯齿状具有锯齿,所述侧翼板用于插入到芯板中。
5.其中,所述水平基板,是所述围边材上起连接及定位作用的构件,所述水平基板既能在与墙体或连接龙骨连接时为所述围边材提供水平定位基准,又能够为芯板连接到围边材时提供水平定位基准,这样不但有利于让围边材能够与墙体或连接龙骨形成平齐的连接效果,还能够让连接到围边材的各片芯板的外露表面平整。
6.同时所述水平基板还是所述围边材连接到墙体或龙骨上的连接构件,在所述竖立板的右侧方向上,右侧水平基板的水平延伸宽度大于右侧侧翼板的水平延伸宽度,所述右侧水平基板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侧翼板;这样,在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围边材时,所述凹槽部没有被所述侧翼板所遮挡,螺丝可以锁在所述凹槽上,并且螺丝的头部可以沉到所述凹槽中从而不影响芯板的安装与对齐。
7.其中,所述竖立板,是为芯板连接到围边材时提供竖直定位基准的构件,所述竖立板可以与所述水平基板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地相互插接连接在一起。
8.其中,所述侧翼板,是用于连接芯板的板状连接构件,所述侧翼板水平悬空延伸而出,这让所述侧翼板与芯板连接时能够插入到芯板的中间支撑层中从而实现与芯板形成连接结构。
9.其中,所述侧翼板的外侧呈锯齿状,是指所述侧翼板的外侧上排列布置有多个锯齿形成类似锯片的切割边,所述锯齿尖锐的齿尖朝向外侧,而所述锯齿的齿根连接在所述竖立板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锯齿是沿所述围边材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侧翼板的锯齿既可以是以连续的方式布置,也可以以间隔的方式布置;所述锯齿的齿高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大小不一的,但一般地所述锯齿的齿高设置在2mm~7mm之间。
10.为了能够让所述侧翼板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芯板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锯齿的齿顶部厚度小于齿根部的厚度,这样所述侧翼板就能够更容易地插入到芯板中。另外,为了增加所述侧翼板与芯板的结合强度,至少部分的所述锯齿的齿边缘上还设置有小齿,这既不影响让所述侧翼板的插入又能够更好地与所述芯板形成连接结构。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一、通过所述侧翼板与水平基板对芯板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定,通过所述竖立板对所述芯板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定,有利于芯板连接时形成平整的外观面;二、在所述竖立板上设置具有锯齿的侧翼板,这一方面减少了所述侧翼板与所述芯板中间支撑部的挤压接触长度,另一方面呈锯齿状的所述侧翼板边缘更容易插入到所述芯板中,大大提高所述围边材与芯板的在工程现场的连接效率;三、使用所述围边材无需使用螺丝角码连接芯板,不但装拆容易而且很好地保护芯板的外露侧面,有效降低安装与使用成本。
12.所述板材利用所述围边材连接芯板所形成,虽然芯板之间的连接缝已经大大减小到只有所述竖立板的宽度,但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与用户需求,所述围边材可以有不同结构方案进行处理。
13.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翼板位于所述竖立板的顶端部,在芯板连接所述围边材后,相邻的芯板之间会留有宽度与所述竖立板厚度相仿的连接缝,由于所述竖立板厚度一般为1.5~3mm,对于不重要的表面可以无需对连接缝进行填充,而为了美观可以在连接缝中填充耐候硅酮胶,这样所组成的板材看不到所述围边材的竖立板,大大提高板材的整体美观性。
14.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立板的顶端部还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止挡部,所述侧翼板位于所述水平基板与止挡部之间。这样芯板的上下表面正好卡在所述水平基板与止挡部之间,当所述芯板插接到所述围边材时,相邻两块芯板之间的连接缝正好由所述竖立板所填充,所述止挡部凸出形成装饰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竖立板的左侧和/或右侧方向上,所述止挡部的水平延伸宽度小于所述侧翼板的水平延伸宽度。这样,通过所述止挡部的水平延伸的壁体不但能够很好地遮挡住所述竖立板与芯板之间的接合缝,还能够作为所述芯板上止挡结构,既提高板材的整体美观性又保证所述围边材与芯板的连接强度。
15.为了简化型材的加工难度或适应安装要求,所述水平基板与竖立板可拆卸地相互插接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基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竖立板的下端
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竖立板与水平基板通过所述滑轨与滑槽配合连接在一起。
16.由于所述围边材具有以上优点,故此可以应用到板材上,所述板材包括芯板及所述围边材,所述芯板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侧面和断面,所述围边材结合在所述芯板的侧边,所述芯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水平基板与所述侧翼板之间的竖向间距,所述围边材的侧翼板从所述芯板断面插入到所述芯板中并且所述围边材的水平基板压接在所述芯板的一个侧面上。通过使用所述围边材连接芯板,所述芯板的侧边贴合在所述竖立板上,这让两片芯板之间的间距可以缩小到只有所述竖立板的厚度,大大提缩小了所述芯板之间的安装间隙,甚至可以无需填充泡沫条,这不但提高了所述板材的整体美观性,还减少加工工序有效降低安装成本。另外,在安装芯板时是先安装一侧的所述围边材,插入芯板,再在另一侧安装所述围边材,板材就是如此从左往左或从下往上逐一连接而成,这大大简化了芯板的连接方式,大大降低板材的安装难度。
17.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所述围边材与其所应用的板材上。
附图说明
18.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板材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所述围边材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种竖立板结构;
20.图3是所述围边材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种竖立板结构;
21.图4是所述侧翼板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种锯齿结构;
22.图5是所述侧翼板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种锯齿结构;
23.图6是所述侧翼板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三种锯齿结构;
24.图7是所述围边材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围边材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
25.图8是所述围边材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围边材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连接芯板1用呈型材状的围边材2以及所应用的板材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除了明确说明属于等同或可选择的实施方案外,下面披露的各种实施细节方案即使在功能方面没有直接关联或协同关系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性应用,也可以合并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
27.所述板材包括芯板1及所述围边材2,如图1所示,所述板材由多块芯板1以及围边材2连接组合而成,其中,呈平直的板状的所述芯板1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侧面11和断面12,所述芯板1包括两个所述侧面11,即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断面12是所述芯板1断口处的表面,所述断面12的数量与所述芯板的形状有关,例如所述芯板1为正方形,则所述断面12的数量为4个,通过所述断面12能够观察到所述芯板1的中间支撑层。所述围边材2结合在所述芯板1的侧边,由附图可知所述围边材2结合在所述断面12的侧边。所述围边材2包括水平基板3及竖立设置在所述水平基板3上的竖立板4;在所述竖立板4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侧翼板5,所述侧翼板5与水平基板3之间具有竖向间距。所述芯板1的厚度大于所述水平基板3与所
述侧翼板5之间的竖向间距,这样所述围边材2的侧翼板5从所述芯板1断面12插入到所述芯板1中并且所述围边材2的水平基板3压接在所述芯板1的一个侧面11上;在所述围边材2的侧翼板5完全插入到所述芯板1时,所述围边材2的竖立板4也能够压接在所述芯板1的一个断面12上。这样通过所述侧翼板5与水平基板3对芯板1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定,通过所述竖立板4对所述芯板1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定,使得组合形成的板材既稳固又平整;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所述围边材2连接多块所述芯板1,相邻两片芯板1之间的间距可以缩小到只有所述竖立板4的厚度,大大缩小了所述芯板1之间的安装间隙,甚至可以无需填充泡沫条,这不但提高了所述板材的整体美观性,还减少加工工序有效降低安装成本。
28.其中,所述侧翼板5是用于与所述芯板1相结合的板状连接构件,所述侧翼板5从所述竖立板4上水平悬空延伸而出,这让所述侧翼板5与芯板1连接时能够插入到芯板1的中间支撑层中从而实现与芯板1形成连接结构。为了让所述围边材2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所述芯板1连接,如图2~图6所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侧翼板5的外侧呈锯齿状具有锯齿51,其中,所述侧翼板5的外侧呈锯齿状,是指所述侧翼板5的外侧上排列布置有多个锯齿51形成类似锯片的切割边,并且所述锯齿51尖锐的齿尖朝向外侧,而所述锯齿51的齿根连接在所述竖立板4上。这样设置的所述侧翼板一方面减少了所述侧翼板5与所述芯板1中间支撑部的挤压接触长度,有利于降低插入难度;另一方面呈锯齿状的所述侧翼板5边缘更容易插入到所述芯板1中,大大提高所述围边材2与芯板1的连接效率。
29.为了能够让所述侧翼板5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芯板1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锯齿51的齿顶部厚度小于齿根部的厚度,这样具有尖锐顶部的所述侧翼板5就能够更容易地插入到芯板1中。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所述侧翼板5与芯板1的结合强度,至少部分的所述锯齿51的齿边缘上还设置有小齿52,这既不影响让所述侧翼板5的插入又能够更好地与所述芯板1形成连接结构。
30.所述侧翼板5的锯齿51的布置方式是多样的,第一种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锯齿51是以连续的方式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让所述侧翼板尽可能多地与所述芯板1形成连接接触。第二种布置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锯齿51是以间隔的方式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让所述侧翼板5能够更为轻松地插入到所述芯板1中。第三种布置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锯齿51是由大小不一的齿间隔排列组成,这样布置的好处是兼具有连接便利性与较好连接强度。由上面三种布置方式可见,所述锯齿51的齿高h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大小不一的,但一般地所述锯齿51的齿高h设置在2mm~7mm之间,常用的所述锯齿齿高h为3.5mm、4mm、5mm或6mm。
31.所述板材利用所述围边材2连接芯板1所形成,虽然芯板1之间的连接缝已经大大减小到只有所述竖立板4的宽度,但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与用户需求,所述围边材2可以有不同结构方案进行处理。
32.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侧翼板5位于所述竖立板4的顶端部,在芯板1连接所述围边材2后,相邻的芯板1之间会留有宽度与所述竖立板4厚度相仿的连接缝,由于所述竖立板4厚度一般为1.5~3mm,对于不重要的表面可以无需对连接缝进行填充,而为了美观可以在连接缝中填充耐候硅酮胶,这样所组成的板材看不到所述围边材2的竖立板4,大大提高板材的整体美观性。
33.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竖立板4的顶端部还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止挡部
41,所述侧翼板5位于所述水平基板3与止挡部41之间。当所述芯板1插接到所述围边材2时,所述芯板1的上下侧面正好卡在所述水平基板3与止挡部41之间,相邻两块芯板1之间的连接缝正好由所述竖立板4填充,所述止挡部41凸出形成装饰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竖立板4的左侧和/或右侧方向上,所述止挡部41的水平延伸宽度小于所述侧翼板5的水平延伸宽度。这样,通过所述止挡部41的水平延伸的壁体不但能够很好地遮挡住所述竖立板4与芯板1之间的接合缝,还能够作为所述芯板1上止挡结构,这既提高板材的整体美观性又保证所述围边材2与芯板1的连接强度。
34.有时候为了简化型材的加工难度或适应安装要求,所述水平基板3与竖立板4可拆卸地相互插接连接在一起。如图7所示,所述水平基板3上设置有滑槽31,所述竖立板4的下端部设置有滑轨42,所述竖立板4与水平基板3通过所述滑轨42与滑槽31配合连接在一起。
35.所述围边材2作为一种型材构件,其加工实现方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铝材挤压拉伸成形,如图2~7所示的所述围边材2结构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形,而所述侧翼板5上的锯齿51由是通过冲压或切割加工形成。
36.如图8所示,示出了所述围边材2另一种结构,所述围边材2是由2片侧躺的u形构件组合而成,u形构件通过机加工折弯成形,其中一个u形边通过冲压或割加工成锯齿状,两片u形构件再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所述围边材2。
37.所述水平基板3还是所述围边材2连接到墙体或龙骨上的连接构件,在所述竖立板4的右侧方向上,右侧水平基板3的水平延伸宽度大于右侧侧翼板5的水平延伸宽度,所述右侧水平基板3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的槽口朝向所述侧翼板5。这样,在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围边材2时,所述凹槽32没有被所述侧翼板5所遮挡,螺丝可以方便地锁在所述凹槽32上,并且螺丝的头部可以沉到所述凹槽32中从而不影响芯板1的安装与对齐。
38.最后以竖立墙面安装所述板材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起始边安装u形封边,将芯板1套入u形封边,再在芯板1的外侧断面插入所述围边材2并用螺丝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就可以在刚才固定的所述围边材2上继续插装芯板1并在芯板1的外侧断面安装所述围边材2进行固定,以此类推,最后再在结尾的外侧断面用u形封边进行包边固定。这样安装的优点在于,所述芯板1与围边材2是逐一顺序安装,操作简单,无需大型机械或多人协作,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