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不断兴起,微孔灌注桩因其操作简便、原材料采购方便、地形条件适应性好,承载力高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及光伏荷载的要求,微孔灌注桩的直径通常在200~300mm之间。由于光伏行业施工水平及工期紧张等因素影响,微孔灌注桩的质量通常并不能够完全达到设计的要求,在风荷载等水平力作用下,微孔灌注桩存在承载力不足、裂纹及断桩现象产生。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微孔灌注桩的加固做法,用于弥补前期施工质量不足引起的灌注桩承载力削弱等影响。通过本实用新型加固方案,可在不影响光伏发电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原灌注桩的直径及配筋率,新增混凝土与原灌注桩紧密贴合,形成共同受力体系从而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该结构可在不影响光伏发电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原灌注桩的直径及配筋率,新增的混凝土与原灌注桩形成共同受力体系,提高其承载性能。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原砼灌注桩、加固纵筋、水平向植筋、加固箍筋、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其中原砼灌注桩自身内部包含相应的加固纵筋、水平向植筋、加固箍筋;加固纵筋沿原灌注桩周边均匀布置,加固箍筋环绕加固纵筋呈螺旋状或单根相互平行的形式设置,原砼灌注桩外浇筑加固细石混凝土,加固细石混凝土外侧利用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回填。
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纵筋距离原砼灌注桩表面的距离约50mm,加固纵筋的顶端与原砼灌注桩的上表面相齐平,下端深入开挖土体下表面以下不低于250mm。
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箍筋环绕加固纵筋呈螺旋状或单根相互平行的形式设置,加固箍筋间距约100mm一道。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向植筋沿原砼灌注桩的四周均匀设置四根,相互之间呈相互垂直关系,用于增强后灌注的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与原砼灌注桩之间的粘合力,在原砼灌注桩的周边对应位置打孔,孔眼直径比水平向植筋的钢筋直径大5mm,水平向植筋的一半放入孔眼当中,利用胶水固定。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原砼灌注桩对应的桩身位于地面以下500mm位置处,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养护到位后,地面剩余开挖部分利用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其强度等级与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
相同,进一步加大灌注桩的直径,增强其承载性能。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原砼灌注桩、加固纵筋、水平向植筋、加固箍筋、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其中原砼灌注桩自身内部包含相应的纵向钢筋及环向箍筋。所述加固纵筋距离原灌注桩表面的距离约50mm,加固纵筋的顶端与灌注桩的上表面相齐平,下端根据土体开挖的深度,深入开挖土体下表面以下不低于250mm。加固箍筋环绕加固纵筋呈螺旋状或单根平行形式设置。水平向植筋沿灌注桩的四周均匀设置四根,相互之间呈相互垂直关系,用于增强后灌注的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与原灌注桩之间的粘合力。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级别。原灌注桩地面以下约500~1000m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人工掏挖清除,掏挖形状呈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减小的环状,然后用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增强灌注桩地面以下部分的抗弯及抗剪强度。
10.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主要通过增加原灌注桩的直径及相应配筋率从而提高灌注桩的抗弯及抗剪强度。新增加的灌注桩细石混凝土与原灌注桩混凝土之间通过水平向植筋连接,并预先在原灌注桩表面凿毛实现新老混凝土的紧密贴合,形成共同受力体系。该加固做法操作简单、受力性能良好,可有效弥补光伏支架原灌注桩承载力不足的缺陷。
附图说明
11.图1是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做法立面图;
12.图2是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做法俯视图;
13.图3是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做法水平植筋俯视图。
14.其中:原砼灌注桩1,加固纵筋2,水平向植筋3,加固箍筋4,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6。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结构,如图1

图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原砼灌注桩1、加固纵筋2、水平向植筋3、加固箍筋4、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6。其中原砼灌注桩1自身内部包含相应的纵向钢筋及环向箍筋。加固纵筋2沿原灌注桩1周边均匀布置,加固箍筋4环绕加固纵筋2呈螺旋状或单根相互平行的形式设置,加固细石混凝土5外侧利用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6回填。实施时;加固纵筋2距离原灌注桩1表面的距离约50mm,具体位置根据加固后的灌注桩的直径综合确定。加固纵筋2的顶端与灌注桩1的上表面相齐平,下端根据原灌注桩周边土体开挖的深度,深入开挖土体下表面以下不低于250mm,利用插入土体临时固定加固纵筋,直径及数量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17.实施时;加固箍筋4环绕加固纵筋2呈螺旋状或单根相互平行的形式设置,加固范
围内的箍筋呈加密形式设置,箍筋间距约100mm一道。
18.实施时;水平向植筋3沿原灌注桩1的四周均匀设置四根,相互之间呈相互垂直关系,用于增强后灌注的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与原灌注桩之间的粘合力,预先在原灌注桩的周边对应位置打孔,孔眼直径比水平向植筋3的钢筋直径大约5mm,将水平植筋的一半放入孔眼当中,利用专用胶水固定,水平向植筋3通常设置四根。施工时可预先在原灌注桩的周边对应位置打孔,孔眼直径比水平向植筋3的钢筋直径大约5mm,将水平植筋的一半放入孔眼当中,利用专用胶水固定,水平向植筋3通常设置四根,分布在灌注桩的四周,相互垂直。
19.实施时;待加固纵筋2、箍筋4及水平向植筋3均绑扎及准备完毕后,根据加固后所需的灌注桩直径进行制模操作,然后模具内原灌注桩周圈浇筑加固细石混凝土5,其强度等级比原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级别。
20.实施时;灌注桩在受到水平及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桩身位于地面以下约500mm位置处为灌注桩的薄弱部位,同时承受水平荷载及弯矩作用。待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浇筑完毕并养护到位后,地面剩余开挖部分利用碎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其强度等级与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相同,进一步加大灌注桩的直径,增强其承载性能。
21.参考图1

2,一种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的加固做法:包含原砼灌注桩1、加固纵筋2、水平向植筋3、加固箍筋4、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6六大部分。沿原灌注桩的周边进行人工开挖,开挖形状呈环状。加固纵筋均匀分布在灌注桩的周圈,纵筋的顶部与灌注桩表面齐平,下部插入开挖土体的下部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加固箍筋4环绕加固纵筋2呈螺旋状或单根相互平行的形式设置,单根平行箍筋的搭接长度夹角不低于120度,加固范围内的箍筋呈加密形式设置,箍筋直径不低于8mm,箍筋间距约100mm一道。
22.其次:原灌注桩的周圈打孔,四个孔眼相互垂直,水平向植筋插入孔洞内部,插入深度满足规范要求,待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利用碳素波纹管支模,浇筑灌注桩周圈加固细石混凝土5。
23.最后:待加固细石混凝土养护完成,地面开挖部分利用底座加固碎石混凝土6回填,地面及以下约500mm的薄弱位置灌注桩直径进一步加大,抗剪及抗弯强度增强。
24.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通过加大灌注桩的直径及提高配筋率来增强灌注桩的承载力,新旧混凝土之间利用水平向植筋的方式保证二者的紧密贴合,形成共同受力体系。
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