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组合式前大灯已成为重型汽车大灯发展趋势,但集成式前大灯因散热和内部电调装置布置要求通常体积较大,同时重型汽车前保险杠造型面较大,尤其是平头重型汽车驾驶室前保险杠内部空间尤为紧张,具备功能高度集成化的组合式前大灯安装结构装置设计难度较大。为此,设计一种具备功能高度集成化和轻量化特点,且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的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意义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大灯支架、后上部支架,所述大灯支架为横截面呈c型槽钢结构的封闭式环形结构,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上设置有保险杠支架安装孔,所述后上部支架通过减振橡胶衬套固定连接于大灯支架后上部,此外,所述大灯支架上还设置有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和用于连接保险杠外蒙皮骨架的侧部安装耳。
5.优选的,所述大灯支架内部设置有网格筋。
6.优选的,所述减振橡胶衬套由钢制套管和连接于钢制套管外侧的橡胶环组成。
7.优选的,所述后上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车架前端铸件的侧面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为整体平面结构或阶梯多平面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大灯支架整体呈封闭式的环形结构,并且大灯支架内设置有网格筋作为强度支撑结构,因此在提高大灯支架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兼顾了装置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11.2、后上部支架与大灯支架连接位置增加了减振橡胶衬套过渡连接,通过除行驶方向外的挠性连接,避免了后上部支架与大灯支架的刚性连接带来的强度不足,同时后上部支架连接孔内增加了螺纹衬套,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强度,避免了因振动导致的开裂故障发生,并且后上部支架连接孔采用长圆形孔,方便消除大灯支架与后上部支架之间的横向装配公差;
12.3、大灯支架一体成型有底部安装面、侧部安装耳、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前大灯安装孔,整体装置集成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重型汽车底盘安装示意图
15.图3为图2后视图
16.图4为大灯支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后上部支架结构视图
18.图6为减振橡胶衬套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

大灯支架,2

后上部支架,3

减振橡胶衬套,4

底部安装面,5

侧部安装耳,6

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7

前大灯,8

钢制套管,9

橡胶环,10

前大灯安装孔,11

车架前端铸件,12

保险杠外蒙皮,13

保险杠外蒙皮骨架,14

保险杠支架,15

底部安装孔,16

后上部支架连接孔,17

侧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1.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1

6所示的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主要包括大灯支架1、后上部支架2,大灯支架1呈封闭式环形结构,其横截面为c型槽钢,大灯支架1的c型槽钢内设置有网格筋,用于加强整体结构,大灯支架1下端面为底部安装面4,底部安装面4上设置有底部安装孔15,用于和保险杠支架14连接,在大灯支架1的后侧面还设置有多个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6,前侧面设置有多个前大灯安装孔10,另外,大灯支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两个侧部安装耳5,侧部安装耳5与大灯支架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两侧部安装耳5与保险杠外蒙皮骨架13螺栓连接;后上部支架2结构如图6所示,整体呈z字型板状结构,一端设置有两个后上部支架连接孔16,另一端侧面设置有两个侧面安装孔17,后上部支架2通过后上部支架连接孔16与大灯支架1螺栓连接,并且二者之间连接有减振橡胶衬套3,通过设置减振橡胶衬套3,可以避免后上部支架2与大灯支架1纯刚性连接,提高连接点及结构件的可靠性,并且减振橡胶衬套3由钢制套管8和橡胶环9组成,为提高多功能大灯支架1和后上部支架2行驶方向连接强度,大灯支架1与后上部支架连接孔16内增加螺纹衬套,以提高螺纹连接强度,此外,后上部支架连接孔16采用长圆形孔结构,方便水平方向调整位置,从而消除大灯支架1的横向装配公差,所述侧面安装孔17用于和车架前端铸件11螺栓连接,从而提高前组合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解决共振问题,提高前大灯使用寿命。
23.此外,大灯支架1的底部安装面4采用整体平面结构或者阶梯多平面结构,从而使上后部支架2与底部保险杠支架14配合连接,形成稳定结构。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大灯支架、后上部支架,所述大灯支架为横截面呈c型槽钢结构的封闭式环形结构,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上设置有保险杠支架安装孔,所述后上部支架通过减振橡胶衬套固定连接于大灯支架后上部,此外,所述大灯支架上还设置有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和用于连接保险杠外蒙皮骨架的侧部安装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支架内部设置有网格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橡胶衬套由钢制套管和连接于钢制套管外侧的橡胶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车架前端铸件的侧面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为整体平面结构或阶梯多平面结构。

技术总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主要包括大灯支架、后上部支架,所述大灯支架为横截面呈C型槽钢结构的封闭式环形结构,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上设置有保险杠支架安装孔,所述后上部支架通过减振橡胶衬套固定连接于大灯支架后上部,此外,所述大灯支架上还设置有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和用于连接保险杠外蒙皮骨架的侧部安装耳,该组合支撑装置的多功能大灯支架在具备重型汽车前组合大灯安装功能的同时,更具备了保险杠外蒙皮支撑连接功能和外蒙皮骨架安装功能,该组合支撑装置功能高度集成化,不但具备轻量化结构特点,装配维修方便,更为前保险杠总成集成模块化奠定了基础。前保险杠总成集成模块化奠定了基础。前保险杠总成集成模块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 郭磊 郎华 冯启飞 马圣龙 徐伟刚 滕勇棋 杨毅 许敬杰 孙磊磊 石士伟 苏亚运 鹿春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