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倒置使用的手扣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倒置使用的手扣式喷雾器。


背景技术:

2.喷雾器,是一种微型喷雾器,此类产品利用活塞在泵体中运动,使泵体内气体流动,压强变小,泵体外的压强不变,泵体内、外产生压强差,通过压强差将液体导流出泵体,当液体碰到高速气流时瞬间雾化。
3.本技术人的在先申请202110305494.4披露了一种《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其包括壳体、主体、喷头、活塞、扳手、弹性件、阀塞、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阀杆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中,用于对横向部分的后部进行切断或连通;分水头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的前端处,用于将l形导液通道中的液体引导至喷头处;弹性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阀杆前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头后端相连接,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4.上述一体的出水密封结构配合紧凑,能有效避免液体泄漏,从而提高喷雾丰富程度和细密性。但是,其仅能将瓶体正向摆放后使用,一旦将瓶体倒过来后就无法正常喷射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简单合理、能倒置使用的手扣式喷雾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能倒置使用的手扣式喷雾器,包括:
8.壳体;
9.主体,约束在所述壳体中,具有l形的导液通道,且该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位于顶部、竖向部分位于下部,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一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与容置腔相连通;
10.喷头,设于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端部;
11.活塞,能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端处且用于使容置腔形成密闭的内腔;
12.扳手,设于活塞一侧,用于将活塞向容置腔中推动;
13.弹性件,与所述扳手相连接,使活塞始终保持向容置腔外端移动的趋势;
14.闷盖,设于主体下端处,具有与所述导液通道竖向部分的下端相连接的插接管道;
15.还包括:
16.第一导液管,竖向约束在所述闷盖上,且第一导液管的上端口与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液管上部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液管中设置有上端为盲端、下端具有敞口的导向管,该导向管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该导向管与第一导液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液间隙;
17.第二导液管,上部自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下端插置在第一导液管中,所述第二导液
管将第一导液管的下端口封闭,所述第二导液管的外壁与第一导液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液间隙,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侧壁上还开有将其与第二导液间隙相连通的第二通孔;
18.第一弹珠,所述第二导液管中设置有靠近第二通孔上方布置的第一收缩口,所述第一弹珠设于该第一收缩口处,用于将该第一收缩口打开或关闭。
19.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导液管中设置有靠近第二通孔的下方布置的第二收缩口,所述第二导液管中还设置有位于该第二收缩口下方的托台,该托台上设置有能上下浮动从而将第二收缩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弹珠。为了能实现倒置使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而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的设置实际上延长了上液行程,导致上液速度较慢,设置上述第二弹珠及相应的结构,可降低按压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有利于提高上液速度。
20.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上端通过一装配套脱卸式紧配连接在闷盖上,所述装配套具有内插接管及位于该内插接管外围的外套,所述内插接管与第一导液管相插配连接,所述外套插置在闷盖中且与闷盖之间锁紧连接。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管盲端的第一边缘连接于第一导液管的内壁上,所述导向管盲端的第二边缘与第一导液管内壁之间具有供液体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通孔靠近导向管的第一边缘侧布置。导向管与第一导液管可以是一体成型。
22.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还包括:
23.阀杆,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中,用于对横向部分的后部进行切断或连通;
24.分水头,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的前端处,用于将l形导液通道中的液体引导至喷头处;
25.弹性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阀杆前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头后端相连接,所述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26.一体成型的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结构对导液通道进行切断或连通,且配合密封处位于横向部分的后部,有利于避免压力损失,提高密封效果;一体的出水密封结构配合更加紧凑,能有效避免液体泄漏,从而提高喷雾丰富程度和细密性。
27.为了便于实现密封,所述横向部分后部的内径小于前部的内径,且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阀杆的后端面与该第一台阶相抵。本实用新型的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在横向部分中占据了横向部分三分之二以上的体积,有利于使液体快速输出。
28.优选地,所述阀杆包括杆体及密封头,所述杆体具有至少两条自中心轴向外沿径向延伸的导向片,所述密封头呈圆柱状且连接于导向片的后端,所述密封头的后端面弹性抵压在第一台阶上。相邻导向片与横向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以引导液体流向;对l形导液通道的切断密封处置于横向部分比较中央的部位,有利于提高密封性,避免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喷雾细密性。
29.优选地,所述导向片为至少三条,各所述导向片在靠近后端处向后逐渐向阀杆轴心倾斜形成导向斜面。该结构便于在阀杆收到气体或液体挤压时,快速实现气体或液体的输出。
30.优选地,所述密封头的后端面成形为自前向后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面,相应的,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成形为与圆锥面相匹配的锥形面,所述圆锥面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能插置在横向部分后部中的导向柱。上述圆锥面与锥形面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导向柱一
方面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另一方面,对阀杆在轴向上的移动起到约束作用,提高稳定性。
31.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波浪状结构,且在自然状态下,波浪状结构的波峰与波谷处均为u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连接件的弹性。
32.作为改进,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每个波峰与波谷之间均设置有沿阀杆轴向布置且成形为圆柱状的单元柱,在所述弹性连接件被压缩状态下,各单元柱首尾相接形成将阀杆前端与分水头后端相连接的导向柱。设置上述单元柱,一方面可对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程度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在出液状态下,各单元柱首尾相接形成在轴向上一体的导向柱,可对输出液体进行引导,降低出液阻力,提高喷雾丰富度。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在闷盖下方设置了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及第一弹珠的配合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既可以正向放置使用,也可以倒向放置使用,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36.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水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图2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角度的局部剖视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液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3.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包括壳体1、主体2、喷头3、活塞4、扳手5、弹性件50、闷盖7及螺圈8。
44.上述主体2设于壳体1中,主体2具有l形的导液通道,且该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位于顶部、竖向部分212位于下部,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212一侧设置有容置腔213,l形导液通道竖向部分212与容置腔213相连通,容置腔213底壁上开有透气口。
45.上述喷头3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端部,喷头3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46.上述容置腔213在l形导液通道竖向部分212的一侧横向布置且具有外端口,活塞4穿过该外端口布置。活塞4穿过外端口且能往复移动地设于容置腔213中、使容置腔213形成密闭的内腔。扳手5设于活塞4一侧,用于将活塞4向容置腔213中推动。弹性件50与扳手5相连接,使活塞4始终保持向容置腔213外端移动的趋势。弹性件50为l形,第一端与扳手5相连接、第二端约束在主体2的下端处。
47.上述闷盖7具有插置在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212下端口处的插接管71,该插接管的上端设置有弹珠,该插接管71的下端连接有吸管。螺圈8连接于主体1的底部,用于与容器连接。
48.在本实施例中,l形的导液通道的通断由一体的出水密封结构实现。出水密封结构包括阀杆91、分水头92、弹性连接件93,阀杆91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中,用于对横向部分211的后部进行切断或连通;分水头92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的前端处,用于将l形导液通道中的液体引导至喷头3处,分水头92的前端面与喷头3内壁上设置有相应用于形成喷雾的槽,在此不做赘述;弹性连接件93的第一端与阀杆91前端相连接、第二端与分水头92后端相连接,阀杆91、分水头92、弹性连接件93一体成型。
49.具体的,横向部分211后部的内径小于前部的内径,且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2111,阀杆91的后端面与该第一台阶2111相抵。阀杆91、分水头92、弹性连接件93在横向部分211中占据了横向部分211三分之二以上的体积,有利于使液体快速输出。
50.上述阀杆91包括杆体911及密封头912,杆体911具有四条自中心轴向外沿径向延伸的导向片911,杆体91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密封头912呈圆柱状且连接于导向片911的后端,密封头912的后端面弹性抵压在第一台阶2111上。相邻导向片911与横向部分211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以引导液体流向;对l形导液通道的切断密封处置于横向部分211比较中央的部位,有利于提高密封性,避免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喷雾细密性。各导向片911在靠近后端处向后逐渐向阀杆91轴心倾斜形成导向斜面9111。该结构便于在阀杆91收到气体或液体挤压时,快速实现气体或液体的输出。
51.上述密封头912的后端面成形为自前向后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面9121,相应的,第一台阶2111的台阶面成形为与圆锥面9121相匹配的锥形面,圆锥面9121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能插置在横向部分211后部中的导向柱913。上述圆锥面9121与锥形面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导向柱913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另一方面,对阀杆91在轴向上的移动起到约束作用,提高稳定性。
5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93为波浪状结构,且在自然状态下,波浪状结构的波峰与波谷处均为u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弹性连接件93的每个波峰与波谷之间均设置有沿阀杆91轴向布置且成形为圆柱状的单元柱931,在弹性连接件93被压缩状态下,各单元柱931首尾相接形成将阀杆91前端与分水头92后端相连接的导向柱。设置上述单元柱931,一方面可对弹性连接件3的弹性变形程度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在出液状态下,各单元柱931首尾相接形成在轴向上一体的导向柱,可对输出液体进行引导,降低出液阻力,提高喷雾丰富度。
53.本实施例的喷头3与l形导液通道横向部分211的前端之间形成有分水腔31,分水头92的前部插置在该分水腔31中,分水头92的后端插置在横向部分211中且与横向部分21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液体输出的缝隙921。分水头92的前部为圆柱状、后部为棱柱状,相应的,横向部分211的近前端处与棱柱状结构相适配。上述结构有利于在横向部分211的前端加强阀杆的密封性,避免漏液。分水头92的圆柱状结构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密封片922,该密封片922贴近横向部分211的前端布置,且密封片922上开有对应缝隙921布置、供液体输入分水腔的缺口9221。
54.本实施例的喷雾器除了能正常的正向放置使用,还可以倒向放置使用,该功能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2、6、7、8所示,喷雾器还包括第一导液管10、第二导液管20、第一弹珠100、第二弹珠200,第一导液管10竖向约束在闷盖7上,且第一导液管10的上端口与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212相连通。第一导液管10上部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101,第一导液管10中
设置有上端为盲端、下端具有敞口的导向管102,该导向管102与第一通孔101相连通,该导向管102与第一导液管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液间隙103。第二导液管20上部自第一导液管10的下端插置在第一导液管10中,第二导液管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将第一导液管10的下端口封闭的挡圈201,第二导液管20的外壁与第一导液管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液间隙202,第二导液管20的侧壁上还开有将其与第二导液间隙20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203。第二导液管20中设置有靠近第二通孔203上方布置的第一收缩口204,第一弹珠100设于该第一收缩口204处,用于将该第一收缩口204打开或关闭。
55.上述导向管102盲端的第一边缘连接于第一导液管10的内壁上,导向管102盲端的第二边缘与第一导液管10内壁之间具有供液体穿过的间隙,第一通孔101靠近导向管102的第一边缘侧布置。导向管102与第一导液管10可以是一体成型。
56.为了便于装配,第一导液管10的上端通过一装配套104脱卸式紧配连接在闷盖7上,装配套104具有内插接管1041及位于该内插接管1041外围的外套1042,内插接管1041与第一导液管10相插配连接,外套1042插置在闷盖7中且与闷盖7之间通过挤压锁紧连接。
57.使用本实施例的喷雾器,按压扳手5,使容置腔213中的空气经导液通道排出,容置腔213中形成负压;松开扳手5,容器中的溶液经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212下部,挤压弹珠后进入容置腔213中;按压扳手5,活塞4挤压容置腔213中的液体,使该部分液体进入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中并挤压阀杆91,通过流道、横向部分211前部、缝隙进入分水腔31,在经过喷头3后形成喷雾喷出;外界空气经过透气口216补入容器中;
58.正向放置容器时,在上液过程中,第一弹珠100将第一收缩口204封闭,液体依次经第二导液管20下端口、第二通孔203、第二导液间隙202、第一导液间隙103进入l形导液通道竖向部分212中;
59.倒向放置容器时,在上液过程中,第一弹珠100落至导向管102处但并不将其封闭,液体依次经第一通孔101、导向管102、第二导液管20、第二通孔203、第二导液间隙202、第一导液间隙103进入l形导液通道竖向部分212中。
6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液管20中设置有靠近第二通孔203的下方布置的第二收缩口205,第二导液管20中还设置有位于该第二收缩口205下方的托台206,该托台206上设置有能上下浮动从而将第二收缩口205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弹珠200。为了能实现倒置使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导液管10、第二导液管20,而第一导液管10、第二导液管20的设置实际上延长了上液行程,导致上液速度较慢,设置上述第二弹珠200及相应的结构,可降低按压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有利于提高上液速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